机械专业硕士论文十篇-9游会真人第一品牌

时间:2023-03-27 22:42:55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篇1

关键词:机械工程 校企联合 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a)-0208-02

“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是当今高校研究生培养教育的主要目标定位。在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学术理论、轻应用的现象,增强研究生适应岗位的能力,满足企业对应用型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一直是企业和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1]。

2009年之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以学术型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在工程等专业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术型研究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为此,教育部于2009年推出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培养形式,并颁布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次年,国务院学位委员颁布了《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学位【2010】49号)。2011―2014年近4年来从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来看,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进一步优,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及比例逐步增大,学位类型结构日趋合理。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扩大招收,研究生的生源结构调整,需要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积极推进和发展具有郑州大学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使得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1 专业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的涵义及意义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是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机械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工程专业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针对“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校企联合培养以国内高校为主导,在行业企业的支持下,科学预测行业企业人才资源的前瞻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设计、专业实践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学位论文设计指导等,提高实践训练针对性,坚持把实践创新能力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通,突出能力培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行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和论文研究的三段式培养模式[2-3]。

校企联合培养能够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需求信息、政策支持和财政资源,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及实践能力创造更多的机会;有利于校企资源共享,形成“产学研”结合,实现企业的产品、技术更新,优势互补;通过校企合作采用双导师制,有利于学生就业及企业引进高技术人才,可以同时满足高校培养和企业需求的目标,实现“三赢”。

2 现有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专业型硕士生的培养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岗位的能力仍未达到满足高校培养和企业需求的目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受传统研究生教育观念和科研实验条件的限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概念认同度较高但实际认同度较低,较多地照搬了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在制订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毕业论文选题、论文评价等方面,没有进行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缺少一套偏重于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体系。以致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不能凸显,未能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的。(2)郑州大学机械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包括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等四个专业,每个专业下有4~6个研究方向。而机械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仅有“机械工程”一个专业,一个研究方向,随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的快速增加,研究方向的细化问题日渐突出。(3)专业型硕士生培养过程的不完善,现有培养模式虽然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但在实际运行中校外导师的选聘方式、合作培养学生的过程及导师的管理等环节没有系统化,统一化[4-5]。(4)现有培养模式虽然建立在校企双方配合的基础上,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实际培养过程中校企未能紧密有机地配合,校外导师沟通和指导不足,学生不能保证至少一年的实习时间,未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能力。

综上所述,调整优化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培养实践新模式,从而实现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变得更为迫切。

3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培养机械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对象,改革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方案,拓展研究方向,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使得专业型研究生成为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人才。通过专业型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在符合高校培养目标的同时,又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针对原有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型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改革的目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企建立双方对口的管理部门,通过广泛调研,收集意见和建议,了解企业对“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需求,共同修改和制定机械工程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其主要包括培养基本要求(素质要求、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学制与学位、学分要求、课程设置(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开设特色课程)及学时分配、课外培养计划、综合性实践教学及毕业要求等。这既保证了保持和加强校企间的联系和沟通,也保证了培养方案的应用性和实践性[6]。(2)“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健全与培养方案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管理制度。在新的校企联合培养方案中,更加注重实践环节,在保证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掌握好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的同时,保证至少有1年在企业实习实践的时间,以促进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校企双方联合实行三段式培养:第一阶段在学校进行1.5学期的课程学习(入学年9月至第二年4月);第二阶段在企业进行一年以上的工程实践训练(第二年5月至第三年9月);第三阶段根据现场课题进展情况,可以返回学校或继续在企业进行论文研究工作(第三年10月至第四年6月)。这种三段式培养可以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3年不断线,学校与企业协同培养3年不断线。(3)联合设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把高校与企业联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为研究生提高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提供重要科研平台。以校企合作项目、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为依托建立新型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针对企业产品技术及创新需要提出研究课题和项目,双方提供研究人员共同成立项目攻关小组,研究生直接参与。科研实践基地由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企业导师,研究生培养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大量具有实用性、适应企业技术攻关的论文选题,使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保证。(4)面向“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聘请合作企业人才到我校兼任硕士生导师,改善研究生导师队伍。加强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硕士学位论文负责制,共同完成学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评审和答辩。制定严格的导师考核标准和制度,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给予警告或取消导师资格,对于优秀的校内外导师设立奖励机制,促进校企之间人才的联合培养,建立起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新模式。(5)构建基于“订制 联合培养”协议的定向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根据用人企业单位的职能和标准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供需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订制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型硕士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形成一种合乎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保证了研究生就业的稳定性,提高了研究生学习的目标性。从信誉、业绩、专业对口等多方面对参与“订制 联合培养”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综合考察,以保证“订制 联合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学校与企业根据订制培养目标,协调落实教学计划,检查培养过程,及时作出修改和完善,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7-8]。

4 校企联合培养中的典型案例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三门峡中原精密有限公司近来保持着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该公司作为郑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通过双方在研究生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已顺利联合培养两届数名“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直接参与该公司磨加工主动量仪产品的研发和调试工作,解决了公司原量仪只能够监控简单的孔、轴和平面的加工过程等系列问题,通过开展大量面向不同特征工件的磨加工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信息数据库资料,为完善的磨加工主动量仪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受到企业的好评,同时,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动手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 结语

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核心。该模式的改革将为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相关建设成果亦可在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得到共享。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的实施和改进,“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将在相关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起到示范性作用,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的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轶,何晓琼,陈维荣.工科类研究生实践阶段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6):180-182.

[2]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3(1):76-80.

[3]沈豫浙,王成军,张瑞.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269-271.

[4]刘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索[j].文教资料,2011(9):176-178.

[5]陈兴文,赵丕锡,马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对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3):558-561.

[6]王艳,施志义.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探索.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4):69.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篇2

[关键词]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策略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培养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汇聚强大的人才智慧和力量。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下,硕士生教育必须顺应时代要求,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改革和完善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立与行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培养机制。[1]机械行业作为一种基础性产业,已融入各个专业领域,机械类硕士生不仅要服务于机械领域,还要服务于其他专业领域,因此对机械类硕士生的培养方法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日益提高的人才质量要求,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机械类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为社会持续提供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一、机械类硕士生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离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有比较大的落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硕士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是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近年来积极追求的目标,然而,目前在学或已毕业的机械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一方面,机械学科是传统学科,经过长期的发展许多技术已相对成熟,要在该领域有所创新,需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但许多硕士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被动式学习方法,在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方面过于依赖导师,缺乏独立工作能力。[2]另一方面,硕士研究生真正用于课题研究的时间最多一年左右,其余时间则忙于上课,找工作和准备毕业论文,对机械类硕士生而言,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展创造性课题研究。此外,受择业就业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研究生既要做课题,还要考公务员或各种证书,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动力去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对创新能力的认知存在偏差

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创新性思维与创造性精神的培养,本质上是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应正确理解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内涵,但目前大多数硕士生培养单位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并不透彻,对创新人才的定位并不科学,因而难以制订行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3]许多高校简单地用获得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标准,并据此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不仅没有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还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并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发展,导致了近年来大量垃圾专利、垃圾论文和虚假成果的泛滥,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还造成了严重的学术腐败与学术道德问题。

(三)培养模式单一

受传统研究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行硕士生教育体系大多采用传统的规范化单一培养模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专业方向的硕士生培养模式基本雷同,基本上都是先完成课程学习,然后开展课题研究,课程学习以修学分为主,所学课程多为公共基础课,与课题研究内容关联不大,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脱节。二是专业型硕士生与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模式雷同,在课程设置上没有系统考虑两者的差异性,同一导师在指导两种硕士生时往往采用同一模式,没有体现出差异化。[4]三是管理及考核模式单一,在教学管理、师资选配、资源保障以及考核机制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不能有效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四)教学资源匮乏

创新来源于不断的实践,而实践需要相应的环境与资源。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对于本科教学资源的配置比较重视,而在硕士生教育的教学资源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只重视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投入不足,缺乏培养硕士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实践平台。此外,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有创新型的师资队伍。硕士生任课教师与导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时掌握相关领域在国际上的最新技术及进展,并将其应用于硕士生培养。[5]受年龄、环境和管理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研究生导师不能与时俱进,忽视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相关问题的原因剖析

影响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很多,但通过对机械类硕士生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制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选拔模式僵化

研究生选拔机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研究生选拔方式注重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缺乏对考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考查,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多年以来,机械类硕士生选拔一直沿用固定的模式,初试阶段考核政治、英语和数学三门基础课和一门专业基础课,考查的重点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对考生的应用及创新潜能进行测试;复试阶段以面试为主,通常也仅限于对考生基本情况的初步了解,缺乏对考生能力的深度考查。这种人才选拔体制对专注课程学习的应试型考生有利,许多具有创新潜能的应用型考生则往往因考试成绩的劣势而惨遭淘汰。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能自主学习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而这些要求在现有的研究生选拔考核中都没有体现,从而导致部分研究生虽然入学考试成绩突出,但研究生阶段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科研方面都表现平庸,少有作为,难以达到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二)教育观念滞后,教学定位失当

受传统教育理念与现实条件的限制,现有的硕士生教育大多是教学型、知识型和封闭型的培养,无论是课程学习还是课题研究,硕士生都囿于书本和理论,科研能力训练不足。这种培养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发挥,难以培养出具有独立性、创新性的人才。硕士生教育体系比较复杂,既有学术型硕士,又有专业型硕士,每一类硕士又分为不同的专业,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硕士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方面各有不同,为了保证培养质量,针对不同硕士生的类型,须有不同的教学定位,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及管理体系,如专业型硕士生侧重于职业素养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学术型硕士生则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工科硕士生与文科硕士生在培养方法上也应有所区别。但目前的硕士生教育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定位模糊,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专业实践的问题,学术型硕士生与专业型硕士生之间、不同专业方向的硕士生之间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配置等方面大同小异,课程学习与后期的课题研究严重脱节,导致硕士生与任课教师、导师以及管理人员之间难以有效沟通,教学体系与培养目标难以有效融合,学生的学习动力、创新潜力难以被有效激发,严重影响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缺乏系统的保障体系

受现实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现有硕士生教育体系难以有效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首先,缺乏系统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管理机制。许多学校都制订过促进硕士生创新能力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大多是对传统教学管理体系的修补,没有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系统体系,难以发挥有效的功能。其次,缺乏产学研高度融合的综合实践平台。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高质量的实践平台,实现教与学、产与研、教与研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平台的多样化,结合行业生产、课题研究、实验实训等多种实践平台,培养硕士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受观念、资源和利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还缺乏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平台,缺乏完备的硕士生创新活动保障体系。此外,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匮乏也制约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但师资建设没能及时跟上,在任课教师与导师的遴选、培养和考评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导致师资队伍良莠不齐,部分教师在教学能力、敬业精神、岗位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避免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严重影响。

三、强化机械类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措施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为了有效提高机械类硕士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硕士生培养模式,采用有效对策解决制约机械类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问题,构建系统完备、行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改革硕士生招生模式,建立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

改革现有机械类硕士生招生办法,将创新潜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硕士生选拔考核体系。首先,在专业课考核内容中动态调整考试内容,增加考查创新思维的内容,重点考核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克服现有专业课考试题型固化、过于侧重基本知识点的缺陷,解决部分考生通过题海战术或针对性突击的方式获取专业课高分的问题,让真正有思想、会思考的考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其次,改革复试模式与内容,着重考查考生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潜力,降低基础知识考核的比重。摒弃现有基于考生自我介绍与各种证书对考生进行学术能力评价的方法,在复试内容中增加创新能力测试的内容,尤其是学术型硕士,应单独进行创新能力测试。测试形式可以是笔试或口试,内容为与机械相关的工程实际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综合评价考生的创新思维与学术潜力。此外,提高复试在硕士生招生中的比重,淘汰学而不用的应试型考生,录用有思想、有潜力、真正适合从事科学研究的考生,为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二)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教学方法与培养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需要包括任课教师、指导教师、教助人员和硕士生在内的各方人员通力协作。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强化教学改革,充分理解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掌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难点问题和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之适应的教学及管理体系。制订培养计划时,针对行业背景和社会需求,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和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探讨能有效激发硕士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体系,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多层次创新实践平台

机械学科属于工程学科,更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配套的创新实践平台支持硕士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强化产学研深度合作,构建多学科融合、多层次实施和多方参与共建的创新实践平台体系是培养机械类创新型硕士生的必要条件。机械类硕士生毕业后主要服务于机械领域的相关企业和研究所,为了实现硕士生学习与工作的有效衔接,应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各自优势,建立硕士生联合培养机制,充分整合和利用各方资源。高校主要承担硕士生课程教学体系,利用相关企业或研究所的资源建立各种创新实践平台,结合企业或研究所的相关技术课题指导硕士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不仅实现产学研的真正融合,相关企业与研究所还可借助创新实践平台和多方合作机制实现资源与技术的共享与整合,有效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师资与保障系统建设,营造创新环境

任课教师与指导教师的执教能力与业务水平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师资水平,应强化对硕士生任课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规范硕士生导师选拔机制,确保导师的学术能力与个人修养。建立导师与硕士生定期交流机制,通过与硕士生的多层次与多角度交流,扩充导师自身的视野,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此外,加强硕士生导师的培训与交流,通过国内外访学、进修、短期培训和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多个渠道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质量。硕士生培养单位应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制度保障方面,应建立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强化对硕士生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指导与管理,不断改革与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在资源配置方面,应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搭建多层次、高水平的创新实践平台,通过科研立项、专利资助和学术竞赛等多种方式拓展硕士生开展创新研究的渠道和途径。在培养模式方面,构建高校、企业和研究所合作、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的培养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有效保障硕士生创新活动的实施,促进硕士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士荣.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特点与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15(5):86-91.

[2]段海滨,魏晨,武建文,等.北航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06-109.

[3]刘晔.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4(1):163-166.

[4]赵万峰,邓戎,郭向明.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5(2):89-92.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篇3

政治和英语是必考的,有些专业考数学,有些不考数学,考数学的专业的话再加一门专业课,不考数学的专业就考两门专业课,总共是四科,500分。政治和英语各一百分,剩余两门各150分。

考研分为哪些类型的考研呢?

考研分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

①专业型硕士是针对社会上需要专业型人才培养的,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这个考试每个专业的考试要求不一样,需要你自己去上网查。

②学术型硕士注重理论分析的培养。一般考4门功课,思想政治、数学、英语、专业课。其中,工科专业考数一或者数二,文科专业考数三,有的文科专业比如英语或者汉语言文学等则不用考数学;英语有的专业考英语一,有的则考英语二,需要依靠你要考的专业而定。

机械类考研具体有哪些专业?分别要考什么科目?

一、考研考试科目: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大多数高校学术型硕士考英语一、专业型考英语二、部分985高校全考英语一)。

3、数学(大多数高校学术型硕士考数学一、专业型考数学二、部分985高校全考数学一)。

专业课要根据各个学校要求有以下几种: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工程制图。考什么科目都要在学校九游会国际官网上查其招生简章才能最终确定,现在2013年简章都还没出来,可以参照2012年。

二、复试一般包括:

1、英语听力测试

2、专业课笔试

3、综合面试等

具体内容可以参照各个学校九游会国际官网,2012年对应专业复试细则机械一般有四到五个专业可选(根据不同学校)。1机械设计及理论;2机械电子工程;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4工业工程;5车辆工程。

>>>2016年考研报名时间及入口专题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篇4

2016年,我校在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计划招收40人左右(具体人数以2016年3月教育部下达招生数为准)

一、招生专业

082100纺织科学与工程(含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材料化学与物理、纺织产业经济与管理等二级学科)

080200机械工程(含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精密机械与控制、流体机械等二级学科)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止)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

①已修完报考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所要求的8门研究生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由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院(部、处)出具成绩证明);

②已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以主要获奖人(排名前三名)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及以上;

③已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以第一作者在全国核心期刊或sci、ssci、ei、istp索引期刊上发表2篇及以上与所报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有至少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需师级以上部队政治部签章同意;

6、现为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定向培养博士的考生、原为定向培养硕士生和尚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方能报考博士生。

四、报名

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报名费缴纳确认后即报名成功。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篇5

每当笔者面对困难工作缺少耐心和信心时就会想起一个人,他所从事的是一项光荣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任教于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他的研究方向机械工程专业是我们这个工业时代最有创造性的行当之一;他致力于机械制造领域,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了非凡的成就,却不求声名远播,内敛而低调;他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坚定踏实的,这一路走来他的足迹清晰厚重。如若说起为人博学谦逊,相信清华园的学子都会想到这样一位良师益友,一位温润儒雅的学者,他的学生都跟他关系极好,在他身上受益匪浅。

是的,他就是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机械制造领域的国际知名科学家——融亦鸣博士。长期从事机械制造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学术成果丰硕。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机械工装夹具设计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著有机械制造领域有国际影响力的专著多部,并在众多国际知名的工程技术杂志和会议上发表了两百余篇论文。

他是师者,每日三尺讲台,他更是优秀的机械制造专家。

今天就让我们重温融博士的教学科研路,感受一位优质学者勤恳敬业的精彩瞬间。正是这几十年的艰苦卓绝、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促成了他今天的成就斐然,实现了他机械制造的梦想和回报祖国的夙愿。

执着使命,责任使然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融亦鸣虽然聪明好学, 在高考制度恢复前,也只能是一个 纺纱厂里的“熟练工”。做工人时他就是一个“实干家”,尚未出徒即任生产组长,热衷于绩效核算, 追求产品质优高产。那时他就已经意识到经济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基础,从此他在心中立下了要在实业中报效祖国的决心。

高考中他选择了机械制造专业,是因为机械制造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机床是生产中的工作母机, 对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率,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此他的求学和工作都没有离开过机械制造领域。在大学时代,他依然保持着求真务实不事张扬的个性,并于1981年12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原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学士学位,并考入了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机械制造专业研究生,于1984年6月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5年8月赴美,1987年5月获威斯康星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12月获肯塔基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0年8月~1998年8月在美国南伊利诺依大学工学院技术系任教。1996年至现在是哈尔滨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兼职教授,直到现在成为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制造工程研究所国家特聘教授。

多年来在学术上他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给自己以紧迫感、使命感,学习和工作中他坚信功到自然成,在既定的目标上心无旁骛,以实际需要为动力追求探索科学的真谛。他忠诚于内心的誓言,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一直欣然在路上,不曾停歇。

学术奇葩,荣耀绽放

融亦鸣博士的研究领域包括机械制造系统与过程、cad/cam及其集成、计算机辅助工具技术和基于网络的制造系统。在得到美国联邦机构(如nsf、空军和能源部)和主要机械制造公司的支持下,包括gm和ford(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geaircraft?engine和p&w(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公司),caterpillar(最大的汽车零件制造公司),ingersoll(最大的专用机床公司),融亦鸣教授先后主持科研项目50余项,以及一项应用专利,回国前5年里的外进科研经费就超过600万美元。他的课题组也发展到拥有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及访问学者十数人的规模,到2011年底共毕业博士11人,论文硕士35人以及非论文硕士十余人;共发表学术专著2部,技术论文逾二百篇,这其中大多都被sci、ei检索,并被广泛引用。

融亦鸣是一个机械制造专业里的一名杂家,在几个不同领域都有一定的建树。在涵盖了计算机制造技术的多个方面均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他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领域的许多开创性研究成果被列入了美国联邦政府制造技术展望的正式文件。在美国的制造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也是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理念最早介绍入国内的名学者之一,还是1994年清华大学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美国sme大学领先奖的提名人。

他是国际上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研究领域最为知名的学者。他及其领导的cam实验室在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技术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工业应用上的成果是目前这一领域最为完整系统,获得了业界内外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处于国际公认的领先地位。他率先研究开发了组合夹具和专用夹具的设计自动化技术和软件,并应用于生产实际。在缩短生产准备周期,夹具设计科学化、标准化以及cad/cam集成,设计制造一体化方面做出了贡献。其著作《computer-aided fixture design》(1999,marcel dekker inc.)和《advanced computer-aided fixture design》(2005,elsevier science & technology)等是这一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书籍。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篇6

工程学院前身为1952年创办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和1954年创办的探矿工程系,有着深厚的办学历史和积淀,已发展成为以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及安全工程学科为特色的重要的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实验设备和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多年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人才,为我国城市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地质灾害治理、安全管理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工程学院下设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系、勘察与基础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安全工程系、力学教学部及院实验中心(湖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专业科研机构12个。现有教职工150余人,包括教授40人(博士生导师21人),副教授4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兼职),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教学团队1个,湖北省教学团队1个。工程学院设有本科专业(方向)8个,硕士学位学科点9个,博士学位学科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学院正形成以地质工程学科群与岩土工程学科群为龙头的,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学科综合优势。学院的建设目标是在本世纪初,办成在国内、国际上有影响的,集教学、科研、开发于一体的重要工程技术人才与学术研究基地。学院不仅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而且拥有其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相应的博士后流动站。

土木工程为湖北省在建品牌专业,所依托的“土木工程”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夯实基础,强调能力培养,突出专业特色,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培养的学生能够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工程地质勘察、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有关建筑机械、电工、工程勘测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掌握常见的地质工程问题的分析方法,具有解决土木工程建设中各种地质问题、对环境地质做出评价和规划的初步能力。能为部队培养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在房屋建筑、工程勘察、地基基础、地下建筑、道路、桥梁等的设计、研究施工、管理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工程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房屋建筑学、地下建筑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道路工程学、桥梁工程学等。主要专业实验为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结构试验、岩土测试试验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测量实习、地质基础实习、工程地质实习、专业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设计等。

二、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现共有教职工143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45人,在校本科生2150人,研究生283人。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工业设计6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基础宽厚,专业精深,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挑战杯”、全国“机械创新与设计”等科技竞赛中多次获奖。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贝尔实验室、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美国休斯顿大学、挪威大学和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培养研究生及共建实验室等关系。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是跨机械、材料、控制、电子、计算机信息、管理多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本专业的特色是以以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为主,并兼顾电子技术在机械行业应用的工科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篇7

关键词 现代制造工程技术;机械工程;工程硕士;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160-03

1 前言

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了解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掌握机械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管理等能力[1-2]。要达到这样一个培养目标,专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最重要保证。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在读研究生是从本科直接考取的,工作经验很少,缺乏工程实践的经验,既极大限制了对机械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无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3-4]。对工科机械类的研究生特别是工程硕士研究生而言,机械制造的实践知识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对实践要求也最为迫切,但现今机械制造实践课程的缺乏,打击了研究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应用型实践人才的培养。

机械制造实践基础是从事机械制造、机械设计研究、装备开发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现代制造工程技术涉及制造、加工、监测多个环节,集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了解并掌握现代制造工程技术,对机械工程类研究生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起步较晚,开展现代制造工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可进一步完善研究实践教学体系。该课程可直接作为机械制造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机械制造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学习,可培养机械工程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掌握现代制造工程技术相关理论与技术,提高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 现代制造工程技术实践教学总体内容

根据先进制造的发展方向[5]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的传统优势研究方向,以数控机床加工制造、控制、监测为核心,结合机械行业实际工程案例及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需要,从提高基础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两方面开展课程建设。现代制造工程技术课程实践环节教学拟开设有三个方面的任务式专题实践教学,即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实验、开放式数控系统开发与应用、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三个单元循序渐进,采用教师理论讲授与学生动手实际操作个性化实验开发结合的理念,以学生实践为主,完成三个专题的任务,最后以实验报告 实验程序的形式提交,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3 现代制造工程技术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现代制造工程技术实践课程以实验室现有的科研设备为基础,由教师提出总体任务要求和目标,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各任务,在完成各个任务的关键节点由教师指导,采用的编程语言和相关软件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及研究生课题自选。使学生在掌握实际设备开发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实验 数控加工是机械工程专业最具实践性的课程,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因此首先进行数控加工实践环节学习。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跟机械设计密不可分,因此在进行该实验之前,首先进行机械造型三维软件复习与巩固;在此基础之上,进行cam软件学习及实际加工,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实验环节内容设置如表2所示。

本环节以数控加工为主,为提高学生自主性,三维造型软件不指定,solidworks、pro/engineer、ug等软件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任选,三维模型统一保存为iges格式文件。cam软件根据实验室条件,统一采用powermill软件进行工艺参数设置和选择的加工设备后处理[6],运动仿真检验完成后将加工程序输入机床,在vmc 600立式铣削加工中心上完成程序最后调整及零件实际加工,并检验加工效果,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开放式数控系统开发与应用 进行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环节学习之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控系统的了解,提高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发新设备的能力,进行开放式数控系统开发与应用环节学习。开放式数控系统与高级程序编程语言及运动控制理论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该实验的同时,首先进行高级程序编程语言及运动控制理论复习与巩固;在此基础上,进行开放式数控系统学习及二次开发,开放式数控系统开发与应用实验环节内容设置如表3所示。

本环节最终目标是采用高级语言实现上位控制界面的自主开发,开放式数控系统选用美国delta tau公司的pmac clipper控制器。为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上位编程语言不指定,pmac系统二次开发支持visual c 、visual basic、c#、labview、delphi等高级语言[7],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任选。在数控系统的开发应用过程中,软件和硬件是密不可分,因此在开发上位控制软件的同时,还需掌握相关辅助plc程序及运动控制程序的开发。上位控制界面的具体效果,需在pmac运动控制平台上进行检验。开放式数控系统开发环节流程如图2所示。

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 设备研制完成后,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就是设备运行过程的监控,进行误差测量、采集和分析,这也是机械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因此,完成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开放式数控系统开发与应用环节学习之后,进行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环节学习。制造过程监控涉及装备、传感器、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等多个环节。因此,在进行该实验的同时,需要进行高级程序编程语言、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等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数据采集卡的上位界面二次开发,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有效、准确地获知装备运行的基本状态。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实验环节内容设置如表4所示。

本环节的数据采集卡选用北京阿尔泰科技的usb5935,该采集卡采用usb通信方式,支持labview、visual c 、visual basic、c#等多种高级编程语言开发[8]。考虑到labview在虚拟仪器领域的巨大优势,该环节数据采集界面开发以labview为主,但也可采用其他高级语言。测量对象以机床状态测量为主,可测量机床运行温度、电流、力等多种传感器的信号,并完成传感器供电电路连接、传感器的标定及采集数据处理,最终实现对机床当前状况的判断。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开发环节流程如图3所示。

4 结论

1)现代制造工程技术研究生实践课程环节涉及机械制造、控制技术、数控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等多项技术,通过三个的环节学习,将有效提高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完善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为今后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现代制造工程技术研究生实践课程包含多种设备、多种高级语言编程及三维软件的使用,涉及内容较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教师及学生均提出巨大挑战,具体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韩宝坤,张悦刊,孙雪颜.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10):26-27.

[2]唐志军,吴笑峰,席在芳,等.面向实践创新能力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山西科技,2015,5(30):91-93.

[3]董萍.我国高校研究生素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1(6):45-47.

[4]杨雪,于新奇,黄风山,等.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河北科技大学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6):122-123.

[5]王先逵.现代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向[j].现代制造工程,2008(1):1-8:

[6]单岩,聂相虹.powermill数控编程应用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篇8

[关键词]联合培养 专业学位 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05-02

一、引言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科技发展对工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交叉学科、多领域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类型和结构,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增强研究生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全方位综合性能力,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学科交叉培养、多领域共同教育,同时校企间通过深度合作、资源间积极共享”的培养模式与培养理念,实现东北石油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结合自身学科的专业特点与学科优势,努力探索出跨学院、跨企业的“两跨”深度合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依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生源特点,以“生源招生、学位培养与考核评估”三个主体方面为研究主线,开展多学科、多领域之间专业理论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交叉教育培养。以东北石油大学与中石油集团公司、中石化集团公司、中海油集团公司沉淀的多年产学研结合深度合作关系,开展跨企业(校企之间)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研攻关的深度合作,以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主体,实现校企之间的产品设备、技能人才、科研成果的资源共享,努力提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建立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各二级院系多学科协同培养的优势,利用长期与油田企业深度合作形成的良好平台,打造一支适合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导师队伍和管理团队,构建和谐的培养环境,为稳定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探索出一种创新性培养模式,为丰富拓展其他院校其他领域的研究生培养提供示范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 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石油工程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与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相关专业结合,建立跨学院联合培养模式;与大庆油田、吉林油田科研院所及生产单位结合,建立跨企业联合培养模式,确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选择标准(包括学生的原专业、学生的发展意向、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招生计划;制订联合培养方案,建设优化组合联合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

(二)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由石油工程学院牵头,协同相关院系相关企业组成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管理小组,研究制定研究生指导教师筛选原则与标准,建成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具有较好科研基础和科研成果的导师队伍。定期聘请现场有科研、生产经验的研究人员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课程与讲座,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教育环节。

(三)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

校内以石油工程学院提高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室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过程机械重点实验室、石油井架检测实验室等,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实验室等为依托,加强实验设备与相关建设,为学生进行校内试验,提高动手能力提供条件;校外与油田开发研究院、采油研究所、钻井研究所、地面工程设计院等结合,加强开放交流,选派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到上述单位进行培训实习,开展学位论文的相关研究,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构建联合培养模式下的培养机制与管理机制

1.确定研究方向

以把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内涵为核心,寻找与机械工程、工程热物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交叉点和问题突破口,找准突出学科特色、体现学科水平的跨院跨企业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

2.资源共享

以东北石油大学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室、国家工程教育中心以及省部级研究基地、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为主要平台,充分利用大庆油田、吉林油田的地缘优势,整合相关学科科研经费、实验设备、软件设施、图书资料及其它物质条件,形成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的有效资源。

3.培养机制

按照教育部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要求,以有效提高油气储运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为侧重,依靠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多学科导师团队,借助校企多学科协同攻关的独特优势,研究提出构建强化基础性、前沿性和学科交叉性的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机制。

4.管理机制

以保证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为前提,强调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同时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构建导师、研究生和培养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的管理机制。

(五)改革联合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方法

增加案例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内容,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建设问题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导师,即第一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培养质量负主要责任,校内合作导师与企业导师协助主导师指导学生。尽量明确三方导师各自的权限,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同时要建立三方导师的沟通机制,强化导师队伍的自身建设,开阔导师的视野,提高导师队伍的水平。

(二)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资源整合问题

由于各培养单位之间相互独立,联合培养工作不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操作管理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限制培养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另外,由于受到教学体制和科研环境的影响,学术讨论环境不理想,需要各院之间、企业与学校之间、导师与学生之间及时加强沟通,共同解决面对的问题。

(三)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管理机制问题

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尝试,仍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工作流程, 会给实施过程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研究生的课题选择、毕业答辩等环节安排,课题的经费筹措、合作协调、奖励惩罚、学术交流、监督评价、考核、成果归属认定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等,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保障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的顺利推进。

四、采取的解决方法

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为主导,确立主干专业在联合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以工程热物理与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为支撑,寻找相关学科的知识交叉点和问题突破;以企业为依托,充分调动企业在研究生联合培养中的积极性;以研究生为中心,以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树立研究生在联合培养中的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研究生培养对接市场需求,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的制度化及企业对联合培养的内需化。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秀梅.中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教育发展研究,1999,(1):52-55.

[2] 刘云,李阿利.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23-25.

[3] 施锦华,辛梅.面向跨企业资源配置的合作制造(cm)[j].经济师,2007,(3):20-22.

[4] 方伟.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9,25(21):213-214.

[5] 吴照金.对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模式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103-105.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篇9

一、招收专业

数学及其包含的二级学科: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化学及其包含的二级学科: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机械工程及其包含的二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及其包含的二级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

直博生名额占用2016年各学院博士生招生计划。

二、招收条件

1、从2014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中择优选拔,招收类型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2、生源本科毕业学校应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3、本科学习期间英语通过国家六级考试(或参加英语六级新题型考试成绩达到425分以上);

4、本科在校学习成绩为所在专业(年级)前20%。

三、考核程序

1、资格审查

凡欲报考我校的学生,请登陆吉林大学招生网9游会真人第一品牌主页(zsb.jlu.edu.cn)或吉林大学研究生院9游会真人第一品牌主页(yjsy.jlu.edu.cn),填写和打印《吉林大学2014年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申请表》并提交所需材料,于2013年10月5日前(邮件以邮戳为准)通过ems(中国邮政特快)寄(送)吉林大学招生办公室研究生招生科进行资格审查。过期不再接受申请。全部材料一经收到,恕不退还。

申请者须提供的材料:

a.吉林大学2014年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申请表(附件一);

b.身份证和学生证的复印件各一份;

c.在学证明一份(由所在学校的教务部门出具并加盖公章);

d.本科阶段正式成绩单一份(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密封后在该信封的封口处加盖公章);

e.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出版刊物或代表学术水平的工作成果,获奖证书和外语水平考试证书等材料复印件。

2、考核

资格审查合格者,招生办公室将及时通知考生到所报考的学院进行考核。考核采取笔试或面试的形式,具体办法由负责考核的学院制定并在学院网页上公示,请学生及时与所报考学院联系。

经考核合格的学生要填写教育部统一制定的《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登记表》,经报考学院审核盖章后报学校审定。

四、网上报名

各学院将考核合格名单上报招生办公室研究生招生科并在学院网页上公示。直博生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以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身份进行网上报名(10月31日前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yz.chsi.cn)。11月10日--14日到吉林大学现场报名点进行确认。

五、学制

直博生学制一般为5—6年,按培养方案入学两年后进行中期考核,合格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转入攻读硕士学位。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篇10

文章从广东海洋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结合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对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出若干战略性对策。

关键词

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发展对策

1发展中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广东海洋大学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三个一级学科开始招生博士研究生。1.1学位授权点数量经过十七年的发展,学校现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3个一级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畜牧学和作物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水产养殖、渔业资源、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病理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农业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海洋生物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捕捞学、动物生产学和热带园艺作物学20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图1);农业硕士、工程硕士和艺术硕士3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涵盖渔业、食品加工与安全、养殖、作物、农村与区域发展、植物保护、种业、农业信息化、机械工程、食品工程、艺术11个领域。学术型硕士涵盖理学、工学、农学、法学和管理学等5个学科门类,其中农学10个、工学4个、理学3个、管理学2个以及法学1个。

1.2研究生招生规模硕士研究生年度招生规模从1999年招生7人,其中水产养殖专业招收4名、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招收3名,发展到2013年招生数达到288人(图2)。十七年来学校已培养并授予学位各类硕士研究生1798人,目前全校在读各类硕士研究生678人、博士研究生14人。学校于2004年获得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4年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开始招生,共录取29人(图3)。2007年增加食品加工与安全、养殖、作物三个领域,招生数量为57人。2008年增加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招生数量为79人。2009年增设工程硕士的机械工程和食品工程两个领域,招生数量为44人。2013年增加植物保护、种业、农业信息化三个领域,招生数量为86人。2015年增设艺术硕士,招收艺术硕士11人。10年来学校共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17人,目前在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33人。

1.3导师队伍学校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1人,其中有教授123人、占61.2%,副教授78人、占38.8%。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24人、占61.7%,有硕士学位的48人、占23.9%,本科学历28人、占13.9%。年龄在50岁以上的导师有86人、占42.8%,40~50岁的有75人、占37.3%,40岁以下的有40人、占19.9%。有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人。1.4研究生培养条件学校科研型实验室总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各类科研型实验室40余个,其中有1个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级科研平台14个,厅级重点实验室7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4个。拥有校级海洋生物研究基地、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研究基地。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共有1000余台,仪器设备总值达1.2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5604m2,馆藏纸本图书183万册,电子图书10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1个,自建纸本特色文献专题4个,中外文报刊3000多种。近5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2352项,科研经费总额达4.27亿元。

2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研究生招生规模总体较小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64.74万人。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十七年正式我国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的时期,但发展速度要比国家的发展速度慢了许多。同广东省省属22所研究培养高校比较,招生规模也较小,2015年我校国家计划研究生招生规模为233人(其士8人)在广东省属研究生培养高校中排名第14位。与全国传统的6所海洋水产类院校(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学院、集美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比较,我校研究生招生计划数量更少,排在末位。

2.2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数量较少、各学科招生发展不平衡目前,学校拥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11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学位点数量在全国6所传统的海洋水产类院校中排名第五。学位授权点数量较少,其中涉海类学科更少,仅有海洋科学和水产2个一级学科。2013年国家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颁布《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以来,我校研究生招生专业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2014年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三个优势一级学科招生数量较2013年分别下降了23%、57%、23%,而行政管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两个二级学科招生数量较2013年分别增加了93%和117%;2015年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三个优势一级学科招生数量较2013年分别下降了35%、60%、16%,而行政管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两个二级学科招生数量较2013年分别增加了221%和250%。

2.3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是为了后续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部分选课人数较少的专业课,开课随意性较大。创新教育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整体水平与国内知名大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4导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现有20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中不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有28人,占13.9%。年龄在50岁以上的导师有86人、占42.8%。存在学历结构偏低、年龄结构老化现象。另外,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导师较少,不利于导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2.5导师人均科研经费有待进一步增加尽管近三年学校年均科学研究经费总数已突破1亿元,但科学研究经费学科和人员分布不均衡,大部分科学研究经费集中在海洋、水产、食品学科的少数科研人员手中,在201名导师中年在帐可支配科研经费低于10万元仍占有一定数量。而且应用型课题所占比例较大,基础研究型课题所占比例偏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制约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3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

3.1加大招生宣传,提高生源质量一是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宣传的快捷优势,要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招生信息。二是坚持“走出去”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①到生源院校区域进行实地宣讲。三是发挥导师和在读研究生的作用,通过导师和研究生现身说法,直接的、面对面找到研究生生源。此外,做好本校生源工作,积极动员本科生报考研究生。院长和学科负责人要分别给学生做报告,介绍自己专业的导师团队,办学条件,实验设施,研究生的待遇等。分析专业的优势与特色,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动员学生报考。研究生招办详细介绍本校的研究生专业设置、考研的形势及趋势、招生政策、考研热点,报考方向的选择与策略,备考复习计划与实施,以及学校支持报考研究生的若干措施。

3.2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导师是指导、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工作岗位,导师的遴选工作应适应和满足改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需要、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和改善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的需要。②建设一支政治合格、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有创新理念和能力、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严格导师遴选,健全导师监督制度。建立导师责任制。导师要真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导师不仅要在课题确定、科学研究训练等方面指导学生,还要教书育人。

3.3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学位论文水平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其导师和指导小组学术水平的标志。高水平的学位论文,既需要研究生刻苦研究和导师的精心指导,也要有严格的制度和程序去规范。首先要高度重视选题。其次要严格规范开题报告,要求对选题在学校图书馆进行查新,让专家组对选题及课题设计进行把关与指导。三要建立学位论文评审制度,对所有申请毕业的学位论文,组织校外专家进行严格的盲审。③四要建立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制度,对优秀学位论文的作者及导师进行奖励。

3.4建立创新工程体系,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先后下发了若干关于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指导性文件,启动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出要把研究生教育创新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应该要求研究生必须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较高水平学术论文才能授予学位,以引导在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选择创新性强,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逐步启动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励研究生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使学校研究生学术水平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