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规划范文10篇-9游会真人第一品牌

时间:2023-10-11 17:05:03

经济发展规划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篇1

县辖海域水面积792平方公里,约为陆地面积的8倍。洞头渔场是浙江省第二大渔场,渔场面积4800平方公里,并与北麂、南麂和披山、大陈渔场联成一片,渔业资源丰富,鱼类名特优品种资源繁多,常年洄游的鱼类、虾蟹类300多种,形成春产乌贼、鳓鱼、鲳鱼、鲨鱼等渔汛;冬产带鱼、马鲛、梭子蟹等渔汛。

2.港口航道资源

县域岛屿岸线绵延曲折,形成许多可供开发的深水岸线港湾、航道和锚地。县域10米以上深水岸线长30公里,可建1-20万吨泊位上百个,且水域条件十分理想,横穿洞头列岛中部的北水道是巨轮进出温州港的咽喉。其中水深、避风及后方场地等建港条件较好的深水港址有状元岙港址、小门岛港址、大门岛港址,是温州建设深水大港不可多得的港址,是温州港从“口内”向“口外”延伸的理想选址。

3.滨海旅游资源

百岛洞头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是一个集“岛屿风光、海上运动、渔乡风情”于一体的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县景区面积(含周边海域)200多平方公里,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景点400多个,遍布40多个岛屿,主要有仙叠岩景区、半屏景区、大瞿岛景区、竹屿景区、大门岛景区、海中湖景区、东沙景区等七大景区,尤其是半屏景区的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堪称中国一绝。

4.沿海滩涂资源

县域沿海滩涂资源丰富,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26.6万亩,理论基准面以上滩涂10.16万亩,主要集中在洞头本岛、元觉岛、霓屿岛和大门岛等四个岛屿,其中可用于围垦的面积约5.34万亩,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5.海岛矿产资源

洞头矿产资源主要是花岗岩和砺壳。大门花岗岩遍布全岛,表层可开采量约为3.19亿立方米,具有品质优良,光泽度好、放射性强度低、金属含量低及耐酸、耐碱、耐压、耐磨等特性,广泛用于市政园林建筑、道路建设、建筑装修等方面。砺壳主要分布在黑牛湾、三盘门、霓屿东部、大门北片附近,储量约3800万吨。

6.海岛礁石资源

全县拥有103个大小岛屿和259个礁石,素有“百岛洞头”的美称,其中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和礁石共有186个,有人居住的岛屿14个,其余均为无居民岛屿。无居民岛的陆地及其周围海域“渔、景、林、能”资源丰富,至今其资源潜力远未充分发挥。

7.海洋风能及潮汐能资源

洞头风力资源丰富,可利用的风速≥6米/秒以上的全年平均有7525小时,具有无屏障、顺序风、风力密度均匀、风向不多变等特点,属全国风能密度一类区,可设计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以上。

同时,县海域面积辽阔,潮汐运动显著,平均潮差4.01米,潮汐、潮流等海洋能源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属我国强潮区之一。

自“十五”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构筑大交通、实施大渔业、启动大旅游、发展大经济”的发展思路,加大海洋资源开发力度,加快海岛基础建设步伐,积极发展海洋经济。2003年全县海洋经济总产出21.46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66.1%,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洞头县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1.港口建设初具规模,海运业迅速发展。

自“九五”以来,洞头县港口建设初具规模,除作为温州港主体港区的小门岛港区之外,还形成了以洞头、三盘、东沙、潭头、鹿西、乌仙头等客货运码头为集疏节点的南北两向海上运输体系,2003年全县港口吞吐量188万吨,客运量55万人次,成为温州市域主要港区之一。尤其是小门岛港区(一期)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及状元岙港区起步工程的全面启动,标志着洞头县域深水港口的综合开发进入实质性战略发展阶段。洞头深水港区的开发建设已成为温州“一港三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温州从“瓯江时代”走向“东海时代”的重要标志。

2.海洋渔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深入实施“渔业兴县”战略,积极落实捕捞“双控”政策,渔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加大,“稳定捕捞,主攻养殖”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全县渔业产量15.34万吨,产值6.38亿元。建成鹿西、东屏等渔业捕捞基地;形成以深水网箱养殖、羊栖菜养殖、紫菜养殖、滩涂贝类养殖、围塘综合养殖为主体的海水养殖格局,特别是“两菜一箱”养殖已成为海岛特色优势产业;水产精深加工及流通不断拓展,培育出了“捷禾”、“良泰”、“三丰”等具有一定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渔业龙头企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羊栖菜养殖加工出口基地,并被誉为“中国羊栖菜之乡”;建成东沙渔港防波堤工程,启动温州(洞头)中心渔港的建设;省级育苗基地在洞头落户并初具规模,渔业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

3.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滨海旅游业持续发展。

近年来,按照启动“大旅游”的要求,继续加快完善旅游设施建设,推进新型旅游精品开发和旅游品牌建设,滨海旅游业得到发展。胜利岙“海霞”军事主题公园和半屏山“神州海上第一屏”等旅游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三盘港“渔家乐”休闲渔业旅游项目得到积极开发;五岛相连工程的建成,使洞头初步成为一个融“海滨浴场、海上游乐、海岛别墅、海鲜特产”于一体,以“百岛奇礁、半屏绝壁、海上平湖”为特色,以“观光度假、海上运动”为主要功能的综合型海岛风景旅游胜地。五年来,全县旅游接待95.8万人次,年均递增18%,旅游综合产出3.8亿元,年均递增20%,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9.7%,滨海旅游业已经成为洞头经济新的增长点。

4.抓技改、引资金、促投入,临港(海)工业亮点凸现。

全县走实业兴县之路,大力发展以临港(海)型工业为主导海洋工业经济,加快海洋特色工业区建设,大力扶持和引进涉海实体型企业,临港(海)型工业亮点凸现。通过抓技改、引资金、促投入,涉海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五年来,累计完成涉海工业总产值30.2亿元,年均增长5.6%。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力度,五年来,累计完成企业技改项目84项,完成投资1.07亿元。加快工业基地建设步伐,有效解决用地紧张瓶颈制约,杨文、科技、南塘等三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进一步扶持医药、化工、机械汽配、电子电器、建材等重点行业的发展,形成浙江中油华电能源有限公司、浙江诚意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有力地带动了临港(海)型工业经济的发展。

5.围涂造地稳步推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全县已围垦开发海涂面积1.73万亩,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拓展了洞头的城市发展空间,而且为深水港口开发建设、临港工业发展、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重点项目提供了后备用地,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尤其随着温州浅滩工程的加快实施,更将促进洞头与温州的岛陆一体化发展,加快洞头由海岛经济向半岛经济转型。

1.海洋资源开发水平较低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仍较低,综合效益不高,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应引起重视。

2.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

由于海洋开发投资主体小、分散,融资渠道少,开发规模小,使得在深水港区开发、渔港经济区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相对不足,影响全县海洋经济的发展后劲。

3.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全县海洋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为主的初级阶段。传统的海洋渔业仍占主导地位;港口海运业、临港工业及新兴海洋产业等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4.海洋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全县海洋科技整体水平较低,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偏低,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高;海洋科技人才匮乏、科技力量薄弱、科技储备不足,难以满足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

5.土地淡水资源异常缺乏

全县陆地面积仅为100.3km2,且多是丘陵地带,平地面积较少,人均土地面积仅0.16公顷,同时洞头还是一个淡水资源短缺的海岛,全县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48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89立方米,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土地、淡水资源的短缺使得现有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受到较大的影响。

6.海洋环境污染日渐突出

随着县域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瓯江流域污染源的影响,同时人们对海洋保护的意识不强,环保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使得近海海域污染程度有加重之势,海域环境质量趋于下降,制约了海洋经济持续发展。

进入新世纪,洞头县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发展机遇良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区位条件优势突显、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等方面的有利条件。

1.适逢良好发展机遇

进入新世纪,国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实现海洋经济强国;省、市领导审时度势,做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今后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同时,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力实施“一港三城”发展战略,加快温州(洞头)半岛工程的建设,实现温州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转变。这些都为洞头实施“三港经济”、加快“三大转型”、全力建设海洋经济强县创造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2.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全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呈现出较强发展势头。同时,海洋经济已初显其主导地位,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1%。这为洞头实现海洋经济强县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3.区位优势越显突出

洞头县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是温州的“东大门”。在新一轮省、市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洞头作为温州都市区中心城市的组成部分,纳入温州城区的发展规划,随着半岛工程全面建设,其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得以显现和强化。这为海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拓展空间。同时,洞头与台湾“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俗相似”,对台经贸也将大有可为。

4.交通网络日趋完善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建设大门环岛公路一期工程、洞头连港环岛公路,以港口为依托的海岛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得到完善。尤其是随着温州(洞头)半岛工程、大小门岛连陆工程、状元岙港区起步工程以及其它深水港区的建设,洞头将形成“大交通”的格局,成为温州市域陆海联动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总体部署,今后一段时期洞头县发展海洋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海洋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县”和“海上花园”为目标,全面启动“三港”经济,加快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加强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提高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洞头海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坚持统筹规划原则

加强海洋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开发,合理处理好各产业的关系,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2.坚持依法治海原则

按照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港口保护法》以及《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治海水平,为洞头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3.坚持科技兴海原则

积极实施科技兴海工程,加快引进和培育海洋科技人才,加强科技与海洋经济的结合,全面推进海洋产业的科技进步。

4.坚持跨越发展原则

以实施温州(洞头)半岛工程、启动深水港区开发以及石化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竞争力,实现洞头海洋经济的跨越发展。

5.坚持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方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合理有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洞头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期(到2007年)全县海洋经济总产出50亿元,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加快海岛经济向半岛经济、渔业经济向海洋经济、渔农村向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全面转型;目标期(到2010年)海洋经济总产出100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0%以上,全面开发和综合利用海洋资源,基本形成以港口物流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临港工业、滨海出口加工业以及海洋新兴产业为支柱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经济形态和城市形态根本转型,实现海洋经济强县的发展目标。

——到2007年,海洋渔业总产值7.5亿元,其中养殖产值3亿元。主攻养殖,调整捕捞,深化加工,拓展流通,提升海洋渔业竞争力;到2010年,海洋渔业总产值8.5亿元。渔业结构明显优化,实现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

——到2007年,临港(海)工业总产值25亿元,产业初具规模;到2010年,临港(海)工业总产值60亿元,区域布局呈现集聚发展趋势。

——到2007年,滨海旅游业总产出4亿元,旅游接待人次85万,滨海旅游业成为洞头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0年,滨海旅游业总产出6亿元,旅游接待人次115万,滨海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洞头成为温州中心城市的重要旅游休闲基地。

——到2007年,全县港口(含温州港在该县的港区)吞吐能力8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20万teu;到2010年,全县港口吞吐能力3500万吨(含温州港在该县的港区),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150万teu。基本形成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港口体系,成为温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2007年,围涂2.5万亩以上;到2010年,再新增围涂1.2万亩以上,为城市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拓展空间。

——到2007年,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和生物资源衰退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水质基本稳定;到2010年,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海排放总量控制,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海洋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洞头作为温州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温州蓝色产业带的主导区域,是温州市由“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迈进的重要支撑区域。依据《温州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县域范围被设定为“瓯江口海洋经济区”,其功能为:温州海洋产业的发展中心、重要的港口物流中心、临港工业基地和滨海旅游胜地。并以此逐步扩展与提升为温州海洋经济开发区,将成为温州市未来时期兼具向内陆辐射和向海上扩散的最重要的外向型片区。

今后一个时期尤其是“***”期间,洞头海洋经济发展的中心领域是:港口物流业、临港工业、现代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滨海出口加工业与海洋新兴产业等六大产业,以及与上述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涉海基础设施建设。

在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布局上,要突出海洋开发的全方位、立体化和深层次化,按照“两轴、两环、三区”框架展开建设。

“南轴”:即“温州浅滩”—状元岙港区产业发展轴。该轴内主要作为温州口外深水港的产业延伸带和温州城市东拓的发展空间带,全面发展临港工业、港口物流、出口加工、临港商贸、港口旅游、港航服务等多个带有明显港口经济色彩的二、三产业,争取建成“瓯江口自由贸易区”,是洞头“海陆一体化”的主通道和最具潜力、竞争力的产业带。借远期温州新机场的落户,更可打造现代化空港、深水港“两港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北轴”:即“大(小)门岛以及其连陆工程产业发展轴”。该轴主要依托大(小)门岛油气中转储运基地的产业基础以及大小门岛连陆工程,抓住新一轮东海油气开采和上岸的机遇,纵深开发深水岸线资源,大力引进项目,打造温州石化产业基地和船舶修造基地,成为温州新兴临港工业集聚的“桥头堡”,温州区域经济增长新的拉动点。

“两环”:即为以旅游为主体的“环海中湖景区产业发展圈”和以渔港经济为主体的“环洞头渔港产业发展圈”。

——环海中湖景区产业发展圈:该圈是洞头海上旅游产业和城市发展契合的重点区域,应以满足温州及周边地区的休闲度假需求为主导方向,通过新城区拓展、五岛连桥和洞头峡跨海大桥建设、温州最大的城市岸线景观资源开发,紧密围合本岛北部、霓屿岛、状元岙岛南部和三盘岛、花岗岛,配套建设海滨公园、海景建筑和海上旅游设施,形成以海岸风光、海上娱乐、滨海人居和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滨海综合旅游产业带,使环海中湖景区成为温州的城市海上风光和海上运动中心,并以旅游业拉动第三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

——环洞头渔港产业发展圈:该圈是依托本岛的连港环岛公路,形成以温州(洞头)中心渔港和东沙渔港为纽带,且把本岛南片及附近海域上的半屏、大瞿和竹屿等景区(点)和海洋科技区、南塘水产品加工贸易区等串联成链,形成以渔港(避风港)为龙头、以水产品加工基地为依托,集水产贸易、旅游休闲、科技工业、海岸岛礁风光为一体的环渔港经济圈;并在适当时机将本岛新城区与中心渔港以隧道形式南北相连,以形成海上城市功能集聚效应。

“三区”:即为“六岛区”、“大小门岛区”和“鹿西岛区”。

——六岛区:包括洞头本岛、三盘岛、状元岙岛、霓屿岛、花岗岛、半屏岛等。该区包含了洞头基础设施建设最为快速、城市化意义最为深远的五岛相连区,产业分布领域广且集中度大,是集中体现洞头综合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开发的核心区域。以匹配的优势资源多样化为支柱,坚持开发为主、整合为辅,主要发展港口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临海加工业、海洋渔业、海洋能源利用新兴产业等,形成经济、文化、信息、经贸、工业、旅游接待中心。

——大小门岛区:包括大门岛和小门岛。主要依托大小门连陆工程和小门油气中转储运基地的产业基础,抓住新一轮东海油气开采和上岸的机遇,纵深开发深水岸线资源,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形成以石化储运、石化加工、港口物流、船舶修造和矿产品(花岗岩)加工为支柱的临港产业体系,打造浙南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和船舶修造基地,成为温州集聚新兴临港工业的“桥头堡”,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鹿西岛区:鹿西岛是洞头主要的捕捞和水产交易基地。未来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渔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围绕浙南重要的海上水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全面发展渔业的前后向产业,成为优势突出的渔业产业化基地。

在温州港要建设成为“长三角”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线港、浙南闽北以及更大范围的区域性枢纽港的定位中,洞头深水港口群要成为温州的“出海大通道”和服务于以温州为中心的经济圈层的重要海上物流中心。

1、港区布局

根据温州港功能定位,洞头列岛港区是以集装箱、件杂货及油气的中转为主,客货兼备,内外贸易结合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区,布局上要形成深水外用、浅水内用的基本格局。

♦状元岙港区:依托后方集疏运体系的建设,建成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温州远洋中转运输基地和大型临港工业发展区,成为温州口外深水港的主体港区。2007年建成港区一期工程5万吨级(兼靠10万吨)集装箱泊位2个,港区陆域2.5平方公里,年吞吐能力集装箱20万teu,件杂货70万吨。到2010年集装箱150万teu,远期为300万teu。

♦小门岛港区:依托小门岛石化中转储运基地,规划为服务于基地的石化专用港区。加快深水港扩建,建成20万吨级石化专用码头。

♦大门岛港区:大门岛港区分黄大峡、青菱屿、临港工业区岸线和大门市政岸线四部分。

黄大峡岸线:位于大门岛东北—北侧,可建5-20万吨级泊位6个,为远景规划港区。

青菱屿岸线:位于大门岛南侧,规划为多用途泊位,为远景规划港区。

临港工业区岸线:位于大门岛南侧,紧临青菱屿港区,性质为临港工业区专用岸线。

大门市政岸线:位于大门岛西南侧,可建500-1000吨级客货泊位9个。到2007年新建3000吨级货运码头1个和大门客货运综合站。

♦三盘港港区:规划为小型物资中转港区,到2007年新建3000吨级货运码头。

♦黑牛湾港区:位于洞头岛南侧,作为港口发展预留区,大瞿岸段开辟为以货物中转为主的散杂货港区。

2、海运业

依托洞头港口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网络体系建设,重点抓好状元岙、大小门岛港区的开发,奠定洞头作为温州深水港区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县域范围内其它港区作用,合理布局、功能互补,逐步形成吞吐量大、航线众多、集疏运便捷的海上物流枢纽,努力构建浙南海运强县。

以状元岙港区为龙头的集装箱专用港区,要积极拓展港口后方腹地和承接洞头疏港高速公路和铁路支线建设。要适应国际贸易和远洋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要,加快完善港口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船务、远洋运输公司到港挂靠航线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进港发展,发展与港口相配套的港航服务业、仓储服务业、保税加工业,建设港口型物流产业区,成为温州轻工产业向海外拓展的门户港口。

以大小门岛深水港为主的石化专用港区,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快石油、煤炭等战略能源储备和在沿海布点的有利时机,配合温州石化基地的产业大发展,加快招商和建设10万吨级以上的专业港口和专用码头,打造以油气为主的港口型石化仓储物流基地。

岛内其他生产、生活性港区重点建设三盘港、大门货运码头和大门岛车渡码头、状元岙岛车渡码头和鹿西岛货运码头(兼顾汽车轮渡),通过汽车轮渡,使洞头南片至大门、鹿西实现“软连接”;大力发展岛际间(本岛和大门、鹿西)、洞头至坎门以及大门、鹿西至温州的豪华高速客轮。

岛内与码头配套的公路网络和站场建设重点是新、改建五岛相连接线公路,以及连港环岛公路和大门、三盘环岛公路、鹿西公路,建成洞头客货运中心、大门客货运综合站、五岛沿线养护站等,为今后港区疏运提供便捷条件。

要积极促进本县海运结构调整,提高海运装备整体素质,优化运力结构,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要科学制定海运业发展规划,全面衔接与之密切相关的港口、船舶修造业、临港工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态势。

全力推进连接周边陆域的管道、公铁联运的集疏运体系建设,采用基地型发展模式,形成以石化储运、石化加工、船舶修造、矿产品加工、能源等为重点的临港产业群,把洞头打造成为浙南闽北重要的临港工业基地。

——石化储运、加工业

以大、小门岛为主体,尽快实施连陆工程,加快深水港口和水、电、路配套建设,解决制约石化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

近中期重点建设小门岛石化储运基地,2007年前建成20万吨燃料油及原油库、3万立方米液体化工库、3万立方米汽油库年中转量200万吨以上,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石化储运基地和亚洲最大的常温液化气集散中心。远期建成一个20万吨级油气码头、5个5~10万吨级石化码头和相适的千吨级码头,年中转能力超过500万吨。实现30万吨沥青加工厂的规模化生产,同时积极引进域外石化合作项目。打造4平方公里的小门石化储运加工基地。

适时加快大门岛石化储运业发展。依托大门岛的岸线和土地资源,与小门岛共同构成石化储运基地。2020年前建成3个5~10万吨级码头,储备区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加快大门石化基地建设,规划控制约5平方公里土地用于中远期发展,发展方向为低污染型石化深加工业。

——矿产品加工业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海洋资源相一致的原则。主要开发利用花岗岩、砺壳等矿产品。

以大门岛为主体,积极调整、规范花岗岩开采加工布点,科学规划矿产开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提高花岗岩开采水平、深加工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到2007年,花岗岩开采产值8000万元。

砺壳开采以大门岛北、霓屿东部、三盘门、大瞿西、黑牛湾等为主。

——船舶修造业

紧紧抓住温州被确定为浙南船舶修造中心及我国运输业、船舶修造业蓬勃发展的契机,主动承接,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大门成为全市船舶修造业基地,促进转产转业渔民投身海上运输及相关的新兴行业。

在大门岛乌仙嘴头—山背头一带长约5公里岸线,后方可围垦面积约1.5平方公里,并控制纵深部分山体作为后备用地,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大门船舶修造基地,并与乐清(黄华)船舶修造基地共同构成温州市修造船业产业带。同时在温州(洞头)中心渔港、黑牛湾等大型避风良港和避风锚地形成洞头南部以服务过往船舶为主的修船业。

——能源(风能)工业

以海洋风能开发为主。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建设洞头风电场,使洞头纳入全国20个10万千瓦以上大型风电场选点。一期工程建设本岛、大门岛、小门岛、鹿西岛风电场,安装发电机组60台,装机容量4.65万千瓦。

加快海洋渔业战略性调整,主攻养殖,调整捕捞,深化加工,拓展流通,构建多元化的现代化海洋渔业体系。

——加快海洋捕捞结构调整。完善海洋捕捞准入制度,严格执行休渔期、禁渔区制度,降低近海捕捞强度。调整改进渔船,实现渔船钢质化、装备现代化,开辟远洋作业,开辟新渔场。推广渔业节能和一线保鲜技术,发展冰鲜运销船,提高渔产品的附加值。健全捕捞基地通讯服务网络,加强信息交流合作,努力在基地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切实做好渔民职业技能和素质培训,提高渔民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主攻海水养殖。做大做强以羊栖菜、紫菜、深水网箱养殖为主导的养殖产业,建成全国养殖示范基地和打响“国字号”品牌。加快发展水产苗种业,重点抓好名优鱼类工厂化育苗、浅海藻类种苗繁育和水产原良种培育三大工程,逐步形成浙南水产品种苗产销中心。在养殖布局上,重在挖掘养殖区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潜力,合理部署养殖功能区划,形成以深水网箱、藻类养殖为主的浅海养殖区,以藻类、缢蛏养殖为主的滩涂养殖区,以鱼虾蟹贝为主的围塘养殖区,以放流名贵海洋生物为主的人工鱼礁区,以岛礁自然增殖、人工养殖、海洋牧区化养殖等生态型开发为主的岸礁生态利用功能区,构建浙南“海上牧场”。

——深化水产加工流通业。依托温州(洞头)中心渔港,加快建设南塘水产品加工贸易区,建成浙南水产品交易市场和水产品加工基地,与鹿西组合港共同发挥作用,主动承接温州渔市场的迁移,成为辐射力强的浙南海产品物流中心。大力培育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大力发展“订单渔业”,重视深水网箱、藻类养殖品的深加工和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医药制品的研制开发。鼓励发展各类渔业中介组织,实施渔、工、贸、科一体化经营,推进渔业产业化。加快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拓展国际和国内市场,促进水产品流通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加强渔(农)业与旅游的结合,鼓励支持富余渔(农)民转产转业发展休闲渔业。结合渔港建设,开发“渔家乐”等特色项目,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形成渔港沿线同渔业关联度大的综合产业带。结合养殖多元化和无居民岛开发,发展生态观光养殖、海钓、滩涂旅游等休闲渔业,加快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保持良性循环发展。近期以竹屿岛、百浪鼓为重点建成集生态、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海上生态休闲基地。

——加快发展渔港经济区。通过连港环岛公路使温州(洞头)中心渔港与东沙渔港连为一体,尽快建成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部级渔港和浙南避风良港。全面开发环渔港经济带,建设成为以渔港为依托、以渔业产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和补给、水产品集散和加工、休闲渔业为一体,产业体系较为完善的现代化渔港经济区。充分发挥渔港经济区的海洋渔业、信息、物流、文化、休闲、集镇等集聚功能作用,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跨越式发展。

以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为导向,依托海岛、海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突出特色,努力实现由风景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全面发展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综合服务、旅游商品生产、旅游娱乐、旅游文化等在内的综合性的旅游产业,形成融“港口景观、海滩浴场、海上运动、海岛别墅、海滨公园、海鲜品尝、海洋文化”为一体的浙南休闲度假型的滨海旅游胜地。

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大力拓展旅游空间,科学策划和配置旅游项目,形成“一湖、一城、三群”的海洋旅游新格局。

“一湖”:指海中湖景区,由霓屿岛、状元岙岛、花岗岛、三盘岛、洞头岛等岛屿环列而成,分布有新城湖区、三盘湖区和花岗湖区,水面面积约12.5平方公里,是开发海上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通过建设洞头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结合城市规划和港口规划,因地制宜布置海洋公园、游艇基地、水上运动区、垂钓区、度假区等设施,成为温州的城市海岸观光和海上运动中心。

“一城”:指本岛内部的城市公园和外部的“旅游黄金海岸”。通过建设新城海滨公园、东屏公园、燕子山公园、望海楼公园、海霞军事主题公园等一批居民休闲和海岛旅游相得益彰的城市公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品位。充分发挥东南部岸线自然景观集中、景观保存完整的优势特色,通过连港环岛公路将景点串珠成链,构建从东沙渔港(妈祖宫)至贡尾海湾、大沙岙海滨浴场、仙叠岩、红石滩、东岙旅游服务区、半屏景区和中普陀寺的“旅游黄金海岸”。

“三群”:指北部岛群旅游区、中部岛群旅游区和南部岛群旅游区。

北部岛群——指大门岛、小门岛、鹿西岛及周边礁岛。以大门岛马岙潭、观音礁、龟岩为核心重点发展山地和滨海休闲度假旅游,配套鹿西鸟岛生态观光。中远期配合港口的建设可开发港口观光旅游项目。

中部岛群——指“六岛相连”岛群。在三盘渡假村、望海楼、海中湖、仙叠岩、大沙岙、海霞军事主题公园等景区基础上,大力打造“神州海上第一屏”的半屏景区,结合新城和环洞头渔港产业带建设,开发岸线景观、城市公园、海岛别墅、渔家风情和休闲渔业旅游项目,配套建设旅游交通、星级宾馆和旅游服务功能区,形成集海滨观光、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洞头旅游中心区。

南部岛群——指大瞿岛、竹屿岛、南北策岛及周边礁岛。重点发展大瞿海岛探险游、竹屿野营休闲游、大策岛海洋观光游等旅游项目。结合人工渔礁建设,开辟垂钓区。

依据市、县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趋势,洞头应加快建设综合型滨海出口加工基地,形成温州市滨海出口加工业的前沿阵地。通过临海工业这个载体,把海洋的利用及海洋优势的发挥由海域向陆域转移和扩展;加快促使陆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内陆的经济技术力量向本域倾斜,充分发挥港口、海运等方面的优势,向海外辐射。

——加快滨海出口加工区建设。依托围垦造地工程,科学规划,突出以发展滨海出口加工业为重点,加快建设杨文工业区、海洋科技产业区、南塘水产品加工区和大门花岗加工区,形成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海洋出口加工产业簇群,集聚规模效应,提高临海工业的产业层次。

——构筑“温州浅滩”—状元岙港区出口加工产业带。围绕温州(洞头)半岛工程和深水港口开发,温州浅滩工程填海造地区将是温州未来工业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土地,且紧邻温州中心区,接受产业辐射能力强,依托港口发展临港工业的条件优越。应积极构筑温州浅滩—状元岙港区的出口加工产业带,通过设立与港口一体化的保税区、保税仓和加工贸易区,逐步形成以港口为优势,贸易、加工相结合的进出口加工体系,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力争形成滨海出口自由贸易区。

——提升滨海出口加工业的竞争力。加速重点骨干企业和实体型企业的技术改造,重视高新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加强基础装备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大力提升信息化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引进清洁生产理念和模式,发展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产业。逐步形成以抗病毒为重点的医药工业,以精深加工为主的水产品加工业,以精细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构筑洞头特色滨海出口加工综合体系。

加快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争取在海洋生物医药、功能保健食品和海水、海洋能开发利用等新兴产业领域取得新突破。

——海洋医药及保健食品业。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海洋药物科研单位的合作,健全研发和产业化生产体系,加快开发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好的海洋医药和海洋绿色保健产品,积极申请绿色企业和绿色产品称号。海洋科技产业区要成为高附加值的海洋产品加工基地和海洋科技产业研发基地。

——海水和海洋能开发利用。引进海水淡化综合利用技术,适时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化,缓解近期的海岛淡水用水紧张。积极开发风能、盐能、潮汐能、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有效利用海洋清洁能源,形成多能互补的海洋资源开发体系。

——海洋信息服务业。着力推进“数字海洋”工程。加大海洋信息服务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完善的海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和海洋信息化体系,实现海洋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在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海域受损与生态环境的恢复、海洋产业的资源保护和生态化提升、海洋灾害的预警预报等领域发展相关技术,不断提高海洋开发管理水平和控制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指导下,通过综合管理和海域治理使海域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得到缓解,并逐渐恢复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环境。

——加大海洋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及监测机构,加强海洋执法队伍建设和综合管理。

——控制陆源污染,增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处理率和达标率;缓解海水养殖投入品污染,科学制定海水养殖发展规划和合理布局海水养殖,有效控制近岸海域海水养殖总量和密度,防止海水养殖自身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开展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及污染物容纳能力综合评价,注意开发强度和密度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海洋污染调查、监测和管理,将洞头海洋污染监测纳入到全市乃至全省的卫星、船舶、岸站等立体海洋监测系统、灾害预警系统。

合理利用和港湾综合整治

岸线资源合理利用。深水岸线优先保证重要港口建设需要,以适应洞头(温州)大型港口大型化、专业化、及全天候海运发展的需要;对具有特色海岸自然、人文景观的岸线要加强保护,尤其是以本岛为核心的五岛连桥岛屿区域——中部岛屿群,要充分发挥岸线自然资源,构筑海岛岸线景观形态;保护护岸植被,加强侵蚀岸段的治理和保护,严禁非法、过度采矿。

滩涂资源合理开发。科学论证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准确掌握滩涂动态变化规律,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进行有计划、科学合理的围垦开发利用;试点开展滩涂养殖环境评价制度,控制滩涂养殖投入品污染,保持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平衡。

港湾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港湾海域的环境保护管理,减少海洋的污染及生态资源的破坏;通过在港口、码头、运输船舶中安装油水分离器,建立废油回收处理装置,以减少流动船舶对港湾的油污染;增强环境监管力度,大幅削减瓯江及乐清湾带入的污染排放量。

保护

积极筹建海洋特别保护区,加强生物物种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南策岛石斑鱼增殖特别保护区:继续加大在南策岛以东,包括东策岛、五屿头、四屿等一带岛屿海区放流增殖石斑鱼,同时要切实搞好其它重要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回游通道及其环境的保护。

经济幼鱼及产卵亲体特别保护区:依据《国务院关于渤海、黄海及东海机轮拖网渔业禁渔区的命令的补充规定》,洞头确定从北纬27。38/至28。01/,东经从121。36/至121。55/,该线以西海域作为机轮底拖网禁渔区,严格实施休渔期和禁渔期制度,以有效保护经济鱼类亲体及其稚幼鱼,促进鱼类资源的繁殖。

大瞿岛生态特别保护区:该区位于洞头岛东南面的大瞿岛,区内有部级保护植物全缘冬青、蜈蚣兰,以及省级保护和浙江省新分布植物,如黄松、台湾景天、毛柱郁李等16种,另外还有海岛特有植物7种,以及大量滨海植物,是洞头县各岛中植被资源最丰富的岛屿,要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合理规划保护各类生物资源。

鸟岛生态特别保护区:充分利用该区常年有海鸥、贼鸥、白鹭、白鹳、海燕、赤嘴鹭鸶等栖息繁衍的鸟类资源特色,规划建设范围主要包括北爿山屿、南爿山屿、北猫屿、双峰山屿、南摆屿、北摆屿等6个鸟岛在内的鸟岛生态特别保护区。

依据国家海洋局颁发《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的要求,按海岛资源优势对洞头县无居民岛进行功能划分,加强无居民岛管理和生态保护,促进无居民岛的合理开发利用。

——充分挖掘海岛海阔、水清、礁美、鱼丰的旅游资源,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有效开发景点景区,发展滨海度假、生态旅游以及生存探险等特色型的海岛旅游。主要包括大竹屿、小竹屿、东策岛、北策岛、鸟屿等岛屿。

——在有重要价值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分布区,为维持海洋的自然多样化和丰富性,依据有关法律和规定程序建立海洋自然特别保护区。主要有大瞿岛生态特别保护区、东策岛放流增殖区以及南北鸟岛特别保护区等。

——用于渔业、农业生产。竹屿岛西部规划3000亩发展浅海深水网箱养殖;白龙屿、北策岛东侧、竹屿岛北侧发展放流增养;竹屿岛东、南侧发展人工鱼礁;北策岛、五屿头岛、笔架屿等在渔讯季节上岛搭棚从事张网捕捞作业。

——用于海洋公益服务,设置灯塔、航标以及领海基地标志,对航海安全和海岛权益起保障作用等。主要包括虎头屿、草屿、赤屿、笠岩岛、龙眼礁、梅花礁等

——其它无居民岛目前或近期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或不宜开发利用,原则上应保护其自然生态状态。

、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一)健全海洋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大力宣传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全县人民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经济意识和海洋管理意识,增强发展海洋经济的紧迫感和保护海洋资源环境的责任感。

健全海洋管理体制。建立多级海洋综合管理机构,加强各涉海部门和地区间的海洋事务协调管理,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科学利用,提高海洋资源综合效益。

强化海域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海域使用管理,认真实施海域使用证制度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

加强海洋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海洋监督机构的职能,加强海洋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海上执法力度,切实抓好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科技兴海,提高海洋产业竞争力

全面启动“科技兴海”规划。深入、系统地开展海洋科技的综合研究,完善科技攻关手段,逐步建立先进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增加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

加大海洋科技的投入。争取省级、市级科研经费补助,建立科技兴海财政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科技兴海的投入;积极引导涉海企业加大自身的科技投入,广辟横向开发的融资渠道,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建立健全海洋科技推广体系。加快海洋信息系统、网络以及海洋科技示范区的建设,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实现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积极引进高级海洋科技人才,加强海洋科技队伍建设;根据海洋经济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开展多种海洋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涉海劳动者的素质。

三)广辟投融资渠道,加大海洋经济投入

投资多元化。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渠道、多种经营形式一齐上,广泛吸纳和动员全社会资金投向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形成新型海洋开发机制。

建立专项资金。积极争取省、市资金资助,将海洋开发与保护建设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设立涉海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的专项资金。县级及各乡(镇)政府要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加大对海洋开发与综合管理的投入。

健全投入机制。按照“非禁即入”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推行股份合作、公开招标、竞价承包等方式,放开搞活经营机制,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环境

以改善海洋开发条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为出发点,集中推进和加快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化,优化海洋经济外部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产业层次,有效吸纳陆域产业向半岛转移。

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建设灵霓海堤和疏港高速公路,以及洞头连港环岛公路、大小门连岛工程、洞头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洞头峡跨海大桥工程)、鹿西岛公路和车渡码头等工程,改善岛陆、岛际交通;同时以状元岙港区为重点开发建设洞头深水港区,构筑大交通,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条件。

水利设施建设。科学实施海涂围垦,拓展海洋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空间,做好土地资源的储备。加强供水水源保障力度,实行统一管理调度,重点做好洞头(温州)陆域引水工程。

电力、通信建设。继续完善大陆向洞头海岛供电工程建设,为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重点做好110kv输变电工程。提高通信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满足海陆间及海上作业对各种通讯业务的需要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继续抓好海岸防护工程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健全海洋气象、海洋通讯、海洋环境、海洋灾害、赤潮监测等海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防御系统。

五)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海洋经济外向空间

扩大海洋产业的对外开放。引导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资金投向洞头海洋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滨海旅游、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篇2

一、现状与趋势

“九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信息化建设“二十四字”方针,不断提高信息化意识,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正式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信息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得到重视,全市信息化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圆满完成了"九五"的各项计划指标。电信网、广电网、移动通讯网的接入网络基本覆盖全市,个人计算机迅速进入家庭。每百户pc机拥有数达到8台,家庭电视机平均每百户122.7台,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0.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0万户,普及率达到23.6%,全市因特网用户为1.0万户。信息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总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甚至与区内其它城市相比,在投资力度、工作协调、认识观念等方面尚有差距;信息基础设施尚不完备,重复投资与低水平建设并存现象比较突出;信息资源开发分散,综合利用和共享程度较低;信息化软环境的支撑体系尚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信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软件和开发薄弱。这些问题和不足使我市信息化的水平难以更好地提高。

人类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进程。信息产业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中国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即面临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特别是《基础电信协议》和《信息技术协议》的生效,经济全球化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信息产业将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信息化人才的国际和国内争夺战也将愈演愈烈。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发达地区高度重视信息化,将其作为城市发展战略和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市当前面临环境和资源的严峻挑战,信息化更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西部大开发为我市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将提高我市的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实现现代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确立为乌海市面向21世纪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是重大的战略选择。

二、指导思想、发展策略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的信息化发展方针,围绕乌海市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迫切需求,坚持以电子政务为重点,自主研究开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工业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信息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优化信息化软环境为保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我市信息化的跨跃式发展,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整体素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建设“数字化乌海”奠定基础。

(二)发展策略

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组织推进、统一标准、政策导向、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等作用,结合市情,对信息化建设全局予以指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面向有效需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联合共建,整合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发挥综合优势,共建我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联合开发信息资源。在市属各委、办、局,各区和各企业之间提倡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从我市的全局出发,打破部门、单位之间的界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合作、互补互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发挥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整体优势。

突出重点,应用主导。配合乌海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和重大发展机遇,围绕城市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解决关系到全局发展的关键问题,切实体现信息化的倍增效益;围绕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和要求,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解决为民服务的关键问题,使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现代信息社会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应用水平。

技术创新,跨越发展。紧紧跟踪世界信息化潮流,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积极探索,避免弯路,不断强化科技创新,重点研发和引进城市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努力实现跨越发展。服务为龙头,客户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依托,以服务为龙头,以客户为中心,培育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带动整个信息产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主要任务

(一)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期末,初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构建起“数字乌海”的基本框架。信息化总体水平进入自治区先进信息化城市行列。

2.具体目标:建设覆盖全市的多主体宽带城域网络,互联互通,其传输能力不小于2g,交换能力不小于10g。宽带骨干网人口覆盖率建成区达到90%,郊区大于40%;宽带接入的家庭普及率全市总体达到15%以上。广播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网家庭接通率达到85%以上,数字广播开始向全市播出。计算机的普及率达到每百户20台;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60部;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5%;互联网人口比例达到15%以上。国家机关行政管理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60%以上的企业进入电子商务;建成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服务支撑体系;税务、金融、公安、财政等部门全面实现“金税”、“金卡”、“金盾”、“金财”工程。建立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孵化体系,形成关键信息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在信息技术的一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二)主要任务

1.推进城市网络化、信息化水平

大力发展宽带接入网建设,实现将宽带接入网作为普遍服务的基本目标。建设和完善乌海政府公用信息平台,建成扩展到3个市区的平台汇聚节点,形成覆盖全市的网络互联、信息交换的基础设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多种类、多速率的移动通信业务和增殖业务,推动宽带无线上网,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加快改造整合全市有线电视网,在网台分设基础上,积极发展新的增值业务。研发和引进新的互联网络技术,促进互联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提供商的发展;鼓励市民通过各种方式使用互联网,提高互联网应用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特许经营、普遍服务的建设和经营方针,综合利用地下、地上传输通道空间资源,建设乌海市集约化弱电管网工程。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加强无线电管理工作。

2.推进政务领域信息化

在政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工作岗位、业务及其工作流程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进行精简优化,使之标准化、规范化,推动职能转变和政务公开,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行政成本。加快机关内部办公的电子化、网络化,党政机关下发的文件,除向主送单位发送少量供存档的纸质文件外,均通过网络传递或;内部办公的文件,均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制度,推进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为政务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础,争取走在全区政务信息化的前列。20*年底前,基本实现面向企业和公众业务上网进程和政府内部办公的电子化及网络化。在此基础上,到20*年,构建起乌海市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框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政府部门内部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跨部门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程度明显提高。60%的党政业务工作,在网络环境下进行;50%的党政机关对社会公众服务在网络上提供和实现,真正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宽带传输、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从而初步实现政务信息化。

3.推进国民经济和企业信息化

重点是实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包括金融、税收、公安、商贸、旅游、教育等)等领域的信息化。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立现代农业信息网,为农业在育种、种(养)植、栽培、加工等方面提供应用技术信息服务,以信息技术带动我市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等各个环节运用信息技术与装备,建成若干家“数字企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以电子政务促进电子商务建设,利用电子商务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企业实现信息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

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统一管理,建成覆盖乌海地区全体医疗保险参保人群数据库,并逐步实现含五保合一、劳动力市场、民政福利等领域为一体的全市社会保障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普及社区信息化,建设一批智能化示范社区,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完善科教资源体系和科教数据库,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科教信息服务;建设开放式的网络教育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系统,促进各学校互联互通,开展网上科普、网上教育、远程教育,推进科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在市各大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现联网,建设医疗卫生数据库,建立咨询信息服务系统,开展方便群众的专家网上挂号预约及与国内各大医院联网的远程医疗等业务。

5.深度开发和综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根据政府管理和决策的职责需求,理顺政府信息收集、交换、共享、分析、处理的体制和机制,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科教兴市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重点开发社会公益性信息资源,加快建设以乌海市政府公用信息平台为枢纽的公用信息资源网络,将全市的旅游、娱乐、公共交通、医药、卫生、社区服务、文化教育等信息源和各个公用信息站点联网运行,并在公共场所建立信息查询的网点,为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检索服务和公共信息,满足公众对各种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逐步向家庭信息化、个人信息化过渡,为全社会服务。结合建设重大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历史文化、空间基础信息等一批急需的综合性公用基础数据库,并实现网上服务。加快企业和消费者信用记录信息库建设,开发和利用市场信息资源。重视传统介质存储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以数字图书馆工程为突破口,将一批有价值的文献和音像资料数字化,并建立可联网检索使用的数据库;建立健全宣传、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库,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上宣传、文化活动。

四、重点工程

按照《乌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目标,根据我市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规划(2003-20*年),确定重点工程项目为20项。其中,政务信息化建设工程5项,社会公众领域信息化建设工程5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3项,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6项,社会信息化示范工程1项,简称“55361工程”。工程总投资约2.76亿元,建成后,全市信息化水平将明显提高,电子政务初见成效,为“数字乌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信息化组织体系

健全乌海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发挥其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宏观调控和决策的作用。根据我市一些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需要,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同时各区、各部门、各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由各单位一把手亲自挂帅,实行信息化建设“一把手”负责制。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对各单位的信息化工作负有业务领导和指导的职责。在企事业单位广泛推行信息主管制度。

(二)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投融资环境体系

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市、区两级财政的积极性,不断增加信息化建设投入。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将信息化建设资金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合理安排科技三项费用,重点支持公益性、基础性重大信息化项目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投入中,要统筹考虑配套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并将信息化投入纳入项目预算和决算。尽快适应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管理”的原则,鼓励各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建设,逐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方向转变。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政策性拨款和国际上优惠低息贷款,充分发挥上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支持作用,搞好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共建,多渠道筹措信息化建设资金。加大对信息化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避免信息化建设资金多部门、多渠道申报与审批和资金分散投入使用和管理。

(三)强化市场运作机制

对信息化建设项目实行专业化、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授权企业参与建设、运营、管理和筹资。市政府对经营性的信息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招标,授予中标的企业特许经营权。加大对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运营企业的监管力度,对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等各个环节进行规划、标准、安全、资费等各方面的监管力度,凡是不能够保证服务质量的企业,取消其特许经营权。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中介服务组织。重点发展有关的咨询机构、投资机构、工程监理机构、认证机构、社团组织、产业孵化机构等。通过信息化重大工程的建设,带动和扶持一批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

(四)加强政策体系建设和技术标准建设

制定鼓励、扶持信息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从事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的企业,参照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给予优惠。加强行政执法和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强信息化法制宣传和舆论监督,强化政府的导向和示范作用。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信息化安全、教育、普及活动,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意识。研究制定促进乌海市信息化发展方针政策。关注国际信息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事实上的工业/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技术接轨。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采用国家(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已有的成果。围绕我市信息化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在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推行标准化审查,对重要信息技术产品要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积极参加国家城市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测评工作。

(五)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信息安全的组织领导,成立乌海市信息安全工作小组,强化统筹、协调、管理职能。建立乌海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理顺管理体制,制定推行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和标准,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开发信息安全人力资源等。推行相关的政策标准,加强对信息安全产品、服务商资质、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与测评认证工作。建立健全网络专业岗位及培训、考核等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网络进行信息安全检测。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要进行信息安全的总体设计和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建设,并保证信息安全投资所占的比例;在系统验收时必须对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测评认证;对于已建的信息系统,要完善信息安全总体设计和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建设,进行系统安全测评。开展信息安全和信息法制教育,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识,防范、打击计算机与网络犯罪。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篇3

一、“*”期间我市商务工作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期间,全市商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方针,抓住入世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开展国际化经营,积极开展国内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及各类商务企业的共同不懈努力,我市的商务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完成了“*”预期目标。

(一)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期间,我市大力实施“大经贸”战略,进一步加快赋予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步伐,已形成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与专业外贸公司三路大军共进国际市场的局面,全市备案登记进出口企业累计达到552家,居全省前列。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期间,全市共累计完成进出口22.58亿美元,其中出口11.14亿美元,进口11.44亿美元。对外贸易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步加大,为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渠道实现多元化。“*”期间,我市外贸出口结构逐步趋于优化,在巩固发展玻壳、钢铁、电池、纺织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规模的同时,加快开发新的出口产品,培育出了豫北金铅公司、凯瑞数码公司、利华制药公司等新的出口增长企业,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成效。目前,我市已同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

(二)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期间,我市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期间,我市共审批外商投资企业61家,合同利用外资2471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501万美元。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解决了我市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安松公司、安阳凯瑞电脑数码公司、安阳旺旺为代表的2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安阳,标志着我市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水平正逐步提升。

(三)国内贸易在变革中稳步发展。“*”以来,我市商贸服务业的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以沃尔玛、肯德基、丹尼斯、华联为代表的国内外著名商业企业的进入,为我市商贸流通业增添了新的血液,提升了我市商贸服务业的档次,带来了新的理念,活跃了消费市场。“*”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573.24亿元,由2001年的90.19亿元增加到*年的145.6亿元,年均递增12.3%。我市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地位突显,商品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批发零售贸易和酒店餐饮、美容美发业销售额持续增长,连锁经营已成为我市发展流通现代化的主流。

(四)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期间,我市充分利用富余劳动力资源,积极组织外派劳务,促进了我市与国际间的经贸往来,缓解了就业压力。累计对外完成营业额2086.74万美元,外派劳务1692人次,其中从事制造业的有630人,从事建筑业的有580人,从事服务行业的有18人,其他行业464人,主要派往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阿联酋、越南、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期间,我市的对外经援也有了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安化集团于2000年11月23日承接了越南河北氮肥化工公司技术改造工程,总投资3228万美元。安化集团援越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奋力拼搏,*年7月,工程圆满竣工,建设质量全部达到优良,受到我国党和政府以及越南政府的高度赞扬。

(五)市场经济秩序逐步走向规范。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从2001年4月开始,我市从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入手,开展了食品药品、文化市场、集贸市场、加油站、旅游市场、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汽车拆解市场、毒鼠强、强化税收征管、打击非法采供血、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等专项整治;结合我市实际,以食品、药品、农资为重点,集中力量开展了打假治劣专项整治,对地条钢、假冒卷烟、拼装汽车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和整治;打破地区封锁,进行外商投资环境治理;持之以恒地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一批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得到处理,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执法队伍和执法力度得到加强,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好转,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六)对外开放工作取得新进展。截至*年5月,我市的内黄县、滑县、汤阴县3个县先后通过省开放办的验收,加入到全省重点开放县(市)的行列,标志着我市的县域对外开放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期间,我市商务工作的长足发展,得益于如下基本经验:

——领导重视,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期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国内外贸易作为我市经济工作的重点,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目标。加强对招商引资及国内外贸易工作的宏观指导,积极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先后多次召开高规格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对全市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并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鼓励扩大出口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政策措施。在市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拨出专款用于开展招商和经贸洽谈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更是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对全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国内外贸易工作进行考察、调研,经常听取情况汇报,多次对招商引资、国内外贸易工作做出批示,并亲自率队参加“红旗渠精神巡回展”、重庆亚太市长峰会、沈阳韩国周、厦洽会、高交会、河南省投资贸易洽谈会及其他国内外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活动。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招商引资报告。市政协专门组织了招商引资工作调研活动,为我市商务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坚持内外联动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坚持实施大商务战略,注重内外融合,力求国内外贸易齐发展。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加快我市技术进步和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来扩大国内外贸易;通过对外投资,带动技术、设备、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把货物、技术、服务贸易和投资相融合,实现引资、对外投资与国内外贸易联动发展。

——积极培育商务工作新的增长点。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注意培育新队伍,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项目,拓展新领域,为国内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坚持以改革统揽全局,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积极推进商务体制改革和国有商业企业改革,促进商务事业的发展。

“*”期间,我市商务工作虽取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个别单位、部门对开放带动主战略重要意义认识还不充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政策还未落实到位,影响我市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二是利用外资的规模小、渠道少。外资项目中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配套能力强的项目少,来安投资的跨国公司少。招商引资力量薄弱,熟悉招商引资的开放型人才缺乏,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和创新。三是出口商品结构不尽合理。初级产品、资源性产品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少,农产品出口比例低,服务贸易出口发展滞后。四是外经企业少,外经工作薄弱。五是流通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分散性、小规模的组织形式和传统的营销方式仍占有很大比重,组织化程序较低,集团化发展缓慢,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大多数国有流通企业体制陈旧、机制不活,历史包袱沉重、亏损严重。六是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个别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还相当严重,特别是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坑害群众的事件时有发生。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期间我市商务工作面临的形势

从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未来五年,我市商务工作仍然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为商务工作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五年世界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增长。世贸组织预测,未来五年世界货物贸易将继续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保持较快增长。同时,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新一轮国际直接投资将发生重大变化,更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制造及研发环节将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以制造业外包为主向以服务业外包为主转变,产业转移的档次在不断提高。这都为我们扩大出口、吸引外资、发展国内贸易提供了重大机遇,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从国内看,各项改革事业向更深层次发展,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将逐步被清除,经济发展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的阶段性成果和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都为继续抓住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正从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不断加大对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持力度。东部地区在宏观调控中受资源制约影响较大,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随着国内企业经济实力的逐渐壮大,对开拓国际市场、“走出去”的积极性和迫切性也在不断提高。

从我市情况看,目前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基础。一是全市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逐年攀升。二是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消费的升级,对中间性和基础性产品产生了巨大需求,而我市的工业结构正好适应了这一需求,为加快壮大我市优势支柱产业提供了强劲的市场动力。三是经济发展的后劲足。我市近几年的投资不断增长,一批大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逐年加大,一批大企业具备了快速扩张的能力。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不断优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卓有成效,各地各部门思开放、谋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些都为我们今后发展开放型经济,做好商务工作创造了难得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我市的商务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和困难:一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基础不稳。国际油价高位波动加大了经济运行风险;美国新一轮经济复苏缺乏强力支撑;欧美迫于通胀压力开始考虑采取紧缩政策;东南亚海啸灾难对世界经济影响还难以估量。二是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率调减等因素,都将对我市出口产生重要影响。三是随着国内贸易领域对外资的放开,国内商业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四是全国各地正在掀起新一轮大开放、大招商热潮,工作力度都很大,竞争空前激烈,形势咄咄逼人。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估计困难,避免盲目乐观,制定周密措施,保持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期间全市商务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期间全市商务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商务工作全局;坚持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坚持以优化投资环境为基础,把吸引境外省外资金作为扩大开放的突破口,以大项目为重点,积极承接“两个转移”;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努力提高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进出口额占全市gdp的比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和连锁商业销售额占全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实现商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期间我市商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对外贸易: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6%,累计完成635亿美元,2010年达到15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6%,累计完成30亿美元,2010年达到63亿美元;外贸进口年均增长16%,累计完成335亿美元,2010年达到88亿美元。

——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6%,累计完成25000万美元,2010年达到6000万美元。

——对外经济合作:劳务承包合同额、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外派劳务人数年均增长16%,分别累计完成800万美元、400万美元、780人,2010年分别达到210万美元、105万美元、210人。

——国内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累计完成1060亿美元,2010年达到265亿元。

——引进域外资金:实际利用域外资金年均增长12%,累计完成440亿元,2010年达到110亿元;其中省外累计完成205亿元,2010年达到50亿元。

四、实现我市商务“*”发展规划的主要措施

(一)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

1、强力推进开放带动主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安阳市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行动计划,继续实行对外开放工作“一把手”工程,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真正把发展开放型经济摆上突出位置,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协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领导力量到位、研究部署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继续实行对外开放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按照《关于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考核办法》,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定期考核目标完成情况;进一步扩大宣传,营造有利于对外开放的舆论环境;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合力,在全市掀起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高潮。

2、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要以优化投资环境为重点,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根本,尽快构建涵盖全市的投资环境责任追究体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真正形成“成本低、回报快、信誉好、效率高”的综合优势,吸引更多外来投资企业来安投资创业。进一步改善投资硬环境,加快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网络、能源、通信、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投资与建设。努力优化投资软环境,坚持依法办事,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加大“四乱”整治力度,切实解决诚信程度低、基层执法不规范的问题,维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成立安阳市外商投诉中心,做好投资环境考评工作,实行投资环境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投资环境专项整治活动。继续加大外商投诉案件查办处理力度,实行外商投诉处理责任制和领导包案制,加强对外商的服务和权益保护。努力办好现有的外商投资企业,发挥其示范作用。加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全力营造宽松开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守信公平的市场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

3、解放思想、创新方式。大力发挥中介机构的职能作用,逐步建立、规范和完善招商引资中介机构。积极推广符合国际惯例的委托招商、招商等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采用项目融资、利用国外证券市场等投融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要充分调动企业自主招商的积极性。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引进外资,扩大规模,加快发展。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办好各类贸易洽谈会,积极改进招商方式,以项目单位为主体,有针对性地选择与项目有关的国家和企业对口招商,派遣项目小组跟踪重点项目和跨国公司,在重要地方设立招商引资的常驻机构,建立投资促进网络,以联谊会、联络处等形式开展工作,与跨国公司保持经常性的联系,稳步开拓市场。

5、完善项目库建设。重点抓大企业、大项目、大客商,选择适于并需要引资的市工业结构调整项目,“*”重点项目,高科技项目,出口创汇项目,农业产业化、服务业及基础设施项目等,加强项目的前期工作,增强项目的吸引力。协调解决项目资金到位和投产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合同金额签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成功率。适应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加快的趋势,重点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国内产业配套,延长产业链,更好地发挥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做好信息产业、汽配加工、食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利用外资工作。

6、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引导外资投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环保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特别是低耗能、低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引导外资嫁接改造国有企业。加大农业利用外资的力度,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引进农业机械化,逐步缩小我市农业与国外先进农业的差距。鼓励外商投资农产品精加工领域,鼓励外商投资农业出口创汇项目。

(二)千方百计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扩大进出口规模

1、继续实施全民外经贸战略,壮大对外贸易经营者队伍。加大进出口经营权备案登记工作力度,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获权,扩大外贸进出口队伍,力争2010年底全市进出口企业超1200家。继续抓好获权企业的后期管理,提高出口队伍整体素质。多种形式办好进出口业务培训班,帮助、指导和推动更多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力争使出口潜力转化为实际出口能力。

2、大力调整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抓住国家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机遇,克服不利影响,指导出口企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新产品的开发研制,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在巩固玻壳、钢铁、电池、纺织、医药等传统出口产品的基础上,大力组织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农产品的出口,实现规模上的突破。同时,积极引导进口,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技术设备,促进我市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3、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组织各类出口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交易会、经贸洽谈会,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搭建平台。同时,利用好与上级商务部门的对口工作关系,与驻外商务机构建立工作联系机制,组织小规模贸易团组主动出击,活跃企业与客户的对接,建立长久的贸易伙伴关系。

4、研究和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搞好利用外资和扩大外贸的结合,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扶持和培育出口创汇型和技术先进型企业的发展,推动我市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生产制造体系和产业链。

5、狠抓重点出口企业和重点出口产品,大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完善重点出口企业工作联系制度,对年出口额超100万美元的出口企业特别是安彩、安钢、利华、豫北金铅、丹尼斯克、凯瑞数码、永达熟食等重点出口企业,按旬进行跟踪,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生产和出口信息,分析问题,切实为企业搞好服务,发挥龙头企业和支柱产品的辐射带动作用,确保重点企业超额完成出口任务。

6、强化服务职能。为全市各类出口企业搞好政策、信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引导企业用足用好省、市外贸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机电产品出口技改贴息资金、出口产品研发资金、中西部地区外资企业前期审批发展基金以及出口信用保险扶持发展资金等。通过优质服务,促使现有出口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

1、加快制订和完善以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重点的流通现代化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大型批发市场向物流配送中心转变,集贸市场向超市发展,超市向连锁经营靠拢,连锁经营走大规模、集团化的路子,逐步实现营销方式的现代化。

2、按照“大众化、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扩大连锁经营的范围和规模,推动连锁业向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卖店、大卖场等多业态发展。积极拓展连锁经营范围,引导连锁业从中心市区向郊区、县城、农村集镇及市外拓展,实现贸、工、农一体化。同时积极引导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落户安阳。

3、发展物流配送,以传统商业、物资、仓储、运输业为基础,加强与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和物流商的合作,通过合理规划、资源整合、功能再造,引导企业发展物流业。

4、稳步推进电子商务,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争取全市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厦全部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5、制定优惠政策,出台支持措施,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现代商品市场建设、市场监控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19号)文件精神,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重点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支持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鼓励发展连锁经营项目,对主业突出、管理现代、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我市自有品牌大型连锁企业,在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物流配套中心项目建设贷款利息方面给予适当补贴。支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维护市场运行监测、预警系统。落实《安阳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建立市级肉、糖等生活必需品储备基金,保障重要商品供应,维护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支持“三绿”工程,建立酒类、肉类食品检测等体系。

6、提升市场功能和档次。(1)加强商业网点和市场宏观管理,调查研究和科学制定商业网点、市场发展规划,制定、完善安阳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办法和安阳市商品市场管理办法,尝试建立听证会制度,合理控制总量,积极应对入世过渡期结束后商业竞争的新形势。(2)培育发展大型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规范提升传统市场,改造建设专业市场。按照增强辐射能力、提升交易功能的原则,重点抓好蔬菜批发市场、果品批发市场、钢材市场、建材市场等,完善功能,提升档次,扩大规模,提高辐射能力。同时扶持和发展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引导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配送基地和销售网络。(3)全方位开拓城乡市场。积极发展社区商业,兴建一批超市、便民店。服务“三农”,以中心集镇为重点,鼓励商业服务业企业深入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态。发展订单农业,培育龙头企业和农产品运销合作组织。规范完善旧货市场,满足城乡居民需求。

(四)继续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外经工作快速发展

抓紧出台我市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意见,动员、鼓励我市有一定比较优势、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到国外投资开发当地资源,开展境外带料加工及装配业务,带动我市的相关产品、设备、零配件、技术和劳务出口,寻找新的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加快境外投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避险、担保、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与保障。

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外经经营权,壮大外经经营者队伍。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承包工程企业集团,统一对外承接工程项目,提高经济效益。鼓励企业以bot、带资承包等方式开展境外总承包和交钥匙工程项目,实施大项目拉动,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带动国内成套设备、配件和机电仪产品出口。

加强出国劳务培训,推进我市外派劳务结构向高层次转变。积极探索利用银行小额贷款与出国履约保险解决劳务人员前期出国费用,扩大外派劳务规模。积极向国家承包商会申报部级外派劳务基地县。组织到沿海发达地区宣传推介,开辟新的外派劳务渠道。探索建立对外劳务合作援助机制,规范劳务市场,保护外经企业和劳务人员合法权益。

(五)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整治力度

1、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的专项治理,重拳打假、严格执法、净化市场。

2、实施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加大“三项执法”力度,推进“三绿工程”,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市场。

3、认真开展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分类调查工作,制订行业规划、技术和服务标准,搞好酒店酒家评等定级工作,规范餐饮企业的经营行为。

4、继续搞好成品油批发和零售企业的清理整顿,严格审核和监管,规范市场准入,合理调整加油站规划和布局。

5、搞好特殊行业市场建设和管理。规范拍卖、典当、租赁、旧货流通等特殊行业的市场。切实抓好旧机动车交易和报废汽车管理工作,规范汽车市场秩序。

6、深入开展建设“诚信安阳”,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以建设“诚信安阳”为目标,整合社会信用信息资源,积极探索建立我市综合诚信平台,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

(六)深入开展“效能革命”,建设朝气蓬勃的机关文化,全面提高执行力,建设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商务工作队伍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篇4

用途广泛,中药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医药需求的升温,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中药材栽培投资期短、效益高,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易接受,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最有效途径。市委市政府把中药材列为了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因此,中药材产业将会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亮点。

一、市中药材生产发展现状

无论种植面积还是产值都有很大的增长,市经济作物生产中已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产值约占整个经济作物总产值的三分之一。预计今后几年仍会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据统计,2008年全市中药材种值面积已达26.5万亩,中药材生产是近年来我市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比2000年的5万亩增加21.5万亩,增长4.3倍。其中:新化县种植12万亩,涟源4万亩,双峰9万亩,娄星区0.8万亩,冷水江0.6万亩,开发区0.1万亩。中药材总产值4.5亿元,比2000年增加3.7亿元,增长4.6倍。中药材生产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

二、我市中药材生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中药材产业近年得到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种植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规模还较小,布局比较分散,多数农户都是利用边角地、瘦地和一些旱地、坡地、山地发展起来的。虽然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大户,但成规模连片种植的还不是很多,集约化程度低。二是服务滞后,扶持不够。社会化服务只局限在产中的农资供应和技术指导,产前的信息和产后销售服务等环节仍然比较滞后,同时专业技术人才缺少,难以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对流通经纪人和商贩缺乏统一管理和正确引导,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销售网络。同时信贷的支持力度不够,不少农民因缺少资金而无法扩大种植规模。三是信息不畅,抗风险能力差。由于农户分散经营,缺乏正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加上销售渠道狭窄,无法抵御市场风险,从而极易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四是标准化种植缺乏,品质意识不强。农民对中药材gap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种植、管理、施肥、施药,采收都比较随意,种植的不规范,导致有效成份缺失,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等,不符合cap要求,这将严重制约中药材生产的发展。五是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虽然目前全市有成规模中药材加工企业10家,但真正具有现代生产线和加工技术的不多,大部分生产设备落后,加工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从而也影响了中药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我市发展中药材生产的有利条件

1、多元气候良好生态环境为中药材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我市地处云贵高原向江浙丘平过渡地带,山地成片,丘岗交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72米,地势高差悬殊,最高山峰1622米,最低海拔仅64米。山地气候、土壤、植被的垂直带谱分布明显,从山脚至山顶的气候为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土壤为红壤、黄壤、山地黄壤、山地灌丛草甸土;植被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暖性林、暖性灌草丛。由于山区资源分布的立体性、垂直地带性、地貌与土壤的多变性,以及南北、东西等向的差异性,造成山区多层次、多类型、小范围内千变万化的生态环境条件,成为各种药用动植物生长繁育的好场所。全市中药材种类1146个,245科,811属。其中植物类71科,612属,1034种;动物药74科,99属,101种;矿物药11种。中药材品种繁多,蕴藏量大,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发展前景。

2、有良好的中药材发展基础。我市有传统的中药材种植习惯,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医药的需求升温,近年我市中药材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市现已建成万亩以上的基地5个,5000亩以上基地10个,1000亩以上基地40个。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9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即新化奉家、水车的金银花、大黄、苡米、云木香基地;新化槎溪、双峰甘棠、三塘、涟源古塘、荷塘玉竹基地;新化文田、大熊山的茯苓、厚朴基地;新化金凤、天门的天麻基地;新化圳上的杜仲基地;新化吉庆的板蓝根、柴胡基地;新化坐石的百合基地;新化曹家、白溪的桔梗基地;冷江三尖、潘桥的栀子基地。

3、中药材加工业的兴起为发展中药材生产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全市上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0家,年加工能力达4万吨以上。随着一些中药材加工企业的投产和兴建,加工能力还在逐年扩大,80%以上的中药材原料将在市内就地加工转化进入国际国内市场。中药材加工企业大都采用“公司 基地 农户”模式和“公司核心区 农户分散区”模式,在各县市建立中药材gap种植示范基地,彻底解决广大药农丰产卖难的问题,调动了广大药农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全市中药材生产的快速发展。

四、2009-2013年全市中药材发展规划

2013年全市中药材面积发展到40万亩,总产值20亿元,面积增加13.5万亩,产值增加15.5亿元。全市建成万亩以上基地8个,5000亩以上基地15个,1000亩以上基地50个。根据现有基地建设和发展情况,建设好十大中药材生产基地:㈠新化奉家、水车金银花、大黄、苡米、云木香基地;㈡新化槎溪、双峰甘棠、三塘、涟源古塘、荷塘玉竹、白术基地;㈢新化圳上、古台山杜仲基地;㈣新化文田、大熊山的茯苓、厚朴基地;㈤新化金凤、天门的天麻基地;㈥新化吉庆、曹家、白溪的板兰根、桔梗、柴胡基地;㈦双峰杏子、蛇形山、新化坐石的百合基地;㈧冷水江三尖、潘桥、新化田坪的栀子基地;㈨涟源龙山、白马的黄柏、黄姜基地;㈩娄星区双江的党参基地。

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企业。积极扶持以星剑药业、福泰药业、四春堂药业为龙头的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同时积极引进发展兴建一批中药材加工企业,使成规模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到20家,年加工中药材原料8万吨以上。

五、实施中药材发展规划的主要措施

1、抓住地域特色,选好特色品种,形成支柱产业。改变过去那种品种多杂散的局面,集中精力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有一定技术基础、产品质量高、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中药材品种作为支柱产业给予重点扶持。

2、建立中药材生产高新技术示范园和中药材种苗基地。加大中药材高新技术研究力度,不断开发出满足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中药新品种。同时积极引进中药材新品种和加快中药材种苗繁殖力度,以满足全市中药材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

3、下力气抓好基地建设。基地是产业的基础,针对当前主导产品基地规模偏小、规模化程度较低的实际,要下功夫扩大基地建设规模,有了一定规模,就能带动市场开发。在基地建设中要突出本地山青水秀、无污染的自然优势,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产品基地,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适应当前中药材国际化的需要,培育名牌产品。

4、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成熟技术推广力度。积极开发我市农村一些好的传统种植技术,同时大力推广新技术。要加快对现有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技术培训力度,尽快普及中药材种植技术。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篇5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2)

(一)发展基础………………………………………………………………(5)

(二)发展机遇………………………………………………………………(5)

(三)面临挑战………………………………………………………………(5)

二、**规划总体发展目标…………………………………………(5)

(一)指导思想………………………………………………………………(6)

(二)基本目标………………………………………………………………(6)

(三)基本原则………………………………………………………………(7)

三、主要措施…………………………………………………………………(7)

(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7)

(二)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9)

(三)以旅游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1)

(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12)

(五)着力实施大开放战略,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14)

(六)以建设“10 1”体系为突破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6)

(七)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7)

(八)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平安**……………………………(19)

(九)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21)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草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准确把握**时期所面临的宏观背景,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规划,对于我县抓住机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五”期间,全县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对接珠三角,融入泛珠区”发展战略,牢牢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狠抓落实,使我县经济社会和发展环境跃上了新台阶。

(一)发展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年实现生产总值25.54亿元,比2000年增长82.4%,五年年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达8898元(折合美元1085美元),比2000年增长75.2%,五年年均增长11.9%;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由2000年的0.911亿元,增加到**年的2.4亿元,比2000增长1.65倍,五年年均增长21.5%;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8.3%提高到**年的9.4%。地方可支配财力不断增加,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亿元,比2000年增长79.1%,五年年均增长12.4%。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县完成出口总额157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18392万美元。

产业升级跃上新水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全县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从2000的28.3:36.5:35.2调整到**年的21.7:42:36.3。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花卉苗木、肉鸭养殖与板鸭加工、蔬菜、生猪、果业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以钨深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开采与深加工业、食品业、制衣业和以洗涤、蚊香、电子装配、生物医药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服务业稳步发展,以梅关古驿道、花卉观赏等为代表的休闲旅游持续升温,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

城乡发展呈现新面貌。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自然村落规划194个,改造空心村48个,80%的村组达到安全卫生饮用水标准,82%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城市品味不断提升。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区人均拥有道路9.1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8.7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年达36.2%;城镇化率达到33.86%。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两纵三横”公路主网架正在建设,完成国省道改造64.13公里、县乡公路改造36.5公里,行政村通水泥路289公里,新增道路里程332公里。新建35千伏变电工程3个,改建35千伏线路5条,改造各种线路1029.89公里,期末发电装机容量34265千瓦。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全县初中生升学率达到50.56%,比“九五”末提高24.12个百分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成效,疾控中心落成投入使用,医疗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卫生条件明显改善。科技对工业、农业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分别达到40%和43%。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总数控制在28.78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2‰。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23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15元,比2000年增长32.3%,五年年均增长5.9%。就业和社会保障不断改善,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完善了城市低保、失业保险、农村特困户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了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基金和农村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等制度。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板凳龙》、《苏区干部好作风》、《人之初.月光光》等节目,分别荣获省市优秀奖。体育中心田径场已建成,我县运动员荣获省运会2枚射击金牌和市健身气功比赛一等奖。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业废气达标率为100%,工业废水达标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86%和51.8%,比2000年分别上升16个百分占和27.8个百分点。国土、矿产资源保护、民政、统计、档案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机制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林业、商业、经贸、乡企、二轻、水电、建设等系统的一大批国有、集体企业顺利转制,实施了采矿权、林权的拍卖,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10+1”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主要执法执纪部门的收费审批项目进入中心,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各项改革顺利实施,林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事业单位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实行了“乡财县管乡用”财政制度改革试点,县直机关单位基本进入会计中心集中核算,为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

(二)发展机遇

产业梯度转移带来的机遇。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劳动密集型、能源消耗型产业正逐步向中西部转移,将给我县带来承接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的机遇。

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赣州革命老区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国家将在现代农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发展大流通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这为我县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和重大项目落户提供了便利,将促进我县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赋予部分市级审批权限的机遇。我县已纳入“赣州市一小时都市经济圈”,并被赋予部分市级审批权限,使我县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机遇,有利于争取市内重大项目的布点建设,加速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产业发展。

交通大发展机遇。赣韶高速公路已开工,赣韶铁路**期间也将开工,出口通道更加通畅,将从根本上解除交通、区位对我县的严重制约。

(三)面临挑战

产业竞争力不强。主导产业规模偏小,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短、效益低。

经济外向度偏低。经济开放度低,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不高,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快。

资源环境压力大。资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有所加大。

构建和谐社会的困难较多。就业和再就业矛盾比较突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公共财政支出压力明显加大。

总体上看,我县发展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必须通过加快发展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二、**规划总体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完善体制机制为核心,继续坚持大开放主战略、主攻工业战略、结构调整战略、城乡互动战略、体制创新战略、全民创业战略和执政能力建设战略,坚持集约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一切为民发展,加快“对接珠三角,融入泛珠区”步伐,按照“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努力把**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钨采掘、集散、深加工基地,江西重要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珠三角的旅游休闲观光基地”,奋力实现县域经济的新跨越。

(二)预期目标

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比**年翻一番。具体指标为:

经济总量更大——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9%以上,五年翻一番,2010年分别达到51.5亿元、4.8亿元和2.4亿元,人均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结构得到优化,期末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到14:49: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

体制更健全――到2010年,体制创新取得新突破,基本完善“10+1”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社会更进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等条件有较大改善;科技对农业和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8%和45%。

环境更优美——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化率达到45%,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民生活和居住水平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与“十五”相比下降20%,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步形成。

生活更安康——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分别达7.3%和8.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到40%和50%以下。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体系更加完善。

(三)要实现以上奋斗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壮大经济综合实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效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只有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大力清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加速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对接融入与互动,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为经济发展拓宽更广阔的空间。

——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只有不断加大工业项目引进力度,扩大工业投入,扩张工业总量,优化工业结构,提高工业效益,才能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推动**经济加速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只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的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赞同和支持,获取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三、主要措施

为全面完成**规划提出的总目标,五年中的工作重心和主要举措是:

(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建设新村镇。加快以村镇规划为龙头的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三清”为先导,以“三改”为基础,纵深推进全县村镇规划设计工作。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以旧换新,建设设施配套、美观适用、格调鲜明、具有客家文化底蕴的农民新居。通过“三改”和完善村镇社区服务体系,改善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配套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以奖代补、实物补贴等形式,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以防洪工程、水毁工程、蓄水工程、病险水库加固、水库渠道配套建设为重点的水利建设,重点实施油罗口水库、石门口水库、合江水库除险加固,争取对跃进水库除险加固,提高水利设施抗洪防灾能力。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安全用水问题。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大力推广使用沼气,加强节能技术和设备的推广普及,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工程,保障农民生产和生活用电。加快农村公路改造和建设,完成通村水泥路290.2公里,提高通村水泥路等级,**期间实现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大力促进农村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文化体育、信息通讯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扎实发展新产业。扎实发展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推进农业区域性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实施优势发展战略,以323国道为主轴线,突出发展花卉苗木、商品蔬菜、以板鸭为主的家禽养殖加工,生猪、甜玉米、脐橙、毛竹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注重以工业化、集约化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运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措施,积极引进外资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兴办各类基地,培植一批规模大、实力强、辐射广、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力争五年内把赣源食品厂、南安板鸭厂、新兴龙食品厂等27家现有龙头企业培育成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到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0.83亿元,年均增长4.5%。

全面培育新农民。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龙头,发挥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乡镇技能培训基地和县、乡、村三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的作用,按照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要求,以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务工技能、三产服务技能、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维权知识和城镇生活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使我县18—45岁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技术,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产业农民、产业工人和三产服务者;到2010年培训农民6.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6万人。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完善村民理事会制度,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水平。加强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准,造就既有较高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组建新经济组织。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农民发展和壮大新农村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优质、便捷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鼓励和引导企业、农民、供销社及其它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农产品行业协会,特别要建立起与主导产业相联系的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提升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力争五年内把现有花卉协会、白鸭产业专业协会、果业协会、蔬菜协会、水禽养殖协会、甜玉米协会、毛竹协会、机收协会等37个加工型、营销型和基地型协会发展到50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的覆盖率达60%以上。与此同时,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机、农技服务、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病虫害防控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促进农业集约化、标准化、安全化经营,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

着力塑造新风貌。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契机,在村容镇貌和精神风貌等方面塑造农村新风貌。按照“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要求,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认真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抓好商业、幼托、农技、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基本实现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

(二)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围绕支柱产业,整合资源,培植骨干,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到2010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0.4亿元,实现利润1.2亿元,实现税金2.0亿元,年均增长17%。突出发展以钨为主的有色金属业。严格资源保护政策,鼓励和支持县内深加工企业有效利用国外、县外的矿产资源,把我县培育成全国重要的钨采掘、集散和深加工基地。做好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和规划,以探矿权、采矿权与矿产品深加工项目相嫁接,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依托县内现有钨、钼、钴生产加工重点企业,引导企业开发生产钨深加工产品,全力培育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到2010年,有色金属业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25.1亿元,年均增长20%,占县属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62.15%。实现工业增加值6.8亿元,占县属工业企业增加值的61.5%。努力发展服装业。发挥劳动力充足、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厂房、设备,加大纺织服装企业的招引力度,努力引进沿海服装、针织加工企业,不断扩大**服装生产加工规模;建立健全制衣行业协会,引导制衣企业由来料加工型向生产型发展;加强技术改造投入,提升纺织服装档次,尽快创出具有自己的服装品牌。到2010年制衣行业实现销售收入8820万元,年均增长11%,占全县属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2.8%。全力扩大以啤酒、板鸭为主的食品业。扩大啤酒产量和质量,以生产中高档纯生啤酒为主,创出赣良啤酒品牌。依托“南安板鸭”的品牌优势,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商标有偿使用办法,引进外商投资,调动民间力量,迅速增加南安板鸭的生产能力。到2010年,全县食品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13亿元,年均增长8%。致力发展新兴产业。根据**产业现状,重点发展以家庭日化用品、电子装配、医药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产业集群,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多极增长的工业发展格局。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年均增长18%,占县属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12.4%。

培植壮大骨干企业。立足县内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实施资源加基地的招商战略,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与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合作,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形成一批技术实力强、资源集中度高、经济效益好的龙头和核心企业,并以龙头和核心企业为依托带动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以中小企业集聚促进龙头企业的壮大,培植以伟良钨业、海创钨业、金城钨业、龙威钨业、悦安超细、华润铜材为重点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以润致制衣、励佳针织、万隆制衣厂为重点的服装产业集群,以赣良啤酒、南安板鸭、众人食品、牡丹亭食品、赣源板鸭为重点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和以邦达高科制药、江西榄菊日用制品、骏华日用制品、新声电器、纬格电子、超弦电子为重点的新兴产业集群。加快企业家队伍建设,鼓励个私业主、外商等各类企业管理人员参加人才培训、国内高等院校深造、出国考察学习,接受系统理论学习,开阔视野,努力造就一支事业心强、素质高的企业家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每年评选出一批有一定基础、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效益较好的县内重点企业和“十强民营企业”,实行一企一策、重点调度、重点管理,在技术改造、人才引进、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倾斜,并推动企业强强联合、膨胀规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主导产业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有色冶金、食品、制衣等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传统产业研发、设计水平以及工艺和生产技术的变革。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姻,联合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引进高科技人才、技术专利,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新产品开发。围绕有色金属、电子装配、生物制药等领域,鼓励企业建立并推行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体系,积极与沿海发达地区、国际大公司开展合作,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县内重点企业引进以钨为主的精深加工等技术,实施生产线技改扩能,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将一批县内重点企业培植成省级、部级名牌企业,以名牌产品带动主导产业发展。

提升工业园区开发水平。加快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新世纪工业小区、新华工业小区、新城工业小区,加快规划建设皇隆工业小区。积极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多渠道投资融资,引导外商、个私业主投资兴建厂房和基础设施,加快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工业园区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园区,壮大园区产业规模,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主导产业聚集的洼地。到2010年,入园企业达到100家。优化工业布局。采取以市场引导为主,政府推动为辅导手段,通过合理规划和政策引导,在县城中心城区布局传统名优食品生产加工区,新世纪工业小区布局以加工生产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羽绒、针织、纺织服装为主的现代轻工业产区,新华工业小区布局以有色冶金为主的生产加工中心产业区,皇隆工业小区布局以钨深加工、食品加工、电子为主的中心产业区,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工业园区为核心的工业发展格局。注重园区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园区开发用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的控制,确保每亩投资达到30万元以上,容积率0.5以上,建筑系数30%以上,行政办公用地占项目用地总面积的7%以下;严禁污染性企业项目入园,鼓励环保型企业项目入园,促进园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县工业园招商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为入园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以旅游业为重点,促进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加快建设特色旅游业。按照“统一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高品位规划开发景区,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做精做足“红色、古色、绿色”资源文章,打造“梅国之旅”品牌。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品位。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增加旅游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观开发,重点加快梅关风景区、丫山森林公园景区、牡丹亭文化主题公园、河洞温泉----章江第一漂生态度假景区、南方三年游击战景区、钨都景区等精品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和建设,努力改善旅游业基础条件。加强营销和宣传,积极开拓客源市场。以对接融入、多边协作、强强联合等方式,加强与粤、港、澳、台等地的旅游合作,精心策划**旅游推介宣传,积极融入“红三角”旅游圈和“赣州市一小时都市经济圈”,培育以港、澳、粤和赣州市为主的旅游市场,建成港、澳、粤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坚持产业联动战略,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充分发挥旅游“一业带多业、多业促发展”的产业联动作用,发展旅行社,壮大导游队伍,办好旅游车队,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提升宾馆、娱乐等旅游接待能力,加快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相关产业发展,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接待旅游总人数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2亿元。

着力培育现代物流业。以融入赣州市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为出发点,以建设专业市场为重点,科学规划并加快建设“一个中心、六个专业市场(即物流中心、南安花卉交易市场、南安板鸭大市场、钨产品交易市场、新城薄皮西瓜交易市场、池江水果及生猪交易市场、青龙商品蔬菜交易市场)”,整合物流资源,构建布局结构合理、技术设施先进、运转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把**建成承接赣州与“珠三角”物流的节点城市。积极扶持第三方物流,对县内物流资源进行整合,鼓励其承接县内生产企业的物流业务,推进企业物流向社会专业物流的转变。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培育和壮大本地物流企业,引入外地先进的物流企业投资建设区域性的采购中心、配送中心,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档次和水平,增强我县产品的集散功能,形成现代物流供应链。鼓励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之间的联盟与合作,切实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大力发展中介和社区服务业。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对投资、消费的双重促进作用。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加快放开和搞活二、三级房产和地产市场,适度发展高档商品房,重点发展风格多样、功能完善的住宅小区,推动住宅小区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同步完成。制定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由县城向重点镇及中心城镇转移,积极开发城镇居民小区,达到既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又节约农村宅基地的目的。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以建设“数字**”为目标,加快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逐步实现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和各单位接入政务信息网,实施党政部门网上办公、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为社会提供法规、政策咨询和申报、登记、审批等服务,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着力提升金融保险业。支持县内金融机构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激活金融资金,增强金融保险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拓宽信贷营销品种,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金融主导的方式,建立科学规范的钨、钼、锡及其深加工矿产品质押贷款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大力发展各类担保机构,为中小型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城镇社区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养老、医疗保健、文化、修理、家政等行业,提高社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培育、代办、经纪等商品市场,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等服务业,不断拓展法律、咨询、会计、评估、牧业管理等行业中介服务领域。

(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完善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按照“做强一点,建好一线”的点轴发展战略,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科学合理确定城乡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功能区划以及城镇发展规模和建设速度,围绕“轴线串镇”、“一心二极三大板块”的城镇体系战略构想,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即以323国道、赣韶高速公路、赣韶铁路以及向西延伸的县道形成东西向的城镇发展主轴,串联起新城、池江、青龙、南安、吉村等城镇,成为县域内经济活动最频繁、联系最密切的地带。到**末,把县城建设成旅游服务、商务会议服务为主体,以工业园区工业产业为支撑,以山水园林为主要特色的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城镇加大集镇建设规模,建成东部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型中心镇,成为**县东部板块的中心镇,成为东部的增长极,带动东部集镇的发展。吉村建成西部生态农业、地产资源加工、旅游的中心镇,成为西部板块的中心和增长极,带动西部乡镇的发展。通过努力,基本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和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将**建设成为江西省一流的最适宜安居乐业的生态城市、省级文明城市。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适应县城扩容要求,加快以城市道路、大型停车场、给排水、环境卫生与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市政建设,提高城市运转效能和承载能力。重点建设好体育中心、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公务员写字楼、板鸭大市场,自来水厂管网改造等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建设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垃圾中转站、公厕、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厂等市政公用工程。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着力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管理有序的现代化新型住宅小区。创新城市经营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储备、整理、招标、拍卖等手段,盘活存量资本,走以地养建,以建养建之路,增强城市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招商引资和激活民资,引进市场机制,采用bot和特许经营等手段,吸引各类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镇建设投资市场化、社会化和多元化。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坚持城乡联动,整体推进,不断完善城管执法的组织网络和责任体系,逐步健全县、镇、街道三级管理长效机制和网络建设,形成“大城管”格局。改革城市维护体制,推行城市规划、建设、经营分离,推进园林、环卫等公益事业建管分开、建养分离,实现城市管理由经验型向法制管理型转变。

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完善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严格执行城镇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调控小城镇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稳步推进村庄和集镇建设。加快中心镇、小城镇和中心村的交通、通讯、商贸、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小城镇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聚,增强吸纳和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优化小城镇节点布局,优先发展新城、池江、吉村等3个重点小城镇,樟斗、左拔、浮江依托钨矿资源的优势分别建成钨矿采掘、加工型的特色集镇,形成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富含地方特色、辐射带动大的经济强镇。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45%。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重点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的对接功能和承载能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赣韶高速公路和赣韶铁路建设,提升对内对外的通达性和开放度。加强乡村公路连网建设,重点建设池江-大兰、河洞-大兰坑、内良-五洞等乡际、县际、省际出口路和通村水泥路199.7公里,构建我县“三纵三横”(三纵:323国道、赣韶高速公路、赣韶铁路;三横:新下线、池信线、黄漂线)的交通格局,形成内畅外联、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网络,从根本上突破交通“瓶颈”制约。完善县城内部路网,加强县城道路建设。新建章江河南岸道路(**中学-滩头电站小康桥)、金莲山大道西段,改建解放桥。合理布局停车场和公交场站,建设汽车南站和公交车站。发展和改善高速客运、城市公共交通,增加省际、乡村客运班线,满足城乡居民交通需求。提高能源保障水平。加快能源建设步伐,重点开发章江水能资源,新建一批小型水电站,规划兴建风力发电站,实施县城管道天然气网,在农村重点推广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以农网、城网改造为重点,不断优化能源供应体系,新建池江110kv和南安220kv变电工程、黄龙和樟斗35kv输变电工程、余崇线110kv输电工程,对宝珠山、新民变电站进行改造、增容和扩建,增加电网供应能力,实现县城配电网自动化,形成安全、可*、高效的输配电网络。

(五)着力实施大开放战略,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主动融入泛珠区作为全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机制体制、产业分工、要素市场等发展路径上的互通互融,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不断扩大开放型经济规模,提高我县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提升利用外资水平。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实施资源型、市场型、战略型招商。突出产业招商、委托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促进招商引资的社会化、市场化,推进招商主体的转变,形成政府引导、中介服务、企业为主的招商运行机制。注重招商选资和“择优选项”,积极承接沿海产业和技术转移,把引进外资同提升我县有色冶金、食品、服装针织、电子电器、日用化工等主导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的人才,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外向型企业,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提升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领域,鼓励外商投资农业、生态、水利、交通、能源、市政、卫生、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外向发展优势。积极利用国外贷款。有效利用国外中长期优惠贷款,加快交通、能源、房地产、供水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联系,合理有效地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创优招商引资环境。在着力改善交通、信息、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同时,重点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创造稳定、透明的管理体制和公平可预见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完善协调服务机制,实现招商引资由“政策优惠型”向“环境优化型”的转变。大力营造以企业为重点的发展环境和以项目为重点的投资环境,着力构建公平有序、法治严明的市场秩序和诚实守信、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形成吸引投资、促进发展的长效机制和亲商、便商、护商的社会氛围。根据沿海产业转移的特点和县内外资企业的发展方向,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满足外来企业招工需求。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的作用,严厉处置破坏招商环境的人和事,让投资者舒心、放心。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结构,扩大规模,着力提高外贸发展水平。完善扶持政策,立足县内优势资源和企业,培育出口产业和出口龙头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提高外贸出口在本县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鼓励现有服装等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增资扩产,完善加工贸易产业配套体系,优化商品出口结构,扩大提高加工贸易对本地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引进培育外贸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促进企业产品出口。力争设立海关、商检点,降低招商和外商的投资成本。

(六)以建设“10 1”体系为突破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10+1”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我县“十大体系”综合示范县建设工作,注重软件与硬件协调推进,以重点建设人力资源、信息网络、社会保障、产权交易、金融服务、政策法规体系为突破口,整体推进“10+1”体系建设,形成有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激活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率先在全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造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实行激励人才成长、鼓励人才创业的系列政策,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人力资源体系。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安全可*的信息网络体系。继续加大力度,依法扩大城市低保、社保、医保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农村社会保险试点,尽快建设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各类产权市场,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体系。支持和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强化银行信贷服务,构建运作规范、信用度高、品种多样的金融服务体系。参照沿海发达地区的做法进行政策创新,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建立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经济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将政府工作逐步转移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改变经济管理方式,将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以及统筹协调、维护市场秩序上来。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重大决策公示制度、新闻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强化行政许可监督,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监督体制。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实施电子畅通工程,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提高行政效率,着力打造为民、高效政府。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健全公务员激励和约束机制。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明确划分政府投资权限,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进一步落实企业的投资自主权,及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投资信息和市场准入标准,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产业领域,引导企业投资。完善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金融机构及金融监管机构的联络与协调,加大对企业的放贷力度,促进银企合作共赢。加快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步伐,强化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主导功能。

推进公共财税体系建设。合理界定县、乡事权,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增强乡镇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优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县内各项事业发展。积极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加强收支两条线制度管理,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财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进一步增强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能力,促进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继续推进和加强政府采购制度、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确保资金规范有效使用。研究制定绩效评价和奖励办法,逐步建立“谁发展快,谁受益大”的财政激励机制。

深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国有、集体企业改革遗留问题。进一步完善已改制企业股权结构,加快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运营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分配体制、养老保险制度及其他相关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员进入社会保障步伐,降低管理成本,增强发展活力。

健全全民创业机制。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进一步激发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热情,为加快发展、富民兴余注入强大持久的内在动力。完善全民创业的政策机制,认真落实全民创业在投资项目核准(备案)、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各项措施,重点落实小额信贷、税费减免、户籍管理、创业辅导服务网络等扶持政策。拓宽创业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创业培训指导,形成一整套吸引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创业的机制体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农村居民进城务工经商,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复员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及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七)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全面发展。坚持教育的基础地位,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县城以**中学、梅关中学,乡镇以新城中学为主的高中教育布局,建设**中学新校区、梅关中学教学楼和实验楼,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开发优质高中资源,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市场机制,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包括坚实的基础教育、完备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组成的终身教育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区、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激发教育教学活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民间资金举办非义务教育,形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建设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保护,促进教育公平。**期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

提升科技发展水平。紧紧围绕科技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兴余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围绕以钨为主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和花卉苗木产品深度开发,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和科技兴农工程,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现代化,提高科技对工农业的贡献。到2010年科技对农业和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8%和45%以上。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激励措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带动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实施技术入股等优惠政策,加强县内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整体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机制,有计划地培养人才。加大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形成合理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坚持柔性引才战略,广泛吸纳各类优秀人才,抓紧引进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紧缺急需的中高级经营管理、金融、贸易、交通、建筑设计、计算机、海关口岸、物流等人才,注重培养钨深加工、旅游、服装、食品、花卉等优势主导产业人才,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四支队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做好与先进发达地区人才政策的衔接和开发合作,健全优秀人才奖励制度等措施,创建良好的人才引进、培养环境;完善县域经济人才数据库,定期提供和人才信息,完善客座专家数据库,发挥专家作用,引导各类人才向县内重点产业、重要区域、重大项目集聚。加速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促进人才自由、合理流动。到2010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000人,建立并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使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全面发展文卫体事业。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出发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充分发挥疾控中心和乡镇防保站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急救体系,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点,新建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逐步建立起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卫生体系;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建设水平,加强行政村卫生所建设,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和贫困农民家庭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5%以上。加大文化产业改革和发展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加大对社区和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发展广电事业,实施有线电视数字整体平移,巩固和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培育体育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兴建体育设施,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严格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严格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健全计划生育基层网络,新建新城、池江、青龙、樟斗、吉村镇计划生育服务楼。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201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31万人以内。

(八)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平安**

营造山明水秀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环境质量。在严格保护、适度开发的前提下,强化章江水系水源的污染防治和保护工作,严禁在县取水源头处进行养殖、开矿选矿及兴办有污染的企业,防止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重点控制“三废”污染,禁止高污染项目建设,在新、扩、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中,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期末,工业污染源100%达标排放。开展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试点的建设。切实保护梅关国家森林公园、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努力实施封山育林、生态公益林、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等工程,把**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县。加强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城市净化、亮化、硬化、绿化和美化工程,新建县城垃圾卫生填埋场、县城污水处理厂和章江源头水污染治理工程。以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县为契机,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切实把**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家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园区,逐步构建循环型社会。引导企业发展清洁生产,加快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逐步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逐步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分类回收体系,发展回收、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营造诚信友爱社会。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加大对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就业困难群体的托底机制、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就业服务补贴制度,切实做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失地农民、城镇退役士兵、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鼓励城乡居民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1.5%。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全面推行“五保合一”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方式,强化保险基金征缴和安全运营,不断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和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以股份制、非公有制经济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加大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力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大对妇女儿童、弱势群体关爱力度。继续实施《**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加强保护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大留守弱势群体关爱力度。不断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切实做到“老有所养、失有所济、病有所医、贫有所扶、困有所帮”。到2010年末,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法规规定的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率达到80%。

营造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积极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努力探索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切实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继续抓好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环境,形成安定团结、和谐平安的法治环境。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创建平安**,加强信访工作,构建快捷高效的信访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治保网络,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综合治安管理,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安全生产。加强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和专项治理,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和完善以预防为主,预防、处置和救援相衔接,运转高效的预警和应急体系,提高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

(九)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励全县干部群众保持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快和推进“诚信**”建设,在全社会树立起诚信意识,培育和弘扬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精神,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妥善处理好新时期的社会矛盾,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重视和维护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进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群众正确看待、支持和参与改革,凝聚和团结群众共同前进。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篇6

序言

**期间,**地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决策部署,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排难而上,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进步,全面完成了**计划的主要指标和各项任务,全地区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各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期间,全地区国民经济快速稳步增长,**年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48.78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年均增长8.7%,比“九五”期间年均0.2%的增长速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实现人均生产总值2700元,年均增长9.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达到2.32亿元,年均增长16%。全地区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工农业生产势头良好,**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1.7亿元,年均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9.7亿元,年均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7.4亿元,年均增长13.2%,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年的56:13:31调整到44:20:36,基础产业得到加强,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26亿元,**期间累计完成投资79.54亿元,年均增长38%,以乌鲁瓦提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农网改造工程、315国道改扩建工程等为主的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建设,使**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年全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3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00元,分别比**年增加543元和2785元,全地区累计有4.9万户22万特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帮助25.26万人口越过了低收入贫困线。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全地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全面发展,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得到认真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就,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推进,社会政治大局保持持续稳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地区向**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当前全地区还面临着五大突出矛盾:一是人均资源要素占有率低与农业人口相对较多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与城市就业压力巨大的矛盾比较突出;三是人口素质不高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四是环境恶劣、条件差与基础建设投入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五是分裂与反分裂斗争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制约**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需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期间下大力气予以逐步克服解决。

第一章指导思想

**是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地区抓住机遇、全面进步的崭新时期。这一时期,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将经受严峻的挑战;既充满光明的希望,又存在现实的困难。部署安排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对于**地区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新的历史突破,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决定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关键,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保证,以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围绕“富民强区固边”战略目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实施好“六大战略”,建好“五大基地”,实现“三个翻两番”的目标。“六大战略”即:农村经济围绕农民增收靠科技抓好“六个30万”,实施好科技创新战略;城市经济围绕财政增收靠招商抓好五大支柱产业培育税源,实施好体制创新战略;基础设施围绕跨越式发展靠支援抓好重大工程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实施好西部开发战略;社会稳定围绕和谐社会靠专人抓好六条治标治本措施的落实,实施好稳疆固边战略;精神文明围绕提高素质靠教育抓好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实施好文化兴边战略;党的建设围绕执政能力靠用人抓好以各级党组织班子为主的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好四中全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力争使**成为**经济发展更好更快的时期,社会政治更加稳定的时期,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要实现**发展规划的目标,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和牢牢把握以下几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动摇。深刻理解、正确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要求上来,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二是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不动摇。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调整产业结构与调整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结合起来,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三是坚持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关键不动摇。注意避免和克服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诸多问题,从以追求速度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各类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四是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动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把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五是坚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保证不动摇。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确保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六是坚持以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不动摇。立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谋划发展、搞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门路,增加人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二章战略布局

按照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是:培育一个经济核心区,建设两大工业园区,实现三大重点目标,加强四大工程建设,打造五大产业基地,抓好六大项目领域。

一个经济核心区:立足**市、**县、墨玉县、洛浦县(以下简称“和墨洛”)绿洲连片、区域集中、位居中心的发展优势,通过内挖潜力、自主创新,外靠支援、招商引资,区划调整、科学规划,努力培育以**市为龙头的“和墨洛”经济核心区,使“和墨洛”的经济发展成为辐射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两大工业园区:充分利用北京、浙江和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对口支援**的有利条件,着力在**市建设“浙江工业园区”,在洛浦县建设“北京工业园区”,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使两大工业园区成为**新型工业的集聚地和投资环境好、商务成本低、知名企业多、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大重点目标:按照“富民强区固边”战略,农村经济围绕农民增收靠科技抓好“六个30万”工程,即30万亩精品林果、30万亩设施农业、30万亩红柳大芸、30万头商品牛、30万头商品驴、30万亩高密度棉花,实现富民目标;城市经济围绕财政增收靠招商抓好五大支柱产业培育税源,即能源矿产开发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特色旅游业、民族传统手工业、商贸服务业,实现强区目标;社会稳定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靠专人抓好六条治标治本措施的落实,即严打抓情报、防范抓苗头、宗教抓管理、整治抓重点、教育抓团结、专门班子抓稳定,实现固边目标。

四大工程建设: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抓好政治文明建设;坚持用先进文化武装引领干部群众,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围绕提高素质靠教育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断优化社会环境,改善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

五大产业基地:按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根据**资源优势和现有基础条件,大力建设农产品生产开发、能源矿产开发、林果园艺、畜牧饲草和特色维吾尔医药“五大产业基地”,逐步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就业问题,拉动财政增收,增强经济势力。

六大项目领域: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集中力量抓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水利、交通、能源矿产开发和社会公共服务六大类重点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章战略目标

**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富民强区固边”的总体发展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到2010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分别比**末有较大幅度增长。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3亿元,比**年翻一番以上,比**年增加34.22亿元,确保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100元,年均增加28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7亿元,年均增加3000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9亿元,年均增长4.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5%;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5.5亿元,年均增长20%,占地区生产总值珠31%,其中工业增加值8亿元,年均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8.5亿元,年均增长1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4%。全地区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年的44:20:36调整为35:31:3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增加。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8亿元,年均增长18.8%,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比**期间增加182亿元,增长2.34倍;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率由**末的22%提高到**末的27%,新型城乡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和墨洛”核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2010年,“和墨洛”经济区的生产总值达到58.7亿元,占全地区生产总值的7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63亿元,占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的64%;第二产业增加值20.33亿元,占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的80%;第三产业增加值19.74亿元,占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0%。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比**年增加3500元,年均增加700元,年均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54元,比**年增加817元,年均增加160元以上,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消费达到1020元;完成72万人口越过低收入贫困线的目标。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10年,全地区科技发展资金投入达到2500元,比**年增加1630万元,五年累计投入8000万元;全面实现“两基”攻坚目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农村青少年文盲全部达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6%,乡村“三室一场”(文化室、阅览室、广播室、篮球场)建设达到100%;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覆盖率达到100%;城镇职工医疗改革进一步完善,农牧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力争达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初步建立起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口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到2010年全地区年末总人口控制在196万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1吨(标准煤)以内;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

——改革开放有新进展。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到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年的20%提高到35%,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比重由**年的10%提高到16%;对外开放迈出更大步伐,201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由**年的290万美元增加到**万美元,年均增长47%。

——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成果。民主法治进一步落实,政务、村务公开率达到100%,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兵地团结,兵地融合发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网络基本健全,公民法制意识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局面进一步好转,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和谐有序。

第四章战略任务和主要措施

**时期**地区的主要任务是:农村经济围绕农民增收靠科技抓好“六个30万”,实施好科技创新战略;城市经济围绕财政增收靠招商抓好五大支柱产业培育税源,实施好体制创新战略;基础设施围绕跨越式发展靠支援抓好重大工程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实施好西部开发战略;社会稳定围绕和谐社会靠专人抓好六条治标治本措施的落实,实施好稳疆固边战略;精神文明围绕提高素质靠教育抓好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实施好文化兴边战略;党的建设围绕执政能力靠用人抓好以各级党组织班子为主的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好四中全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完成“六大战略任务”,必须落实好以下主要措施:

1、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从农业地区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巩固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用工业化富裕农民,用产业化发展农业,用城镇化繁荣农村,从各方面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稳定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依靠现代农业科技,加快实施“六个30万”工程。到2010年,完成“六个30万”中的“三个30万”,即实现30万亩精品林果,户均一亩,人均千元;30万亩红柳大芸,户均一亩,人均千元;30万亩高密度棉花,户均一亩,人均150元。同时,30万亩设施农业,户均1亩,人均千元,30万头商品牛、30万头商品驴,户均各一头,人均500元的任务要完成过半,为实现富民目标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力争通过十二五的继续努力,到2015年,全面完成“六个30万”,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4000元。

实施“六个30万”工程,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实施30万农村科技明白人培训工程,充分发挥专家和广大技术人员的科技服务作用,加强科技示范乡村建设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普及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要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强化市场开拓,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内联农户、外联用户、生产有标准、竞争有品牌、规模有龙头、服务成体系”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要坚持占补平衡原则,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加强耕地保护。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要加快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到2008年全面完成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累计建设抗震安居房35.6万户。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解决村级集体无收益问题,强化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来抓,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立足能源矿产资源优势、特色农副产品优势、政策支持优势、廉价劳动力优势和电力供应优势,积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按照“以工业强区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项目带动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特色加工为支柱,以环境建设为保障,围绕新型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市场化、产业化、民营化建设步伐,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以工业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带动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期间,全力实施农产品综合加工项目、维吾尔医药开发建设项目、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石油产品开发等十二大工业建设项目,积极培育特色品牌,尽快把**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能源矿产开发、林果园艺、畜牧饲草和特色维吾尔医药“五大产业基地”,带动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北京、浙江两个工业园区建设,并在投资、土地、税收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和支持区内外企业入住园区,参与五大支柱产业开发。以北京、浙江两大工业园区为平台,逐步建成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明确、工业结构优化、产业基础扎实、联动作用强大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构架,早日实现工业强区的奋斗目标。把新型工业化发展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力度,抓好旅游景区和线路规划布局,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全方位开放服务市场,积极发展服务业。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改革开放。把招商引资作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开拓市场,加快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立足优势,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以最有吸引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最好的资源和项目,最优惠的政策,广泛吸引国内外企业和各方人士来和投资兴业,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推动**经济大发展。牢固树立改革创新要勇于冒风险的思想,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有利于招商引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树立大开放意识,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利益为主的狭隘思想观念,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管理型、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树立“只要你来干,手续我来办”的理念,为投资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扩大政务公开,加快“诚信**”建设,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律环境和正确导向的舆论环境。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水利、交通、建筑工程公开招标最低中价中标和经营性土地出让公开拍卖最高价中标制度。积极推动金融信贷支持企业发展的改革步伐,搭建良好的银企服务平台,加强银企合作交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所有制结构调整的重点,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对口扶贫的有利条件,广泛开展与北京市、浙江省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以及各方面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按照“边疆共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要求,不断推进军、兵、地融合发展。

4、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根据**实际需求,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对口支援省市、企业的大力支持,不断加强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渠系治理改造力度,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提高节水灌溉能力。积极开发地下水资源,加快塔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完善乌鲁瓦提水利枢纽配套工程,争取于田吉音水库、玉龙喀什河防洪工程等项目早日立项建设,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防洪抗旱能力。认真实施防沙治沙、天然草场保护和“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电网,早日建成天然气电厂,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315国道改造和乡村道路建设,认真做好**—阿克苏沙漠公路的建设服务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民丰—红土达坂公路工程。积极做好喀什至**的铁路建设前期工作,争取**期间的开工建设,早日建成**机场油库,增强航空运输能力。通过**期间的努力,形成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三级交通运输网络,基本解决**交通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配合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探力度,摸清底数,为全方位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夯实基础。积极争取皮山口岸建设,改变**目前有边境无口岸的现状。加快以**市市区和各县县城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化建设步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实施城区绿化、道路硬化,环境卫生、垃圾处理、供排水等城市基础工程,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加快**市市区的北延东扩进程,做好区划调整,扩大城市规模,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和墨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5、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泛发扬民主,落实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推行政务公开,发挥工青妇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能够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按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完善靠教育培训提高素质、靠文化活动淡化宗教、靠文明创建营造氛围、靠加强管理净化市场、靠专业队伍巩固阵地、靠社会事业创造条件的总体思路,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鼓舞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领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增强“四个认同”的认识,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全面实施“科教兴和”战略,加大科技知识普及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机制,优化环境,完善政策,稳定用好现有人才,引进交流所缺人才,着力培养科技带头人、专业化高技能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大力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两基”攻坚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和“双语”教学、职业教育等工作,积极做好“两免一补”工作,推进“民汉合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全地区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到2010年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8%。按照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逐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和“电视进万家”活动,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消除乡镇无文化站、农村无文化室的现象。构建以维护稳定为基本出发点的民族文字出版发行事业和新闻出版监管体系。净化出版物市场。重视史志工作和档案工作,开发利用好档案信息资源。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建成地区体育场,大力开展农牧民运动会和各类体育比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全地区的竞技体育水平。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任务,80%以上的行政村设立符合国家标准的卫生室,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加大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计划生育“一法四规”的宣传力度,落实好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政策,确保人口低生育水平。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在全社会广泛宣传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营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提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节约意识,使节约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6、坚持以稳定为前提,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按照**精神要求,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维护公平、规范秩序三个着力点,确保实现**社会政治大局的持续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7号、11号文件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关于维护稳定的一系列批示精神和决策决议,按照“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和“净化环境、强化基础、打击敌人、防止反弹”的维稳总要求,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保持对敌斗争的清醒认识,落实好“严打”抓情报、防范抓苗头、宗教抓管理、整治抓重点、教育抓团结、专门班子抓稳定的治标治本措施,始终掌握斗争的主动权。在政治上党政军兵形成合力,赢得民心,保证政治上的稳定。在责任上实行追究制。加强基层村干部“三老”人员、离退休国家干部职工、爱国宗教人士和享受低保人员这“五支力量”的管理,发挥他们的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要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协调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认真解决衣食住行、看病就医、教育就业和文化娱乐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财政、信贷、就业、扶贫开发、法律援助等手段,逐步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的社会保障机制。面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坚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倡导全民创业,下大力气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争在五年内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万个。建立起有效的返贫应对机制,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经常性捐助、大灾集中捐赠和对口援助相结合的机制。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努力为老龄人口提供良好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事业,推进残疾人康复和就业。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应对突发性灾害和事件的能力,重点抓好安全生产、防灾救灾、公共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工作,全力保障公共安全。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建立做好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上,逐步建立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公正的司法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篇7

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振兴*老工业基地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过去的五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提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14.9亿元,年均增长*;人均达到13328元。五年累计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150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82.7%。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的台阶,畜牧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较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提高到160%,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5%。海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6%。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3.4%。

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制订并组织实施了《振兴*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通过改制、改组、改造和分离办社会职能等,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完成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任务,有130万名职工实现并轨。在全国率先实施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面加大投入力度,投资增长率从全国后位进入前列,一大批重点项目建成或启动。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利用外资、引进内资取得显著成绩。对外经贸合作、劳务合作、科技合作不断扩大,与14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各级各类开发区较快发展。大力培育创业文化,推动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1%。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兴业战略。五年累计取得科技成果2301项,获得授权专利8672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与中国农科院共建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农村教育得到加强,“两基”成果不断巩固,职业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较快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毛入学率达到2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集安高句丽遗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完成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和中部城市群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进展顺利。人口数量得到控制,人口素质有新的提高。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生态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以及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等事业不断发展。民族、宗教和军民共建、优抚安置等工作扎实推进。地震、气象、测绘、人防、史志等工作取得新的成果。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城镇新增就业170万人。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农村有54万人纳入低保。深入开展救灾、扶贫和城市解困工作。五年减少贫困人口30万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一批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设施,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执行人大各项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取消行政许可项目490项,占我省自行设定行政许可项目总数的91.9%。提请省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38部,政府规章48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结率达到*,满意率达到97%。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认真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全省社会形势稳定。完成了“四五”普法任务。平安*建设取得成效。实施了政府机构改革。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社区建设得到加强。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坚持开展决策咨询,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廉政建设取得新的成果。

*年是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取得良好开局基础上实现加快发展的一年。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全面增强发展的活力、动力和能力。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超过年初预期2个百分点。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418.6亿元,增长27.2%;财政支出631.1亿元,增长24.3%。农业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2581.2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达到3*.5万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强生产组织,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集中力量实施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企改革攻坚,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改制任务基本完成。大力实施投资拉动,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2亿元,当年新增投资63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3.6%,民间投资增长67.7%,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大规模、高层次地开展招商引资,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内资实现双翻番。实施扩权强县,分两批共向县(市)下放876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对上划省的共享收入增量全部返还,有力地推动了县(市)发展。去年县(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增幅高出全省平均15.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出全省平均17个百分点。理顺了长白山管理体制。集中开展建设服务型政府机关活动,改善发展软环境,减少行政审批,精简会议和文件,大力改进政风,受到群众欢迎。

“*”和去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是全省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向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向中央驻吉各单位和驻吉部队、武警官兵及公安司法干警,向关心和支持*建设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广大侨胞及所有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对省人大、省政协、各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给予政府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活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三农”问题仍然突出,产业竞争力弱,体制机制不活,市场化水平低,一些基础设施和要素平台的支撑能力不足,就业再就业压力很大,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需要切实加强,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很重,政府工作还需要改进,等等。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做好“*”时期的工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老工业基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期,国内经济进入消费升级、结构优化的新阶段,总体环境有利于加快发展。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对我省加快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综观“*”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强化发展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时期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建议》,我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地区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牢牢把握振兴老工业基地中心任务,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和人才兴业战略,扎实推进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推动“*”时期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坚持把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生态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目的,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经过反复测算和综合平衡,我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有制结构趋向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趋于协调;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30%左右,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明显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任务目标,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完善加强农业、支持农村、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加快商品粮基地和优质粮产业工程建设,启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实施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全面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深入实施“粮变肉”工程,做强做大畜牧业。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快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步伐,启动东部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选择30个镇、*个行政村作为试点,先行启动。同时,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的投入。推进改水改厕,启动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到*年全省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逐步扩大免费教科书范围。三年内完成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率先建立覆盖全省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乡村。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把培育新农民与促进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实施“一推双带”,建立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机制,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深入推进县域突破战略,实现县域经济整体跨越。

(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壮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体制创新、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的转变。进一步发展壮大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以一汽为龙头,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整车生产能力和零部件配套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基地。以吉化和油田为依托,加快推进原料路线多元化、产品加工精深化、产业发展延伸化,建设全国综合性石化产业基地。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生态资源,建设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基地。积极发展医药、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能源、冶金、建材、纺织和旅游等特色产业,做大人参、矿泉水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轻工业。培育一批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原产地标识产品。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进一步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推动金融、信息、社区和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增长。

(三)继续实施投资拉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提升重点产业水平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大投入。全省“*”时期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要达到1.55万亿元,比“*”增加1万亿元。重点加大工业项目、技术改造、高新技术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实施一汽“五大”工程、吉化百万吨乙烯扩建、*油田油气勘探开发、通钢*00万吨钢、长春大成300万吨化工醇等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加强大中型煤矿开发建设。全省新增发电装机达到700万千瓦,基本形成省内500千伏电网骨架。实施铁路网建设改造计划,新建改建铁路1300公里。完善“五纵五横”公路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争取达到2000公里,基本实现省会长春与各市州所在地、出海入关通道和重点开发区域的高速公路联结。优化民航机场布局,构建“一主四辅”的机场格局。完善通信网络,加快“数字*”建设。积极推进长白山管理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投资拉动中,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强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切实加强建设管理。

(四)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兴业战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充分发挥我省科技、教育和人力资源优势,实施一批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产业技术攻关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加创新投入,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国家和省级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发展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体系。推进人才兴业战略,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能力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深入推动全民创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做大总量,做强企业,抢占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加快发展土地、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建立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打造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和汽博会、农博会等品牌,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和引进内资。加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增强产业集聚和资本吸纳能力。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战略,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对俄“路港关”一体化、对朝“路港区”一体化和中俄、中朝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推进大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加强国内区域合作与交流。

(六)建设和谐*,实现协调发展。坚持率先发展和协调发展相结合,明确中部、东部、西部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支持少数民族、贫困和边境地区加快发展,推进长春、*两个特大城市更快更好地发展,带动和促进大中小城市(镇)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一批资源节约重点工程、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程。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省建设。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就业培训,统筹城乡就业。三年内开发*万个公益性就业岗位,重点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抓好改制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的再就业。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三年拆迁、五年完成9个市(州)中心城市15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推进部级动画产业基地和教学研究基地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文学艺术事业。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9%。发展人口、卫生、体育等事业。到*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2745万人以内。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认真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力办好第六届亚冬会。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继续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做好宗教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老龄和残疾人事业。组织好史志续修工作。抓好双拥共建工作。开展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建设。

三、全面加大今年各项工作力度,实现“*”发展良好开局

*年是“*”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振兴*老工业基地进入实质性突破阶段的重要一年。围绕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新的进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扩大经济总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更快更好发展,促进和谐*建设,为顺利实施“*”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4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8‰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6%。

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全省粮食直补资金增加到19.2亿元。推广先进适用增产技术,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启动20个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贴息资金增加到1亿元,重点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启动新农村改造试点,省里从今年开始,每年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启动资金1亿元以上,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达到330万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重点搞好县(市)工业集中区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业,抓好畜产品精深加工、重大突发疫病防控和牧业小区建设。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进行农业普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搞好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要比去年增加600亿元。积极争取国债项目和资金,扩大利用外资、引进内资和民间投资规模,有效利用开发性金融贷款。加快长春至珲春高速公路、一汽轿车红旗车产品换代、*化纤15万吨差别化腈纶、通钢*万吨冷轧薄带钢、500千伏电网、引嫩入白、珲春老龙口水利枢纽等项目建设。建成吉化60万吨乙烯、长春大成20万吨化工醇、省速滑馆等项目。启动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长吉城际高速铁路、长春至松原高速公路、长白山旅游机场、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哈达山水利枢纽、长春皓月中意皮革工业园、长影集团改扩建、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展馆扩建等项目。抓好靖宇核电、松花江流域治理、长春至长白山旅游高速公路、长春和*交通枢纽换乘中心以及空港经济区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启动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构建旅游投资开发平台,加快长白山管理区重点项目建设。

提高工业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坚持以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加快结构调整,进一步壮大支柱优势产业,支持一汽、吉化做强做大。加强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衔接和组织,保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生产运行。切实抓好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产业。对市(州)能耗指标进行考核公布。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坚决扭转一些企业效益低、消耗高、质量差、事故多的状况。大力开展增收节支,抓好扭亏增盈。加强市场营销,完善市场体系。扩大住房、汽车、通讯、旅游等消费。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认真抓好改革攻坚的收尾工作,一季度全部完成国有工业企业的改制任务。要把改革和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着力抓好引资重组、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推动改制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继续抓好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推进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试点。认真做好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基本完成商贸、交通、建筑和林业等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单位改革。落实扶持政策,做强做大*户民营企业。加强各级各类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力争两年内在9个市州和重点工业园区全部建成中小企业孵化器。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推进城市信用社分类处置,提高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强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以大企业、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和专业招商,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有实力的大企业。抓紧实施油页岩合作开发、锦湖轮胎等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举办第二届中国*·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继续组织到境外招商和到国内“珠三角”

等地区招商,组织好“中俄国家年”有关活动和“多彩*游”系列活动。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铁路客车、医药、高新技术、农产品深加工和化工产品等出口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重点抓好面向俄罗斯、朝鲜和蒙古国的资源合作开发。加强对外通道建设,大力发展口岸经济,进一步扩大边境经济合作。境外新派劳务1.7万人,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增长26%。

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发展农村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百强校”建设计划,全面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促进发展民办教育。基本完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搞好机构分类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启动长春科技文化综合中心建设,继续实施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环境整治二期工程,抓好长白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突出抓好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和救治工作。深化城市医疗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实现预期人口发展目标。加快第六届亚冬会场馆设施建设。推进全省广电网络整合和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加强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关心群众生活,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全省开发就业岗位50万个,新增就业40万人。巩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成果,开展好试点总结评估。继续扩大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覆盖面,规范和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抓好城市解困、农村扶贫和救灾、救济工作。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推进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政策。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专项整治。强化食品、药品和餐饮卫生等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搞好社区建设。加强信访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完善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健全预案的执行、保障和运行体系。维护边境安全稳定,推进边防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篇8

关键词: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理论;模式

引言

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当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结合区域规划理论主要包括增长极理论及点—轴渐进扩散理论。二者都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一,是建设增长中心,发挥经济带头作用;其二,是点轴网状空间建设,利用非均衡协调发展的优势。

一、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理论分析

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佩鲁创立的,世界经济要素的作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而非均衡增长是从区域增长极开始的,增长极的形成需要具备三种条件。其一,该区域需要有足够创新能力的企业家群体。其二,该区域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其三,该区域要具有适宜的经济增长环境。例如,2015年甘肃省兰州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比重的30.9%,在全省市州中居第1位,生产总值是经济第二大城市庆阳市的的2.86倍,是天水市的3.85倍。因此是全省最大的增长极。甘肃酒泉、庆阳市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较小,但具有丰富的资源储藏,同时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酒泉等地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相反,甘肃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如甘南地区、临夏地区,虽然第三产业在该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较高,但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增长方式较为单一。因此,很难与省内其他地区的经济保持平衡发展①。费朗索佩鲁也提出这种非均衡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强度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并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以致对整个地区的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法国经济地理学家就此提出了“增长中心”的概念,布德维尔将经济活动在地理上产生的极化,可以看作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进行传导,其增长极的产生与地理空间推动有着极大的关联。巨大的推动将使得经济增长围绕出发点集中。由此,增长极以推进型产业复合体的城镇出现。增长极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推动型产业也可以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增长极的出现将使得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先产生极化效应其后产生扩散效应。

2.“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点轴理论”是由我国著名学者陆大道先生在1984年提出的,其理论是基于增长极理论和生产轴理论提出的。他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产要素会在较好的城市区域集聚,聚集点即为城市,也可看作该区域的增长极,增长极呈无序点状分布,生产轴即为交通干线、水源干线或通信干线。点轴渐进扩散理论首先要在轴线上选择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作为重点开发区域,发展以城市带动农村,进而在整体上推动该地域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进程。渐进扩散主要体现在轴线上城市的技术、人才、资源、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将向城市外落后的地区进行传播和渗透。轴线之间的紧密连接,也形成了线状基础设施束,线状基础设施束上的经济设施为周边各点之间生产要素的交换提供了可能。进而促使周边落后地区发展中心及轴线的形成。不同层级的发展轴线的形成,使得点与轴线相互连接组成的网状空间结构有序化,进而形成了点轴系统。点轴渐进理论揭示了地域空间结构的渐进式演化过程。这样的布局既可以避免中心城市孤立发展的局面,同时也可以很好地引导周边区域的发展。例如在甘肃地区,其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且深居我国内陆腹地,受交通条件的影响,其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的地位。更严重的是该地区人口的增长率较高,建设资金的缺乏更是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因此,现阶段甘肃区域经济规划的战略取向是“非均衡协调发展”,致力于经济增长轴的选择和培育。同时甘肃兰州地区也实施了“点轴渐进扩散”理论,通过建设不同等级的经济发展带,来调整国民经济,利用该发展模式,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区域各种经济活动中,使其在中心城市及发展轴线上产生巨大的集聚效果,以达到较快增长该区域经济的效果。

二、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分析与规划

1.区域分工、规划。根据我国类型经济区划分的经验,甘肃省的经济带划分可分为三个地带。例如中部的兰州经济带、西部河西经济带及东部的陇东南经济带。兰州经济带主要为兰白经济区与兰州新区,河西经济带包括张掖、酒泉等地,陇东南经济带包括平凉、陇南、甘南、庆阳等地。中部兰州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水平最高,兰州做为省级中心城市起到了极高的示范作用,在科技、经济、体制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兰州经济带的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具备综合性功能。河西经济带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居中,但其发展潜力巨大,其拥有商业粮基地、有色金属基地等发展优势,河西走廊建设也成为了现代化经济中心,其为西北现代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机遇。陇东南经济带依托区位、产业、科技、文化的综合优势,突出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特色林果区等首位产业。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此外,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区按照经济发展强度可分为经济强发达区域、经济发达区域、经济相对不发达区域及经济落后区域。甘肃省的经济强发达区域即是兰州市,兰州市作为甘肃的工业区,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投资兴建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兰州市内具有大型企业较多,全区的工业经济总量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20%。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雄厚,以兰州、酒泉为中心的区域,其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相对不发达区域的特征是工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活力不足。经济落后地区的特征主要包括自然条件较差、交通运输困难、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层次低。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在改革开放后即得到证实,增长极的规划和制定需要考虑其地理位置、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情况。例如,甘肃河西区域的经济发展即以“增长极”作为理论依据,以河西经济发展大致平衡为发展规划的基础,虽然河西区域的经济发展在某些方面依然呈现出一系列不平衡的特性,但其作为经济增长极的潜力巨大。目前河西区域的经济增长趋势较缓,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极化效应的周期,并从空间上扩散效应的范围。

2.产业布局规划。兰州经济带的产业布局重点即为发展科技,以高新技术和重要技术装备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机械电子、医药食品、有色冶金及新兴建材等产业。各地区应按照不同层次的政策建设优良的龙头产业,促进龙头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使其为中心城市服务,推动区域城市化进程。例如,以兰州新区为例,兰州新区应按照“两区一城四片”的布局构想发展。目前,兰州新区开发的目标已经转向内生性经济能力的培养,使其作为区域城市功能网络的重点节点,实现跨界基建、生产合作、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区域协调。此外,甘肃区域经济也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金融、信息、旅游、商贸等领域的发展。例如,河西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成为了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积极推动河西经济带旅游业及沿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利用沙产业的研究成果推动工程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领域的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应做到资源环境的共享、依存,以合作、协调的态势统筹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之间的良性发展。以河西经济区域为例,该地区建立了省政府成立的专门机构,负责河西地区经济、环境状况、社会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并编制区域规划,对经济区各行政主体之间的利益进行协调和干预。

三、实现甘肃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对策

1.壮大兰州实力。兰州是甘肃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关键地区,加快兰州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居民生活设施、交通、通信、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发展。为该地区人民创造与外界经济交流的硬件环境。甘肃省的公路干线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但想要发挥兰州的区域优势,就必须发挥其作为西北地区交通、科技、通信、商业贸易中心的优势。要加快公路干线网络化、高速化建设,形成以兰州为中心到各地市间的公路建设。同时也要提高干线路段的技术标准,提升铁路运行能力及速度。将全省14个地州市通过路网布局的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交通运营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例如,陇南线至兰州复线的建设,改善了西陇海兰新线路段运输的“瓶颈”,提高了该路段的交通运营能力。除了加快交通运输建设,还应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及金融融资的相关机制,以吸引东部地区及国外资金、技术和具有相对发展空间的产业。加快兰州市资本市场的发展,形成健全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能够促进兰州地区金融的深化。同时,直接融资更能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融资能力,更能体现市场金融交易关系。兰州地区的金融机构体系并不完善,还需要一套适应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当地政府应鼓励地区性的金融机构,发展本地经济建设,同时也吸引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在兰州市建立分析机构,或吸引外资金机构到兰州建设分支机构,开展金融业务。此外,要加大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力度。通过机制创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及管理人才,创造能够走出甘肃、打入全国市场的特色产品,增加企业效益。

2.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当根据各地区的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的高级化与合理化。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人、分工互动、联动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特色经济区域发展,促进各地区之间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要以科技发展观指导产业的调整,用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例如,陇中地区兰州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要充分发挥兰州市交通、信息、人才的优势,发挥西部开发的关键作用,同时应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大力发展以兰州、白银为中心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新材料、医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术密集型及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建设。同时也应重视产业链条的拓展,将培养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育为工作的重点,尽快将甘肃地区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经济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多环节、多层次地增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例如,河西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集聚为基础,加强酒泉、张掖等一级中心城市的功能培育和组群发展。大力发展冶金、精细化工工业,实现密集型绿洲,提升绿洲规模效益。河西地区以莫高窟最为有名,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应大力发展该区域的旅游产业,并以此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给甘肃地区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渠道。例如,针对甘肃省经济较为落后的南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商贸以及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同时应注重发展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并积极强化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以利用外界的资源促进自身区域的发展。

结语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篇9

第一章“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分析

第一节“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五宜”城区为目标,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十一五”规划涉及的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两大类共7项指标已超额完成,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预计到“十一五”末,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68%,2011年达到343.7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2.54%,2011年达到275.6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83%,2011年达到285.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到位数年均增长26%,2011年达到5150.2万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3.22%,2011年达到21.66亿元。超额完成“十一五”计划预期目标。

二、项目建设有力推进

“十一五”期间,我区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采取区级领导包抓、部门具体负责和召开政银企座谈会、重点项目协调会等方式,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促进了项目推进。全区共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50个,总投资454.46亿元。其中:科技类项目9个,商贸类项目111个,社会事业类项目30个。到“十一五”末,共竣工项目48个,总投资241.08亿元。西部电力商务中心、自在广场和长安国际广场、骡马市商业步行街分别被评为市“十大地标建筑”和“市民心目中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通过重点项目实施,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拉动了投资增长,增加了就业岗位,优化了经济结构,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优势产业逐步壮大

传统商贸业升级步伐加快。实施了长安国际、骡马市商业步行街、万达商业广场、立丰购物广场等大型商贸项目,成功引入沃尔玛、红星美凯龙、万千百货、高盛集团等世界品牌企业入驻我区,逐步形成了重点突出、网点密布、层次多元、覆盖全面的大商贸格局。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科技投入不断加大,产业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7.2%。“三纵一横”科技街区、动漫与服务外包产业平台、能源与环境技术产业平台基本搭建完成,有效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科技对碑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凸显。文化旅游产业取得突破。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文艺路演艺基地建设完成前期规划,形成了以现代娱乐、传媒和动漫产业为支点的文化产业体系。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旅游推介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形成了以碑林博物馆、顺城巷、书院门、博物院为中心区域的古文化旅游服务街区。

四、特色经济发展迅速

楼宇经济实现内涵增效。出台了《碑林区发展楼宇经济扶持奖励办法(试行)》,命名了百脑汇电脑城、华融国际大厦、金鼎大厦等26栋经典商务楼宇,全区楼宇平均入驻率达75%。特色街区经济进一步繁荣。引导培育建设了16条特色商业街区,其中东大街综合商业街荣获“中国著名商业街”荣誉称号,雁塔路it产业一条街、书院门-顺城巷古文化旅游街区荣获“中国特色商业街”称号,德福巷咖啡茶艺休闲一条街等3条街区荣获“市特色商业街”称号。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业。碑林科技产业园被命名为“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碑林动漫产业平台升级为动漫产业平台,星光一路动漫创意街区建设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动漫产业集聚快速发展,成为市评定“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六大支撑区域之一——动漫产业集聚区。

五、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先后实施了24条支干线道路拓宽和105条背街小巷的治理,“四横十一纵”的道路格局初步形成。城中村改造成效明显。提前两年完成22个城中村拆迁任务,拆迁总面积476万平方米,拆迁总户数16579户,在全市率先成为无城中村城区。城中村安置房累计开工建设面积28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7.04万平方米,李家村、仁义村等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全部完成回迁安置。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完成了东窑坊、东大街东段、乐居场、张家西村、张家五村、小雁塔西侧、新庆村棚户区改造拆迁任务,拆迁总面积68.85万平方米。东窑坊回迁工作全面完成。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积极开展“四城联创”和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工作。全区共投资6.66亿元,整治了65条城市道路街景、10个重点道路十字路口和686栋建筑,总面积共160万平方米;改造了12个农贸市场,完成拆墙透绿4975延米,城区绿地率31.72%,绿化覆盖率3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8平方米。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验收。

六、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在“十五”末总量的基础上分别削减14%和27%,年均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超过290天,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大于85%。提高居民节能意识,推广高效节能照明灯具30万支,申报实施节能项目13个。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前四年完成“十一五”能耗降低目标的75.71%。(备注:2011年完成数到2011年底才能反馈,目前以2009年反馈数计算。)

七、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四德”教育,特别是“官德教育”,提升了广大干部的思想境界。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升。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六大环境”,在全省首家获得“省级文明城区”荣誉称号。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辍学率全面达标。全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免除学杂费3720万元,为1.28万名农村户籍学生和城市低保学生减免课本费102.11万元。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在全省率先通过“双高普九”验收。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区建成了由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的卫生服务网络体系,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健康教育普及率、居民健康常识知晓率、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比“十五”末分别提高30%、25%和20%。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万余份,初步形成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救治”的社区医疗格局。社区建设扎实推进。投入1040余万元,完成了29个社区办公用房、1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10个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积极推行社区工作体制改革,社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到65%,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等荣誉。其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大力开展乐民文体活动,举办了三届社区群众运动会,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残疾人、双拥、老龄、妇女儿童、民族宗教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八、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末,碑林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512元,年均增长20.54%。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大失业人员培训力度,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机制,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城镇失业登记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1万人,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养老保险累计参保8.4万人,失业保险累计参保4.38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累计参保20.66万人。保障低保户1.1万户,共计2.1万人。朝阳工程、夕阳工程等救助保障工作不断创新,惠及更多碑林居民。安全稳定态势平稳。

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集中开展了“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治理”活动,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断下降,信访总量持续降低。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深入开展“百日整治”等专项行动,提供了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大力开展平安碑林创建,投资1.48亿元实施“天网工程”,积极构筑立体防控网络,着力提升技防、人防工作水平,荣获“省平安建设先进区”称号。

九、行政效能全面提升

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认真办理省、市、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056件,办结率、满意率达100%以上。切实加强与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沟通,虚心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强信息化建设,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力度加大,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组建区信用担保公司,努力解决辖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监管,认真开展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积极扩大“五五”普法成果,依法治区进程有序推进。

第二节“十一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土地、资本对碑林经济发展的制约。作为核心城区,土地和资本约束不断强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十分突出。在土地资本资源的瓶颈制约下,承载重大项目的能力十分有限,产业运行成本过高,严重压缩了碑林未来发展的空间。

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产业布局分散,资源配置不合理,第三产业整体同质性强而互补性弱,突出表现为: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大,公共服务缺位;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滞后,配套能力不足,且二者之间互补能力和转换能力相对较弱;主导产业位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导致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严重,集聚优势无法有效发挥。

区位优势转化成效不够显著。碑林的区位优势尤其是旅游、文化、科技优势开发深度不够,未发挥出规模效益。主要表现在:人才竞争力不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与其他城区相比不具有优势;资本竞争力较差,且资本数量有限;科技实力较强,但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一般。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碑林综合实力的提高。

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社会事业总体上缺乏财政资金稳步增长机制和多渠道筹资机制的支撑,解决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的任务十分繁重。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能力不强,现有公共设施服务平台效应不明显,不能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第三节“十二五”面临的重大机遇

展望未来,碑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应把握以下6个机遇:

把握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国家在全面总结西部大开发10年经验的基础上,将与“十二五”规划同步制定未来10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该规划将更加注重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增强西部地区造血功能。可以预见,在未来的5-10年内,随着国力增强,西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工程建设将会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碑林应抓紧统筹谋划,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在重大项目与政策上的支持,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把握“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实施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关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建设以旅游、金融、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地,以现代科教为支撑的创新型地区,领先的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地区,综合型经济核心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展开,产业投资的集聚效应逐步凸显,要认真分析形势,把握机遇,为将碑林打造成“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把握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现实机遇。《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对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出了明确目标,要将建设成为西部的金融、商贸、会展、宜居、创业中心和展示平台。碑林应积极发挥商贸、旅游优势,突出精品特色,以建设国际知名商贸中心为依托,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全力将碑林打造成为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城区。

把握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机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是“十二五”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提高国家政策支持的效率和效益入手,整合碑林现有资源,加强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产业品牌建设和产业载体建设。集聚企业家和社会资本,引导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实现聚集发展,更好地促进碑林经济社会的整体提升。

把握科技资源改革先行先试的重大机遇。《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以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对碑林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加快创新型城区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把握“园区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产业转型升级为规划建设碑林产业园区奠定了基础。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这为碑林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提供了契机。

第四节“十二五”面临的主要挑战

未来5年内,碑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经济发展特色不明显带来的挑战。随着各个商业中心功能的进一步成熟完善,碑林区传统商贸、服务业等功能定位和其他主城区日趋雷同,特色不突出,缺乏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加之各城区在土地、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争夺日益激烈,手段多样化,导致碑林在商贸、金融、服务等行业的招商竞争中日渐丧失优势地位。

城市重心转移带来的挑战。市城市布局的调整和规模的扩大,不仅改变了城市产业的空间格局,而且对城区空间结构产生了巨大冲击,导致城区空间结构重组,经济重心转移,原中心城区呈现出“边缘化”趋势,碑林经济发展要有新思路和新突破。

缺少高附加值产业带来的挑战。碑林缺少高附加值产业,导致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缺失,产品附加值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现有产业结构难以形成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如何改变产业现状,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创新经济发展水平,成为碑林“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旧城保护与发展带来的挑战。城市规划修编、上级政策限制、城市发展建设与古都风貌保护之间的矛盾,急需与省、市相关部门联系和沟通,争取更大的土地、规划、财税权限,申请优惠政策,弥补城市规划限制。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宏观形势变化,抢抓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五宜”城区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区综合功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城区建设。

第二节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应把握好以下5项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加快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加强软环境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相处,积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率先发展原则。以加快碑林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引进战略投资为重点,推进产业集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有较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碑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协调发展原则。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着力解决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生活保障等民生问题,保持碑林经济繁荣、政治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创新发展原则。创新发展理念,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科技资源的统筹力度,建立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为特色优势产业注入创新元素。

差异化发展原则。强化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碑林产业协作体系,建立具有碑林特色的经济发展新模式。通过引进和培育适宜碑林发展的产业,实现碑林与周边城区的有效互动和错位发展,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第三节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碑林发展的“双引擎”,围绕“五宜”城区建设目标,加速“三带六圈”建设,提升碑林为大服务的功能,综合经济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就业、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平安碑林建设工程及妇女儿童工程达到一个新水平,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三带:顺城巷黄金旅游带、友谊路综合商业带、南二环休闲娱乐带。东大街商圈、文艺路商圈、长安路商圈、东二环商圈、东关商圈和太白路商圈。六圈:

为了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碑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如表3所示):

经济平稳增长。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015年达到6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2015年达到6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2015年达到63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到位数年均增长13%,2015年达到9500万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2015年达到43.5亿元。

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年均增长15%,2015年达到45280元。

社会和谐发展。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大力改善就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改善交通配套设施,打造快捷、通畅、立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7.95‰和5.0‰以内,打造并完善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平台,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平安碑林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

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立足当前发展,着眼未来竞争,依靠技术进步,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培育新兴产业,鼓励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结构和布局调整,建设新型产业基地,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在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加强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切实提升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

第三章发展任务与政策取向

第一节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特色优势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内外均衡,拓展三产空间,优化产业布局。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健全机制体系,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变碑林经济发展方式。

一、做精特色优势产业

商贸产业。积极建立宜商城区,推动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重大项目载体科学布局。未来5年,引导、培育10条特色商业街区,促进以咨询、培训、中介、会展、金融证券、网络信息、商务办公、文化传媒、休闲娱乐、文体健身等新兴商贸业的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项目带动”的原则,定位以“品牌形象大店 二、三线品牌”为主,兼有中低档物美价廉时尚产品店,以本地消费者为主,兼顾部分外地游客,将东大街改造成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西部第一综合性商业街。逐步将传统商贸业打造成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多样化消费需求的综合性特色优势产业。

旅游产业。一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二是打造历史文化休闲体验区,开发具有碑林特色的旅游产品。以遗产旅游、修学旅游、购物旅游为主要产品,以娱乐、休闲旅游、都市旅游等为支撑产品,构筑合理的旅游产品体系。三是塑造“古今气息·金石宝库”的旅游主题形象。四是加大旅游营销投入,搭建旅游促销平台。建立和完善旅游宣传促销的有效机制,在全区形成有重点、有步骤、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市场体系。把碑林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特色鲜明、交通畅达、游览便利、服务优良的古都文化商业中心旅游区。

文化产业。加大对现有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力度,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碑林文化软实力,能动地、有意识地促进碑林区大文化产业格局的形成。动漫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以动画游戏产品的制作以及动漫衍生品开发、销售为主体的时尚文化创意商业街区。到2015年,形成以六大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以原创作品为基础的,集动漫及衍生品开发制作、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打造龙头企业,形成动漫产业联盟,增强碑林动漫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力争使碑林动漫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文化演艺娱乐产业。引导和规范发展文艺路演艺娱乐业,把文艺路定位为以演艺为核心,商业为支撑,辅助文化、娱乐、餐饮、购物和居住功能的演艺经济体,将文艺路演艺基地打造成最密集和最繁华,融合文化与商业、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的不夜城。现代传媒产业。充分发挥全区具有省市文化传媒资源集中的优势,依托辖区内日报社、日报社、晚报社、华商报社等重点传媒企业,吸引新闻出版、文化传媒等业态集聚,以此带动广告营销、创意设计、会展等相关业态的发展。

科技产业。统筹各类科技资源,推进产学研集成创新,大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培养引进创新人才,建立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扶持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推进统筹科技资源试点。有选择地与部分驻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关系,进行区县层面、主城区层面统筹科技资源的试点示范。探索校地、院地科技创新工作的新机制,依托高校院所的特色学科和专业优势,兴建一批创新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创业园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研人员创业,促进全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碑林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与省“科技资源中心”和市“科技资源大市场”对接并形成开放共享,加快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依托龙头科技企业组建产业联盟,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加速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围绕我区具有优势的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创意设计等领域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和都市工业,集聚科技资源进行重点突破,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技示范工程,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逐步形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产业聚集区,抢占经济增长制高点。构筑三大科技创新区域。在全区的科技发展空间格局上实现科技园、科技街和科技楼宇的良性互动。通过优势产业的跨地布局和开发区式的封闭式管理,力争通过5年的时间,使科技园的创新示范作用更加显现,科技街区的品牌初步树立,科技楼宇初具规模,三大科技创新区域成为全区创新、创意、创业的“三创”聚集地。

二、做强现代服务业

抓住国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机遇,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全面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树立服务业品牌,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到201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在2011年基础上实现倍增,进一步发挥服务业促进发展、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

实施服务业品牌战略。推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服务,促进和培育知名服务业品牌,支持一批优势服务品牌企业做大做强,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连锁扩张,发展成为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业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着力发展中介、信息咨询、设计、银行、证券、保险、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新建、扩建高档商业、商务写字楼和酒店,带动全区的信息传播、现代办公以及商务等行业的整体协调发展。重点扶持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产业的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区服务外包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0%,培育有能力承接服务外包的企业10-15户,培育龙头企业2-3户。

三、做优园区经济

以碑林产业园为平台,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融通资金。“十二五”期间争取列入国家鼓励类政策园区或省市区域合作创新试点园区,享受独有政策,取得高起点起步优势。

运营和筹资。实行政府主导、公司化运作,由区政府筹措启动资金,管理办和开发建设公司负责筹集建设资金。充分运用产业园区合作协议和国家、省市有关扶持优惠政策,和有实力的财团或开发商合作进行园区开发建设。

招商和建设。以产业西移为契机,以高端制造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为发展重点,以500强企业为突破,采取按行业招商,以商引商,形成产业链招商模式,完成园区(一期)产业定位,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园生产经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投资200亿元,把碑林产业园区(一期)建设成为工业新区、科技新区、城市新区、人文新区。

第二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稳定提升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会展业。加快会展场馆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省体育场为基地,着力培育有实力的品牌展览公司,举办糖酒会、餐饮博览会、图书展、医药展、广告节等一批规模大、层次高、影响广的会展活动,构建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会展中心。

金融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区内银行、证券、保险分支机构。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落户碑林。不断增加金融市场主体,完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体系,建立会计、审计、担保、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形成碑林新的优势。

楼宇开发与承租。加快形成以南大街-长安路、和平路-雁塔路两条主干线向东西辐射,以东关南街为中心逐渐聚集的“两线一面”商务楼宇群态势。大力开展楼宇招商,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集团入驻,着力吸引一批法律、会计、广告中介、服务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企业群。加大商务楼宇新建转化力度,每年转化或新建商务楼宇2栋,确保未来5年我区商务楼宇数量逐年递增;经典楼宇达到商务楼宇总数的30%;积极引导培育“亿元商务楼宇”,商务楼宇入驻率达到80%以上。

二、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从空间布局控制的角度,结合“三带六圈”,提升打造“八大功能区”(见附件一),促进空间布局优化,推动各功能区尽快形成城市发展新空间和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提升商贸服务区。东到和平路,西到南大街,南到环城南路,北到东大街,整片以金融、专卖精品、大中型餐饮娱乐等为支撑业态的商贸服务区。

提升旅游休闲区。以碑林博物馆、南顺城巷、湘子庙街、德福巷为依托,在业态发展上,书院门、湘子庙、顺城巷以文房四宝、名人字画、民间艺术、珠宝玉器等特色旅游纪念品为主,德福巷以咖啡、茶艺、酒吧为主,竹笆市以销售世界名品专卖为主,形成集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区域。

提升布艺家饰区。以文艺南路布匹批发市场为依托向周边辐射,业态发展以布匹批发、布艺加工、纺织品的批零销售为主,打造西北地区的布艺集散地。

提升it产业中心区。以雁塔路、兴庆路为依托,以it产业为中心,加大旗舰店的引进培育,形成多个有较大影响的旗舰店,使之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强更大,辐射带动周边街区快速发展。

提升宗教旅游观光区。加快长乐坊地区八仙宫周边的改造,以宗教旅游观光为主要业态,设立古玩交易中心,以游促商,以商带游,实现互动发展。

打造中央商务区。以长安路和省体育场为依托,业态发展上以金融保险、文体用品、健身器材、运动服饰、户外运动器具等为主导,打造金融保险、文体运动、健美健身中心商务区。

打造东南二环新街区。根据东、南二环交界地区商住、商贸、商务人员结构状况,精心打造包含酒店、办公楼、停车场、购物空间、娱乐空间、公寓等多项商业组合并具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特征的新型商业街区。

打造动漫产业集聚区。借助动漫产业平台,打造国际化动漫产业衍生产品互动、体验的时尚商业街区。树立国际知名的“动漫时尚文化消费聚集区”和“新文化旅游观光街区”。

三、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低碳旅游社区。率先运用低碳技术,建设低碳旅游吸引物(例如:城市中央休闲区),构建低碳旅游社区,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倡导低碳消费方式,打造具有碑林特色的低碳商业模式。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大力倡导节约资源、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推广政府绿色采购、鼓励使用绿色电力、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识产品和绿色有机标志食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使用,引导全社会消费行为。

搞好循环经济示范。坚持政府组织、典型引路,全面推动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行业和街区,建成一批绿色照明街道和节能环保建筑,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带动力量。

第三节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

通过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加大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力度,提升城区承载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增强城区功能承载能力

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加快对全区旧楼房、旧院落、旧厂区的改造步伐,加强旧城区保护开发工作,突出抓好旧城主要片区、节点的风貌整治和改造,配合全市做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交通路网畅通、空架线网落地。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以惠民、安民、便民为根本,加快城中村和棚户区的回迁、改造进程,确保2015年回迁率达到100%。完善住宅小区配套服务功能,提高住宅小区环境质量和品位,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彻底解决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安全隐患以及长期发展的问题。

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强化碑林城市建设和管理,深入开展“四城联创”,不断完善创卫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及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大市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兴建一批垃圾压缩站,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群众的需求,城区面貌明显改观。探索信息技术下的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行标准化执法模式和“城管 商户”共建共管的管理模式,繁荣一类道路,发展二类道路,开发三类道路,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长效化。

三、保护生态环境

以“创模”为契机,全面推进园林式城区建设。开展单位庭院园林、园艺绿化达标工作,不断推进拆违还绿、拆墙透绿建设,扩大绿地面积,确保2015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按照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原则,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绿化美化工作,做好全区主干道的街景综合整治工作,使我区的一、二类主干道形成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一流街区。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强化区域大气、水、垃圾和噪音污染的综合治理,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口水质在设计标准范围内,涉水企业达标排放,市政污水管网断面及重点排污单位污水外排断面达到《市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办法(试行)》规定标准要求。努力实现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大于全年天数的85%以上(311天)、公众环境满意率大于85%的综合环境整治目标。

第四节扩展社会公共服务

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社会公共服务的稳定增长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着力推进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形成覆盖全区、布局合理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为指导,推动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协调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推进碑林教育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学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师德建设。切实提高公办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公办教育主渠道作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逐步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普及学前三年教育。60%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颁标准,90%的普通高中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标准,全区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加强医疗卫生服务

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不断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管理办法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积极探索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把推进药品“三统一”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落实零差率销售后的政府补偿政策,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组织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到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加快发展特色专业医疗、康复、保健服务,积极为社区培训全科医生、护士。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积极引进和鼓励退休医护人员依照有关规定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设施建设和中心标准化建设,落实长乐坊、长安路等2个社区服务中心各2000平方米用房标准。

三、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加大政府对文体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区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加强和改善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配套。培养基层文体队伍,丰富人民群众的文体活动。逐步树立全社会的体育锻炼意识,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体育参与率和体质良好率。

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以提升“两率一度”为有效载体,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深化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营造人人共创平安、人人共享平安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局面。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粮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粮食、食品、药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积极做好餐饮消费环节监管,完善保健品、化妆品监管体系建设,保障药品、医疗器械安全,构建覆盖全区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创新工作理念,拓宽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提高基层治安防控能力。加大科技创安工作的力度,提高安全防范工作的水平。继续推进技防监控建设,“十二五”期间加大天网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专职群防队伍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逐步建立覆盖全区社区的法制教育基地,完善“区-街道-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网络,做好犯罪预防和社区矫正工作。

第五节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在构建“五宜”城区上迈出扎实步伐。

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

全力扩大就业规模,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提高就业稳定性。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规范劳动者求职、用人单位招聘和职业中介行为。建立覆盖各类失业人员的失业登记制度,加强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服务和管理,完善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录用备案制度和就业登记制度。积极落实创业政策,大力推行“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后续服务”三位一体的促进就业模式。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1143”全民创业服务平台作用,全面提高自主创业能力。不断拓宽投资创业领域,重点扶持一批在商贸、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等方面,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有关部门认定的项目。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参股、联合、购并、独资等方式,参与多个领域的投资建设。

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为重点,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使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十二五”期间,全区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11万人以上,失业保险累计参保4.39万人以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累计参保20.7万人以上。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认真抓好全区老龄工作,积极研究制定应对我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规划,建设大型养老中心,以扶持发展福利院、老年公寓、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康复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养老服务机构为重点,兼顾居家养老、精神慰藉服务等养老项目。对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区分不同情况,给以相应的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对没有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和生活困难的高龄老人,可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实行民办公助,由政府购买部分服务,并给予相应政策优惠。

三、构建和谐社区

按照“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精细化管理”的总体思路,积极打造“设施优良、管理优化、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型社区。通过社区与社会、居民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步伐。加大社区硬件建设的投入,强化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着力建设有特色、有新意、高标准的社区硬件设施,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社区服务站提升改造任务,进一步优化我区社区硬件条件,全面提升社区建设工作水平。大力推进环境与生活和谐、展示碑林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和谐社区”建设活动。广泛开展“一院一图、一户一档”社区精细化管理,创新推广社区基层管理和服务的好做法,构建城市基层管理和服务的软件工作平台,按照“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不断深化“一网一话一册”便民服务工程的内涵,构建“10分钟便民生活圈”。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努力探索社区服务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新形式和新载体。

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法律监督,公正廉洁执法,提高司法队伍素质。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市民的法律意识。建立通畅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完善的沟通反馈机制,引导群众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需求,解决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排查调处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完善人民调解、治安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工作制度,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凝聚力量。

五、积极发展其他社会事业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加强区、街服务阵地建设,提升优质服务水平。重视和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政治、就业、教育、卫生保健服务等权利。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推进妇女儿童事业与全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档案、人防、老龄、残疾人等其他社会事业。

六、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以“五宜在碑林,文明促发展”为主题,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的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地抓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思想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把创建2011-2015年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建设同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丰富内容,创新载体,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碑林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深入持久地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活动,提倡修身律己,强化职业操守,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和谐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重在利民惠民、多办好事实事,以更高的标准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区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形成有利于碑林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社会氛围、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化基础与和谐局面。

第四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为适应形势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确保“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政府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公共事务的水平,加强公务员队伍思想、作风、业务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实现施政观念、职能关系、绩效评估方法上的转变,以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根本出发点,形成“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格局。深化碑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调整政府职能定位,转变政府机关作风。通过构建以民主和法治为特点的治理改革,推进“善政”体系建设,进一步趋向“善治”。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各职能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和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补偿、行政裁量权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

第二节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十二五”期间,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原则的同时,应积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的人才观念,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培养为重点,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着力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在全区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改进人才管理方式,落实国家、省、市重大人才政策,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经济管理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党政管理人才为主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智力上的有效支撑。

第三节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紧抓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机遇,不断提高我区的开发能力、开放能力、对接能力、错位发展能力。继续优化投资环境,用政策规划招商,用规划引导招商,用奖励机制激励招商,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实行“腾笼换鸟”、闲置资源招商方式,促进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加强招商引资地区间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优化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兴业环境,着力引进资源消耗少、企业效益好、创税能力强、产业链条长的项目。注重规划引导作用,通过“引进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落实方式,充分发挥资金引导效应、项目聚集效应和高新技术服务外包承接效应,推动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四节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提升碑林软硬实力

“十二五”期间要突出重点,组织实施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省市发展扶持资金,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在不断提升城区硬实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增强城区发展的软实力,让广大市民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为确保“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的实现和各项任务的完成,拟安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57个(见附件二),总投资737.62亿元,其中经济类9个,城市建设管理类19个,公共服务类14个,社会事业类15个。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篇10

一、“十一五”外向型经济发展回顾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工作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总体上出现起伏。“十一五”前三年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完成4185.9万美元,年完成4548.1万美元。年完成5007.3万美元。从年开始,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实际利用外资同比下降18.3%,完成4090.4万美元,年完成6445.4美元。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完成2.42亿美元,是“十五”期间外资总量的2.3倍。

“十一五”前三年,我区外贸出口实现了快速发展,年完成出口额12112万美元、年完成15576万美元、年完成16813万美元,年均增长18%。从年开始,由于受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磨擦增加、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下放外贸企业改制等因素的制约,出口出现了大幅波动,年完成出口10050万美元,年完成出口14524万美元,与期初相比略有下降。

(二)发展特点

1.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

“十一五”时期,利用外资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引进投资大、规模大又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大项目,以大项目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这些大项目主要投向为房地产业,其中置业项目共投资2225万美元,对巷棚户区进行改造;置业项目共投资1500万美元,对路棚户区进行改造;阳光三期投资1300万美元、公司投资248.7万美元相继对路、路延长线棚户区进行了改造,这些大项目对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改善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区域综合竞争力。

2.利用外资结构有所改善

在发挥大项目带动作用的同时,引进一批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工业、服务业等项目,使外资项目过多集中在房地产业的情况有所改善。同时,利用外资入股改造老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如外资入股股份有限公司等,改善了利用外资的结构,为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3.对外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实效性明显提高

为了切实增强利用外资项目的储备,认真梳理了一批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项目对外招商,采取灵活多样的招商方式,针对不同的项目,利用不同的渠道进行对外招商。尤其是利用每年在香港、日本等地举行招商活动的机会,推介棚户区改造项目、工业项目等,取得了明显成效。

4.出口队伍明显壮大

出口企业由“十五”末期的55家增加到80多家,涌现出国际等多家年出口过千万美元的大型出口企业,年出口过百万美元的企业达26家。

5.出口产品结构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我区出口改变了过去过度依赖贸易公司、过度依赖农产品出口的局面,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逐年增加,生产企业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高。集团的大型压力机成功打入发达国家市场,轨道交通装备公司、股份、光先数控、扬银洗涤用品、金牛砖瓦机械等制造产品先后实现出口。

6.对外贸企业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出口企业的需求,组织企业通过各种国内外知名展会开拓国际市场,及时为企业开展外贸业务、进出口政策、出口退税、自由贸易区等内容的讲座,加快企业的成长。与辖区银行联合举办多次银企对接会,共同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1.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明显

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商实施战略收缩,置业等在建项目暂停注资;等多个在谈外资项目进展停滞,实际利用外资受到严重影响。金融危机还导致全区出口大幅度下滑,年全区出口比上年下降40.2%。

2.利用外资结构性差异依然较大

一直以来,区利用外资90%以上依赖房地产开发项目,工业项目、高科技项目缺乏。虽然由于一些工业、服务业项目使利用外资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全区利用外资总体结构未能根本性转变。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外商投资房地产项目的制约因素也在增加,房地产项目受土地政策、招拍挂程序、国家政策调控影响较大。在土地市场竞争中,决策程序相对严谨的境外企业往往在土地招拍挂程序中不占优势,拿地的成功率减少。同时,国家随形势出台不同的房地产政策,使得市场形势不明朗,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资投资的决策。

3.西客站片区详细规划滞后影响利用外资发展后劲

西客站片区是区利用外资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前来考察、洽谈并提出投资意向的境外公司很多,但是由于受市详细规划迟迟没有出台的影响,使得项目不能深入。

4.外贸出口总体规模相对较小

从总体上看,我区的外贸发展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外贸出口创汇绝对值小,出口商品结构不尽合理,档次不高;生产型出口企业较少,大规模出口企业,尤其是年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出口企业数量较少;外向型经济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偏低,这些问题制约了全区外向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十二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全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面赶超、跨越发展、实现五年大变样”的要求,准确把握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全方位、深层次扩大对外开放;高标准、高起点营造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全区成为国际跨国公司、国际品牌聚集的国际化新城区。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外贸出口年均增长8%。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8亿美元,外贸出口达到6亿美元,出口企业100家以上。

三、“十二五”外向型经济发展重点及任务

(一)利用外资发展重点及主要项目

1.突出抓好西客站片区招商,进一步推进西部新城建设

牢牢把握西客站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将西客站片区打造成集金融服务、总部经济、会展酒店、商业休闲、多功能居住为一体,现代化、复合式、超大型的区域城市综合体,使其成为带动西部新城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主要项目包括:

(1)结合西客站片区规划和全市城市空间规划发展战略中的“西进”战略,围绕“交易中心、会展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总部中心”五大功能组团,利用外资打造金融服务业、总部经济、会展酒店、商业休闲等基地,使西客站片区成为市承载高科技、高智力、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域。

(2)抓住承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机遇,加大文化艺术项目的对外招商引资,提升西部新城的文化氛围。

(3)结合国家“十大振兴调整产业”规划,全面启动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利用外资打造高端的现代物流基地。

(4)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的支持,加快服务外包的发展,抓住区被授予“省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的机遇,与新加坡合作打造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的服务外包基地。

2.吸引外资参与棚户区改造,进一步推进老城提升

利用外资对片区、山片区等区域进行棚户区改造,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高档居住片区,改善居住环境,调整人口结构,初步形成以国外知名品牌居住片区为主的高档住宅聚集区。

3.加大工业园区招商,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的结构

推进工业园、民营科技产业园利用外资,鼓励发展高新技术外资企业,引进大型跨国企业,促进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运用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对传统支柱产业的装备、工艺、技术进行更新、改造和提升,调整优化吸收外资的产业结构。

4.做好商业项目招商,打造新的国际商业中心

引入国际知名企业,打造以新路沿线为中心的国际商业中心,重点抓好酒店、百货购物中心、路人防商城、商业中心等项目,形成超越泉城路商业圈、聚集全球著名商业品牌的商业中心圈。

(二)外贸出口发展重点

1、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利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外贸出口科技专项资金等政策措施适度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重点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应快于出口总值的增长。

2、出口市场进一步多元化。继续巩固日韩、美国、欧盟、东南亚市场,努力拓展南美、中东、非洲等其他新兴出口市场,改变出口过分依赖亚洲和美国市场的格局。

3、开拓国际市场的手段进一步多样化。不仅根据产品和市场情况有针对性地参加国际展会,而且充分利用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网等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并积极争取对利用现代手段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支持。

4、培植一批知名出口品牌,努力提高外贸出口的效益和水平。继续扩大传统优势产品规模,抓好等农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大户,积极拓展出口产品新领域,形成新的外贸出口增长点。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境外兴业,不断带动我区产品出口。

5、抓好出口载体的培植建设。依托园区、高档小区、西客站商业区的出口载体承载功能,大力引进培植工业型、贸易型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融资、出口退税等方面加强对新外贸企业的指导与培训,加大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支持,形成一批稳定的出口创汇基地。

四、“十二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重点片区招商力度,吸引大项目落地

一是在项目包装策划上下功夫。随着西客站详规进一步细化和棚户区改造的深入,高标准、高起点、高定位包装一批招商项目,重点围绕西客站片区五大中心建设和旧城改造项目进行包装,为更好地对外招商创造条件。

二是在加大招商宣传力度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国际商务网”及各种招商会、洽谈会,大力宣传区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和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强与外商的沟通与交流。

三是在拓宽招商渠道上下功夫。落实企业邀请外国人来华时间,主动联系外商,开展以商招商,抓住一切机会推介项目。

四是在形成招商合力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好省、市、区招商平台,“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提高香港、台湾等地区招商的针对性、可行性,讲求实效、提高效率,群策群力,全方位招商。

(二)进一步注重招商选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

根据节能、环保和投资贡献等因素等进行招商选资,在招商中注重加强与发达国家、地区的跨国公司、大企业、大财团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引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区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化投资结构,提升外资对产业整体发展的拉动力度和贡献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基地和载体建设,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建设科技兴贸出口基地,以创新为核心,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出口。与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建立出口洋葱监管示范区,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实施生产企业与贸易公司并重的载体发展策略,尤其要充分利用省会外贸人才优势、西客站和新高档小区对外贸企业的吸引力,大力发展出口载体,争取5年内出口过千万美元的企业达到5家以上。

(四)进一步加快出口品牌建设,提高一般贸易竞争力

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和鼓励外资企业发展一般贸易,鼓励引导有传统优势的农产品、机电产品创建国际品牌。以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作为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的工作重点,在各类资金、展会、开拓市场、通关便利等方面为出口名牌企业提供更大支持,加快培育我区出口名牌后备队伍。

(五)进一步引导企业以多种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逐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参展、国际产品认证等开拓国际市场活动的补贴。引导企业走市场多元化道路,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平台与出口企业的合作,大力推广企业的成功经验,对成功通过网络开拓国际市场、出口增长较快的企业进行一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