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礼仪修养范文10篇-9游会真人第一品牌

时间:2023-10-11 17:05:03

护理礼仪修养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篇1

常言道: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护士礼仪》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白衣天使一路前行,她的每一条基本原则都包含着做人的标准;她的五大作用是医务人员宣传职业形象并赢得社会认可的法宝。似乎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特定的着装要求,而《护士礼仪》从头到脚对护士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神圣而美丽的南丁格尔帽、洁白无暇的护士裙、优雅的淡妆,呈现在患者眼前的是一个干净、整洁、卫生、简约、端庄大方的白衣天使!端庄的坐姿、优美的站姿、轻盈的步态告诉了我们在工作中该如何坐、立、行、走。

一个会心的微笑常常会胜过千言万语,使人心情愉悦,暂时忘记烦恼,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患有不同疾病甚至在疾病中痛苦挣扎的人,微笑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就像一把万能的钥匙,开启护患之间那熟悉又陌生的大门,以真诚微笑的服务取信于病人,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与恐惧感。我们每天早上跟随护士长交接班的时候都会看到她亲切微笑的问侯病人:“您昨晚睡得好吗?早餐吃了吗?如果您有什么要求,请随时告诉我们,只要是我们能力范围内的,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满足您!”一句简单的问候,在我们看来其实微不足道,而在病人的心里就像一股暖流,温暖着他们那被病痛折磨而脆弱的心。

语言沟通是架起人与人心灵间的桥梁。问候时应礼貌,中国有句俗话叫“礼多人不怪”,“您好、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应常挂嘴边。病人沮丧、失去信心时应安慰、鼓励病人,切勿言辞犀利,指责、讥讽病人;对不配合的病人,我们应采取劝说、指令性的语言,如“病人随便调快输液速度”;对于病人的隐私我们应采取保密的态度;对于影响病人治疗的检查结果,我们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委婉的告知患者的家属,切忌不可在病人背后议论病人的病情,以免不恰当的语言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非语言沟通在处理护患关系时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第一印象,因为第一印象最能深入人心。如果在交往中,我们给病人的第一印象是良好的,肯定会有利于以后的交流;反之则不然。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神的交流,病人的喜怒哀乐也会溢于眼表,这时护士应给予关心和理解。护士镇定的目光,可以使恐慌的患者有安全感;热情的目光可以使孤独的患者得到温暖;鼓励的目光可以增强沮丧患者的自信;专注的目光可以给自卑的患者带去尊重。目光的交流可以帮助护士判断病人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无论是第一印象,或是眼神的交流,或是一个简单的手势,在与病人的交往中,我们都应谨言慎行,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病人面前。

我们在观看《“冬梅护理”服务规范》光盘时,想想自己平时是这样做的吗?别人能做到的相信自已也能做到!

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倍地努力,对病人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埋怨;,多一张笑脸,少一张冷漠;多一分关怀,少一分疏远。秉承“冬梅护理,人文关爱”的服务理念,遵照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护理服务,认真落实“冬梅护理”、“双八、双五、六个一”的服务规范,将健康快乐带给每一位患者!

有幸参加了我院护理部举办的《上海市卫生系统护士礼仪培训》讲座,聆听了三位专家学习文明礼仪的感想,感受颇深。现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护理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护士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护士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它包括护士仪表,使用语言的艺术,人际沟通与沟通技巧及护士行为规范。护理工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护理专家王秀英说过:“护理工作可以发扬女性所在的力和美”。这里所说的“力”是女性的性别魅力和优势;“美”的含意包含着护士的礼仪。护理工作这种艺术美,是通过护士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来体现的。良好的礼仪可以体现出护士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及知识涵养,是个人自尊自爱的表现。护士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礼仪也反映出自己敬岗、爱岗、对岗位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礼仪服务还可以带给对方一个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创造一个友善、亲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护理人员的形象提高了,同时也塑造了整体单位的良好形象。

通过护理礼仪的教育,让大家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医院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护理礼仪绝对不是单纯地仅表现在护士的外表,更不是局限于面部的修饰和站、立、行、走等方面,护理礼仪的本质是做人的问题。护理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状态更为敏感与脆弱,对于护理人员的一举一动,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细节问题,都可能引起他们不同的情绪反应。护士在护患交往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应主动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将有利于服务对象的良好的心态,融入到对他们的同情、理解和关心体贴的情感之中。护士语言的使用只有做到思想性与情感性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起到最为有效的沟通作用。而非语言性行为包括对自身外部仪表、仪容的修饰,以及姿势动作等行为。在护理活动中,正确地运用非语言性行为,能发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患者入院时投以微笑,并亲切地做自我介绍、环境介绍,消除患者因陌生而产生的不安情绪;及时询问病情、耐心地回答问题、细致地讲解作息制度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尽早完成角色转换;一句温暖的话语,一种文雅、健康的姿态,一个自然、亲切的表情,都可以促使患者把心里话讲出来,便于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存在和潜在的心理问题,使患者在与护士的沟通中得到安慰、理解、帮助和鼓励,有效地排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情,为早日康复而积极地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避免了长期以来,护患关系一直停留在单纯的打针、发药、机械地执行医嘱,完成一些技术操作和简单的生活护理上,护患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和交流。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篇2

无论是对患者、对家属、还是对医生,理礼仪是21世纪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良好的护理礼仪所表达的尊重。热情大方、仪容整洁、语言亲切、举止优雅,都能使人产生亲切感、温暖感、信任感。良好的护士礼仪能潜移默化地净化人的心灵,并可以通过劝阻、教育等形式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同时礼仪讲究和谐,重视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当一个人重视了自身的美化,人际关系将会更加和睦,护理纠纷将会逐步减少,生活也将变得更加温馨。人人讲礼仪,社会将充满和谐和温馨。

正是因为您,首先感谢苏主任在百忙之中为我培训护士礼仪。才有了全国的白衣天使们都争相学习的榜样—冬梅护理”服务品牌,您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从心底里佩服您!感激您!

使人心情愉悦,一个会心的微笑常常会胜过千言万语。暂时忘记烦恼,每天面对的都是患有不同疾病甚至在疾病中痛苦挣扎的人,微笑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就像一把万能的钥匙,开启护患之间那熟悉又陌生的大门,以真诚微笑的服务取信于病人,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与恐惧感。每天早上跟随护士长交接班的时候都会看到亲切微笑的问侯病人:您昨晚睡得好吗?早餐吃了吗?如果您有什么要求,请随时告诉我只要是能力范围内的一定会尽全力满足您!一句简单的问候,看来其实微不足道,而在病人的心里就像一股暖流,温暖着他那被病痛折磨而脆弱的心。

中国有句俗话叫“礼多人不怪”您好、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应常挂嘴边。病人沮丧、失去信心时应安慰、鼓励病人,语言沟通是架起人与人心灵间的桥梁。问候时应礼貌。切勿言辞犀利,指责、讥讽病人;对不配合的病人,应采取劝说、指令性的语言,如“病人随便调快输液速度”对于病人的隐私我应采取保密的态度;对于影响病人治疗的检查结果,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委婉的告知患者的家属,切忌不可在病人背后议论病人的病情,以免不恰当的语言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因为第一印象最能深入人心。如果在交往中,非语言沟通在处理护患关系时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第一印象。给病人的第一印象是良好的肯定会有利于以后的交流;反之则不然。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神的交流,病人的喜怒哀乐也会溢于眼表,这时护士应给予关心和理解。护士镇定的目光,可以使恐慌的患者有安全感;热情的目光可以使孤独的患者得到温暖;鼓励的目光可以增强沮丧患者的自信;专注的目光可以给自卑的患者带去尊重。目光的交流可以帮助护士判断病人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无论是第一印象,或是眼神的交流,或是一个简单的手势,与病人的交往中,都应谨言慎行,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病人面前。

想想自己平时是这样做的吗?别人能做到相信自已也能做到观看《冬梅护理”服务规范》光盘时。

今后的工作中,所以。要加倍地努力,对病人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埋怨;多一张笑脸,少一张冷漠;多一分关怀,少一分疏远。秉承“冬梅护理,人文关爱”服务理念,遵照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护理服务,认真落实“冬梅护理”双八、双五、六个一”服务规范,将健康快乐带给每一位患者!

聆听了三位专家学习文明礼仪的感想,有幸参加了院护理部举办的上海市卫生系统护士礼仪培训》讲座。感受颇深。现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护士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标准,护理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护士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包括护士仪表,使用语言的艺术,人际沟通与沟通技巧及护士行为规范。护理工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护理专家王秀英说过:护理工作可以发扬女性所在力和美”这里所说的力”女性的性别魅力和优势;美”含意包含着护士的礼仪。护理工作这种艺术美,通过护士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来体现的良好的礼仪可以体现出护士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及知识涵养,个人自尊自爱的表现。护士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礼仪也反映出自己敬岗、爱岗、对岗位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礼仪服务还可以带给对方一个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创造一个友善、亲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护理人员的形象提高了同时也塑造了整体单位的良好形象。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篇3

1护理礼仪培训的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疗养科全体护理人员,要求参训率为100%。

1.2方法

护理人员规范、得体的礼仪需要进行长期的、经常性的培训,所以我们在培训中采取了脱产集中培训和常态化培训相结合的方法。

1.2.1脱产集中培训

举办讲座:聘请专业礼仪老师、美容师授课,内容包括礼仪规范、沟通技巧、化妆技巧、行为修养等;有时把茶艺、舞蹈等艺术类的学习也融入培训中,在提升护士内在品质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礼仪观摩:在掌握护士基础礼仪规范后,请院礼仪队员进行礼仪规范动作分节展示。同时每年院里也组织护理骨干到礼仪培训基地进行参观培训,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礼仪实训:礼仪实训是培训中的重要环节,培训的效果直接影响护士今后工作中运用的效果。所以在实训中要求护士全员、全程参与,由礼仪教员讲解示范后,护士进行分组训练。礼仪展示:礼仪展示是护士肯定自我的良好方法。每次培训后都要以科室为单位举办全院性的护士风采展,由院领导和观众共同打分评奖;同时护士们的风采展示也走入其他单位、走入地方晚会的舞台,提升了护士的自信心。

1.2.2常态化培训

成立院礼仪队:从各科室选出1~2名礼仪教员,统一培训后组成院级礼仪队。礼仪队负责院里、科室的礼仪培训、监督、检查。在大型集会、外出展示等集体活动中礼仪队也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科室培训:规范的礼仪行为主要依靠日常工作的培训和养成,科室是礼仪培训的重要基地。护理部要求护士在早交班前对一些常用的礼仪动作进行一次温习,相互检查着装及仪表。科室礼仪教员也定期对本科人员进行礼仪指导。护理部为每个科室发放了整装镜,便于护士随时检查自己的仪表行为,始终把自己最优美的一面展现在疗养员面前。

2全面的礼仪检测机制

礼仪培训后,效果的监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护理部制订了护士行为礼仪规范及礼仪质量检测标准,护士长和礼仪教员对本科的护士行为随时进行检测;总护士长与疗养助理对各疗科进行不定期检测,并在每月召开的疗养质量分析会上进行讲评。护理礼仪规范的执行情况与护士长、护士技能考评挂钩。

3培训效果

经过多年的礼仪培训,护士认识到礼仪培训可增加护理职业美感,提升综合素质。在“疗养科护士培训效果自评表”中显示:100%护士认为礼仪培训对护理团队的整体形象、护士的举止行为、文明用语的使用都有促进和提高,其中有63.4%的人认为礼仪培训使护理团队的整体形象得到显著提高;62%的人认为礼仪培训对护士的文明用语使用有明显促进和提高;在“对目前工作最有指导意义的培训内容”中礼仪培训排在第一位;在“通过培训帮助最大的”培训内容选项中礼仪培训排在第二位;在“疗养科护士培训效果他评表”中显示:疗养科所有医生都认为礼仪培训后,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整体形象、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等都有提高,其中明显提高的分别占98.7%、99.1%和98.5%;礼仪培训使护理质量满意度也逐年递增,已由2007年的96.12%增加至2012年的98.87%,这些都说明护士礼仪培训在疗养护士培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4讨论

4.1护士礼仪培训只有运用到工作中,才能彰显价值

护理人员良好礼仪修养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情操陶冶和不断实践。因此常态化礼仪培训与监督显得尤为重要。我院经过6年多的系统化培训,护士由抵触到理解、由理解到接受、由接受到主动、再由主动到呼吁,这个过程是护士掌握礼仪知识,并将礼仪中仪容仪表、语言、举止等融于护理工作与生活中的过程,增强了对护理职业的荣誉感[2],对树立良好职业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2护士礼仪素质的提高,为疗养员提供了标准化的服务

护理人员将自己的美好形象和文明规范的语言行为、沟通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使工作的整个流程更加标准化、职业化,护士按照一定的标准去做,使每个环节有章可循。护士端庄的举止、言行、良好的态度和娴熟的专业技术使疗养员产生安全感[3],使护理质量满意度逐年递增。

4.3形象塑造是疗养院发展的需要,是保障战斗力的需要

良好的护士礼仪是护理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品牌[4],而护理文化是疗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无形资产,医院的形象从每一名医护人员的形象中得以体现。护士端正的仪表、规范的行为,能给服务对象以美感[5]。重视礼仪、学习礼仪、应用礼仪是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提升护理品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作者:洪威高丽红工作单位: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护理部

第二篇

1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

1.1反复组织“护理三基”训练

由于疗养院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护士工作久了,基本理论逐渐淡忘,基本技能逐渐退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护理部为科室配发了“三基”护理知识及相关的操作碟片,科室定期组织观看和操作,护理部每月组织护理查房,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提问,每年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1]。

1.2定期进行疗养知识培训

我院护士流动性大,年轻护士多,新护士刚从护校毕业,对疗养知识知之甚少,而疗养护理学所包含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是护士在学校内没有接触过的另一门学科知识,护理部专门下发了一套疗养基本知识的资料,如:疗养护理性质、任务及特点;各种疗养因子的作用及特点;我院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适宜的疗养人群;护士的基本礼仪等内容,每月组织护士学习与考核,对相关要求进行不定期抽查。

1.3积极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

每年选派人员外出参加康复护理学习班、疗养院骨干培训班、心理培训班等学习。培训回来后,要求给全院护士讲课,把主要知识点、学习感受传授给大家,对于各种护理学术交流会,护理部也会选派相关人员积极参加,开阔大家的视野,不断获取护理新知识。

2综合能力的培养

2.1坚持护士讲课制度

按计划,每月轮流安排两名护士进行全院性讲课,要求做成多媒体,形式多样化,内容不限。此举很好地提高了授课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沟通交流技巧,丰富了大家的知识面。

2.2定期进行应急模拟训练

疗养院收住对象主要为健康疗养人员或慢性病康复的人员,临床护理操作少,急救更是屈指可数,但随着疗养人员年龄增大,基础疾病增多,以及我院疗养特色为温泉游泳等原因,在疗养过程中也偶有晕厥、摔伤、低血糖、心肌梗死、溺水等急救病例发生。因此,如果不具备完善的急救预案和高超的急救技能,事件发生时将引起严重后果,为了提高护士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急救技能,护理部每年组织进行应急模拟训练和考核,方法为科室护士长先拟定两项应急预案,组织训练,年底护理部设定情景考核,考核后进行讲评,通过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护士处理突发事件的急救能力,取得满意的效果[2]。

2.3注重体疗活动的开展

体疗是疗养院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体疗可以使疗养员建立乐观情绪,消除忧郁、焦虑、悲观等不良心理因素;可以促进各种功能障碍的康复;可以增强一些病患的治疗效果,它也是我院的特色疗养之一,现主要由护理人员组织开展,因此除了固定一名专职护士负责外,每年利用疗养淡季组织护士集中学习和考核,要求每名护士都重视体疗运动,掌握基本体疗运动方法,做到人人都能带体疗,让体疗运动在疗养院得到很好的开展,深受疗养员的喜爱[3]。

3重视心理知识培训、抓好健康宣教能力的培养

心理护理是现代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疗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为离退休人员、在职需要疗养的人员、慢性病需要康复的人员,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人的需求水平增加,护士应掌握心理学知识,熟悉不同人员的心理特征,做好疗养员的心理疏导,提高疗养质量。因此,我院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全军组织的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考试,参加省内组织的各项心理咨询培训班,现有多名护理人员积极报名参加考试,已有部分护理人员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4]。

4提高护士的健康宣教能力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合理带来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而护士是传播健康的使者,为了更好地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提升护士和疗养员医疗保健知识,我们聘请科主任、疗养医学专家等集中进行养生保健知识授课,通过护理查房、知识提问等方式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制定常见疾病护理宣教栏,发放健康常识资料;出院时进行个性化的出院指导,有效地提高了护士和疗养员的健康保健知识,丰富了疗养生活,提升了疗养保健质量[5]。

5护理的绩效考评

对于护士的管理,我院采取了绩效考评的方式,考评内容主要包括一年的理论考核、操作考试、体疗考试、论文的撰写、整体工作态度等方面。分数的高低影响年底的评功评奖,有效地激励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6体会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篇4

人文素质是指通过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是一种态度和行为。[1]进入21世纪,随着医疗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重点也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开始转变,病人不再是单纯的“生物人”,而是具有复杂系统的“社会人”。这就要求护士不仅具有较高的护理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这就要求高等护理学教育从培养只懂护理专业知识的单一型护士向培养掌握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卫生服务本领的复合型人才转变。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高校护理学教学应推行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现代护理教学模式,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在让学生掌握护理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要让学生认识自我、关爱生命、尊重他人、理解社会,成长为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的现代护理学人才。各医科院校结合专业特点增设人文科学方面的课程,使人文素质的教育内容进入课程体系,进入各专业教学计划。2、完善课程设置,增设人文社科类选修课,增加与护理学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课程如护理心理学、护理礼仪、人际沟通等;定期举办文理交叉渗透的专业讲座,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会课程体系。要通过长线教育,打牢学生综合基础,逐步提高学生修养,提高学生运用人文精神对医疗护理实践及现实生活进行哲学的、历史的、美学的、科学的认识,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发展健全的个性和完善的人格,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关注现实、关爱生命的医学人文态度。[2]

二、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获得的稳定的在创新活动中必备的基本心理品质与特征。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如“填鸭式”、“灌注式”的教学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遏制了学生的的创新潜能。因此,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实践教学课时较多,护理操作技能是学科的特色。因此,加强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以往的操作技能教学,注重强调操作程序的准确性,操作动作的规范性,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各医科院校应该改革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拟练习——教师指导”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角色转换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强化护理操作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在不违反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创新尝试和行为予以认同并鼓励。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

三、业务素质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篇5

1护士交往礼仪

护理团体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人群,护士之间是同事、同志、姐妹关系,相互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维护同行的威信,相互尊重其人格和自尊心。护士之间在明确分工而又协调一致,本着“患者第一”原则,主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相关心彼此的困难和疾苦,主动帮助他人的工作,使整个护理工作处于和谐有序状态,从而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衣冠整洁

衣冠整洁是工作中最基本的礼仪。人的容貌是情感传递的途径之一,有传递情感和愉悦身心的功能,体现护士特有的精神风貌,象征着护士的自信,凝聚着护士的骄傲和希望。

3语言交往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工作中使用通俗性,礼貌性,安慰性,鼓励性语言,避免简单生硬、粗鲁、讽刺、侮辱、谩骂性语言,常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别客气,请走好,”等,都能令人感到亲切、融洽、不拘束。护士之间应当多用“帮帮忙好吗?咱们一块去做吧,请教”等。另外使用保密性语言,病人为了治愈疾病将内心不能向别人公开的秘密或隐私告诉医务人员,对病人的疾病史诊断治疗不应随意泄露,更不应当闲话任意宣扬,对病人保守医密。

4举止端庄

护士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对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护士举止端庄可获得病人的信任和尊重,态度热情使病人产生亲切感和温暖感,在操作中应做到动作轻巧,节奏明快,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各项正规操作行为,使病人产生信赖感。

5运用微笑这种无声的语言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篇6

[关键词]护理礼仪;护理专业;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护理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的护理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护理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行为礼仪。护理工作者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护理工作者拥有良好的礼仪不仅可以帮助其自身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仪表,还能对患者起到稳定心态的作用,这是药物无法取得的效果。为此,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开展护理礼仪教育十分必要。护理礼仪是护理行业必须具备的一种礼仪,也是该行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一种职业素质。护理礼仪体现在多方面,包括言行举止、外在仪表、工作态度等。护理礼仪不仅可以体现护理工作者自身的素质,还能体现护理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素养。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护理礼仪能体现护理工作者对该工作的热爱程度,护理礼仪好则表明护理工作者对工作比较热爱,反之则说明护理工作者对护理工作不够热爱。之所以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进行护理礼仪的教学,是因为护理礼仪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者的道德素养和职业自信心。通过护理礼仪的学习,可以让护理工作者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进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这项工作。

一、将护理礼仪教育融入护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护理礼仪包括护理工作者的仪表礼仪、外在仪表、言谈举止等多项内容,是护理工作者应当具备的职业准则,也是护理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规范。为此,将护理礼仪教育融入护理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有利于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仪表习惯。良好的仪表可以让人赏心悦目,因此,护理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养成良好的仪表习惯,以此在患者心目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将护理礼仪教育融入护理专业的教学,可以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仪表习惯。护理工作者有良好的仪表,可以从侧面体现出这位工作者拥有良好的气质、性格和工作态度。[1]这是因为护理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最先让患者感受到的便是外在的仪表,患者往往会因为工作者的仪表产生初印象,而初印象会直接影响到护患关系的发展。为此,护理工作者应当注重自身的仪表习惯,在工作过程中尽可能地给患者留下好的印象。由此可见,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开展护理礼仪教学可以尽早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建立良好的仪表习惯,十分有必要。(二)有利于规范护理专业学生的日常行为。将护理礼仪教育融入护理专业教学还有利于规范护理专业学生的日常行为。护理礼仪作为体现护理工作者综合素质的一项内容,不仅可以对学生的仪表进行规范,还可以对护理工作者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护理工作者的日常行为包括日常照顾患者中的行为以及临床操作中的行为。在与患者日常相处的过程中,如果护理工作者拥有比较规范的行为,就可以与患者建立起和睦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还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在临床操作中,如果护理工作者熟悉规范的工作行为,可以根据医疗需要形成专业、规范的操作顺序,就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护理礼仪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护理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是打针、输液等一些比较简单的操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的护理工作者不仅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护理工作能力,还需要具备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只有这样,护理工作者才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从很多病例中可以发现,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往往可以帮助患者康复。而护理工作者是病人治病过程中经常会接触的人,因此,护理工作者自身的礼仪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情。将护理礼仪教育融入护理专业的教学,可以帮助护理专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进而与患者和睦相处,最终促进患者的康复。(四)有利于减少和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进行护理礼仪教育有利于减少和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护理工作者和患者之间时常存在纠纷问题,而导致护理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纠纷的原因不是护理工作者的护理技术,而是护理工作者的态度,比如冷漠、刻薄等。[2]护理工作者和患者之间的纠纷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护理工作者和患者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患者的康复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进行护理礼仪教育十分有必要。通过开展护理礼仪教育,可以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养成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护患纠纷。

二、护理礼仪教育融入护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很多院校的护理专业开设了护理礼仪教学的课程,但是教学经验的缺乏以及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护理专业对护理礼仪教育不重视。护理专业对护理礼仪教育的不重视是影响护理礼仪教育的首要原因。长期以来,护理专业的学生都被认为应该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在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大多将实际操作能力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忽视了护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3]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学生只能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无法进行护理礼仪的学习,导致他们在之后的工作过程中无法正确处理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轻则影响工作效率,重则引起护患纠纷。由此可见,学校对护理礼仪不重视是护理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护理礼仪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单一。随着市场要求的不断变化,很多学校认识到护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专业教学中开设了护理礼仪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本对学生进行宣讲,让学生对相关的礼仪和规范进行死记硬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另外,教师无法认识到学生的主动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直用命令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三)缺乏实践教学,护理礼仪教学效果不明显。不注重实践教学也是影响护理专业护理礼仪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有部分学校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开设了护理礼仪课程,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内容的灌输,而不注重实践教学,导致护理礼仪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从护理礼仪课程的内容来看,不论是外在仪表还是日常行为,都只有进行了实践才能逐渐养成规范的行为,但是由于学校对该课程不够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四)考核方式过于注重理论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单一,也是影响护理专业护理礼仪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从护理专业中护理礼仪课程的考核方式中可以发现,该课程在进行考核时一般以试卷考试为主,但是这样的考核方式往往无法对学生的护理礼仪进行准确的评价,而且考核方式不合理也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重点的认识出现偏差。因此,护理礼仪课程考核方式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4]

三、护理礼仪教育融入护理专业教学的有效措施

要改变当前护理工作者缺乏护理礼仪的现状,就需要护理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护理礼仪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进行改进,以此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礼仪。(一)改革观念,提升护理专业对护理礼仪教育的重视。首先,学校要转变看待护理专业的观念,重视护理礼仪教育。长期以来,学校对护理专业学生教学的重点多侧重专业技能,不重视护理礼仪的教学。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这一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护理工作者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只有具备综合素养的护理工作者才能顺应时展的潮流。为此,学校要重视护理礼仪教育,将护理礼仪教学融入护理专业的教学。学校要改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观念,将专业技能培养与护理礼仪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改变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理念的引导下,适当增加护理礼仪课程的课时,真正对学生进行护理礼仪的培养。[5](二)丰富护理礼仪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在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护理礼仪教育时,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虽然有些学校已经认识到护理礼仪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增设了护理礼仪的相关的课程,但是因为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仍然十分有限。护理礼仪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演示法、讲解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效果。再如在讲到护理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的仪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自主进行示范,强化教学的实践性。(三)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用礼仪规范行为。除了增加护理礼仪课时、丰富课程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虽然有些学校开设了护理礼仪的课程,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对护理礼仪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宣讲,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护理礼仪不仅需要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所了解,还需要学生对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进而运用在实践当中,做到言行一致。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礼仪教学与行为教学的相互融合。(四)改变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的护理礼仪学习效果。护理专业还要改变护理礼仪课程的考核方式。受应试教育影响,护理礼仪课程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所使用的考核方式一直比较单一。[6]为了改变以理论考试为唯一考核方式的现状,护理礼仪课程可以采取多重考核方式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一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考核标准方面,学校要将理论成绩、实践成绩等多项内容作为考核标准,在进行评价时,还要将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结合,进而更客观地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要利用正确的考核方式,帮助学生提升护理礼仪学习效果。随着社会对护理工作者要求的变化,具备综合素质的护理工作者逐渐成为当今医院的需求。为此,在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学校要认识到护理礼仪的重要性,进而将护理礼仪课程融入专业教学,最终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护理礼仪,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航,吴玉琼,黄莉,等.护理礼仪融入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3(3):46-48.

[2]马珊珊,娄晓璐,孙艳.浅析护理礼仪与医院护理文化的融合在教学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3(11):213-214.

[3]刘雪萍,唐少兰,梁子丽,等.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贯穿护理礼仪教育的效果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0(22):7-9.

[4]夏雅雄,方仕婷.护理礼仪融入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0):1881-1882.

[5]于兆霞,刘振玲,赵大玮,等.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161,164.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篇7

1护士交往礼仪

护理团体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人群,护士之间是同事、同志、姐妹关系,相互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维护同行的威信,相互尊重其人格和自尊心。护士之间在明确分工而又协调一致,本着“患者第一”原则,主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相关心彼此的困难和疾苦,主动帮助他人的工作,使整个护理工作处于和谐有序状态,从而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衣冠整洁

衣冠整洁是工作中最基本的礼仪。人的容貌是情感传递的途径之一,有传递情感和愉悦身心的功能,体现护士特有的精神风貌,象征着护士的自信,凝聚着护士的骄傲和希望。

3语言交往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工作中使用通俗性,礼貌性,安慰性,鼓励性语言,避免简单生硬、粗鲁、讽刺、侮辱、谩骂性语言,常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别客气,请走好,”等,都能令人感到亲切、融洽、不拘束。护士之间应当多用“帮帮忙好吗?咱们一块去做吧,请教”等。另外使用保密性语言,病人为了治愈疾病将内心不能向别人公开的秘密或隐私告诉医务人员,对病人的疾病史诊断治疗不应随意泄露,更不应当闲话任意宣扬,对病人保守医密。

4举止端庄

护士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对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护士举止端庄可获得病人的信任和尊重,态度热情使病人产生亲切感和温暖感,在操作中应做到动作轻巧,节奏明快,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各项正规操作行为,使病人产生信赖感。

5运用微笑这种无声的语言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篇8

1护士交往礼仪

护理团体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人群,护士之间是同事、同志、姐妹关系,相互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维护同行的威信,相互尊重其人格和自尊心。护士之间在明确分工而又协调一致,本着“患者第一”原则,主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相关心彼此的困难和疾苦,主动帮助他人的工作,使整个护理工作处于和谐有序状态,从而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衣冠整洁

衣冠整洁是工作中最基本的礼仪。人的容貌是情感传递的途径之一,有传递情感和愉悦身心的功能,体现护士特有的精神风貌,象征着护士的自信,凝聚着护士的骄傲和希望。

3语言交往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工作中使用通俗性,礼貌性,安慰性,鼓励性语言,避免简单生硬、粗鲁、讽刺、侮辱、谩骂性语言,常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别客气,请走好,”等,都能令人感到亲切、融洽、不拘束。护士之间应当多用“帮帮忙好吗?咱们一块去做吧,请教”等。另外使用保密性语言,病人为了治愈疾病将内心不能向别人公开的秘密或隐私告诉医务人员,对病人的疾病史诊断治疗不应随意泄露,更不应当闲话任意宣扬,对病人保守医密。

4举止端庄

护士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对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护士举止端庄可获得病人的信任和尊重,态度热情使病人产生亲切感和温暖感,在操作中应做到动作轻巧,节奏明快,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各项正规操作行为,使病人产生信赖感。

5运用微笑这种无声的语言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篇9

基于学制原因,长久以来,高职护理专业偏重于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思想品质,不能将救死扶伤视为己任[3]。很多学生选择护理专业是为了好就业,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并不清晰准确,实习后繁重的劳动和工作中的困难往往令他们困惑,甚至产生转行的念头,增加了护士流失率,造成了护理专业教育资源的浪费。在高职护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可以在“大思政”格局下,思政理论课、人文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人文素养课和专业课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4]。尤其注重在专业课程中思政内容的渗透,实现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好学生的价值引领。

2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政素养分析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专业价值观。研究发现,我国在校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学生或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观处于中等水平,人文素养有待提高[5,6]。同时,孙菲等[7]调查发现高职护理学生在职业道德、爱国情怀、心理健康、理想信念、自我行为规范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很多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46%的学生上课会迟到、玩手机。实施线上教学时,34%的学生自学时会常常不在线;42%的学生未设计明确的职业规划,抱着随遇而安的职业态度;39%的学生有焦虑表现。高职学生较差的思政素养影响了她们择业和从业状况。研究显示,很多学生在就业时缺乏诚信和敬业精神,奉献意识较弱,择业时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考虑角度,不愿意从事基层和一线工作,或者在工作中挑肥拣瘦,职业认同感和主动性不高[8]。

3课程思政改革途径

3.1加强师资建设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者,是教育理念的践行者,是教学计划的实施者,教师的思政素养决定了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开展课程思政,对教师的人文素质、思政觉悟和思政教育能力提出了挑战。护理专业课程教师由于自身教育背景,往往不熟悉思政教育,很多教师存在“重专业,轻思政”的观念。在教学中“只教书不育德”,消极片面地认为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无关,自己的职责就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完成育人任务[9]。同时,由于专业课教师缺乏思政教育经验,在进行思政教育时不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应将师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各种渠道增强教师德育意识,提高教师德育能力,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10]。部分学校开设的思政教育讲座、外出学习、线上培训、督促教师在“学习强国”app上学习等多种途径切实增强专业教师的理论自信,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文化素养、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11]。也有学校安排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实现跨学科合作,让思政课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开展集体备课,帮助专业课教师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12,13]。

3.2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不是增开课程,也不是增设几项活动,而是把立德育人“基因”嵌进所有专业课程[4]。优化教学内容,结合各门课程特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设计适合护生认知能力特点的教学过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点过程。让护生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同时,形成敬畏生命、尊重患者的职业态度。护理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专业课包括基础护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礼仪、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应结合课程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教学设计中。如在基础护理学第一章绪论中,通过介绍南丁格尔生平,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护理礼仪的体态礼仪这一章,通过站姿、行姿、坐姿等体态的练习,磨炼学生意志。

3.3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

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典型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利用多种网络平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突破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壁垒。根据各科目内容特点,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将每个章节思政映射点制作成小案例。如在护理礼仪课程中,护患沟通礼仪这一章学习前,把案例提前发给学生,由学生自行设计脚本,课上指导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课下要求学生完成反思日记并上传网络。针对部分专业课如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多的特点,可以采用“三明治”教学法,课前启化、课中引导、课后拓展,完成课程思政的理实一体化。课前教师在学习平台预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案例分析和知识预习。课中结合典型案例,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如在排泄护理这章,通过分析排泄异常患者的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异常排泄患者的症状和护理措施,并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实训课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如在注射法实训课程中,制定考核制度,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课后利用见习实践,带领学生进社区和医院,把专业知识运用于临床护理中,正确实施护理措施为患者解除痛苦,从而提高职业价值感和职业认同感。

4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护理专业课程后,学生职业价值观得到了正确塑造,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修养。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更好地吸引了学生兴趣。方秀新等[14]研究显示,在对150名护理学生实施课程思政后,92.47%的学生认为将思政教育融入护理研究非常重要;95.21%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思政目标明确;90.41%的学生认为思政目标切入点恰当;89.04%的学生认为思政目标实现路径适合;92.47%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有助于强化学习动力;91.10%的人认为思政教育能增强专业教学魅力。蓝花红等[15]将课程思政引入老年护理专业课程,经过实践后发现,课程效果显著,提高了学生对自身和专业的认可度,提高了学生对老年人的认识,增进了学生与老年人之间的感情。申洪娇等[16]通过研究发现,在护理专业课程中融入了课程思政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仁爱精神水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5结语

护理礼仪修养范文篇10

1.1病人的护理需求人们患病时,从自己熟悉的社会环境走进陌生的医院,从家庭社会的多种角色变为病人。住院后,病人非常关注自己的诊治医生、责任护士、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希望尽快进行检查治疗并知道自己的检查结果;希望了解疾病的治疗效果;希望知道治疗疾病所需的总费用;希望亲人的陪护以及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希望护士的技术娴熟;希望住院的环境安全舒适等。

1.2病人的心理需求人们患病后,心理方面会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需求。

1.2.1焦虑恐惧心理害怕疾病不能治愈,经常处于惊恐不安的紧张状态,有的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精神压力很大。这时,他们希望医务人员多关心他们,给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他们如何配合治疗。

1.2.2孤独心理人们患病后进入医院这个新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及医护人员对他们而言都是陌生的,他们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很容易产生失落感,他们希望有亲人的陪护,希望医务人员多与他们谈心,尽量缩短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距离。

2满足病人的需求

2.1营造人性化的环境医院和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和舒适的环境。一切本着方便病人,从细微之处入手。

2.2将人性化融入护理过程我们的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我们首先要尊重、理解、关怀病人。从入院那一刻起,我们就要把病人当作一个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来关注,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及周围的人;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与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刻苦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以娴熟的技术服务病人。

3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措施

3.1确立服务质量标准根据人文精神和健康新概念来调整、确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强化对护理人员服务主动性和体现人文关怀等内容的评价指标,建立住院病人需求分析制度,出院病人跟踪随访调查制度以及护理服务质量讲评分析制度,将病人对服务是否满意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将病人的需要和期望转化为质量要求和质量标准。

3.2培养人文精神、强化礼仪修养培养人文精神,除了丰富专业知识外,还要不断丰富社会学、人文学、伦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行为科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性格,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以人文精神推动人文服务。强化礼仪修养,打造礼仪化的护理服务。护士礼仪是指护士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2]。优雅的外在形象、过硬的护理技术、负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做好礼仪化的护理服务内在要求。一是基本礼仪,包括言谈、举止、仪容、服饰、个人和公共卫生等,做到语言文明、举止得当、行为规范、仪容整洁、服饰得体、庄重大方、和蔼可亲;二是职业礼仪,主要指掌握医学知识、遵守规章制度、制定工作计划、了解患者病情、加强护患沟通、保护患者隐私、注重心理治疗等。

3.3营造人文氛围,优化就医环境努力营造医院的人文氛围,使患者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人性化服务。一是营造人文化的医院环境,医院建设生态化、园林化,让患者有亲临大自然的感觉;二是建设人性化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以方便、舒适、美观、实用为准则,让患者在诊疗期间既有舒适感,又有亲切归属感;三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温馨化、艺术化、人性化的布局和装饰,根据就诊人群的不同彰显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出对患者的热情和关注;四是就医流程人性化,通过导医、分诊、全程、便民及特色服务,营造舒适、温馨、便捷的就医环境,良好的就医秩序,科学的就医流程,最大限度地缩短患者就医时间,提供优质的、人性化诊疗服务。

3.4努力提高护理艺术水平护理艺术的核心是研究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做到因人而思、因人而护,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3]。我们不但要充分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人文学科、社会学、操作技能,获得专科护理的专门技术和方法,成为一个有道德素养和艺术修养的护理人员,能够掌握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用高超的护理艺术完成不同的特色护理。

3.5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服务行为一是要热爱本职工作,忠诚护理事业,倡导奉献精神;二是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对病人尽职尽责;三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为病人服务的自觉性,对诊治工作密切配合,对患者的生活精心照料;四是工作严谨,认真观察病情,防范差错事故;五是严格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规范服务行为。牢固树立制度、规程就是质量和生命的理念,严格规范服务行为;六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3.6健康教育人性化、个性化每个人不仅存在身体和心理的不同,更有年龄、职业、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不同[4]。要针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不仅要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还要针对其存在的心理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开导,使患者得到及时、科学的健康指导,能够在疾病的各个阶段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并逐步培养、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方式及健康的心理状态,在获得良好治疗的同时,运用相关健康和卫生知识去更好地维护健康。

3.7服务方法多样化、服务内容层次化一是开展全程服务,将服务过程涵盖院前、院中、院后的全过程;二是坚持服务内容层次化,能够对有着不同服务需求的病人提供不同的服务;三是推行非专业服务后勤化、市场化,使医务人员全身心地投入专业服务;四是努力使服务质量最优化,强化人员素质培养、技能提高,不断完善质量监控和质量评价体系;五是推进服务方式亲情化,对病员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使病人感到亲人般的温暖;六是坚持服务过程公开化,强化服务的监督作用,增强服务内容的透明度。

4评价

医院通过大力倡导人文关怀服务模式,一是大力推进了医院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势必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二是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提高医院的信誉度,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三是有利于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氛围,有利于人性、爱心、亲情的体现,有利于弘扬社会美德,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四是使人与社会的适应性不断增强,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健康知识不断丰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五是强化了护士的人文观念,提高了护士的思想道德水准、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有助于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周君.未来趋势——护理人性化服务[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12):48.

[2]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9-110.

[3]施卫星.人文精神: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391-393.

[4]吴春容.医院的人性化服务[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