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系统论文十篇-9游会真人第一品牌

时间:2023-03-27 14:58:07 9游会真人第一品牌的版权声明

旅游管理系统论文

旅游管理系统论文篇1

摘要: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功能系统,系统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从静态上看,管理对象包括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相关的全体人员、具有特色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其它自然存在物和人工存在物;从动态上看,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运动形成态旅游活动。 关键词:生态旅游管理;管理系统;系统分析;决策模式;管理模式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10多年前被提出后,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人们对此仍然采用传统大众旅游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由此,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生态旅游陷入困境。 香格里拉腹地迪庆州中甸县作为在我省较早开展区域生态旅游的地区,也同样显示了这个问题。全县客增长速度所料不及,而管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例如虎跳先开发后规划的现实,碧塔海景区双线进入的矛盾和碧塔海水面行船的争论,以及门票收入分配的问题等。这些现象所蕴涵的,其实是生态旅游的组织体制、开发及环保等综合管理问题。而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对此束手无策。 由于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在性质上的差别,以及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已不适应生态旅游的现实,更鉴于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具有脆弱性和管理失误造成损坏的不可修复性,有必要构建生旅游管理体系,以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的今天,生态旅游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试图从生态游的性质和般管理理论出发,以中甸县的生态旅游为范例,用系统的方法在理论上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并部模拟应用,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抛砖引玉,引起有关专家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当个区域把旅业确立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时,旅游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作为另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生态旅游管理则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所谓生态旅游管理,就是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即对生态旅游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生态旅游活动是指生态旅游系统各因素及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运动的表现。 生态旅游活动可概括为以下七个主要内容: 1.旅游活动:游客以观赏自然景观为目的的旅游过程。 2.保护活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以防止其变异的活动。 3.开发活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活动。 4.服务活动: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的活动,包括提供住宿,餐饮,旅行,导游,翻译,游览娱乐,购物等服务的活动。 5.行政活动:指为规范旅游活动使其有序的政府管理机构的活动。 6.营销活动:指为招揽游客或推销生态旅游产品而开展的活动。 7.管理活动:即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职能的执行过程。其实,一切涉及生态旅游的活动都属生态旅游活动的范畴。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较,具有三大特征,即: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谋富旅游地社区居民;从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形成整体。这些特征反映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并使得生态旅游管理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也呈现出本质的差别。 事实上,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在本质上是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综合运用。这种管理模式把景区作为一个企业或是社会福利机构(例如城市公园),在开发管理上尽其所能寸土寸金。在组织管理上,一包了之,收取承包费。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城市景区或人工景区而言,或许行之有效。但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却是灾难性的。 而遗憾的是,碧塔海景区的游船项却是采用这种方式管理的。生态旅游管理既不是离散的单元管理,也不是行业管理,

旅游管理系统论文篇2

关键词:旅游管理信息系统;swot分析;课程教授建议

随着旅游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网络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于酒店、景点、超级市场等场所。我国旅游业的网络化、系统化、信息化进程也快速铺开。在2004年,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召开了目的地营销系统(dms)推介大会中,在今后的到三年内,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将基本实现旅游信息化。近几年兴起的“智慧旅游”也是旅游信息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实现智能移动终端对于旅游环节的基本控制。开设《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已经成为高等旅游教育现代化、互联网化的重要手段,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类院校,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已经连续三年开设《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在西北师大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随着甘肃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游客数每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以敦煌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景点建设迅速,引入了“智慧旅游”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成果;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收集、管理、储存旅游信息,做到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便捷化、集约化。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培养高级旅游人才的必学课程。旅游学院2013年实施“卓越文科人才培养计划”,设立旅游管理(卓越旅游产业规划师)基地班,为甘肃省培养具有现代旅游学理论和视野,从事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项目创意策划的高级专门人才。应当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学习前沿的旅游理论。

二、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开设《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现今,swot分析法广泛的应用于决策、项目实施、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1.s(优势)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共有专职教师(教学岗)34位,其中教授4位、副教授9位,多位老师拥有计算机科学的学科背景,在教学上拥有优势;旅游学院科研实力强,学科综合实力在全国位列34名,在丝绸之路旅游研究、民族地区旅游研究、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上拥优势;学院为甘肃省最具实力的旅游类二级学院,承担甘肃省乃至全国的重大研究项目。

甘肃省旅游近几年发展迅速,2014年,甘肃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6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0亿元,两项指标均比2013年增长25%以上,在旅游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和旅游相关的产业,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开设变得迫不及待。

2.w(劣势)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历史学系中发展分离出来,从历史学角度研究旅游学,不可避免的将人文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放在研究的重要位置,相比中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国内名校,他们更多的从地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出发。

学院没有专门为本科生开设的机房,导致《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部分的实践环节无法完成。完全理论的学习势必会造成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

3.o(机遇)

2015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意见》,强调了甘肃省旅游业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丝绸之路大景区规划纲出台,开启了甘肃省旅游资源集约化进程;以上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和调整为甘肃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甘肃旅游的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

“互联网 x”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互联网 x”的产业发展形式是以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辅之各产业的核心理论,互联网技术强大的搜索引擎和传播功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4.t(挑战)

据任课教师口述,西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设的效果不佳,不能理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旅游学发展日新月异,市场对于旅游信息系统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缺口增大,陷入了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不能胜任旅游信息管理岗位的尴尬境地。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在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的开设,有很大的必要性,但是在讲授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方法,启发性的、引导式的讲授将会对这门课的认可度有较大裨益。

三.结语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旅游管理专业信息化、国际化的必学课程,对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现是旅游景区管理标准化、专门化的必由之路,在大数据时代,迎合大数据对旅游产业的冲击,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规避方式。对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化教学仍然有亟待完善的地方,对于《对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解,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高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齐琳.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第七卷

[2]甘肃省旅游局官方网站

[3]《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探讨》应莉、叶继阳[j].科教论丛

旅游管理系统论文篇3

【关键词】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学生积极性 课程改革 师资整合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zdjy08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508085qd6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32-01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旅游信息管理技术有一个全面的清晰框架概念。在熟悉对象的前提下,掌握对旅游信息管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基本应用原则和操作方法,了解、构思和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今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该课程主要研究旅游信息管理技术在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设计与应用的一般理论、理念、过程和方法。与计算机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强调系统开发不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在于必须以旅游专业和旅游行业市场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教授内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偏向于对信息系统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基于理论基础对具体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快速入门与操作。由于课程涉及地理学、旅游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综合性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薄弱,理解信息技术存在困难,增加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难度。自上世纪90年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设以来,各大高校关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研究从未停止,如何有效的将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引入到旅游专业的教学中,并实现深入浅出的课程传授,一直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研究的重点问题。

在对我国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发现,目前“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信息知识基础薄弱,理解上存在困难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有两类来源,一类是基于工商管理专业下的二级学科;一类是由师范院校的人文地理专业延伸而来。因此,高校招生时,生源多以文科生为主,由于高中学习的惯性和理工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对信息系统类课程理解能力较差、缺乏兴趣,甚至有抵触心里。

2)基础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学生不易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

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只设置了计算机基础、c语言或者visual foxpro等公共课。由于公共课面向的是全校各专业学生,且课程既要学习理论基础,又要结合实践,导致有限的课时内学生很难全面掌握。c语言教学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但是如果后期不开设程序设计与数据库的高级课程,很难与实践接轨。visual foxpro是一种简便的数据库技术课程,但是该课程的学习需要数据库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完全没有这方面知识基础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难度很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教材内容宽泛,重理论轻实践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基础为信息技术和旅游学理论。现有的教材大体上都将课程划分为酒店、旅行社、旅游地等具体的行业类别来编写内容的。但是,在个部分内容中,绝大多数教材都是提供了一个抽象的旅游行业,并分别说明其管理体系,以模块化和数据流程图的形式描述各部分之间的信息交互。这种思路看似非常全面,几乎涵盖了旅游行业所涉及到的全部模块,但是由于在课本中缺乏具体的案例很难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与体会,不少学生反映教材内容不具体,不太吸引人。虽然在章节末尾都举了具体的案例,课程设置中也配备了实验课,但是由于理论部分的抽象与枯燥,导致学生在实习时的兴趣不够。

4)实践教学的设置有待完善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都开设了配套的实践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有两类,一是基于数据库的设计实习;一是某类旅游企业软件的应用。基于数据库的设计实体上都是基于visual foxpro软件,目标是建立一个数据库级别的虚拟的饭店或旅行社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的重在应用而不是设计,因此,这类实验课不仅消耗课时多,而且缺乏与培养目标的联系。另外一些高校选择查良松主编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中的foxhis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和etravel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或者是一些网络上免费下载的系统,但是,这类系统显得陈旧、功能不完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采用了当前比较主流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如千里马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和意高公司的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但是这类系统购买和更新维护的花费高昂,对一般院校而言经济负担过重,限制了专业的发展。此外,当前市场上几乎没有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匹配的实验教材,软件说明书虽然全面对教学来说又显得繁冗,缺乏情景案例,因此在具体教学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5)缺乏具有综合素质的师资

由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旅游学、地理学、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要求授课教师掌握宽广的知识面,既要懂旅游企业运营理论又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尤其是数据库技术的应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培养的同时具备这两方面能力的应届生教师少之又少,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师虽然对信息系统了解深入,但是对于旅游基本理论、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企业的运营都缺乏认识;而旅游管理的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旅游学理论基础和旅游实践经验,但是在信息技术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对专业教师的需求,给教师队伍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综上所述,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受到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匮乏的阻碍,这一问题同样在“旅游电子商务”等课程中存在。为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信息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应主要从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程改革和培养整合师资等方面入手,以培养面向应用的优秀的旅游人才。

如借助当前“智慧旅游”概念等信息技术旅游应用的热潮,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适当增加1至2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基础和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解力。采用较易学习和常见的access数据库,从简单的数据库设计入手,实践课程目标由原来的设计一个信息系统转变为――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内部的运行机制。改革原有的程式化的课程内容,以案例促进教学,适当时候可以与实习单位签订合同,进行产学研教学。既可以实现现实情景下的软件应用教学,同时给学校减轻了购买高额软件的经济压力。此外,师资力量的加强是教学的重要保障,提高师资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通过教师的教学研究促进课程改革。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是必备的,在短时间内可以将课程划分为信息基础和行业应用两类,采用由两名分别熟悉计算机技能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教师配合代课,并定时集中讨论,互相听课学习,逐渐丰富各自缺乏的知识,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水田, 陈平平.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的重新设计与实施[j], 软件导刊, 2007, (9), 56-57.

旅游管理系统论文篇4

随着科学促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从而就促进了旅游管理专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这问题对国内与国外的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职业教育的异同之处,并从这些异同之处寻找国内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尚需改进的地方,积极的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为国内的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指导思路、实践经验。

一、国内外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不同之处

(一)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侧重点不同

国内旅游管理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向包括酒店管理方向、旅行社管理方向、导游方向等。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服务类课程,“文化”含量较高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偏少。培养出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知识稍显单一,缺乏“文化”的厚重感,实际工作的潜力不足,离适应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些差距。

国外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主要侧重于培养高素质的服务类人才,他们在理解旅游行业基础上,认定旅游管理专业的本质特色,是服务于大众,突出服务特色为宗旨。国外对旅游管理设定了特定的专业,对整个与旅游管理相关的服务类专业进行了系统的规划,重视学生文化底蕴修养方面的教育,培养素质全面的接待管理等人才。因此我国与国外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侧重点区别,主要在于培养的人才方向上不同。

(二)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系统性不同

国内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系统性不同,在于中职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不够系统,对于具体专业的划分过于片面,专业设置仍有空档,不能紧跟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与市场实际需求的人才有些地方也有脱节的现象。此外,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因常年奋战在教育第一线,在旅游行业中的实践经验较少,不能及时掌握旅游行业的前沿动态信息等,所以国内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整体师资在旅游行业的实践经验也需不断提升。

国外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各项设施、师资力量等都具备一定的基础,国外旅游管理职业教学过程都是以实际课程需要为主,如旅游有关的教学会在专业的酒店进行,体现实践教学,学以致用的原则,有效的避免理论脱离实践的空谈现象的发生。国外旅游管理职业教育在极大的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所以国外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从专业程度、职业规划、教学实施等方面系统的提升了教学质量。造成国内外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系统性不同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等方面。

二、国内外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相同之处

(一)旅游管理职业教育都是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旅游管理职业教育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迫使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崛起和发展。相对应,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建立新的社会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旅游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以下是几点表现:

1、旅游管理职业教育对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发扬,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行为的持久发展。2、旅游管理职业教育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对自然的保护和热爱,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进。3、旅游管理职业教育间接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家收入,服务了人民群众。所以国内外的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满足其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旅游管理职业教育重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国内外旅游管理职业教育都对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非常重视。在培养旅游管理类人才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让人才处在实践的环境中去理解,以便于人才能够设身处地的感受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的乐趣,激发人才学习的兴趣,提高人才学习旅游管理知识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教授人才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得人才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印象深刻,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讲究学以致用,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有利于为人们的旅游寻求服务,成为个人的生存手段,实现人生理想的奠基石。2、旅游管理职业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促进国际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推广行动的进行。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可以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三、结论

旅游管理系统论文篇5

关键词:旅游产品;服务;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311-02

一、厦门市旅游产品生产服务系统的现状

厦门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基础扎实,旅游相关要素发展比较均衡。据厦门市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2013年间厦门接待海内外游客以高于15%的速度增长。2013年厦门接待旅客达4663.85万人,旅游总收入620.95亿元。厦门市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均位于全国28个主要旅游城市的前十,

从整体上来说,厦门市的旅游接待呈现出总量持续增长,旅游效益不断提升的趋势。

(一)直接旅游企业

1.旅游资源

厦门市是福建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拥有基本旅游资源58种,其中包括自然旅游资源18种,人文旅游资源40种。含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8个。其中比较著名的景点有鼓浪屿、南普陀、胡里山炮台、万石植物园、环岛路、集美鳌园、天竺山国家公园、集美双龙潭、同安影视城等。

2.旅行社

据统计,目前厦门市共有注册旅行社183家(不含外地在厦分社),其中包括出境组团旅行社24家,一般业务旅行社161家。2014年1月至9月厦门市各类旅行社共接待中外游客4018.01万人次,同比增长14.22%。在国内、入境和出境三大旅游市场收入均实现增长,旅行社发展形势良好。

3.旅游饭店

厦门市有星级饭店79家,客房数共15402间。其中,五星级饭店17家,四星级饭店25家,三星级饭店31家。由于目前散客游队伍越来越壮大,再加上旅游者的旅游方式更趋多样化,所以对旅游饭店的需求也呈现出多种形式,除星级酒店外,厦门市的经济型酒店和大量各具特色的家庭旅馆也已成为旅游者住宿之选,发展较为迅速。

4.交通

厦门已形成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厦门高崎机场是福建省两个国际机场之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区域航空枢纽,每年旅客吞吐量达千万人次以上;福厦动车每年发送旅客超过1800万人次。同时,厦沪高铁和厦深高铁建成,把海西与长三角、珠三角旅游市场连为一体,为厦门吸引各地游客创造了条件。便利的交通网络,为厦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5.旅游商店和娱乐场所

首先,厦门拥有中山路、sm城市广场、明发商业中心、宝龙城市广场等老牌商业娱乐中心,近年又新开发了南中商业广场、sm城市广场二期、万达城市广场、瑞景商业广场等众多购物娱乐场所。其次,闽南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和艺术品,如歌仔戏、漆线雕、南音等都对游客充满吸引力。再次,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海湾公园、环岛路海鲜大排档、酒吧一条街,以及散落在各处的老字号小吃,都是旅游者消费和娱乐的好去处。

(二)辅助旅游企业

厦门市具有健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医疗卫生保障、完整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实用的旅游电子政务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这些都为旅游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

厦门市无论在专业旅游媒体方面、还是非专业旅游媒体方面都积极进行宣传,塑造优秀的旅游城市形象,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开发性旅游企业

1.相关政府机构

厦门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项目开发,先后建成同安华强文化科技主题乐园、湖里万达广场等娱乐购物场所。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确定小嶝休闲渔村、海沧青龙寨、乡村旅游示范点。筹划建设同安―翔安北部生态休闲旅游和天竺山、大帽山生态观光项目等。这些政府举措,从宏观上给旅游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并成为各旅游项目发展的坚实后盾。

2.旅游院校

目前,厦门市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中职学校共11所,包括: 厦门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集美大学旅游系、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传播系、厦门华厦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南洋学院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专业、兴才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华天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厦门海沧职专旅游酒店管理专业、集美轻工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等。其中,高等院校4所,高职高专院校4所,中职院校3所。

二、厦门市旅游产品生产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厦门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利的对台位置,近年来旅游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旅游发达国家、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不足,这些不足制约了厦门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一,旅游景区管理体制不健全。厦门的旅游景点分布在各个区域内,管理上也隶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例如鼓浪屿-万石山由专门的管委会管理,园博苑由市政园林局管理,陈嘉庚纪念馆由市委统战部管理,这种条块的管理模式,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同的管理者,由于行业性质和工作分工的不同,对旅游资源的定位、开发、保护和管理等都有不同的思路,难以统一思想。这也造成了各自为政,无法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从而制约了厦门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旅游产品缺少特色。目前,厦门的旅游产品以观光型为主,乡村旅游、度假旅游、休闲旅游刚刚起步。而修学游、保健游、购物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尚未开发。面对旅游者多样化旅游需求,厦门旅游产品种类明显不足。而单纯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产品,在开发上与国内其他旅游景区存在相似,造成旅游吸引力的下降。

第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够。厦门的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种类多样,但大部分旅游资源都以单体进行开发,缺少系统的整合与包装,造成部分旅游资源特色不突出。一些景点的开发和宣传仍然停留在表面上,缺少内涵,不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例如,闽南风情、嘉庚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政府有关部门缺少引导和宣传,旅游者很难深刻认识深层含义。素有“音乐之岛”、“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近年来人文底蕴日益消失,文化艺术气息逐渐淡化,很难出现“处处钢琴声”的意境,相反,商业化气息越来越重。在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保护上,厦门仍存在很大的不足。

三、厦门市旅游产品生产服务系统发展的对策

发展旅游产业、做大旅游产业,是展示厦门、发展厦门、推介厦门、提升厦门的载体,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推动厦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把旅游业作为厦门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做,实现每年来厦门旅游人数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1000亿元以上,提升旅游占厦门gdp的比重,需要对目前的旅游产品生产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

第一,逐步完善现有旅游管理体制。建立厦门旅游产业良性发展机制,提高政府对旅游产业的指导和协调的能力。将目前厦门旅游业多头管理和交叉管理向相对集中、依法规范管理转变,加快实现旅游资源最佳效益目标。

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为原则,根据旅游业的特点和行业发展的规律,加快旅游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改革。打破以行政区域和职能部门为界限的分割经营管理模式,支持旅游企业跨区域进行兼并和重组,把厦门旅游企业做强、做大。加强各区域,各职能部门旅游政策协调,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和合理的旅游人才流动机制。通过改革目前旅游管理体制,鼓励区域合作,使旅游企业更好的发挥市场主体功能,促进厦门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第二,制定厦门旅游发展长期规划。随着福建整合福州、厦门及平潭联合申报“海西自贸区”的不断升温,以及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厦门旅游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海西区域建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厦门中长期规划要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中心城市的定位来进行,开发出更好、更优质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同时,协调好与浙、粤、沪、港澳等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对不断增加的新型旅游产品,要制定出完善的专项规划,尤其是对乡村游、自驾游、台港澳游等。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联合台湾,打造厦台共享的旅游产业、旅游管理体系、旅游品牌和旅游目的地,培育出高档次旅游产业发展市场。

第三,加强旅游文化内涵建设,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对山体、湿地、海滩、海岛等自然旅游资源,历史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及文化内涵开发。逐步还原鼓浪屿建筑风貌和钢琴文化资源;建设若干个文化创意园、包装推广南音、歌仔戏、高甲戏等旅游文化产品,宣传贝壳雕、漆线雕等地方特色产品,努力塑造鲜明城市特性。

第四,着力打造海西旅游知名品牌。目前,海峡两岸旅游形势良好,厦门作为进入台湾的中转站,具有地缘优势,在政治、经济合作领域日趋明朗的前提下,两岸民间往来也越来越频繁,经厦门进入台湾人数在逐年增多。中国政府开放大陆赴台旅游,小三通旅游政策和两岸旅游先行先试等政策,使厦门获得了与台湾不断深化的合作机遇,厦门成为两岸居民往来最多的口岸。2014年1月至9月从厦门入境台湾同胞51.56万次,同比增长7.68%;2014年1至7月大陆居民经厦门口岸赴台旅游人数15.99万人次,同比增长167.07%,超过了2013年全年人数总和。厦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峡西岸旅游集散中心,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应积极加强与台旅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强强联合,打造出海峡两岸共享的知名品牌。

综上所述,面对厦门市旅游产品生产服务系统中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不足的问题,要对厦门市旅游服务系统进行优化,采取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发展规划、增强文化内涵、打造海峡知名品牌等手段,不断提升厦门旅游系统活力,从而促进厦门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卫宁.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九游会国际的合作伙伴关系及其绩效评价研究[r].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2.

[2] 韩 英.面向供应链的供应商关系管理(srm)模式研究[r].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12-13.

[3] 曾现洋.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与绩效评价[r].郑州: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6):3.

[4] 刘介明.供应链的利益与风险分析[r].武汉:武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0):12.

[5] 马士华,林 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71-76.

旅游管理系统论文篇6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 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财贸经济,1998,(8).

[4] 陈忠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 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 白光润. 生态旅游[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旅游管理系统论文篇7

关键词:无居民海岛旅游;协同理论;协同发展;海南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145-03

多年来,海南省旅游业侧重岛内旅游和产品组合开发,使海南省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和低价,海南省旅游业陷入低价观光的泥潭,海洋旅游产品升级和转型正在经历瓶颈阶段,海南省旅游业的市场动力系统在逐渐失衡。无居民海岛是海洋旅游产品链条和价值链条的延伸、拉伸的重组形态,应以创新和变革的方式将其进一步调适旅游产业结构的整体性变革。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设“富有海南省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要“有序发展无居民岛屿旅游”,为海南省旅游产业的联动升级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

无居民海岛是指在中国管辖海域内不作为常住户口居住地的岛屿、岩礁和低潮高地等。海南省拥有500平方米以上的无居民岛屿200多个。2011年4月12日,中国公布首批无居民海岛开发名录共计176个,其中海南省有6个(东锣岛、西鼓岛、蜈支洲岛、小青洲、加井岛、洲仔岛)。如何进一步完善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塑造高品质旅游产品结构和市场格局,迫在眉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分无居民海岛已经进入或完成初期开发阶段,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统一管理,国有资源意识淡薄,保护意识缺失,造成了海岛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尤其是周围海域生态结构的破坏。海南省打造国际旅游岛高端旅游目的地,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与陆地旅游、有居民海岛旅游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协同理论视角尝试架构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为业界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无居民海岛旅游发展理性梳理

(一)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与发展理论

1.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无居民海岛旅游”为核心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相对匮乏,在else-vier sdol数据库上检索2000年以来的文献,总计145篇,其中关于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模型的研究仅为16篇,基本研究的重点为三个方向。

(1)无居民海岛旅游经济问题研究。瑞典学者girlish(2007)从企业经营者角度分析海岛开发对企业的影响.剑桥大学martina(2009)认为,结构变化是众多无人海岛旅游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学者shareef(2007)通过对比20个无人海岛经济发展情况,发现旅游发展加剧了不同产业的竞争。巴塞罗那大学schistose教授(2008)通过研究发现,旅游业在合理开发和良好管理的前提下,污染较少的旅游业更有利于海岛的可持续发展,海上交通和海上乘船观光,特别是豪华邮轮旅游是近年来国外海岛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

(2)无居民海岛环境问题的研究.很多学者都运用加拿大学者buttlar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来分析不同旅游地的演化特征:牛津大学charles教授(2004)确定了目前海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面临的风险,为无人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优化设计。西班牙学者eugenie(2005)对进入衰退阶段的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的研究,补充了buttlar的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旅游地的演化还要经过“质量”、“环境”和“当地可持续发展”为准则的发展阶段。法国学者rachel(2006)以泰国皮皮岛(koh phi phi)为例进行3年实地调研,比较论证,探讨研究了海岛利益相关者对实现一个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影响,认为利益相关者(政府、工业界、非政府组织、地方社区)可以共同参与海岛旅游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无居民海岛市场开发和管理问题的研究。新西兰坏卡托大学gunnar教授(2009)分析冰岛旅游发展历史和面临危机,丹麦学者morgan选择开发程度、自然、生物、人文四类共五十个影响因子,对海岛旅游质量进行评价。美国学者yusuf(2004)研究认为,海岛旅游是众多小的海岛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也面临着自身脆弱性的影响。美国学者diaz(2010)指出,必须对无人海岛旅游产品进行持续性市场细分。悉尼大学kannapa教授(2008)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政府和社区的参与对于海岛旅游的影响。

2.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居民海岛旅游已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文献的时间分段来看,2000年之前,对于海岛旅游研究的文献极度匮乏。在中国知网上以“无居民海岛”、“海岛旅游”为关键词检索出2004年以来的相关文献总计63篇,而对于无人海岛旅游模式和方法的文献仅2篇。

辽宁师范大学宫元慧(2008)指出目前我国海岛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分析海岛旅游业开发的瓶颈因素,强调以保护为核心,注重生态保护;中山大学陈烈教授、李悦增教授(2004)以放鸡岛为例,研究探索海岛旅游战略发展模式;中国地质大学吴克宁教授(2006)对无人海岛旅游开发进行初步尝试性探讨。学者卢静怡(2009)实地调研大鹿岛发展模式,提出产品创新、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制定环保策略、管理体制创新、突出竞合实现可持续发展;青岛大学孙兆明博士(2009)通过对经济脆弱性、环境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的解读,分析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河南大学陈金华博士(2008)以南海诸岛为例,探讨海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淮海工学院张德利(2009)以连云港为例,提出海岛旅游组合和规划思路;辽宁大学王跃伟博士(2008)以舟山群岛为例,综合和归纳海岛旅游开发的特点;河南大学陈金华和周灵飞(2008)以福建东山岛为例研究社区参与与海岛旅游发展的关系;华侨大学何巧华(2007)研究了构建海岛旅游安全系统;河南大学陈金华(2007)依托平潭岛分析海岛旅游预警系统。

总体来看,国内外对无居民海岛旅游的研究大部分都基于实证分析和案例解读上,理论上的研究都不充分,对海岛旅游实践不成系统,思路局限于各关联节点上,对于无居民海岛协同发展的阐释还是空白。

(二)协同理论与旅游应用

协同理论,又称协同论或协同学,是1971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哈肯教授提出的,成为20世纪70年代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新兴的一门学科。协同理论主要研究非平衡态系统与外界置换过程中,自身借助内部协同作用,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重点在于任何系统都是由子系统构成的一种有序运行结构,各子系统虽然功能上存在不同,但是在运行中都会通过内部整合,形成有序运行的一般规律。协同理论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为基础,并兼容结构耗散理论,通过动力学和系统学结合方法,提出多维相空间理论,建立一整套的数学模型和处理系统,描述各种关联和结构从无序到有序的规律。协同理论模型的建立旨在引导简单视角观察和阐释复杂系统和结构,以发现相互影响和相互协作的各关联环节间的统一。

协同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运用协同理论相关内容,通过开放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引导产业系统结构的有序发展。对于无居民海岛旅游而言,虽然由政府主导,其间也存在自组织的模型,因此运用协同理论处理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战略发展问题,会引起有序良性的连带反应,对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科学管理资源体系势必会起到积极的意义。

二、无居民海岛旅游发展思路

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是前提。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系统包括政府主体和旅游产业链上的企业、服务企业机构、旅游者以及环境要素,其中各子系统之间互为依托,相互作用,同时又相互制约和影响。依照协同理论的技术模型,必然会形成有序运行的系统结构,反射出强大的整体性功效[1]。

1.旅游产业链上企业间协同

旅游产业结构运行过程中,依据经济指标导向,构成其核心环节:资源整合、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流动。前三个环节的企业间协同配合,实现第四个环节的共赢是当下市场竞争格局的整体性运行趋势,而且已产生巨大市场反映。企业间的协同是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基础,为后续的结构和层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2.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系统间协同

旅游开发商、政府、服务机构、科研教育机构、供应商、市场推广机构以及劳务市场之间的有序协同,成为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系统的核心环节。各项评估指标和运行指标的结构化和生态化,对于系统的运行和生命力的延伸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无居民海岛旅游系统与环境的置换协同

无居民海岛旅游协同发展是在宏观规划前提下,系统内各层次要素之间,各子系统间的作用和配置,在竞合效应模式下,彼此支持和包容,形成共赢格局。无居民海岛旅游系统的建设与持续发展,在输入与输出环节的生态指数需要控制标准,通过指标测控协同发展,使无居民海岛持续发展,保持稳健、良性、有序的推进旅游系统的内外置换生态化,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的战略目标[2]。

三、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协同发展策略

(一)海南无居民海岛旅游协同发展障碍

1.缺乏战略指导,不均衡发展

海南省刚刚进入战略发展实质阶段,积累不够充分,导致目前基础设施相对不足,资金、设备、交通相关环节尚在完善之中,这直接导致海岛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存在缺陷。对于无居民海岛规划虽然已提到战略高度,但技术路线仍模糊,整体性协同水平较低。

2.旅游产品同质,无创新表现

目前海南省旅游业发展进入瓶颈阶段,产品单一,市场格局混乱,形成低价格、无品质产品运行范式,低价竞争、恶性竞争和负向竞争导致市场恶化,虽然政府在积极主导,但企业间缺乏协同,产品没有形成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3.协同规划缺失,制度不规范

目前,海南省旅游业集群发展模式在重点推进,但由于规划不充分,将集群效应弱化,旅游、海岛旅游、无居民海岛旅游发展未能得到合理保障,出现较大的资源浪费,大部分旅游企业和旅游集群发展无总体规划导向,景区和产品详细规划甚至偏离和违背了总体规划要求,开发商和投资商受发展战略和资金的影响,规划设计标准偏低,背离了集约的战略主旨。配套运行制度系统未能体现功能,各环节各自为战、自相残杀时有发生,导致系统运行低效。

4.利益分享机制尚未形成

恶性竞争势必造成无序后果,为求得生存,旅游产业链上的企业彼此倾轧,低价竞争泥潭深陷,服务质量无法保证,旅游者利益受损,协同无从谈及。因此,对于无居民海岛旅游协同发展来说,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是基本保障。在无居民海岛旅游协同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环境的相互协作关注不高,未充分考量利益相关问题,因此不能形成良性利益分享机制,也就无法促进旅游业系统协同运行[3]。

(二)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协同发展对策

1.政府主导,战略规划,县域协作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统一进行宏观调控和科学指导,搭建经济运行平台,使得企业通过平台进行微观环境的协调和处理,由政府战略规划的导向,进行无居民海岛旅游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海南省进行无居民海岛旅游协同发展,需要关注目前海口、三亚、万宁等地市的资源结构和产品形态,充分考量三地的旅游业发展状态,评估指标,形成标准,战略规划,合理布控,系统发展,协调运行,以保证海南省旅游产业格局的生态结构。同时,将三亚市的东锣岛、西鼓岛、蜈支洲岛、小青洲四岛与大东海区、三亚湾区、海棠湾区、亚龙湾区四区进行合理设计,以促进陆地旅游、海岛旅游和无居民海岛旅游的陆海联动发展效应;将万宁的加井岛、洲仔岛两岛与三亚市现有的旅游资源和产品进行整合,并注意生态效应,与中远期产品设计进行配套,以保证海南省旅游业的整体性运行机制和性能长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2.利益相关者分配协调,强化动力系统

政府宏观规划,细化区域运行模型,强化总体规划的导向能力,分解各详细规划的指标,保证协调发展,同时注重产业内相关利益群体的互动和配合,保证市场运营收益效果。

可以借鉴马尔代夫的“一岛一店”模式、广东省横琴岛的“俱乐部”模式、三亚市西岛的“海上游乐世界”模式以及舟山群岛、放鸡岛成功开发模式,注重生态旅游交通、旅游参与性项目、生态景观系统,细化系统规划、宣传跟进、有序开发和强化管理,通过科学发展和锐意变革,以创新求发展,以结构保稳定,保证相关利益群体的分配相对合理,子系统的协调和有序自然会提升竞争能力,实现海南旅游业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

3.塑造品牌,文化引导,强化内生系统

品牌的形成意义重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构成市场的冲击效应和竞争能力,产业格局的内在动力机制问题也会得到强化。需要海南旅游产业内子系统间更为有效的协同,彼此相互支撑和包容,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引导下,系统搭建塑造品牌的文化效应。

海南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拥有的资源极大丰富。海南省旅游产业要协同发展,以无居民海岛联动旅游效应,突破瓶颈,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变革,完成升级程序,重塑海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消费心理影响。海南的旅游业转型与升级、打造国际旅游岛、实现黄金海岸的战略目标,都会得到耦合驱动效应。

4.生态环境模式整体性协同,强化联动系统

开发无居民海岛,对环境影响务必降低到最小。自然和人文资源是先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精心呵护。要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约束在自然承受能力范围内,将海岛建设约束在生态系统承受的范围内,将产品的创新和设计约束在旅游者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关注、加大投入力度,保证设施设备的应用、淡水资源的补给、(海上)交通环境的改善、排污(废)能力的提升、基础服务的配备、社会环境的协调等等,以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视角,以协同机制为战略指导,合理规划,生态开发,保证收益,通过产业融合,形成产业集聚,形成海南省旅游业发展格局的整体性协同。

四、 结论

通过对于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和发展策略的分析,探索性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协同理论为依托,引导产业结构各子系统间的有序运行,实现共赢局面,对于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旅游品牌和文化的形成意义重大。同时,在陆地旅游、有居民海岛旅游和无居民海岛旅游之间,构筑联动开发效应,补充了无居民海岛协同发展模式的空白。海南省旅游业整体性协同发展,有助于国际旅游岛的产业转型与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进而深化无居民海岛旅游的深层次开发及战略影响。

参考文献:

[1] 徐海军,等.海岛旅游研究新进展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启示[j].旅游学刊,2011,(4).

旅游管理系统论文篇8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 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财贸经济,1998,(8).

[4] 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 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 白光润. 生态旅游[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旅游管理系统论文篇9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1]。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措施[2],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此类人才。本文将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措施具体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课程体系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施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五方面来对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比较。

一、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978 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一批高等专科学校相继成立,中国旅游高等教育拉开了序幕。三十多年来,中国旅游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形成了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四个培养层次,本文以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高职两个层次的高等旅游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才培养模式。

(一)宽泛化的培养目标。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旅游业的各类旅游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即使是提倡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高职旅游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难以摆脱本科学科性、系统性理论教育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方面,面面俱到,酒店、旅行红、景区、会展等各个旅游行业都有涉及,表现出了宽泛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二)系统性、知识性的课程体系设计。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是围绕旅游管理学科的系统理论构建起来的。整个课程体系建立在一般公共基础理论之上,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管理学科理论知识体系,进而深入到旅游管理理论知识领域。具体到旅游管理理论知识领域,其课程体系也是先设置概要课程,再设置专业性更强的课程。总体来看,是一种系统性、知识性强,层次分明,层级递进的课程体系设计[3],追求全面的、系统的、逻辑的理论知识。

(三)理论性、综合性的专业课程设置。

与宽泛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系统性的课程体系相适应,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偏向于理论性知识传授的课程居多,真正的实践类课程很少。专业课程设置综合性很强,大多数旅游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均同时存在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实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景区管理、饭店管理概论课程。

(四)探索中的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及应用性特点,国内多数旅游高校也开始注意到实践教学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国内旅游高校基本形成了在第四学年进行专业实习的惯例。一些国内的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开始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上迈出步伐。如暨南大学中旅学院, 它依托深圳华侨城集团(集团董事长兼中旅学院的院长)旗下的酒店、旅行社、景区景点,让学生在4 年的学习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边实践,走上了相对稳定、规范的校企合作之路[4]。

(五)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缺乏的师资队伍。

国内众多旅游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由以下三类教师组成。第一类是由地理、历史、经济、管理、园林规划与设计、外语等学科转行过来;第二类是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或博士毕业,从“学校”到“学校”直接过来授课;第三类是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转行或兼职在高校从教。其中,前两类占据了绝对比重,前两类师资学历普遍较高,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但大多数缺乏旅游行业的实践工作经验,缺乏过硬的行业岗位技能。

二、国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国外大学正式设置旅游专业始于20 世纪60 年代末,80 年代是旅游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尤以始建于20 世纪初的美国康奈尔大学旅馆管理学院和与之隔海相望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国际上闻名遐迩。本文就以这两所旅游高校作为主要案例,分析国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门化的培养目标。

虽然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与美国康奈尔旅馆管理学院属于不同层次的高校,前者培养职业人才,后者培养本科层次人才,但两所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一个共性,即重视专门性人才的培养。两所院校均以为酒店行业培养懂理论、熟悉业务、又会实际操作的专业化管理人才为目标。

(二)应用性的课程体系设计。

国外旅游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应用性”为突出特点。瑞士旅游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时间与课外实践时间之比保持在1:1—2:l之间。其中,洛桑学院规定新生入学后,必须经过18 周的酒店基本功锻炼,每周一个课题,如餐饮备料、运输、初加工、餐具洗涤、客房整

理、餐厅服务、大堂清洁等。美国各旅游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对实践的要求也非常严格[5]。密西根州立大学招待业管理学院要求学生必须完成800小时实习任务,其中400 小时的认知实习,400 小时的管理实习;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招待业管理学院要求学生完成1300 小时的实践任务,其中1000 小时的工作实践,300 小时在旅游业的管理实习[6]。

(三)广泛、精深、动态的专业课程设置。

美国康奈尔旅馆管理学院以其广泛、精深的课程设置闻名。学院设置的学科基础课(国外称商业课)内容广泛,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决策管理、管理沟通、社交训练、法律、定量分析方法等。而专业课的设置则颇有深度,如招待业财务管理、餐厅管理、设备管理、商业与招待业法律、派房管理、烹饪理论与实践、酒店发展与规划等,而且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的研究报告[6]。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有扎实的理论根底,又有实际的运作能力。瑞士洛桑学院的课程设置则不断推陈出新,如近年来推出的国际营销策略、国际化市场学、国际连锁管理、全球战略、跨学科案例研究、亚洲商业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7]。

(四)成熟、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美国康奈尔大学旅馆管理学院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训、社会实践及企业实习。

美国康奈尔大学旅馆管理学院主楼内设有实验旅馆,其中有80 间客房和一个会议中心,每学期可供200 名学生实习。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则在校内设有7 间不同风格的餐厅,这些餐厅既可为学生提供用餐服务,又是教学场地,学生轮流充

当顾客与服务员的角色,教师则在一旁现场指导和授课。除了在校内设置实验教学基地,为学生创造亲自动手实践的条件,使学生得到与今后实际工作岗位完全相同的模拟实习外,两所院校还把教学链延伸到社会。康奈尔专门向学生提供院外的实习课程,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受到监督雇用式的严格训练。洛桑学院的校园内通常只有七八百名在校学生,另外七百余人则在世界各地酒店实习。学生毕业后可到各国高级星级酒店直接上岗,一般可任部门经理、助理,不必再经实习期[7]。

(五)国际化、行业化的师资队伍。

师资的国际化和行业化是康奈尔和洛桑的共同特点。瑞士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由两部分组成:一种是具备5 年行业从业经验的管理者;另一种是学院的专职教师,须有4 年的学徒经历,3 年以上行业实践经验。洛桑学院聘请教师的必备条件是要有经营酒店的经历[8]。康奈尔则把酒店业著名专家的讲座作为必修的教学计划。此外,两所院校的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高,学校往往会从世界各国聘用急需专业和新兴专业的教师,而且学校和很多国家的学校之间都签订了互派协议。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师资人才的组合,形成了更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更全面的智慧集聚[6]。

三、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一)培养目标的差异。

国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鲜明的专门性,美国康奈尔和瑞士洛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酒店行业培养高级专门管理人才。而国内各旅游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表述上虽都不大相同,但存在一个共同之处,即希望培养出高级复合型人才,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既能做酒店管理、又能当导游,还能对旅行社进行管理,并且会旅游开发规划。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且定位和要求模糊不清。尤其对于那些办学时间不长,处于一本、二本及高职院校中间的独立学院而言,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需要在办学过程中逐步摸索和研究的。

(二)课程体系设计的差异。

国外旅游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应用性”为突出特点。瑞士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学生的职业需要构建课程体系,追求应用性与实际操作性。美国各院校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虽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调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律、会计等方面理论基础的牢固,但在专业课程设计上非常重视学生应用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很多旅游宏观管理方面的课程均体现了这一点。而国内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是以旅游学科的系统化理论知识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追求全面的、系统的、逻辑的理论知识,本质上偏向于学问中心主义[8]。

(三)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

国外旅游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表现出广泛、精深、动态的特点,培养和训练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较多。而国内的课程设置则偏向于注重旅游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专业课程设置中,继承性知识的传播占了主要教学课时,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且专业课程的更新比较缓慢。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差异。

国外旅

游院校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系统、稳定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训、社会实践及企业实习,且与理论教学结合紧密。而国内大部分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集中于第四学年,一方面由于企业的不配合、学校的不重视,学生在实习单位充当劳动力的现象比比皆是,无法真正实现换岗实习或管理实习。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利用这段时间做毕业论文、找工作,使实习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当然,国内的一些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也开始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子,但大多校企无法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缺乏统一规范化的实践教学体制。

(五)师资队伍的差异。

国外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表现出国际化、行业化的鲜明特点。师资队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学团队,他们不仅有很高的学历,而且多数在业界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具有非常丰富的实战经历。而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则由地理、历史、园林规划与设计、外语、经济、管理等学科转行为主,学历普遍较高,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但大多缺乏旅游行业实践经验,这严重制约了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炳义。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l)。

[2] 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5):28-29.

[3] 王玉。中国与瑞士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差异分析[j] .商业经济,2011,(5)。

[4] 陈秋华,张健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

[5] 邹亮,王颖,曹洪珍。 相关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4)。

[6] 王文君。 中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比较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

旅游管理系统论文篇10

关键词: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软件开发;;南昌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8-4956-02

tourism information query system based on gis of nan chang

huang ya-qiong, liang de-hua

(jiangxi traveling business trade professional institute, nanchang 33011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ourism information query system development way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general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and the main function, establish comprehensive design method of database of tourism spatial database, and relational database connection and information data of graphical display. in tourism management of spatial database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 are discussed, with nanchang tourism as an example, the attribute database and the spatial databas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 specific instructions, tourism information spatial database, and can be layer of tourism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hen analyze success calls.

key words: data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spatial database; software development; ; nanchang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对外政策的深入,旅游业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如何抓住历史机遇,以南昌的旅游资源信息为依靠,发挥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创建一个旅游文化名城,确保旅游业在南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向外界全方位的展示南昌旅游的崭新面貌,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而该系统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设计出了南昌乡村旅游信息查询系统。

1 研究背景

1.1 国内外旅游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在国外,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起步早,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许多旅游景区相继出现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destination information system),在许多公共场所安装了信息系统终端设备,从终端设备上,游客可以获取旅游景区的多种信息。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建立的世界旅游数据网络,己有近20多个国家的旅游数据库与之实现了连接。其数据库信息包括旅游景区出入境的人数、运输工具的种类、旅游消费额、旅客流向和饭店服务设施等阁。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也正得到迅猛发展,新系统能提供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信息,逐渐集合了查询、预订、检索的功能。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工作才开始进行的。理论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较多。如罗平、陈庆同等人的《佛山市旅游信息系统开发》,该系统由旅游gis模块和旅游多媒体模块两部分构成,满足查询和触摸屏导游功能;王鹏和戴学军的《gis的中国旅游流信息系统的建模方法研究》;陈普的《基于gis的福建省旅游信息系统研究》;李君轶和马耀峰的《基于gis的区域旅游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向华、许晓宏等人的《基于activex技术开发数字化旅游信息系统》等学术论文。

旅游信息系统最早是由中科院遥感所开始研发的。在国家“六五”计划期间,中科院承担了科技攻关项目专题――“建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研究和计算机技术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微机国家旅游资源信息系统”。全国旅游资源普查完成基础上完成该系统。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结合国内外旅行网站旅游信息系统的所长,在主要实现技术和开发方法的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借助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强大优势,结合b/s体系结构和技术来构建景区、景点、留言系统等模块的开发。依据网络用户和后台维护人员的总体需求,通过对系统中具体对象的分析,构建起系统的动态行为模型。对系统的配置情况进行分析,完成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本文的创新点是:将组件式开发与旅游规划管理相结合,提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运用map objects组件开发查询和旅游规划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对核心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利用技术与旅游规划管理相结合,实现基于web的信息的空间管理功能和数据库管理功能。

2 旅游信息查询系统的设计

2.1 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总体设计应当根据系统工程的设计思想,是应用gis技术满足合理化、经济化、科学化的总体要求。一般遵循实用性原则、标准化原则、可靠性原则、可更新性原则、前瞻性原则等基本原则。而系统构建目标则是在旅游线路最近、或最佳分析、最佳服务设施选择和旅游发展对策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技术、internet技术、gis技术等建成一个信息导航平台,为旅游目的地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宣传手段,给游客提供辅助决策。所以系统应该具有:地图控制、游客查询、地图分析、评价预测、地图输出、数据库更新等功能。

2.2 系统结构设计

基于gis的南昌市旅游信息系统的开发以windows xp为操作系统平台,采用b/s三层结构,客户端不需要开发和安装特别的应用程序,所有的应用都集中在服务器端。根据系统构建的目标,按照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思路,旅游信息查询系统可分为五个模块:地图控制管理模块、游客查询管理模块、地图分析管理模块、预测与评价模块、地图输出管理模块。整个系统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3 设计与实现

基于gis技术,在系统地图上除了能以点击方式作一般查询、检索外,还可以根据空间图形要素来定位数据、通过数据集合的集合分析方法,确定空间要素相互间的联系及多重属性特征;通过对图层的叠加、多边形的结点分析等能生成特定区域范围的专题和综合信息。此外,还具有固定线路、最短路径、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功能。

开发本系统主要依靠三项技术:一是网页制作asp技术,二是虚拟现实技术,三是map api技术。asp技术已经成熟,在网页制作上完全能满足本系统开发的要求; vrml是internet上基于www的三维互动网站制作的主流语言,vrml不仅支持过程和数据的三维表示,而且能提供带有音响效果的结点,使游客能走进视听效果十分逼真的虚拟世界;map api不但具有绝大部分传统gis软件具有的功能,而且还能够利用因特网优势的特有功能,在网络上提供交互的地图和数据。

正如前文所述,以南昌的旅游资源信息为依靠,充分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创建一个旅游文化名城,以求确保旅游业在南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向外界全方位的展示南昌旅游的崭新面貌,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而该系统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设计出了南昌乡村旅游信息查询系统,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计库、设程序的编写、调试、测试等多项工作,基本上实现了南昌旅游资源信息和旅游服务设施等的查询功能,并且系统具有部分空间分析的功能,以辅助用户进行所需要的决策。

4 结束语

本论文所取得研究成果如下:

1)从南昌的旅游现状着手,通过调查、分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功能、特点以及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提出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解决南昌的旅游信息和旅游设施的查询以及旅游信息的管理问题。

2)实现了南昌乡村旅游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图文并茂,具有多媒体功能,可以全面、详细地向游客介绍旅游景点的信息。通过信息查询,可以使游客直观、清楚、方便地了解南昌的旅游景点、景观特色和相关的服务设施,从而便于游客的出行。

3)系统除了具有相应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的查询功能外,还具有空间分析功能,能够满足游客决策的需要。

通过对南昌旅游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对南昌旅游业的发展的展望,现在的旅游信息系统还是跟不上信息现代化发展步伐。由于本系统调试时间非常短暂,要将系统功能做的非常完善是不太可能的,系统是一个实验性的系统,只是实现了部分系统功能,因此系统要完善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整理和充实工作。随着时间和费用的增加,大部分的数据将会录入到系统数据库中,伴随着本系统的不断改进,一定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monti c.agile services distribution,“dynamic and multi-dimensional gis”[z].beijing,1999.

[2] johnson r.expert one-on-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m].wrox,2002:18-66.

[3] leffingwell d,widrig d.managing software requirements:a unified approach[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25-141.

[4] rtp: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 rfc 1889[z].ietf,1996.

[5] kruchten p.the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an introduction[m].addison-wesley,2003.

[6] martin r c.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inciples,patterns,and practices[m].pearson education,2003.

[7] 埃克尔.java编程思想(英文版[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8] john j.sql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0-97.

[9] couzin g.搜索引擎优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51.

[10] 黄易.web程序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9.

[11] 罗云启.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mapinfo高级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