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建设方案十篇-9游会真人第一品牌

时间:2023-05-31 15:22:21

厂区建设方案

厂区建设方案篇1

【关键词】扩建工程空冷机组总平面布置

中图分类号:u652.7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在某扩建电厂的投标设计中,笔者通过对厂址外部条件和原厂设施的调研分析,根据工艺要求,提出了总平面布置的多种可能方案,最后确定推荐方案,为节约资源、降低工程造价、充分挖掘老厂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评标中得到了业主和评委的认可。

2厂址条件分析

该电厂位于工业区内,东南距火车站6.0km,南距铁路线1.5km,北距国道2.0km,西距省道约300m。主出入口位于厂区东南侧,进厂道路向东北引接自国道;货运出入口位于西北侧,由省道引接。

本工程拟建设2×350mw国产超临界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装置,留有再扩建条件。

电厂一期工程为2×12mw凝汽式机组,已关停;二期工程为2×25mw凝汽式机组,其中#4机组关停;三期工程为2×135mw,超高压、中间再热凝汽式机组,计划本期工程建设前关停。

老厂厂区呈“三列式”布置,由东北向西南依次布置:升压站及自然通风冷却塔区―主厂房区―贮煤场及卸煤设施区,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为:厂前区及附属、辅助生产设施区―一、二期工程主厂区―三期工程主厂区―预留扩建场地。

3 重点工作研究及主要设计原则

3.1重点工作研究

1)重点进行现状调研和场地分析,研究老厂对扩建工程的影响,充分利用老厂设施及空用。

2)研究空冷机组工艺特点,分析原厂空冷塔对本期设施的影响。

3)保持原厂重要设施正常运行管理。

4)合理节约用地,预留场地应尽量规整,为以后扩建预留良好的场地条件。

3.2主要设计原则

1)本期工程拟建设2×350mw超临界燃煤空冷供热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装置,留有再扩建条件。

2)布局合理,生产工艺流程短捷、顺畅,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节省;

3)贯彻节约用地原则,严格控制厂区用地面积;

4)充分利用老厂设施,控制新建工程量;

5)减少拆迁,降低对现有运行机组的影响,保持老厂运煤通道畅通。

4厂区总平面方案设计

根据工艺流程和设计原则,结合场地条件,综合考虑本期和再扩建条件,就自然通风间冷塔和辅助设施的布局等提出等多个组合方案,最终确定三个总平面布置方案。

4.1间冷方案一

本方案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侧煤仓布置、固定端上煤和自然通风间冷塔,厂区采用“三列式”布置方式,从东北向西南依次为: 220kv屋外配电装置区-主厂房区-自然通风间冷塔及辅助设施区。

1)厂区方位及主厂房位置

本期工程主厂房纵轴与老厂平行,厂区自东北向西南依次布置:220kv配电装置区―主厂房区―自然通风间冷塔及辅助生产设施区。

主厂房与三期主厂房扩建端侧脱开22.0m扩建,a列柱与二期工程主厂房a列柱向西南错开16.35m,通过输煤栈桥与三期工程主厂房相连,燃煤通过三期工程主厂房煤仓间由本期工程主厂房固定端侧进入煤仓间,主厂房采用侧煤仓方案。

汽机房a列外侧布置变压器、油池,贮油箱等;炉后布置除尘、除灰设施;空压机房;除尘器配电室组成联合建筑,布置在两台电除尘之间;脱硫吸收塔布置于烟囱两侧。

2)配电装置布置

本期工程采用220kv屋外配电装置,布置在自然通风冷却塔东北侧40m,距离主厂房a列柱305m,位于冬季盛行风向的上风侧以减少冷却塔水汽对配电装置的影响,采用架空线与变压器相连。

3)自然通风间冷塔布置

自然通风间冷塔区布置在本期工程主厂房炉后,循环水泵房就近布置在脱硫岛西侧。

4)输煤设施布置

一、二期工程火车卸煤沟改造为本期工程汽车卸煤沟,通过新建输煤栈桥与三期工程输煤系统连接。

保留老厂汽车衡,本期新增一座重车衡及汽车煤采样,布置在老厂货运入口东南侧。

火车运输采用原厂铁路专用线,利用三期翻车机卸煤;汽车运煤利用原厂运煤道路。

5)辅助生产设施

工业废水泵房、制氢站、贮氨设施布置在三期工程预留脱硫场地的东南侧。

脱硫工艺楼及综合水泵房布置在本期脱硫岛的东南侧。

锅炉补给水处理设施、中水深度处理设施、工业废水处理站及凝结水精处理辅助设施组成联合设施,布置在老厂污水处理设施的西南侧。

已停产的二期汽机房改造为本期供热首站,靠近三期工程供热首站,便于运行管理。

灰库布置在厂区西侧的制砖厂内,靠近三期工程灰库,粉煤灰通过管道运输至制砖厂进行综合利用,降低了运行期间的运输费用,运行管理方便。

6)厂区主要出入口设置

本期工程使用老厂主出入口和货运出入口,不再增设。

7)厂区用地

本期工程厂区用地12.32hm2,均为电厂已有用地,无新征用地。

4.2间冷方案二

主厂房采用前煤仓布置方式、固定端上煤、自然通风间冷塔,厂区布置由东北向西南依次为:自然通风间冷塔及220kv屋外配电装置区-主厂房区-辅助生产设施区。

4.3直冷方案

主厂房采用前煤仓布置方式、固定端上煤、直接空冷方式,厂区布置由东北向西南依次为: 220kv屋外配电装置区-空冷平台区-主厂房区-辅助生产设施区。

4.4方案比较

4.5小结

直冷方案占地面积最小,技术经济指标最优,但是受风向、风速影响较大,空冷平台受三期锅炉房影响较大、配电装置受三期自然通风冷却塔水汽影响,输煤系统投资较高,因此本次不将直冷方案列为推荐方案。间冷方案一具有占地面积小、布置规整、自然通风冷却塔冷却效果好、造价低、对老厂冷却塔影响小、再扩建条件好等优点,因此将间冷方案一做为推荐方案。

5、几点思考

通过此次投标工程以及对一些电厂改扩建工程的调查,我们认为总图专业在电厂扩建工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加强现状调研和场地分析,收集详实的基础资料,分析老厂设施的可利用性及与扩建设施的联系,提高土地和设施利用率。

熟悉了解对厂区布置影响较大的重要工艺系统,如空冷机组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等,提高与工艺专业的技术沟通水平和总图设计水平,在方案阶段使总图专业起到主导和协调作用。

主动协调各工艺专业,满足布局合理,生产工艺流程短捷、顺畅,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节省。

厂区建设方案篇2

关键词机械工厂竖向设计 物流运输 场地设计标高

一 问题的提出

设计地面是将自然地形加以适当改造,使其满足设计项目对场地平整程度和高差变化的使用功能要求。根据设计地面整平面之间的连接方法不同,地面的竖向布置形式分为以下三种:

1.1平坡式

平坡式一般适用于自然地形较为平缓(坡度在3%~4%之间)的场地;以及建筑密度大且铁路、道路、管线较密集,单个建筑占地较大,建筑布置集中,对场地地面坡度要求较严格(坡度小于2%)的建设项目。

1.2台阶式

台阶式布置适用于自然坡度较大(大于4%)、面积较大的场地;或单体建筑占地较小、建筑布置分散,道路交通联系简单、管线不多,以及有大量单向重力运输要求(建筑物之间高差在1.5米以上)的建设项目。

1.3混合式

混合式(又称重点式)竖向布置,是混合运用上述两种形式进行的竖向布置,即根据使用要求和地形特点,把建设用地分为几个区域,有的区域采用平坦式以利于建筑的布置,而有的区域则采取台阶式以适应自然地形的复杂变化。如丘陵地区,为保证主体建筑的建设及交通等要求,可采用平坡式;而辅助部分则可按阶梯式布置。

以上三种竖向布置形式适用于各类建设项目的竖向设计,但对于机械工厂场地设计来讲,采用那种竖向设计形式才能充分利用、合理改造自然地形?如何合理选择场地设计标高,使之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再者对机械工厂的场地竖向设计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二 策略与措施

2.1平原地区的机械工厂竖向设计

厂区竖向设计之前,首先应考虑满足生产工艺及物料运输的要求,脱离物流运输这个重要环节的竖向设计往往是不成熟的。机械工厂外部运输方式一般为汽车运输,厂内运输方式主要采用叉车、平板车、电瓶车等。

沈阳机床厂新建厂区位于沈阳市铁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厂区原始地貌属东北平原地区,场地自然标高标高在31.97~33.25之间。工厂对外运输为无轨方式,原材料及成品运输方式主要靠汽车运输。根据竖向设计的基本原理,可以确定本厂区的场地竖向布置方式应该为平坡式。

场地四周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标高在32.20米~32.60米。根据机械工厂场地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时首先进行了土方计算,考虑基础及道路路槽开挖的余土,最后得出场地设计标高为32.80米。

2.2山区、丘陵地区的机械工厂竖向设计

2.2.1项目一:重庆机床厂

重庆机床厂新征地块属于典型的山区丘陵地带,土方平整之前地势山谷交错,跌荡起伏。原始自然标高最高点256米,最低点185米。新厂区平整后的场地内最高点标高与地块周边道路标高高差也尽20米。

下面以甲、乙两家设计院出现的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说明。

甲设计院注重生产的生产工艺流程,将各个生产联合厂房用平板轨道连接起来,布置在用地的中央位置,各联合厂房的布置基本占据了地块的3/4,如果建筑物有引入轨道的,轨道标高宜与建筑物地面标高相同。则各生产厂房室内设计标高应该在一个标高段上。竖向设计时根据工厂出入口标高情况推算出生产厂房的室内设计标高在223.30米。由于地块四周城市道路设计标高均明显低于地块内场地标高。故解决高差的方式只有在边坡进行处理,边坡处理的方式有护坡和挡土墙两种形式。以上可以看出甲设计院的这种竖向布置方式还是平坡式布置。这样布置的优缺点如下:

1)生产区处于一个标高,便于布置各生产厂房的相对位置,厂房之间物流联系方便。

2)厂内运输长期运营费用低。

3)土方工程量相对较大,一次性建设投资大。

4)由于厂区边界处边坡较陡,不便于厂区对外联系,厂外运输困难。

再看乙设计院的设计方案,乙设计院共布置有两个方案,按总平面思路布置的不同竖向台阶均分为三个台阶,厂区北部作为一个台阶,南部自东向西分为两个台阶。台阶高度差最小为0.50米,最大为4.8米。因机械工厂各联合厂房之间物流联系紧密,为便于运输,一般在两个联合厂房之间设置平板车。引入建筑物的铁路轨顶标高,宜与建筑物地面标高相同。乙设计院在处理厂房之间高差时采用如下图所示方案。

可以看出,乙设计院竖向设计方案的优点:

1)因地制宜,按照厂区自然地势布置各生产厂房、办公建筑。

2)节省土石方工程量和建设资金。

缺点是:

1)厂区内部各台阶之间用挡土墙连接,汽车运输不便。

2)厂房室内地坪之间存在高差,不便于零部件的周转。

可以看出,乙设计院相对甲设计院竖向设计方案要合理一些,但如果采用乙设计院的方案会让业主将来的运营费用增加,这也是业主在最终选择方案时采用了甲设计院的方案。

2.2.2项目二:大重大起旅顺基地建设项目

大重大起旅顺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场地位于旅顺经济开发区,场地地势起伏较大,总体上为东北高、西南低,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二十几米。建设场地南北长约750米,平均坡度约3%。东西宽约650米,宽度不算很大,按地面竖向布置形式应该采用平坡式竖向布置,在设计时根据生产设施之间的相互密切程度和物流强度,考虑到建设进度要求紧急,再者就是场地基岩多为坚硬岩石,为减少人工平整场地的土方工程量,而选择了台阶式布置形式。如a-a剖面图所示:将场地基本分为三个标高段,北部生产区域标高为28.00米,南部生产区域标高为16.00米,而位于中部的办公生活区域标高则定为20.00米。利用位于厂区中部的南北向道路作为三个标高段的连接通道。道路纵向放坡段位于场地中部,按道路设计规范要求,设计时纵向坡度小于8%坡度要求。

上述竖向布置形式实际上也是混合式的布置,比如位于场地南北的生产区域,其本身内部又划分了几个生产单元,各生产单元的竖向布置形式为平坡式。

三 结论

机械工厂多数为机械加工为主的生产企业,为企业赢得经济利益的因素除了工厂管理、生产设备外,更多的是靠工厂内部的物流运输,而工厂竖向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工厂运输的成败,所以一个好的总平面设计方案也应该是一个合理的竖向设计方案,二者密不可分。

机械工厂的竖向设计方案必须与建设成本挂钩。在确定场地竖向设计标高时一定要与业主有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多了解当地的习惯做法,因地制宜的同时也要考虑入乡随俗。

参考文献:

机械工厂总平面及运输设计规范 jbj 9-1996,1996

姚宏韬场地设计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井生瑞. 总图设计.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厂区建设方案篇3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污水处理 城市 污泥处理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b)-0145-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用水量不断增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量也快速增加。据统计,1980年全国废污水年排放量为310多亿吨,2000年达到620亿吨,大量废污水排放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各地都加快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污水处理厂属于公益性的建设项目,本身也是一项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建成运行后有利于减少城镇污水中有害物质排放,减轻城镇废污水排放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运行过程中也会排放尾水、产生恶臭和污泥等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别于其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如何识别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做好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近几年完成的广东省市某市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特点,探讨了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 项目背景情况

某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该市某区是该市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明显,制造业中心的雏形凸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家电、电子、摩托车、化工等支柱产业,但区内尚无一座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区内河涌,造成水环境严重污染。为此,该市拟建设污水处理厂,首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5万立方米,远期设计总规模为25万立方米。

2 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2.1 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其运行成本,选择合理,可使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恶臭、污泥、尾水污染问题等得到妥善解决,取得最大的环境效益。因此污水处理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对厂址选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明确的选址意见。厂址选择合理性论证应重点考虑以下4个方面。

(1)厂址选择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当地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2)厂址应位于饮用水源地下游,并应设在城市工业区、居住区的下游。为保证卫生要求,厂址应与城市工业区、居住区保持约300m以上距离。(3)厂址应选择在城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4)结合污水管道系统布置及纳污水域位置,污水处理厂选址宜设在城市低处,便于污水自流,沿途尽量不设或少设提升泵站。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在该市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外缘,与高新区之间有一条高速公路隔离,厂址距离居民区、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较远,并位于饮用水源地下游和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且附近水网发达,有多个河涌经过,有利于污水处理厂排放尾水。从环境角度分析,本项目厂址选择基本合理。

2.2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目前我国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有氧化沟、a2/o、活性污泥法、sbr及其变型工艺等。这些处理工艺都较为成熟,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处理工艺本身不作为环评的研究重点。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根据纳污水体的功能要求和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比选分析,分析拟采取的污水处理工艺是否合理;还要根据对同类污水处理厂的调查进行类比分析,论证其技术、经济的可行性;然后,按照选择的工艺路线,列出各工艺段污染物去除率,并根据工艺参数对达标稳定性进行分析,论证尾水中各污染因子是否达标;从环境角度综合评价,提出推荐方案。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要求较高,对cod、bod5、ss、tp、nh3-n、tn的去除率分别要求达到80.0%,85.7%,90.0%,81.8%,73.3%和50.0%以上。根据该工程设计进水水质与出水水质要求、用地面积和工程规模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工程设计提出了改良a2/o工艺、unitank工艺及baf生物滤池3个比选方案。3个方案均能达到该工程要求的排放标准,方案三除磷效果较差,须采用化学除磷,而化学除磷耗药量大,污泥产量高,从出水水质稳定性和保证率方面看,方案一和方案二优于方案三;方案一采用紫外线消毒,方案二采用氯气消毒,氯气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事故风险,从尾水消毒的工艺分析,方案二对环境的影响比方案一和方案三大;方案一占地面积大,方案二较小,方案三最小。结合项目所在地环境背景情况,从环境保护角度综合分析,方案一对环境影响比方案二和方案三小,故推荐方案一,与工程设计选择的方案一致。

2.3 尾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厂区建设方案篇4

微观上对电源点选择的评价包括对厂址的评价和总体规划的评价。厂址评价主要包括主要建厂技术条件比较和主要经济条件(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的比较。总体规划评价主要指规划的原则和经济评价。

1.1前期工作的重点是厂址的选择

厂址选择的阶段性划分和区别(1)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选址工作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为规划选厂,在指定的一个或几个地区内,选择多个可能建厂的厂址,择优推荐出2个左右厂址进入下一个阶段,并提出建厂规模和装机方案的建议,作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或可研阶段工作的依据。其工作范围较广、深度较浅,基本以收集、分析、整理资料为主。(2)可行研究阶段的选址工作可行研究阶段主要为工程选厂,在规划选厂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建厂外部条件,并进行必要的勘测和试验工作,经全面的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推荐厂址方案,作为建设单位决策的可靠依据。其工作内容的深度、广度更详尽,需进行必要的调查、收资、勘测和试验工作。厂址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对厂址的建厂条件和技术经济等问题,应作主要工程量及经济性的全面比较,进行多方案比选,做好技术经济效益的分析工作,提出每个厂址方案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最佳厂址方案。(1)技术条件比较厂址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与城镇规划和工矿企业关系、地形地貌、供水条件、地质条件、地震基本烈度、防排洪条件、土石方工程量、使用土地情况、拆迁情况等;交通运输条件主要是铁路、公路和水路情况;燃料供应条件是运量和燃料运输距离;供水条件有水源、取水方式及建构筑物、供水系统及冷却设施等;除灰条件包括储灰场、灰渣运输方式、输送距离;输电条件包括出线走廊、电压等级、输电距离等;环境保护要考虑电厂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相邻企业对电厂的影响;施工条件主要指施工用地、大件运输;拆迁条件等其他建厂技术条件。例如,国华电力在江苏陈家港电厂在陈家港厂址和三圩厂址两个厂址技术条件比较,经综合建厂技术条件比较后(表1),推荐陈家港厂址。(2)经济条件比较经济条件比较主要是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建设费用主要是厂区(土石方工程及场地平整、原有构建筑物拆迁及赔偿、征购土地数量类别)、交通运输(铁路、公路、水运码头及有关设施、大件运输)、供水(取水工程供水管线、排水管线、冷却设施)、除灰(除灰管线、灰场工程、运灰道路)、其他工程(地基处理费、建筑防震、地下水处理、其他)等。运行费用主要包括燃料、供排水、除灰、其他等费用。

1.2总体规划方案的优化是控制造价的一个重要措施

总体规划的好坏对控制造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响最大的阶段是设计的前期工作。要由始至终抓好总体设计和布置方案的优化,而且要贯穿于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尤其要抓住前期工作的重点,加大方案优化的力度。好的厂址是珍贵的资源,要从实际建厂条件出发,认真分析研究和比选,因地制宜地提出对该厂址较为合理的规划容量、本期建设规模以及对在扩建的考虑等多方面的建议。2.2.1火力发电厂总体规划的主要原则如下(1)电厂总体规划应按发电厂的规划容量、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结合厂址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然条件及电力系统的发展远景进行。(2)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必须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减少厂区占地面积。(3)应与城镇、工业区及港区规划相协调,做到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有利于扩建、方便施工。(4)保护环境,减少污染。(5)正确处理主体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煤、灰、水、运输、出线、生活服务设施区等)的关系(6)应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避免高填深挖,尽量减少场地开拓工程量。(7)应结合场地制约因素、城镇规划和建厂地区的外部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厂区方位,使厂区位置处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的地段,并应与活动性大断裂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应符合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要求。(8)在满足全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应由总体设计单位对铁路专用线、厂外公路、港口码头、厂前生活服务设施等项目设计的建设标准、平面布置、铁路、公路路径和主要高程等技术条件的相互衔接,做好统一协调和归口工作。2.2.2要调动总图专业在总体规划中的作用根据工程资料分析,与总图运输专业相关的投资项目约占发电工程静态投资的10%~15%,降低工程造价,节省基建投资和年运行费用与总图运输专业关系密切。因此,与总图运输专业有关的投资项目与内容包括:(1)厂区征地;(2)厂区及施工区、厂外工程管线土方工程费;(3)厂区护坡及挡墙费用;(4)厂区拆迁、搬迁及补偿安置费;(5)防排洪涝设施费;(6)地基处理费;(7)厂区绿化费;(8)厂区道路及广场费;(9)厂外运输含电厂铁路专用线,进厂公路,运煤及运灰渣专用道路和码头、引桥设施费;(10)机车、车辆设备费;(11)大件设备运输措施费等。2.2.3总体规划方案的优化案例(1)国华内蒙呼伦贝尔电厂(2×660mw)厂址选用优化地基换填方案,在不加水的情况下碾压可以达质量要求,节省了物力、人力,在封冻前可以完成地基处理,缩短工期半年以上。(2)国华浙江宁海电厂(4×600mw)厂址对吹砂填海和开山填海进行了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经过比选,确定了开山填海方案,提前工期半年以上,同时节省了投资。

1.3厂址选择和总体规划上还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确定厂址。在可研工程选厂阶段,厂址最好在可研审查时就确定下来,针对推荐厂址取得相应的政府支持性文件,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尽快转入下一个阶段工作,同时考虑周边开发项目多,外部资源变化快,可以提前占有外部资源。(2)外部条件的依据。外部条件要以政府部门文件为依据,初可阶段以市一级为主,可研阶段以省一级为主,有了文件才能占领外部资源,避免出现否决条件,但要按照深度要求循序渐进,避免提前花钱。(3)征地。考虑近年原材料、物价等上涨的因素和土地政策的调整,建议合理调整开发步骤,对于土地等紧缺资源可以提前预征,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投资,还具有投资保值的功能。(4)水源。应综合考虑中水的使用可靠性、直流和二次循环、海水淡化和水库引水、扩建工程与老厂的水务管理等问题。(5)接入系统。目前电厂接入系统前期工作包括电厂输电系统规划设计、电厂接入系统设计、电厂接入电网申请等内容。规划容量在240万kw及以上的新建火电厂项目要求做输电系统规划。在电源点密集和长距离输电时,线路走廊资源紧张,容易输电通道的制约。接入系统审查后,密切关注电网规划的调整。

2电源点选择评价的其他问题

2.1电源点的选择在技术经济比较外,还必须兼顾地方利益和社会效益

例如国华江苏陈家港电厂是苏北经济发展的一个启动项目,该工程的建设推动了灌河航道拦门沙的治理,带动了灌河港口群的建设,形成了苏北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是江苏省全力支持陈家港项目的原因。虽然航道问题将增加项目投资5亿左右,但陈家港电厂积极研究航道开挖和运煤船型问题,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主动与地方协调航道资源商业化运作的问题,积极推动有关机制的形成,得到了各方的支持。

2.2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推动了电源点项目的开发

以国华河北三河电厂为例,由于毗邻北京,环保要求高。在三河二期工程上,首次采用无旁路冷却塔排烟,同步安装脱硫、脱硝装置,利用一期工程排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作为生产用水等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了电厂二期建设后全厂增产减污,推动了绿色环保型热电厂的建设,促进了三河二期工程的核准。黄骅电厂采用围海造陆、真空预压、海水淡化等技术,实现了“土地零占用、淡水零开采、燃煤零运输”,体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特点,推动了二期工程的上马。

2.3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创新项目发展和盈利模式

在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指引下,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及可再生能源的产业政策,加强与煤化工、石油、海洋、机械制造、建材等行业的合作,大力推进热电联产、水电联产、igcc联产联供和“废气、废水、灰渣”等的综合资源开发与管理。例如:国华河北黄骅电厂发展水电联产模式,即以水电联产为基础,建立“以水定电、以电制水”的综合发展模式,有效降低了水和电的生产成本,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特点。在电源选择之初,就要关注项目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进水电联产、电化联产、海水淡化浓盐水利用、灰渣砖(水泥填充料)、石膏建材、有机废水综合利用等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推动电力项目步入资源综合利用、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的良性发展轨道,创新电力项目的发展和盈利模式。

2.4科技立项,依托设备国产化积极推动电源点开发

国家要求新建及扩建燃煤电站均有义务承担技术引进和设备国产化的任务;优先安排采用国产化设备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大型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等洁净煤先进技术发电项目。国华电力公司利用在dcs国产化、海水淡化、百万脱硫等经验,争取“863、973、科技支撑计划”等部级的科技立项,依托设备国产化积极推动电源点开发。

3结束语

厂区建设方案篇5

关键词:车辆段;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方案比选

中图分类号:u2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064-03

1项目背景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是一条连接中心城区与昌平新城的南北向的轨道交通快速客运线路,线路北起十三陵景区,南至城铁13号线西二旗站,全长31.6 km,其中高架线16.4 km,地下线13.5 km,地面线1.7 km。共设站11座,其中地下站5座,高架站6座。

本工程城南站至西二旗站为一期工程,2010年开通;城南站至十三陵景区站为二期工程,2012年开通。在昌平线一期工程中已建成定泗路停车场,在二期工程中新建十三陵景区车辆段。为保证开通运营需要,定泗路停车场应满足承担一期工程开通时配属车辆的停放、运用、整备、列检和月修任务需要。

二期工程在十三陵景区起点站西南侧新建十三陵景区车辆段,进一步完善本线配属车辆的停放、检修功能。

2车辆段功能及组成

2.1十三陵景区车辆段的任务及功能

(1)承担全线配属车辆的架、定、临修任务。

(2)预留南延线配属车辆的架修能力。

(3)承担本段配属车辆的停放、运用、整备、列检和月修工作。

(4)承担本段配属车辆的清洁和定期消毒工作。

(5)负责全线事故列车的救援工作。

(6)负责本段内设备、机具的维修及技术革新等工作。

(7)负责全线各类物资的存储和发放。

(8)负责本段和定泗路停车场的行政、技术管理。

(9)为停车场日常供电、供暖等。

(10)场内职工就餐、劳保洗浴、值班司机住宿等。

2.2十三陵景区车辆段的组成

(1)生产区:设有停车列检库、联合检修库、洗车库、镟轮库、工程车库及工务料棚等。

(2)辅助生产区:混合变电站、锅炉房、水泵房、污水处理站等。

(3)办公生活区:设有综合办公楼、信号楼、司乘公寓及食堂、浴室、公安派出所等。

2.3十三陵景区车辆段的协作关系

(1)全线配属车辆的厂修任务由路网车辆厂承担。

(2)全线各系统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由设置在定泗路停车场内综合维修中心统一管理,本车辆段只设置综合维修工区。

3总图方案综合分析

3.1总图设计原则

(1)总平面设计执行《地铁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2)合理确定咽喉位置、合理布置线群,力求停车列检库和联合检修库的列车进出顺畅。

(3)合理布置电化与非电化线路,便利电化区的隔离管理。

(4)各功能建筑尽量集中,少占地、少拆迁,节约用地。

(5)十三陵景区车辆段各项设施的布局必须满足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的整体功能需要,满足车辆运用、检修的作业需要。

(6)充分考虑人防、消防、通风、采光、卫生、环保、绿化、美化、管线敷设及城市规划条件等方面的要求,使各相关功能单体既有独立性,又能相互联系,形成整体格局。

(7)建筑物布置与周围环境协调,并能满足系统功能要求。

(8)合理确定大门位置,段内物流人流分离。

(9)合理布置出入段线,且按双向进路考虑,确保列车进出段顺畅、互不干扰;尽量减少列车在出入段线上的走行时间;减少出入段列车的交叉干扰。

(10)合理设置停车线、牵出线、调机调头线等专用线路,出入线设计满足对线路长度和坡度的要求,站场线路设计符合铁路设计有关规范的规定以及昌平线使用的车辆限界要求和有关技术标准,并且必须满足工艺运输流程的需要,尽量做到缩短距离、集中布置、节约用地。

(11)车场线布置力求紧凑合理并兼顾其他专业用地要求。

(12)合理确定场地地坪标高,合理组织场地排水,合理确定道路坡度,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

(13)充分利用空地绿化,保证达到绿化率指标。

(14)根据本工程远期总体设计,合理场内各项设备、设施分区布置,并充分考虑预留停车列检库远期接建发展的条件。

3.2总平面布置方案综合比选

根据规划地块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正线走向及车辆运用检修流程要求,本总图方案设计布置了两个总平面方案。

3.2.1方案一

方案一用地整体为东西向布局,东西向长度约为960 m,南北向最宽处宽度约为310 m,占地约21.03 hm2,见图1。

依据十三陵景区车辆段架修段的功能定位及预留南延线配属车辆的架修能力,充分考虑维修资源的共享,本方案设有停车列检库、联合检修库、洗车库、工程车库等生产用房,同时配有办公楼、综合维修工区、物资总库、信号楼、司乘公寓及工务料棚等生产辅助、办公用房。

图1十三陵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

第一,生产用房的布置特点。

(1)以运用库为中心。停车列检库布置在咽喉相对位置,形成车辆段的主体,按一线二列位布置,主体建筑为3个21 m跨,预留接建2个21 m跨建设条件,库长为270 m,近期可存放列车24列,远期可存放列车40列,停车列检库的北侧设有辅助间。

(2)各检修库合并为联合检修库,与运用库并列。月检库、定/架/临修库、吹扫库及车辆设备、转向架检修车间组合成联合检修库。检修车间与检修列位厂房等高、顺接,工艺流程顺畅、占地面积节省,采暖能耗降低。

联合检修库位于停车列检库的北侧,库长270 m。联合检修库设两个月检列位,1个吹扫列位,定、架、临修线各一列位。

(3)洗车镟轮库与运用检修库并列。洗车库和镟轮库合建,位于联合检修库的北侧,考虑到昌平地区冬季比较寒冷,库长为186 m,以利于寒冬库内保温。

洗车镟轮列车进行折返,对进出线稍有干扰,但可节约占地,节省造价;运用、检修、洗车库并列,可使场区道路整齐,地下管线和安保设施布置经济合理,场区整体美观大方。

(4)试车线一端稍有曲线。由于三座厂房的并列,使试车线西段稍有曲线,曲线半径为600 m。

(5)工程车库与直通出入线。工程车库位于停车列检库的东北侧,靠近出入段线,方便工程车出入车场。工务料棚贴建在工程车库旁边,棚内设桥吊,线路通入棚内。

第二,办公用房具体布置特点。

(1)厂前区布置在场区东侧,靠近咽喉,面临市政规划道路厂前区大门面向东侧市政规划道路,靠近地铁十三陵景区站。

(2)办公生活用房集中布置。建筑形式和功能类似的建筑集中、合并,便于资源共享,综合利用,同时节省占地,降低造价。信号楼与综合维修工区与办公楼合建;司乘公寓、浴室与食堂合建。综合办公楼和司乘公寓等建筑群成合抱之势,形成一个厂前活动区,这样不仅有效利用了场地,还使车辆段大门周边景致更加大气美观。办公楼、司乘公寓的朝向,满足采光,通风要求。

(3)辅助生产用房位置利于发挥功能。信号楼北端的建筑结构设计为弧形,视野开阔。锅炉房、混合变电站靠近负荷中心。污水处理站位于场区排水出口。

(4)经济合理确定厂前区与生产区地坪高差。厂前区地坪标高低于生产区近5 m,与规划的市政道路标高接近,便于场内外道路连接,降低厂前区地坪标高,使土石方工程量大为减少,造价相应降低。

(5)场区分设大门,合理确定场区道路坡度。场区西侧设置面向旧西路的大门,大门至生产区高差3.4 m,东侧厂前区大门与生产区高差5 m,场区高差过渡坡度大部分按小于4%设计,坡度接近7%个别道路不足100 m,可确保运输安全。南侧大门面向规划市政公路。

本方案房屋间距、道路宽度等满通运输、敷设管道、消防通道的要求。

场内设有环形的道路连通各厂房、建筑物,不仅方便了运输,而且充分考虑了当其作为防火通道时消防车辆的作业和回转。

(6)物资总库和派出所分别独立直通市政道路。为全线服务的物资总库布置在场区西端,临近旧西路,利于全线物资出入运输。派出所布置在场地的最西端,单独成院并设单独出入口。

(7)减少对南侧相对优质农田的占用。厂前区设在规划地块东侧,办公生活及辅助生产用房集中于出入线北侧,减少了对出入线南侧的优质农田的占用面积。

3.2.2方案二

方案二用地东西向长度约为1 050 m,南北最宽处宽度约为270 m,占地约21.6 hm2。

本方案与方案一的区别在于洗车镟轮库倾斜布置于场地东侧,厂前区布置在场地的西侧,见图2。

图2十三陵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二)

生产用房的布置特点:①以运用库为中心,停车列检库是车辆段的主体,确保运用列车进出库的便捷,与第一方案相同。②联合检修库与运用库并列,月检库,定/架/临修库、吹扫库及车辆、转向架检修车间组合成联合检修库,位于停车列检库的北侧,与第一方案相同。③洗车镟轮库与工程车库并列,布置在场区东侧,洗车库和镟轮库合建,与工程车库并列,布置于场地的东侧,缩小场区占地宽度。④试车线取直,由于场区占地全宽的减小,试车线可设计为直线。

辅助生产和办公生活用房布置特点:①厂前区设在场地的西北侧,面临市政旧西路。厂前区的办公楼、综合维修工区、司乘公寓、食堂连体建筑布置成合抱之势,充分满足采光,通风要求。②辅助生产用房布置在东侧,信号楼、混合变电站、物资总库、派出所等布置与第一方案相似,功能充分满足要求。③场区主要大门面向旧西路,为方便与外界联系,本方案设2个出入口与外界相通:一个布置在厂区西侧,向旧西路开口,为人流出入口;另一个布置在厂区的南侧接规划市政路,为物流出入口。④场区道路坡度设计,位于西侧的厂前区地坪标高与生产区地坪标高相差3.4 m,过渡高差过渡段坡度皆按小于4.5%标准设计,平缓过渡,确保运输安全。

3.2.3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优缺点比较

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优缺点比较,见表1。

表1十三陵景区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比较表

方案

优缺点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

特征 ①主要厂房并列。②洗车镟轮库位于场区尽端。③厂前区位于场区咽喉,标高低于场区。 ①主要厂房并列。②洗车镟轮库靠近场区咽喉。③厂前区位于场区尽端,标高高于场区。

主要

优点 ①车辆段功能齐全,分区清晰,建筑布置集中,占地节省。②停车列检、洗车、联合检修并列布置,车辆出入顺畅。③检修、洗车、试车线等集中布置,列车牵车作业不切割出入线。④工程车库朝向咽喉,出入便捷。⑤厂前区与生产区设置高差,土石方工程量较小。⑥厂前区面向市政规划道路,接近地铁站有利于道路连接和职工通勤。⑦减少对南侧较优农田占用。 ①车辆段功能齐全,分区清晰,建筑布置集中,占地节省。②停车列检及联合检修并列布置,车辆出入顺畅。③洗车、镟轮库靠近咽喉,折返距离缩短。④工程车可直接驶入正线,出入便捷。⑤厂前区靠近市政现有道路,生活区和生产区距离较近。⑥试车线笔直。

主要

缺点 ①生产区与生活区距离稍远。②厂前区离现有市政道路较远,与外界接口需市政新规划道路。③厂前区与生产区标高相差近5 m。场区主要干道有坡度,人员来往不便。④部分线路需要采用高架形式布置,工程量较大。⑤试车线稍有曲线。 ①厂前区与生产区标高相差3.4 m,场区主要干道有坡度。②生产区为统一标高,土石方工程量较大。③厂前区离十三陵景区终点站较远,不方便职工上下班。

4结束语

综上分析,总图布置方案一、方案二均能满足车辆段功能要求及使用要求,方案二虽较节省用地,但方案一在工艺布置方面却更加合理顺畅,有利于今后运营部门的使用,故推荐方案一。

参考文献:

[1]地铁设计规范[s](gb50157-2003).

厂区建设方案篇6

ahp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把要研究的复杂问题看作一个大系统,通过对系统的多个因素的分析,划分出各因素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再请专家对每一层次的各因素进行客观的判断后,给出相对重要性的定量表示,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数并加以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进行规划决策,选择解决问题的措施。由于具有系统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系统的决策分析之中。其解决问题的步骤一般可分为4步:第1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型;第2步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层次指标的相对权重;第3步进行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第4步进行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2实例研究

2.1项目概况

山西浑源热电厂煤矸石供热机组新建工程项目是山西省“十一五”电力发展规划中规划建设的10万人口以上县城集中供热项目,也是省“两区”规划调整增加的热电联供项目。该项目由厂区、防排洪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厂外道路、管线工程、贮灰场管理站和贮灰场等生产配套设施组成。工程为热电联产,以热定电,设计容量为270mw,安装2台135mw直接空冷发电机组,配置2台48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热负荷295mw,同步建设湿法脱硫装置,并留有扩建余地。工程总占地面积95.60hm2(永久占地37.53hm2,临时占地58.07hm2),总投资13.78亿元(土建工程投资8.49亿元),年供电量14.85亿千瓦·时。

2.2方案简介

项目用地选址现场确定了武村、王千庄(丰台铺)和蔡村3个厂址,据山西省恒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审查意见,王千庄(丰台铺)已进入恒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范围内,厂址被否定。所以项目在选址的问题上仅对武村、蔡村2个厂址做进一步的论述与分析,现将2个厂址的具体情况分述如下。

2.2.1武村厂址(方案ⅰ)。该厂址位于浑源县城东北约8km,朔洗公路南侧山前坡地上,西南1km为武村,交通较为便利。场地东西长1 000m,南北宽800m,可利用面积0.8km2,能够满足2×135mw机组及扩建大型机组用地要求。厂区内地形平缓开阔、略有起伏,地面总体呈由南向北倾斜之势,高程在1 129.0~1 150.0m的范围。现场踏勘调查,除南北两侧各有一条较大的冲沟外,其周围未见其他不良地质作用。

2.2.2蔡村厂址(方案ⅱ)。该厂址位于浑源县城西北约6km的蔡村镇境内,介于东流村与师家号村之间,西北有乔家湾煤矿及500kv出线走廊。场地东西长1 000m,南北宽700m,可利用面积0.7km2,能够满足2×135mw机组及扩建大型机组用地要求。西侧紧邻浑源—大同公路,交通便利。厂址区现有少量基本农田、乔木林和果园。厂区内地形舒缓起伏、平坦开阔,地面总体由北向南倾斜,地面高程1 097.0~1 103.5m。土质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2.3评价与优选方案

对2个方案进行评价与优选,笔者拟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作为研究的基础,为决策者选择合适的厂区提供决策依据。总体思路是:先将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与之相对应的多种因素,并对各个因素进行判断比较,得出各个因素的权重值,通过对权重的计算,找出科学合理的项目用地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2.3.1因子的选取。以统筹兼顾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为目的,根据热电厂的建厂条件,选取地形地貌(该因素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造价和难度,且与地面基础设施的建筑与布局密切相关)、地质情况(地质状况的优劣直接决定今后地上项目的稳定性与地下水资源的平衡等问题)、基本农田(严格禁止占用基本农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投资成本(资金的保证程度影响着项目工期等)、土石方量(土石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工程投资与环境破坏程度等)、交通条件(建设期和运行期,交通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建设与运行的效率)、管线条件(水源地、输电、供热和输水管线等是决定热电厂建设的重要条件)、贮灰厂条件(运行期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一项值得注意的生态问题,应在对生态破坏最小化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其他环境问题(厂址要选在污染程度较小的地方,与城市规划区的相对位置)10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山西浑源热电厂项目用地供选方案的评价结构体系(见图1)。

2.3.2构造成对比较判断矩阵。在每一层次上,对该层指标进行逐对比较,定量化的写出数值判断矩阵时,就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度方法进行,具体ahp标度法及其描述详见表1。

鉴于以上规定,研究采用专家问卷调查的形式,邀请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以及多年从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10位资深专家根据表1中标度标准,对每个层次中各元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最后对10位专家的评分结果做简单的统计整理,得到z-a(见表2)等11个判断矩阵(限于篇幅,其余判断矩阵略)。

2.3.3计算层次单排序的权向量和一致性检验。运用软件matlab6.5计算,成对比较矩阵z-a的最大特征值为λ=10.068,该特征值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ω={0.106, 0.023, 0.047,0.052,0.032,0.157,0.267,0.208,0.069,0.041},故其一致性指标ci=(λ–n)/(n–1)=(10.068–10)/(10–1)=0.0096。因n=10,我们取ri=1.49,那么一致性比率cr=ci/ri=0.0096/1.49=0.0064<0.1。表明判断矩阵z-a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同上,其余成对比较矩阵的归一化特征向量详见表3。

经过计算,10对判断矩阵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2.3.4计算层次总排序权值和一致性检验。方案ⅰ对总目标的权重值为:cⅰ =0.667×0.106 0.750×0.023 0.833×0.047 0.750×0.052 0.750×0.032 0.500×0.157 0.500×0.267 0.500×0.208 0.750×0.069 0.750×0.041=0.590 953。同理得到方案ⅱ对总目标的权重值为cⅱ=0.409 047。所以方案层对总目标的权向量为:£={0.590 953,0.409 047}。又cr<0.1,故层次总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0.590 953, 0.409 047}可作为最后的决策依据,即各方案的权重排序为方案ⅰ>方案ⅱ。所以选择武村厂址(方案ⅰ)作为山西浑源热电厂厂址。

3结语

将层次分析法运用到项目用地选址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且该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提高电厂建设项目用地选址的全面性、科学性、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做到了科学选址。

层次分析法有比较系统的数学理论基础,通过运用该方法,兼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使得项目选址后产生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的过程中,专家在对各个因素排序时,充分考虑了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以及水土保持对选址的限制与要求。

4参考文献

[1] 徐玖平,胡知能,王绥.运筹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赵焕臣,许树柏.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3]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山西浑源热电厂新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z].山西,太原,2007.

[4]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山西浑源热电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z].陕西,西安,2007.

厂区建设方案篇7

关键词:发电厂;工业建筑设计;当地文化;艺术品;建筑风格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27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6-014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6.070

1 概述

在人们的印象中,传统的电厂专注于生产,给城市带来污染,破坏城市景观;过去,工厂在设计时常常忽视了其与城市的融合问题,而导致电厂与城市设计脱节。

神华江西国华九江煤炭储备(中转)发电一体化工程坐落在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本工程规划建设规模为电厂装机6×1000mw等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煤炭储备(中转)400万吨/年;本期工程建设规模为电厂安装2×1000mw等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安装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在该电厂的方案投标中,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通过广泛搜集工业设施、电厂景观设计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系统地归纳总结出工业设施景观化的设计原则与具体设计手法。运用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借鉴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其中包括建筑学、城市设计学、景观设计学、艺术美学、社会学、格式塔心理学、形式美理论、场所精神理论、九游会国际的文化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等。这些理论结合工业设施景观化设计原则与手法的具体框架,为此次设计构建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围绕“建设低碳环保技术领先、世界一流的数字化电站、打造长江沿岸现代工业艺术品”这个中心主题,体现“浓郁的江南特色,鲜明的时代特征,强烈的国华特色,卓越的指标特征”这四个方向,开展深化设计。

2 主厂房建筑设计方案

2.1 主厂房建筑方案一

建筑风格及特点:主厂房建筑设计中,通过九江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进行提炼,攫取当地特色的设计元素,进行现代的重新组合设计。汽机房以素白为底,局部采用马头墙、景墙与横条窗框,锅炉房采用坡顶造型与马头墙式封板,通过黑、白、灰在烟囱、冷却塔、汽机房、锅炉房的巧妙运用,在不增加造价的同时塑造简约、大气的形象,营造出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地方特色,充分展现现代建筑艺术精品气质。

2.2 主厂房建筑方案二

建筑风格及特点:江西庐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以其迷人的秀姿吸引了历代名人高士、杰出人物在这里驻足,秦皇汉武亦步入其中,两千多年来,文人墨客为庐山吟唱出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方案二整个厂区设计以其独特的九江特色方式融会在具有地域特征性的自然美之中,与美学价值、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突出了“现代工业艺术品”这个主题。主厂房呼应当地文化特色,锅炉外立面隐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跳跃的水带从锅炉顶飞泻而下,为呆板的锅炉立面带来活力。汽机房造型像行进在长江之中的舰艇,气势恢弘壮观,建筑底部蓝色托体的运用,象征能源的生生不息,也具有长江之水的意象,给整个“舰队”带来了生机。

2.3 主厂房建筑方案三

建筑风格及特点:九江之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长江之浩瀚,山峦之秀丽,共同构建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山主静,巍然不动,水主动,蜿蜒流淌。方案三的主厂房设计就脱胎于这山水灵感。蜿蜒美丽的山脊线、清新平静的江水面共同组合成这一极富特色、张力十足的建筑物。

本方案以蓝色压型钢板作为主立面材料,以钢架 铝板的形式构建外框架,辅以深灰色面砖映衬的底色调,使建筑典雅大方、动静结合。在诠释江西山水的同时,以现代的设计感营造出现代工业艺术品的特质。

2.4 主厂房建筑方案四

建筑风格及特点:以大小不一的方形孔洞为基本单元,使之排列相对规整而又整体变幻,将六个巨型建筑立面连续统一的变幻,而六个单体立面又各有不同,如同巨型led屏一般反映九游会国际的文化。

通过金属板材上的大小开孔组合,构成了规整统一而又变化万千的立面形象,同时也使整体建筑形象既有变幻的雕塑感又不失工业感。

在前面相对低矮的厂房立面使用渐变的方窗,下大上小,配合功能使用的同时,使之视觉上有一种逐渐消隐的感觉,同时与上部巨型的肌理相映衬。

2.5 主厂房建筑方案五

建筑风格及特点:在高耸的锅炉房外表皮上竖向结构构件上,选用了斜向支撑柱,并与水平梁系共同构成了稳定的三角形-菱形结构体系,并依据底层结构柱受压力较大、向上受压逐渐递减的特点,将结构柱的截面尺寸按此规律逐渐向上减小,既节省了材料降低造价,又丰富了建筑立面的层次,工业艺术品的韵味大大增强。

横卧在锅炉房前的汽轮机厂房,建筑体量承水平向延伸,因此建筑表皮也才有了横向的装饰线条,同时在屋顶上采用了与周边冷却塔体量相应和的曲线,加强了建筑间的对话与映衬。

3 厂前区设计方案

3.1 厂前区建筑风格及特点

厂前区建筑设计通过对九江魍趁窬咏行提炼,结合当地特色的设计元素,进行现代的重新组合设计。利用白色调外墙面,搭配马头墙及深灰色压条,营造建筑物高低错落的形体,使全厂建筑色调协调统一,掩映在周边的河山景致中。通过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体现现代工业建筑的时代气息,阐述厂区对环境和人文的关怀。

3.2 厂前区规划设计

厂前区的规划设计,借鉴江南水乡的园林意象,营山理水辟地造园。保留厂前区主入口的两座小山作为前景,道路在两山间穿入园区,营造人车分流的格局,便于园林广场的使用。建筑群体布局以综合办公楼为园区核心,宿舍、招待所、食堂、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在周围环绕,以风雨廊道廊相接,转承起合,互为依托。空间层次丰富,建筑化整为零,围合成形态各异的庭院,相互借景。景观规划上巧妙利用基地内现状的水塘,结合地形将水系引入园区内,蜿蜒溪流与浅水莲池在建筑的空隙间静卧,映照了江西民居建筑的灵气。

3.3 厂前区视线分析

在设计电厂景观时,十分注重厂内景观与厂外自然景观的渗透与和谐,充分利用了厂外自然风光,将电厂放到大环境中来综合考虑。厂前区五栋建筑半围合成l型建筑群,将良好视野区域集中在南向,也就是建筑群的主朝向,优化了厂前区的朝向。另外,经过景观规划,南部的水塘作为景观水景,营造优良的办公、作业、居住环境,丰富了电厂内部的空间感受,也极大地改善了视觉环境,而北面的山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冷却塔底部的噪音影响,同时丰富了厂前区朝向北面的视线效果。

4 绿地系统设计

4.1 因地制宜

厂区的绿地规划设计有其独特的一面,因此在设计时优先选用抗污染能力强、耐盐耐酸甚至对污染物有吸附作用的植物。考虑到本项目位于华中地区,在配植时根据日照、空气、水分等信息,合理布置植株。

4.2 生态可持续

绿地系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植物也是在生长中变化的。为此,将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进行搭配,组成厂区内较稳定、和谐的生态环境。

4.3 景观组合

项目着重于优化建设成本及占地面积,因此在景观组合时,把景观设计的重点放在远近结合,局部成景。也就是通过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有机组合,使得在较小的区域内产生层次感。另外,通过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搭配,组合出丰富的园林景观形态的同时,营造出四季分明的感觉增加自然的美感。

5 结语

厂区建设方案篇8

关键词:封闭式高层气化厂房;通风方案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1引言

气化厂房属于甲类厂房,厂房内的工艺生产合成气中含有co、h2等燃易爆气体,一般为敞开式框架建筑,但在北方严寒地区,由于冬季室外温度很低,为满足项目安全生产及工艺竖向操作的要求,很多厂房设计成全封闭式高层甲类厂房;为保证厂房的安全生产及事故状态有害气体的及时排放需设置机械通风,由于有害气体(co、h2等)要求通风换气量大且对风口布置有较高要求的特点,合理的通风方案对于建筑层高及工程造价有较大的影响。

1.2工程概况

本气化厂房为封闭式厂房,位于北方严寒地区;厂房主体结构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四周采用夹心彩钢板围护,建筑占地面积约3500m2,总建筑面约为15660m2,共10层,建筑高度63m。气化厂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含有co和h2以及少量的h2s、ch4等易燃易爆气体。

1.3通风换气量的确定

根据《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简称《化工暖规》)hgt20698-2009第5.1.6条规定:“稀释通风量应根据有害物质的放散量和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按本规范附录b计算确定。当缺乏计算数据时,按照规范附录c、d换气次数进行计算”。

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有害气体的释放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有害气体全面通风量通常是按照换气次数确定的,其排风量计算公式如下:

g= n.v = n.s.h (1.3-1)

式中:

g:全面通风量,m3/h

n: 换气次数,次/h

v:房间的体积,m3

s: 房间的面积,m2

h:房间的高度,m

由于主要有害气体为co和h2,根据上述规范附录查得换气次数如下:

表1放散化学物质车间的换气次数

根据《化工暖规》第5.6.3条的规定:“事故通风,宜根据工艺通风设计要求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应该小于每小时12次/h的换气量”。

综合上述因素,厂房通风量按15次/h考虑,由于h2的密度比空气轻而co的密度比空气重,考虑到气化厂房为生产热车间,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简称《暖规》)gb50019-2003第5.3.11条的规定综合考虑,厂房各层均设置上下排风,上排2/3即换气次数10次,下排1/3即换气次数5次/h。

1.4排风气流组织方案

建筑物全面通风吸风口的布置在《化工暖规》5.6.1强制条文规定:“ 1)用于排除氢气与空气混合物时,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不大于0.1m;2)位于房间下部区域的吸风口,其下缘至地板间距不大于0.3m;3)因建筑结构造成有爆炸危险气体排出的死角处,应设置导流设施”。在实际设计中,结构最小的次梁一般都有0.3m高,此外纵横交错的主次梁将房间分隔为若干个#型的空间,如何满足规范要求避免气流死角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省投资费用是实际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之一。

1.4.1方案一

为满足规范对排风口及排风量的要求,按照常规做法:由1.3节确定的总排风量g(gs gx)上下排风,上排2/3(gs)即换气次数10次,下排1/3(gx)即换气次数5次/h。

gs=10.s.h(1.4-1)

gx= 5.s.h(1.4-2)

式中:

gs:上部排风量,m3/h

gx:上部排风量,m3/h

s :各层房间面积,m2

h :各楼层高度,m

图 1.4-1图 1.4-2

风口布置见上图1.4-1:下部排风量gx由直接安装在每层外墙下部的下排风机承担,吸风口下缘距室内地面距离小于0.3m即可;上部排风量gs由上排风机承担,通过风管连接,在建筑结构每个#型空间区域内设置吸风口,且吸风口上缘距楼板间距小于0.1m。

此方案为通风的常规做法,但对于本项目不是很合理。由于排风量很大,导致风管的断面很大,通过实际计算风管干管的断面高度需要0.6m~0.8m。故建筑层高需考虑风管至少600mm的安装高度,否则由于建筑层高的限制以及工艺配管的空间要求,风管布置很难避让工艺管道,而楼层增加600mm以上的高度对高层甲类厂房来讲无疑会增加工程费用。

1.4.2方案二[4]

方案二主要通过对上述方案一的优化得出的(见图1.4-2):假设在房间上部设一分界界面(假想分界面),其标高与主梁底标高齐平,将方案一中的上部排风量gs分成两部分(gss和gsx):gss为假想分界面以上部分的排风量,通过风管连接风机承担,风管支管在每个#型空间区域内设置吸风口,且吸风口上缘距楼板间距小于0.1m;gsx为分界面以下部分的排风量,该部分排风量由布置在主梁底的外墙风机承担,风机不接风管。下部排风量gx与方案一相同,由布置在外墙下部的下排风机承担,吸风口下缘距室内地面距离小于0.3m即可。

此方案为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并满足了规范对排风口及排风量的要求。由于风管承担假想界面以上部分的通风,故使得风管断面高度降低,降低了风管的安装空间及对建筑层高的要求;相对于方案一,建筑层高下降、节省了部分工程投资费用,但风管干管断面高度仍需要0.3m~0.4m。

1.4.3方案三

考虑到h2密度极轻且气化厂房为热车间,能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在对比分析方案一、方案二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一种可行的优化通风设计方案简化通风系统:在各个主次梁围成的#型区域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一个300mx300m或200mx200m的栅格,这样避免了#型区域的气流死角,从而使气流上下贯通,同时在屋顶设置屋顶风机。房间下部排风量gx仍然由布置在外墙下部的下排风机承担,吸风口下缘距室内地面距离小于0.3m即可。上部排风gs与方案二类似分为两部分(gss和gsx),即假想分界面以上和假想分界面以下两部分。假想分界面以下部分仍由各层布置在外墙主梁底的轴流风机承担,而屋顶风机承担所有楼层假想分界面以上区域的排风量(见图1.4-3)。

此方案保证通风量的同时避免了气流死角,也可以较好的满足规范对风口的,对建筑层高无其它增加,大大节约了工程费用。

图 1.4-3

结语

封闭式高层气化厂房通风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厂房的生产安全及工程投资费用,笔者结合几种不同的通风方案,提出一种可行的优化通风设计方案简化通风系统,减弱对建筑层高的要求,可有效的节省投资,但需与土建专业密切沟通与配合,对其它类似项目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外通风方案需经有关消防部门审批。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gb50016-2006

[2]、《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hgt20698-2009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gb50019-2003

厂区建设方案篇9

关键词:场地、通道、台阶

某20万吨/年醋酸项目的特点及概况

本项目工艺装置较少,但辅助设施配套完备。

工艺装置仅为co制备装置、醋酸装置及中间罐区,储运及辅助设施包括成品罐区及装车台、循环水站、消防水站、空压冷冻站、综合仓库、焚烧及火炬、变电所、综合楼、浴室及食堂等。

本项目周围情况复杂。

场地北侧紧邻厂外公路,厂外公路的另外一侧为某化肥厂;化肥厂紧邻厂外公路一侧为废弃库房等建构筑物。

场地西侧隔条围墙紧邻一焦化厂,焦化厂靠近围墙一侧建构筑物较多,从北向南有总变电站(110kv)、煤气气柜(10000m³)等工艺设施;

场地南侧为某化机厂的库房及辅助用房;

场地东侧紧邻一条自然沟壑,为自然林地和农田。

场地北部紧邻厂外公路有一条从变电站引出的高压线路,跨越厂外公路。高压线线塔高28米。(详见附图。)

场地自然地形复杂。

拟建厂区场地周围均已修建砖砌围墙,场地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高差较大,场地海拔高程在1977.77~1991.21之间,高差约13.5米。该地地貌属喀斯特溶蚀地貌。

场地南北长400米,自然坡度3.4%;场地从东北向西南有一条自然冲沟,沟宽30米,沟深2-7米。东西向相对高差变化较小。

土地使用现状

本项目围墙内用地约12.0公顷。场地东北角靠近厂外公路有少量民宅需要拆迁,场地内无需拆迁建构筑物。

设计思路及总图布置方案

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原则

1)满足工艺流程需要,符合卫生、安全、防火要求,便于生产管理。

2)结合厂址自然地形和周围的环境,合理组织运输,厂内交通通畅,对外联系便利。

3)充分利用地形,建构筑物尽量合并集中布置,经济、合理的利用土地。

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并合理改造地形,使场地设计标高与自然地形相适应,在满足工艺、运输、检修维修对场地竖向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总平面布置及竖向设计方案

根据工艺流程,结合用地特点,并根据建设单位对总平面布置的建议,进行了本项目的总平面布置方案设计,现就总平面布置方案说明如下:

1)工厂组成

该20万吨/年醋酸项目由厂前区、装置区、罐区、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区组成,其中厂前区包括:综合楼、总变,食堂及浴室;装置区包括醋酸装置、醋酸中间罐区、co制备装置等;罐区主要为成品醋酸的储罐区;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区包括循环水装置、消防泵房及水池、给水处理站、空压及氮气站、冷冻站、污水处理、焚烧、火炬及综合仓库等设施。

2)总平面布置方案

根据本项目场地周围情况以及地形特点,将工艺装置区布置于厂区中部,尽量使其远离厂区周边设施,根据工艺流程其从北向南依次为co装置、醋酸装置、醋酸装置中间罐区;厂前区布置在装置区的北侧,靠近厂外公路。co装置的西侧为成品储罐区,储罐区的北侧布置有汽车装车区域,邻近物流出入口,方便物料运输。装置区的东侧为公用工程区,尽量利用该处地形,从北向南依次为消防及给水站、循环水站、空压站、氮压站、冷冻站;污水处理站位于醋酸装置的西侧,地势较低的区域;火炬、焚烧、综合仓库位于整个厂区的南部。

厂区分别设置人、物流出入口,并在厂区的南侧靠近省建筑材料机械厂一侧设置临时出入口,为厂区的设备运输、检修创造便利的条件。

如附图所示:

3)竖向设计方案

厂区场地面积12.0公顷,南北长约400米,东西靠北最宽约400米,呈倒三角形状;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南北自然高差13.5米,南北向场地自然地形坡度3.4%。

由于场地面积较小,各装置联系紧密,又要考虑对外运输道路仅为场地北侧场外公路的限制,所以本次竖向设计没有采用大台阶的处理办法,而是采用了贴近地形高差,灵活确定各建构筑物高程、紧密结合地形的式处理办法。临时命名为“紧密结合式”。

厂区北侧的办公楼及变电所考虑到与厂外公路衔接,其标高较高(为1987.6m),保证与厂外公路连接通畅。co制备、醋酸装置、中间罐区等工艺装置位于厂区中部,其从北向南依次降低,采用约1.5米挡土墙来解决相互间的高差关系。循环水、空压站位于场地的东侧较高的台阶上,其与工艺装置间挡土墙高度为1.0~2.2米。成品罐区、污水处理、事故水池位于场地西侧较低区域,其与东侧厂内道路间为挡土墙,墙高4.5~2.0米,罐区东侧挡土墙兼有罐区围堤作用;污水池里、焚烧、火炬位于厂区的南端,厂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势较低区域。

存在问题及优缺点

“紧密结合式”布置优缺点

1)装置标高切近场地地形,避免了大填大挖,节约土方工程量。

2)结合各装置的特点,在保证不影响交通运输、车间引道连接、检修维修、消防的前提下,挡土墙的分布与各个装置紧密结合,如罐区周围挡墙与罐区围堤合并(挡土墙兼顾罐区围堤作用),循环水站、空压站区域挡土墙位于其西侧不影响交通、检修维修,co制备南侧挡土墙靠近厂区道路,其与装置间有足够的空间布置管架等设施;这种与装置紧密结合的挡土墙布置形式合理解决了各装置间的竖向联系,同时使得场地利用率得以提高(与大台阶布置方式相比较)。

3)紧密结合式处理办法的其中一个特点是挡土墙高度均不会太大,解决了大台阶式挡土墙高度较大、阻断台阶间联系等问题。

紧密结合式挡土墙高度宜为:装置高于道路时,其间挡土墙高度h≤2.5米为宜,装置低于道路时其间挡土墙高度h≤4.5米为宜。

这种紧密结合式处理办法,在厂区内部交通运输方面较为优越,厂区主干道及支道衔接通畅,但在局部地区道路坡度较大,局部车间引道坡度较大。

4)紧密结合式处理办法使场地挡土墙分布较多,给地下管线的施工带来难度,尤其是管线在穿越挡土墙部位。

5)工艺装置、罐区、循环水站等设施分别位于不同的标高,物料循环及输送产生位差,给项目运行带来能耗,但能耗的大小需要进一步调查。

综上所述,根据自然地形条件、本项目用地条件、外部交通条件、本项目各装置分布特点,以及工艺流程要求,本项目采用“紧密结合式”布置较为合理,既解决了各装置相互间的高差问题,又不破坏各装置间的紧密联系,且挡土墙与罐区围堤结合设置,提高了项目用地利用率;虽然各装置间存在高差,但各装置间不因为挡土墙的设置而影响了道路的顺畅连接,交通通畅,保证了检修维修、消防、人员出入等对道路交通的要求。

虽然在局部地段存在管道频繁穿越挡土墙、施工相对不便等问题,但其优点较多,总之,本项目采用紧密结合式台阶布置较为合理。

小结:“紧密结合式”布置方式适合于场地面积较小,相对高差较大的情况。在厂区用地面积较小,且高差变化较大,大面积平整不可行的条件下,采用“紧密结合式”布置方式则较为合理。

工艺设施的特殊要求对总图布置的影响

本项目工艺装置与中间罐区分别在两个街区,其原因为:中间罐区为4个储罐,单罐储量均为500m³,其中三个为醋酸半成品,火灾类别为乙a类,一个为甲醇储罐,火灾类别为甲b类。可燃液体总储量为2000m³,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应成组集中布置在装置边缘;装置储罐组与装置的防火间距根据相关规范应为20米。

醋酸装置与中间罐区位于两个街区,考虑到地下管线、消防道路、挡土墙等因素,其通道宽度为23米,储罐罐壁距离装置33米,大于规范要求13米。中间罐区与装置之间的连接管线增加了13米(每根管道),费用增加。

成品醋酸储罐有两个,均为10000m³,火灾类别为乙a类。

就目前的总图布置,若将中间罐区集中布置,位于装置的东侧,紧邻装置布置,管线连接便捷,可能在缩短工艺管线长度方面效果更好。

结论:总图布置需要对项目工艺流程及工艺管道材质进行了解。对于某些特殊工艺装置,其连接管道为贵重金属,若工艺装置、储罐区及相关设施布置间距较大,其间的连接管线长度必然增加,则必然会造成工程投资的大幅增加。所以在满足防火、防爆间距、运输等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工艺装置及其相关设施集中布置。

总图设计通道宽度的确定

厂区通道宽度的确定不能草率,需结合防火、防爆要求、地下管线数量多少、管径大小、管架宽度、通道内挡土墙等构筑物情况确定,并应考虑一定的预留。

本项目有两条主通道,为南北向,西侧通道宽度为42米,东侧通道宽度为28米。通道内设施详见小表。

通道内设施统计表

根据上表,西侧通道宽度设计偏大,宽度富余较多;东侧通道宽度偏小,东侧主干道两侧管线密集,部分管线位于道路路面下,可能出现由于道路沉降造成管线易损等问题,若检修、维护,则需破坏路面,给检修维修带来不便。

两个通道宽度均为36米,较为合适。

出现以上问题原因如下:

地下管线的初步设计深度不够,且总图布置确定较早,对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估计不够充分,使得其与实际偏差较大。

东侧通道西侧为工艺装置与循环水站、消防水站、给水处理站,公用工程管道较多;西侧通道两侧为工艺装置与罐区、污水处理,其间的联系管道多走管架,地下埋设管道较少,从而导致东侧通道紧张,西侧宽松的结果。

给排水管线布置图设计较晚,没能及时反馈,实际上总图布置可根据给排水管线分布情况进行调整。

总图布置确定前应让给排水专业提出地下管线分布情况意见,以使通道宽度设计合理。

中小型石化项目总图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经过对某20万吨/年醋酸项目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方案的分析,以及对该项目设计优缺点的剖析,总结出了类似中小型石化项目总图设计应注意的各种事项,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了解工艺流程,并且深入了解各工艺装置间的关系,在保证工艺流程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工艺装置间的连接管线,使得管线连接便捷,以节省投资,减小能耗。尤其是否用特殊材料、贵重金属材料的装置。

在满足防火、防爆等要求前提下,结合给排水地下管线分布情况确定设计通道宽度,避免通道宽度设计不合适情况的发生。

总图设计不但要进行总平面布置方案的比较,还要对场地竖向设计方案和思路进行比较,以找出合理的平面、竖向设计方案。

结语

总之,对于中小型石化项目,在一定场地和环境条件下,经济、合理地进行总图设计,就是要使各建、构筑物相互间有序的组合,在满足工艺流程、安全距离、交通运输等条件下,研究和解决总平面布置和竖向设计中的各种矛盾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其构成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以充分利用土地、安全、环保,并尽可能节约项目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

参考文献

①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gb50160-2008);

②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2009);

厂区建设方案篇10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发展促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为原则,加强各项治安管理和防范措施,做好企业安全工作和创建安全单位工作。围绕我厂治安工作的特点积极开展工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防范、处理的水平,确保生产秩序的顺利进行,努力为职工的工作、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四个思路是:一、以高昂的精神,科学的手段,创新的意识,超负荷的工作,使保卫工作适应公司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二、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把公司的防火工作列为保卫工作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加强检查整改力度,落实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三、全方位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制防措施,强化责任追究,与经济利益挂钩,法律面前无人情。四、强化通过“打防结合”的常抓不懈,物资流失现象有根本遏制。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结合的工作思路,做好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杜绝违法、违纪行为。

2、完善厂区安全防范体系,强化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实现全年厂区无重、特大事故发生。

3、进一步加强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好各项治理防范措施,建立企业与管辖片警“110”报警系统,集中整治厂区及周边治安环境,降低治安案件发案率。

4、建立信息收集网络体系,做好信息员培训工作。加强厂区基础防范工作,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严密性。

三、具体措施:

保卫科从人防、物防、技防、制防“四个角度”入手,全方位抓好内部治安防范防火工作。加强公司生产保卫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管理从严,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的方针和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加强公司要害保卫工作。

1、职工食堂窗户安装铁护栏,机加车间外部、运输科、供应科外部建立防护墙,供应科仓库门窗按要求重新更建,并按设明暗两道锁,有微机的单位、部门增设了明暗两道锁,放射性源库安装了报警器,对放射性源重新建立了档案,从使用、保管、运输、储存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放射性源的安全。

2、加强保卫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安全思想教育,重点做好纪律作风建设。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保卫人员素质,逐步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监督制约和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保卫人员及其它门卫人员的督查,促使他们文明值勤,严格管理,热情服务,切实履行岗位职责。

3、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一切危害人身安全和单位安全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

4、加强厂内治安环境建设:

(1)、抓好厂内的治安防范工作,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大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确保稳定。

(2)、落实好安全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加强厂区巡逻检查值班制度,隐患整改和事故汇报制度。保卫人员做到,有警必接,闻警必行,防止盗窃,破坏和治安灾害事故发生。

(3)、加强门卫管理,强化门卫值班制度,加强对外来人员和车辆管理,做到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做好厂区出入厂门制度和携物出门查验制度,确保资产和员工个人财产不发生丢失、被盗。

(4)、财务室要落实好值班值宿制度,避免出现漏岗、空岗情况的发生。

(5)、调解处理好厂区内部发生的治安纠纷,维护好厂区区的整体安全。加强员工管理,登记造册,做到情况明,底数清。

(6)、加强对员工的饮食管理,把好食品卫生进货关,就餐环境卫生关。

5、做好厂区安全防火工作,消除火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