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教育范文10篇-9游会真人第一品牌

时间:2023-12-02 10:10:30

社会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篇1

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多地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现其多功能性。就体育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来讲,体育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它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一生具有明显的影响和长远的效益。传统的学校体育在很多方面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制约着学生适应社会及向社会化转变的进程。现代教育体制和培养目标呼唤着学校体育与社会接轨。体育教育要根据正确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激发和提高,在身体运动中培养社会意识、养育健康心理、培育良好习惯、实现体育教育目的。在发达国家高校体育凸显了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活动的源头。体育科学和体育教育应以满足人类的现代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为主题。学校体育教育的成果反馈于社会,回报社会,为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大众体育推助的竞技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体育、娱乐体育、康复体育、医疗体育等体育方式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将这些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主导内容,来促进学校体育的普及和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方法与途径

1.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大学人才

通过对河北省部分高校的走访了解,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还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通过分析高校体育的新职能,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课余体育文化建设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进行教学新思路的探寻。我校进行了体育俱乐部模式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利用教学、训练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运动锻炼的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在各种社团、俱乐部中传授各种体育活动的扩展性知识,如组织、裁判等工作,让学生作为主体,组织开展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各种社会能力。

2.学校、社会体育资源的共享

第一,学校要为社会提供体育场馆,为体育锻炼者提供良好的运动条件和指导教师,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团体中的人员组成大部分是从高校中走出去的,他们最能代表社会体育的需求,也是推动社会体育的主体力量。通过调研,全省高校的体育场地大都能够提供给社会使用。第二,让社会体育走进高校。引进高水平赛事,如在我校进行的全国女子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全国男排甲级联赛,还有球星进校园等活动,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同时也促进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流,推动了学校体育活动的普及和开展,带动了学校体育水平的提高。第三,让学生走出去。我校通过组织社团、俱乐部与社会团体进行交流,经常参与社会团体的各种活动与比赛,如轮滑队多次参加全国轮滑分站赛,成绩优异;非遗项目多次参与大型开幕式与社会活动的表演;学生在社会中参加各种体育团体,参与社会体育活动与赛事;经过培训我们的一些同学能够参加业余足球、篮球等比赛的裁判工作。使学生有机会与社会增进交流,开拓了眼界,了解了社会需求,对自己有一个更准确的定位,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方便更加顺利地走向社会。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资源的共享,使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会贯通,通过交流促进发展,从而全面实现大众体育推助的竞技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体育、娱乐体育、康复体育、医疗体育等体育方式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3.政策支持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村体育教育;探索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发展,农村体育教育的探究是推进农村整体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本文从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入手,基于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村体育教育给予探索。

一、当前我国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建设逐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体育教育是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重点。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如表1[1]为2013-2015年我国农村地区体育教育发展现状调查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农村体育教育中,人才培养、教育评价、教育经费投资都有所提高;一方面,我国我国农村体育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准建明确;另一方面,我国农村体育教育中依旧存在着不足,我国农村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的完善水平较低,农村师资力量变化不明显,发展我国农村体育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同时也减缓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经济建设与发展。

二、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农村体育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农村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农村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处偏远,教学环境相对较差,导致我国人才就业选择去农村教学的比例较低,对农村体育教育的师资补充水平比较低;其次,农村体育教育的教学形式单一[2];农村从自然环境来说,与外界的信息资源的沟通水平较低,导致农村体育教育形式和教育水平较低,教学内容缺少灵活度,不仅使农村的体育基础教育水平处于落后状态,也使农村体育人才培养与城市体育人才培养间存在脱节;最后,农村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教学中,侧重点往往只停留在理论知识学习上,对体育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农村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农村体育教育的正常开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阻碍。

三、转变农村体育教育不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增强对农村体育师资力量的输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逐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农村体育建设的不足,第一,从表1中调查数据变化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农村体育教育中的师资力量依旧处于紧缺状态,为了提高农村体育教育的教学成果,提高农村体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程度,加强对农村师资力量的补充。国家可以开展部分体育高校与农村体育学校合作办学,将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直接安排到农村体育教育事业中,这种人才输出形式不仅能够保障农村体育教育中师资力量的不断补给,同时也能够环节我国部分城市就业紧张的问题,实现了我国高校人才的综合分配。例如:某高校为我国重点体育院校[3],学校国家与改院校合作,将该体育院校中的人才就业实习地点就近原则选择当地的农村学校进行实习,保障了该地区农村体育教育的师资人才的输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推进农村体育教育的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

第二,农村体育建设中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逐步实现多样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建设的教学内容随着体育师资力量的输入,逐渐注入新的教学活力,充分利用农村的教学环境,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农村体育教学和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例如:某农村体育教学中,教师将趣味教学法引入农村体育教学中[4],采用游戏的形式活跃体育教学的课堂氛围,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将教育心理学中儿童发展阶段特征与农村教学环境相结合,增强了农村体育教育课堂的灵活程度,实现了农村体育教育与城市体育教育水平的对接。

(三)转变农村教育中对体育教育的认识程度

第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农村学校对农村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深入落实我国教育发展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对农村基层组织而言,加强对农村体育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实施合理的奖罚制度,引导农村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保障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对农村学校而言,学校不仅要贯彻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还要注重体育教育在日常教学的实践。

四、结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下对农村体育教育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农村体育人才输出,保障我国体育人才的不断供给;还能够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农村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李哲 徐扬 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汤际澜.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1.

[2]常丽娟.旅游民族学视角下乡村体育旅游促进村落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体育教育;道德社会化;社会规范;社会角色

1前言

社会是一个大整体,它存在与其相适应的社会规范,我们生活在这个大社会中,要想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必然要遵从一定的行为准则和方式。而体育道德是体育教育中各种社会角色行为规范的总和,和社会规范的诸多方面两两对应,是社会道德的重要载体。体育教育是一种具有内涵的文化活动,因为它的体质与精神互为表里关系。个体心正的前提是身正,所以身体教养是道德心理修养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通过体育教育活动的来实现。个体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对体育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越来越追求完美、欣赏健康的体魄、崇尚丰富高雅的修养,以使个体的道德社会化。一般认为开展体育教育活动有助于个体在学习中活跃思想,精神放松;有助于学生发展体能,从而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并且有助于情感和意志的培养与个性发展,能激发学习兴趣、激励竞争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保持奋发图强的热情。

2体育教育在个体道德社会化中的作用探析

2.1体育教育能促进个体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品德。体育教育具有强烈的自身参与、激烈的对抗和频繁的人际交流的外显特征[1]。体育教育中严格的行为规范体现了其强制性的特点,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们只有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遵守法律,尊重生命,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创造一个安定、美好和幸福的社会环境。体育运动也毫不例外:在参与的过程中,要遵守运动的规则,公平竞争,文明参赛,传递体育道德的正能量。例如,当你观赏比赛时,要做一个文明的观众或者文明的球迷,不可以脏语谩骂、攻击他人,更不可以造成球迷间的暴力行为;对裁判员的最终裁判结果要予以认可,不可对裁判员无礼;当自己的队友或者对手表现出精湛的技艺和精彩的表演时要予以欣赏、支持和喝彩。对于儿童与少年来说,其生理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这个时期的个体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希望在和谐的家庭坏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思路成长,再加上叛逆心理,不喜爱约束,不能正确理解和参与社会的竞争。体育教育就有利于个体养成遵守一定社会规范的品德。2.2体育教育能促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体育教育在实践中可以培养个人广泛的社会意识、改变气质、完善人格和形成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2]。当个体在游戏或者比赛中面对循规与投机、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有矛盾时,能培养他们坦荡、光明磊落的道德情操;当个体面对胜利与荣誉、激烈对抗的僵持期、挫折与失败、歧视与偏见时,能培养他们冷静、容忍、睿智的优良品质。个人人生价值的体现是在社会大环境中实现的,所以今天的人应该具有更强的参与社会的意识,同时融于社会、奉献社会[3]。生命力旺盛与“好动”的个人具有好奇、探究、体验、甚至“冒险”的心理,而体育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深刻的寓意和趣味,富有挑战性的魅力正迎合了他们的“口味”。再者,体育教育实践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个人都具适应性,他们可以参与其中享受娱乐、观赏、竞技带来的激情与刺激,大部分的参与者都能找到适宜自己的角色地位并受益。很多时候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并不是很客观、合理,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体育教育可以帮助你体现自己的价值,增强你的自我价值感。2.2.1克服自卑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各种竞争面前总是缺少勇气,觉得自己不行,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在追求理想和目标时容易丧失信心[4]。你是否注意过那些特别喜欢运动的人,往往自信心都很强,而且不仅仅表现在体育教育中,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许多自卑者总觉得低人一等,把自己封闭起来,采取一种消极的自我防卫。体育教育能帮助自卑者通过与不同人的接触和交往,走出封闭的小圈子,重新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2.2.2避免自负自信不等于自负。自信可以激发你的斗志,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勇往直前。但是,自信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脱离实际的盲目自信不但会影响你的学习生活,过于自负还有害于心理健康。体育教育有助于你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感,避免盲目自大。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和不如人的地方,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自卑和自负都可以向自强转化。树立坚定的信心,就一定能把握成功的机遇,自强不息。2.3体育教育能调和人际交往关系。体育教育活动能给人以更多的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使素不相识的人距离更近,消除隔阂,从探讨竞技技术开始互相沟通,从而促进人际交往关系的和谐发展[5]。能人往往见多识广,具有渊博的社会文化知识。要使学生提高知识面,开括视野,使自我融于社会。在复杂的社会中,需要广泛的知识、进行多层面深层次地学习不同文化知识,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是最直接的方法。科学配方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萌生最大学习动机。生活中没有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你必然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有人需要你伸出援助之手。如果你喜欢篮球,一定有不少也爱打篮球的朋友吧。如果你喜欢体育,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你一定有更多的机会去结交更多的朋友,大家一起参加运动、共享运动乐趣。你还可以从同伴那里得到支持,相互鼓励,相互信任,相互合作。运动场是你结识朋友的好场所,为你创造了去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以及被人理解和尊重的机会,为所有爱好体育教育的人提供了一片可以尽情释放青春和热情的“天空”[6]。除了学习上的交往以外,大量的人际交往常在课余时间进行,而体育教育又是余暇活动的主要形式。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就等于多了一种与他人交往的手段,这将极大地提升你的人格魅力,使你具有较高的人际亲和度。体育教育会促使你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更多的运动技能。你会发现体育运动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活动,来表达你的意识和情感,能让陌生的你、我、他成为运动场上默契配合的伙伴,场下无话不说的朋友。体育运动使你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从而提高你社会交往、社会适应的能力。中国的“乒乓外交”事件是体育促进人际交往方面的重要事件[7],而且是国与国的外交关系,正是那场适时的乒乓球比赛,消除了在中美外交史上20年封闭的隔阂。由此可见,体育教育能增加人与人、以至国与国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缩短距离,消除隔阂,培养良好的心态,并扮演友谊的使者。2.4体育教育能促进个体的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由团队目标、团队角色、团队关系和团队运作过程四个方面所构成的一种整体配合的意识[8]。在当今社会中,团队意识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社会化行为之一。体育教育中的团队意识,既是体育教育完美进行的必要条件,又是发展个体社会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一场足球比赛中,最有看点的无非就是其队员间良好的合作意识,以及个体表现出的团队精神[9]。体育比赛中的项目多是集体项目,团体性质的体育教育是在一定规则约束下进行的[10],每个队员只有调整最佳的身体状况,通力合作,挖掘潜能,发挥技能,才可能在这些项目要取得好成绩。如我国女排连夺五冠,就是发挥团队精神的结果。2.5体育教育能提升人的意志力。大多数优秀运动员会在不同时期为自己设置不同的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来完成这些目标。这是因为当一个运动员有了明确的目标后,便会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努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培养你的目的性,使你有计划地努力实现这个目的。学会独立地处理问题,不仅能拓宽你的生活空间,还能使你从中体会到独立的快乐,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11]。体育运动中很多项目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自制能力,这时就需要用较强的自制力来调节、控制不良情绪的产生。体育运动不但能够健身强体,还可以拓宽你的生活空间,让你有更多的机会结交朋友,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在体育教育中,激烈的身体对抗和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对参与者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方面,要有承担一定生理和心理负荷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有克服限制个体表现的能力,尤其是身体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在参与这些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在提高他们运动技能的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坚强的意志力、勇于挑战困难的能力,使他们以更阳光、更积极的姿态面对生活。意志是在实现预定的目标时对自己克服困难的活动和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的心理过程[12]。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意志品质。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有的人有始有终,有的人半途而废;面对同样的一个选择,有的人表现得当机立断,有的人表现得瞻前顾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实际问题,有些人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而有些人则遇事晕头转向,自然就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个体在参与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锻炼当中,失败时调整心态,继续顽强拼搏;胜利时也能以平常心对待,冷静面对,逐渐培养出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和自觉性,从而使个人获得健全的道德品质。2.6体育教育能促进人的社会角色的形成。体育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扮演着多重角色,特别是一些体育比赛活动或者体育游戏活动中学生要扮演种种社会角色给自己带来的种种体验,这样的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们都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责任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培养他们竞争的精神[13]。通过各种类型的比赛、各种角色的学习,学生能从中感受到各种角色都有相应的重要性,成功的扮演能带给他们自我肯定的情绪体验,进而认识到通过主观努力使可以改变社会地位。体育教育中有意承担比赛中各个位置的角色,能在增强体质同时,培养个体的运动兴趣,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发展[14]。在体育教育中,个体担任了超过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角色,带给个体压力的同时也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将是他们前进的动力。通过体育角色的学习,对人的社会化意识形成具有重要影响。2.7体育教育能促进人的社会道德观念转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体育教育已从古代为了生存的目的演变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独立体系的文化形态,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文明活动。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育形式[15],通常与道德教育相融合,使个体在参与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道德教育,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培养道德素养。实例比比皆是,如在隔网对抗项目中,需要公平竞争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强大的心理素质。在进行比赛前和比赛结束后,都要举行礼仪活动,比如,在跆拳道开始前和结束后,双方都要相互敬礼;在乒乓球比赛开始前,要和对手、裁判长握手,结束后还要和对方的教练员、队友一一握手。

3小结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分析;研究

当前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换挡减速”,由高速发展逐步过渡到新的均衡增长[1]。经济转轨必将带来各类社会热点和社会矛盾叠加出现,社会冲突和风险事件更加频繁,传统思维观念和主流价值观念受到严峻的挑战。研究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握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特点,探索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的内化教育引导策略,对于创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新格局,拓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途径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必须承担“新常态”下新使命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各种文化思潮传播激荡的重要场所。2015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将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工作全过程。[2]高校体育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性教育工作,不再仅仅是一项身体运动教育,而是承载着特定历史和现实背景下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是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坚定理想信念,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上“重知识、轻体育”。我国教育体制“重知识、轻体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各种文化课程的考试压力使体育锻炼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中,高校对体育教学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课时等方面让位于其他文化课程,忽视了培育思想品德的功能。2、体育教育中“重技能、轻品德”。日常体育教育中,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多将教学重点放在技术战术、动作要领等训练方式和提高身体素质上,本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有限,认为体育课和思想教育毫不相干,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工作蕴含着的思想教育价值,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成长、全面发展的规范、引导和激励作用。3、课程设置上“重分工、轻融合”。高校教育体制中,课程设置互相独立。思想教育仅由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承担,体育课只承担体育活动的开展。虽然分工清晰,但却忽视了身心的同步发展,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割裂了高校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天联系,限制了体育教育在发挥思想教育上的巨大作用。

三、高校体育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的可行性分析

1、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的一脉相承。“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高校体育教育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锻炼人的体质素质,陶冶人的性情精神,锤炼人的意志品质,塑造人的理想信念。两者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为两者的互相嵌入提供了理论依据。2、教育内容和学科属性的高度契合。体育是促进人格全面自由发展、道德水平提高、价值观念形成的有效手段。体育精神中所蕴含的爱国精神、团队意识、纪律行为规范、公平公正规则等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同时,高校中体育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为公共基础课,同隶属于基础课教学部门管理,便于两门学科的教师交流探讨,创新理论,这为在两者的交叉融合创造了便利条件。3、思想观念与实践活动的相辅相成。高校“两课”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传统课堂模式基本是灌输式、表态式的集体说教,形式单一,内容抽象,使一部分学生对政治理论产生漠然、反感甚至抵触情绪[4],这种强迫式的教育忽视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和人文关怀。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灵活性强、趣味性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依托体育活动这种载体,将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内心”,锤炼其自我人格和价值体验,这为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途径保障。4、理论灌输与隐性渗透的有机融合。理论灌输[5]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方法,社会意识不会自发产生,需要外界输入,使民众接受并形成自己的认识。当前形势下,大学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简单集中的输入忽略了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体育活动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能满足学生追求愉悦、优胜、自我价值的情感需要,更容易对其中蕴含的价值观产生共鸣和认同。相比直接输入,渗透到体育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循序渐进,效果持久[6]。理论灌输和隐性渗透的有机融合为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体育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创新。

四、高校体育教育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措施

高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方面契合,同时相互补充,互相嵌入的空间很大,为解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与体育运动精神相嵌入,筑牢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平台。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的灵魂,它在体育运动中孕育并升华成一种心理意识、价值观念、信念追求。以篮球运动为例,整体配合打得越好,越容易得分。如果只想着自己的技术数据统计,把其他伙伴晾在一边,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学生在品尝胜利的喜悦时,也体悟到了团队凝聚焕发出的力量。在观看国际篮球比赛时,将国家实力和民族形象直接通过体育赛事展现出来,这种自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根本无需思想教育调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篮球运动也彰显了队员独立自由的个性,提高了队员的积极进取品德、组织纪律规范、职业道德水平、服从大局意识、拼搏奉献精神和协作配合能力。这些恰恰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的“全面自由发展、追求平等参与、追求公平竞争、追求法治规范、追求敬业奉献、追求诚信友善”的内容环环相扣,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导向。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挖掘体育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结合点,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在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在参与运动时亲身体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及对人的巨大激励引导作用。2、与高校体育活动创新相嵌入,创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连接桥梁。体育活动是高校抓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是重视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最好时机,常规教学应借助体育运动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争先协作、维护团队、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意识;还应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借助体育题材纪录片或历史影像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讲述新中国运动员为国争光的历史,形成爱国主义的内化力量。二是重视课余活动,组织各种运动竞赛,比如迎新比赛、班级联赛、院系友谊赛等,增进友谊,增强集体荣誉感。依托每年一次的学校运动会,打造学校特色优势项目,营造奋发拼搏和集体主义的氛围,加强思想政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设立学生社团协会,比如篮球、足球、长跑等协会组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社团规范、会员守则和发展规划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依托同一种的体育爱好,凝聚特有的运动精神和团队氛围,从而对参与其中的每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自我规范和成长,促成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3、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相嵌入,搭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文载体。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在体育实践中创造出的文化形态[7]。一是改善高校运动场地和场馆设施,创造运动氛围。高校要合理规划和开发大型运动场、体育馆等运动场地;合理利用空置土地开辟小型运动场地,安置小型运动器械,如乒乓球台、单双杠等,充分满足师生运动需求,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二是建设体育主题建筑和运动雕塑,展示体育、艺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凝固体育运动精彩瞬间,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获得力量、信心、鼓舞和激励,用艺术的方式弘扬和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举办不同形式的体育文化节和体育会展,在“奥运”“亚运”“足球世界杯”“世锦赛”等国内国际大赛时间节点,挖掘体育文化传统和历史资源,宣传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展示运动员成长道路,用榜样的力量示范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举办一些体育征文、体育现象讨论、运动员访谈等活动,让学生谈体会谈认识,让核心价值观渗入到学生日常校园生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4、与高校体育教学优化相嵌入,畅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渠道。高校体育教学遵循“以人为本”。一是明确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寓“价值观教育”于体育运动乐趣,切实承担起体育教育的使命。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承担者,教师的知识储备、言谈举止无一不在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观察并培育学生的兴趣,以身作则,以真诚的情感投入和亲身的经历体验来感化学生,在共同的价值观上引发共鸣。二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寓“价值观评价”于体育考核体系,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以“育人”而为导向,而不是以“培养运动员”为目标。综合考核体育教师工作成绩,将教师在思想道德教育、体育社团建设、运动会、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工作也纳入到考评体系当中;同时,综合衡量学生的价值观,将学生的体育考核标准细化为行为规范、意志品质、精神状态、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将主流价值规范逐步内化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

作者:于昊田 单位:山东省农业工程学院基础课教学部

参考文献:

[1]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科学,2014,04:5-13.

[2]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党建,2015,02:11-13.

[3]金奇.思想政治教育的嵌入式存在———基于嵌入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129-131.

[4]曾秀芳.浅析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及创新[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1:63 67.

[5]徐飞.列宁灌输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广西大学,2014.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篇5

一、大学体育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大学体育教育经历很多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为一种承载着复合型功能和价值的大体育教育系统。

1.人文精神、心理、人格培养与训练的功能。其一,人文精神的培养功能。大学体育教育不是单一的肢体技能训练,通过各项体育项目的学习与训练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规则意识、组织意识、责任意识、吃苦精神与竞争精神等等,促使学生现代公民素质与意识的训练与提高。同时,通过体育理论课程的拓展,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等方面进行教育[2],其二,心理与人格的培养功能。各项体育运动项目能够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毅力等,这些项目的开展,能够极大地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3],提高大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和迎接各种挑战应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三,训练思维的功能。大学体育教育课的开展,能够促使学生学习一些体育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通过体育技能训练,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规划统筹力、反应与观察力等等。

2.健身功能。这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本职功能,主要是对学生的身体运动方法和技能进行训练,教会学生各种科学强身健体的方式方法,最终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3.休闲与娱乐功能。关于这一功能,主要随着各种竞技比赛的出现,大学体育教育活动能够对一般观众具有休闲与娱乐的作用,当然也成为体育爱好者的休闲与娱乐方式之一。

4.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能够增强高校竞争力,能够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声誉,也是一所大学彰显自身办学特色的亮点之一。

二、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由于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内外等方面的原因,整体上发展得还不是很理想,在高校发展系统中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4],具体说来如下:

1.从学校层面来看,大学体育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视度不够。其一,学校对大学体育的重视度明显不够,导致大学体育处于整个高校发展系统的中边缘化的位置,导致各项投入明显不够。其二,大学体育指导思想与经济社会生活存在脱节的地方,尤其是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的理念、全程体育教育理念宣传建构不够。其三,大学体育教育的软件和硬件建设不够,包括师资建设、体育教育所需的各种设施、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等等均存在问题。

2.从学生层面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体育教育课不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大学体育教育的考试价值取向,导致学生很多时候是应付性地上课,忽略了体育课的健身功能;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关注点往往停留在体育考试层面上,很难真正端正学习体育课的态度和目的。其二,由于就业、专业学习、交友等原因,导致学生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这些上面,相反,大学生对大学体育教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其三,在观念上,大学生对体育教育课程的理解还处于一种小体育观的状态,认为体育就是单一的身体训练,对人的其他素质训练作用不大。正是由于这样,导致当代大学生体质发展与健康非常不理想,凸显了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和价值取向存在一些问题。

3.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队伍素质、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育模式等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在教育观念和理念上,要么传统式的教师主导,要么是学生自由式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很多大学体育教育课显得无所适从。其二,体育训练上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不够,很多体育教师强调要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对学生的体育心态和体育创造力等等方面重视不够。其三,大学体育教育课上的教育内容,很多是重复高中的体育教育,同时注重体育技能实际操作,对体育理论的系统讲解不够,没有真正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起系统化的体育科学知识;同时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训练力度不够,忽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反应力等的培养。其四,大学体育教育方式方法显得很不灵活,包括体育教师的知识话语系统不生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袭教师讲解的教授方法,学生个性化和自由化的训练不够;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大班式的上课模式和放羊式的体育教育现象时有发生;教师的教育方法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性兴趣不强,导致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导致师生互动式的体育教育方式还用得不够。其五,大学体育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处于课堂教学为主的状态,第二课堂体育活动开展得不够,现代化的复合式体育教育模式还没有形成。其六,体育教师数量有限,培训力度不够,学历与职称不高,综合素质整体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人文素质方面还欠佳。

三、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鉴于以上我国大学体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我们务必要主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动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5],力求大学体育教育发展跟上时展的步伐,为高校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全力谱写大学体育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1.从制度和观念上彻底改变大学体育教育的边缘化状态。要真正落实这一点,其一,我国高校必须要从政策和制度上着手,把大学体育教育作为学生毕业考试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知识技能进行全盘考核检查,力求从国家和学校层面的制度建设上,将学生的体育发展状况纳入四年大学学业的考核体系;同时积极推动和支持学生的各项体育社团和活动,力求从学校层面就形成一种重视体育发展的导向。其二,大力宣传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广大学生中树立起科学的大体育观念,彻底改变大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漠然、不关注和无兴趣的现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大学体育教育中来。

2.加大体育教育的各项投入,全力提高大学体育教育的软件、硬件设施质量与数量,努力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增加必备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引进先进的体育教育软件,力求推动大学体育教育从物质到精神上的现代化发展。

3.转变师生的体育教育观念与理念,积极推进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其一,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单一重视体育技能的训练与教育转变到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兼顾人文教育。其二,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大学体育教育只是大学生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引导时期,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务必要树立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

4.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积极改革我国目前单一的体育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努力形成多元并存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6],积极推进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开展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育活动[7]。

5.加大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和建设力度,积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结合我国的实际,形成现代化的复合型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真正建立起集群式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和注重大学体育教育的复合型功能和价值的教学内容。

6.加大大学体育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发展力度,科学建构大体育教育模式,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进行整合,积极吸收其他专业学科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努力建构现代化的大体育教育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本文来自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杂志。《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徐旸工作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1现象学及其相关理论解读

1.1阿尔弗雷德•舒茨的理论贡献

自19世纪以来,实证主义研究在社会哲学领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针对这种状况,阿尔弗雷德•舒茨(alfredschutz)从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出发,打破了实证主义的束缚,独辟蹊径,运用胡塞尔现象学的观点和方法,革命性地构建了现象学社会学理论体系。舒茨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等同和按照自然科学模式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做法。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实证主义所说的“社会事实”,而是社会事实的意义;他主张社会学应置身于生活世界中,对互为主体性的人们的微观互动过程进行研究,认识社会的结构、变化和性质。故他也把自己的现象学社会学称为“生活世界构成的现象学”[2]。舒茨用“社会世界”“日常生活世界”之类的术语来概括人们生存并进行日常活动的具体社会环境。按照舒茨的观点,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每一个正常人都必须通过社会行动和有意义的沟通而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舒茨的现象学理论内核就在于揭示“生活世界”中的每一个正常人,即“我”“他”是如何相互理解、沟通并达成一致的。因此,笔者将以现象学理论为逻辑起点,以舒茨的社会现象学理论为支撑,对我国大学体育的教育功能进行独特视阈下的探讨与研究。

1.2类型化、社会化及其教育的现象学解读

所谓类型化,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释他们自己的行为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行为所运用的方式。类型化是现象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阿尔弗雷德•舒茨将它看作“首先是关于人际事物的常识性的经验形式”,而理解则是人们借以反映彼此意图的方式[3]。根据现象学的理论,当某一个体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时,该个体将会本能地对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某种意义的诠释与解读。不仅如此,该个体还会认为其他个体对自己也会进行某种意义的诠释与解读。在这种语境下,各主体之间的相互意识中的主体间性就逐渐演变成为类型化的经验。需要注意的是,当人们社会化时,人们就习得了类型化知识并形成应对典型情境的特定行为。所谓社会化,就是社会在生命个体———人类中的内化。具体来讲,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的社会文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在现象学里,由于类型化被看作是存在于整个社会文化中的行动基础,并且在此类型化中,人们的各种知识被认为是同质的、重复的,因而为人们所共享。从类型化的逻辑出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客观的社会结构、社会规范以及各种类型的社会文化活动等都可以被看作是在意识中存在的类型化知识。只有当人们了解和掌握这些共同的类型化知识之后,才能进行相互沟通和理解。正因为如此,人们彼此的沟通与互动才成为现象学关注的焦点和核心。

2现象学视阈下的大学体育教育功能

目前,国内学界对“体育”一词的定义尚存在争议,但一致认为体育是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的,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4]。正如我国近代著名体育家方万邦所指出的那样:“体育本身并不是一个目的,而只是一种方法,或是一种工具,尤其可用为达到教育目的的工具。”从更高的层次来看,体育具有文化的各种特质,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文明的传承。以此为前提,笔者认为,大学体育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文化性的教育功能;其次是参与性的教育功能。

2.1大学体育文化性的教育功能

大学生的社会化,实质上就是由一个生物人转变、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并逐渐适应社会的过程。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则是一个通过多种体育手段培养大学生并使之社会化的过程。事实表明,在传承体育文化的高级阶段,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体育文化,对于我国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大学体育取向不同,它们所依附的体育文化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也就存在互异。故在这种语境下,大学的体育文化较之于技术和技能而言,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更大。因为它不仅影响大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时通过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思想观念,能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途径和方式,还可以使优秀的体育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曾将体育文化的这一功能概括为“美和尊严”。如果从这一维度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大学体育文化给予大学生的不仅是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且也有人文方面的陶冶。例如,当他们在体育比赛的开幕式上观看优美的体育艺术表演时,或者在体育大赛中听到运动健儿夺冠时奏响的国歌时,大学生的灵魂不仅可以得到净化,而且可以得以升华。

2.2大学体育参与性的教育功能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形式多样,主要形式有四种: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以及体育竞赛[5]。从实施过程来看,大学体育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不仅贯穿于校内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和体育比赛等环节,而且还延伸到课外体育活动以及校外体育(包括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等)活动等环节;从管理角度来看,—个完整的大学体育教育包括体育教学活动的决策过程、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等多个环节。但无论哪一种形式、哪一种环节,都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由此可见,大学体育的参与性教育功能贯穿于整个大学体育教育的过程中。现象学理论认为,社会个体之间彼此沟通并进行理解的核心,就在于情景中的互动与共享的类型化知识。实践证明,在大学体育的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学生与学生,还是学生和老师,乃至学生与家庭成员或社会成员,时刻都是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着沟通与互动。在这些沟通与互动的过程中,大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体育游戏规则,同时还习得了社会秩序的约束;不仅学会了运动技能,还培养了社会生存能力;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还积淀了许多的社会经验;不仅通过直观理解扩大了视野,还通过感性思考升华了书本知识。他们参与体育教育活动的过程,就是获取类型化知识的过程。

2.2.1社会交往能力的习得

从长远来看,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是为了将来能够成功地扮演社会职能中的某一角色。高校显然担负着把学生从家庭推向社会的功能。毋庸置疑,大学中的同伴群体是学生在家庭之外的重要而又亲密的群体,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正因为如此,作为大学生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的我国大学体育,理应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设定为重要目标之一。研究发现,大学体育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行为,为这种同伴群体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大学体育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性决定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互动性,并且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与他们之间互动的广度与深度呈正相关;而这种参与性又正是培养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基础和保障。需要强调的是,在大学体育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以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国内外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大学生在被动参与体育教育活动时,其所受到的教育和影响远比积极主动参与的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影响小的多,其社会交往能力也比后者更为逊色。

2.2.2社会秩序的内化

从终极意义上看,教育具有两大目标,即技能的传承与秩序的内化。相比较而言,秩序的内化更为重要。作为大学生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的大学体育,将运动参与作为其重要的目标之一,充分证明了体育在技能的传承与秩序的内化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无论是在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还是运动队训练以及体育竞赛的过程,大学生在这些体育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参与,即为按照特定的规章制度或者秩序,与各种人物角色积极互动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这种参与对大学生进行权威关系的处理与内化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通过体育教育活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都会明显增强。甚至可以说,正是通过这些参与性极强的体育活动,才使得大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习得较多的社会秩序性知识。通过四年的体育教育活动,大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这些社会秩序,更为重要的是将之内化,并在他们以后的各种行为中体现出来,进而成为社会上素质良好、遵纪守法的优秀公民。这不仅能改善师生关系,而且能为大学生顺利融入社会,进而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来自于《体育研究与教育》杂志。《体育研究与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3大学体育教育活动的特征

事实证明,大学体育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过程。如果将大学体育教育过程看作是通过视觉来观摩教师的示范活动或者其他同学的练习活动,以及通过观赏运动比赛之类的体育活动过程的“玩”,或者通过自身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过程的“练”,那么对于学生而言,“练”比“玩”更为重要。在“练”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很多的体育游戏规则,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或参与体育比赛,而且可以获得许多类型化的社会游戏规则,即社会经验,并且能够在社会互动中获得与个人角色相关的许多内容,使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得以极大地提高。研究发现,对于要通过社会化而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在体育教育活动中,让他们以各种角色参与互动过程比单纯的视觉观赏更重要、也更有情趣。因为大学生通过体育教育活动在习得多种社会秩序与文化知识、积累文化经验和提高群体互动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同时,还在各种体育教育活动中让知识视野得到拓宽、让身心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人生观和理想得到升华。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个别学生来说,大学体育还具有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治疗或矫正作用。这对于其以后的人生道路或者人生目标的正确定位都是至关重要的。

3.1类型化社会知识的习得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本质

现象学理论认为,个人内化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也就是获得并表现社会中各种类型化知识的过程。体育活动的参与性与文化性是大学生获得这些类型化知识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大学生处于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大学体育对其产生的教育功能,也就是体育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其获得各种新的类型化知识。换言之,大学体育教育的本质就在于使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获得新的类型化的社会知识,从而为其顺利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研究表明,以文化为导向的大学体育教育活动与以技术为导向的大学体育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不同的影响。以技术为导向的大学体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学习兴趣与运动技能的习得,为终身体育的实施提供良好的九游会国际的技术支持和恒久的动力引擎;而以文化为导向的大学体育则可以满足学生对体育精神的渴求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认可与继承。而这二者的合力又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社会化需求,使他们对自己所处的“生活世界”或“社会世界”无所畏惧充满热情,从而形成积极地参与和改造世界的美好愿望与坚强信念。众所周知,奥林匹克精神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它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基本原则的操守为基础。因此,回归逻辑的起点,我们可以发现,大学体育教育的本质与我们所提倡的奥林匹克精神具有极高的契合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学体育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习得类型化的社会知识,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导下,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开创自己奋斗的人生。

3.2“入世”是大学体育教育活动的动机和目的

社会化意味着大学生要从心理、行为和精神等各个层面上融入社会,即“入世”。现象学认为,与“入世”相对的行为即为“出世”,就是指为逃避社会压力、缓解心理紧张进行放松的躲避现实社会的各种行为。从本质上来看,与成人通过体育活动进行放松、休闲的目的不同,大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沟通与互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类型化知识的构建与获得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这种过程正是“出世”的前奏。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大学这个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中,大学生需要获得诸多的社会知识为其进入社会做储备。基于这种情况,他们对通过体育教育活动参与社会互动并获得社会知识更加感兴趣。在这里,其体育活动具有获取社会化知识的重要介导功能,即具有强烈的“入世”导向。课题组进行的大量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与此相反,体育活动对于成人而言,其躲避日常世界、缓解社会压力的“出世”功能则更为明显。鉴于此,从大学体育教育活动的根本动机和目的出发,其内容与安排,应尽可能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社会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作者:赵金岭1张淑香2陈俊钦3工作单位:1.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赣南师范学院图书馆3.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第三篇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已具备发展体育产业的经济条件,只是因为人们体育意识及体育消费观念的滞后,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高校的公共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终身体育锻炼观念及体育消费意识等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对促进我国体育产业(注:本文所讲的体育产业主要指竞技体育表演业和体育服务业)的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创新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教学进行了研究。

二、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教学创新的立足点

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体育已被赋予丰富的经济文化内涵,体育产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体育及体育消费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第一,人们体育意识的加强、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欣赏能力的提高、体育消费观念的引导等已不再是一种简单自发的个体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与后天的教育息息相关。第二,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将从大众化的群众体育活动逐渐向追求个性化服务与高端享受的体育消费活动过渡。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站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大视野下,重新认识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教学与社会的关系,认识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与体育产业的关系。高校的公共体育教育教学不应该成为社会体育文化(包括体育产业活动)的“孤岛”。我们要树立“大体育”的观念,采取开放的心态,以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为己任,主动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以此为立足点,创新高校公共体育的教育教学。

三、以体育赛事欣赏为媒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创新教学方法

体育运动项目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切入点,也是体育产业中竞技体育表演业的相对独立项目。人们以运动项目为基础来参加体育活动。专业运动员与体育业余爱好者的区别仅在于体育运动技能的高低有所不同。进一步,职业运动员以体育运动为职业,成了竞技体育表演业中的“演员”,体育爱好者则是“观众”。竞技体育表演业的发展既要有“演员”又要有“观众”,高校的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热爱体育运动项目的“观众”。传统体育教育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我们一厢情愿地想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演员”,强调运动技能的传授,结果弄得学生丧失体育兴趣与热情。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动机有关。一切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兴趣与爱好无疑是重要的内在驱动力,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根据体育认知、体育情感、体育行为的辩证关系,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放在第一位。高水平精彩的竞技体育赛事的欣赏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方法。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一场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赛事(例如nba、世界杯足球赛等)已经大大超出体育本身的范畴,是一场集真、善、美于一体的盛宴。nba球员的精彩扣篮、世界杯足球赛中一次酣畅淋漓的射门得分等无不给无数体育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根据美学原理的有关知识可知,通过移情作用,审美的欣赏不是对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一个自我的欣赏。学生对赛事中体育明星的欣赏可以寄托个人的情感,容易激发对该体育项目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实际,以精典赛事的欣赏为媒介,首先教会学生欣赏各具体比赛项目的必要知识,提高学生赛事的欣赏水平;然后在美的感召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激发他们的体育热情。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单独或与社会体育产业经纪公司合作引进一些高水平的体育赛事——特别是一些比较普及的项目(如篮球、乒乓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对学生进行体育赛事文化及体育美的熏陶,培养学生体育消费意识。湘潭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之,把竞技体育赛事融合到体育教育教学中,以体育赛事欣赏为基础,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很好地把体育产业文化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体育消费意识的双重作用。

四、以“选项制”为基础打破行政班级授课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定伴随着个性化。根据多元智力结构理论,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与空间感知智力有关,而且每个人的智力结构是不同的。学生的体育兴趣及体育运动天赋存在着个体差异。传统的体育教学以行政班级为单位,采取“批量生产”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存在严重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例如,在教授篮球运动技能时,班级中某些学生由于身体条件的原因,可能对此兴趣不大,但对乒乓球感兴趣,这对我们的组织教学带来挑战。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公共体育的教学管理模式。我们可以根据各院校的体育设施和师资力量等具体条件,把以前“大杂烩”式教学内容,以一个个项目为基础(例如,篮球、排球、武术、健美操等)“碎片化”,跨院系、跨专业打破行政班级授课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取自己相对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实行“选项制”。这样可以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学习力”,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运动项目的热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湘潭大学率先打破传统“公体课”的教学模式,实行了“选项制”。经过几年的实践,反响强烈,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我省许多本科院校纷纷前来湘大取经,推广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选项制”管理模式,但高职高专院校在此方面几乎未有所突破。理论与实践均证明,“选项制”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同时能与体育产业文化实现很好的契合,可以一举多得,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

五、以学生体育社团为基础创新教学的组织形式

学生体育社团一般都是由爱好共同项目的学生自发组成,这种组织形式打破了班级甚至年级界限。在社团的组织下,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非常强。但在传统体育教学管理模式下,很难发挥体育社团的优势。一方面,社团的学生渴望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以提高运动技能,但老师只能在课余进行指导,无疑增加负担;另一方面,正常课堂内的教学,老师又不能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的兴趣组织教学,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如果推行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选项制”,就能自然地实现体育教育教学与学生体育社团的对接。“选项制”模式下,选取了某些项目的学生,自然可以自愿参加与相应项目有关的体育社团。社团内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运动技能,强化对该体育项目的兴趣。简而言之,以学生体育社团为基础,制定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学的组织形式,能使体育课堂的时空范围得到扩展,充分自由地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性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灵活性,更加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六、以校园内部模拟俱乐部形式创新教学的评价模式

传统体育教学的评价方法简单僵化。受应试教育思维模式的影响,只注重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评价;没能很好地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不能适应现代体育综合发展的需要。现代体育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植入竞技体育职业化的体育产业文化,我们可以借用职业运动的俱乐部组织形式,在“选项制”的基础上,把选取同一项目的学生,分成若干个校园内部模拟俱乐部。对于某些项目(如篮球、足球等)的评价,可以随机在模拟俱乐部抽取队员组队,采取俱乐部对抗赛形式进行整体评价,同时还可把个体评价与整体评价结合起来,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也可以评为“最具价值球员”。与传统评价方式相比,这种评价肯定更具科学性与趣味性,而且可以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设计出很多具体的评价方法,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总之,采取内部模拟俱乐部形式,创新教学评价模式,能巧妙地把体育产业中职业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融合起来,对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七、结语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体育学习

在现阶段的社会背景下,个体的身心特点、生活环境根据时代的需求发生着变化。同样,体育也是如此,其价值需求、运动内容也需要人们不断地开发与探索。现代社会对人们的体能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具体来说,人们需要发挥体育学习的潜力与动力、需要具备体育自主学习的能力等。为了更好的迎接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大学生在现实体育生活中要有追求。具体来说,大学生尽可能的主动探寻体育生活,就需要高校体育课程注重激发大学生们的切身感悟与体验。

一、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据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的标准较之前已有大幅度的提高。各个高校对健康教育、体育教育也采取了一些强制与鼓励措施。尽管这样,但是在实施体育教育的同时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现行的高校体育虽然有所改变,但是有的改变并不切合实际,这导致收效甚微,有的甚至与终身体育的目标相背离。放眼看来,高校体育课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学生的自主性没有被很好的发挥出来,即体育课堂完全由高校体育教师主宰,大学生在教学中只需要很好的配合完成即可。要解决这一问题,高校体育教师就必须注重体育运动的技能学习,即让大学生自主掌握运动技能。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真正通过体育运动愉悦身心。在课堂教学教育中激情、好奇、自由是解决缺乏自主型这一问题的良药。值得一提的是,各个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将体育课堂存在的所有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就是对技能的学习和体能的增长过分注视;对大学生生活的合理构建极其缺乏;对重点学科偏重太多。

二、终身体育教育观下高校体育生活化的意义

有哲人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要将有用的知识经验传递给后人。这些在社会生活与自然中累积的经验凝聚了前人的心血与感悟。只有把这些经验或间接或直接的传递给后人,后人在实践与生活中才能尽可能的少走弯路,从而做出比前人更卓越的成就。其中,体育文明就是人类千百年来积攒下来的,也需要后人的传播与继承,而教育就是最有效果的传播方式。对青年人来说,继承体育精神,享受运动,进一步发展现有体育文明也是这一代人不可逃避的使命。要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生活化,就是要在人类体育文明中联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也响应了国家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号召。具体来说,就是高校体育教育不是为体育而体育,也非为教育而体育。在体育教育生活化的问题上,大学生们只有对体育生活化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与感悟,才能更好的享受体育,并养成一个终身体育的观念,这会使得他们不自觉的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在某种意义上,终身体育不仅对自身的生活起到一个充实的作用,而且为大学生未来健康生活方式的构建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三、终身体育教育观下高校体育生活化发展的措施

(一)社会与学生需求统一

高校的体育课程始终要与实际相联系。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必须要把学生们的终身体育学习和身心健康问题作为重点。从大学生对体育的需要情况来看,其和高校体育课程的要求是有本质区别的,即高校体育课程要求对学生的体质有一个长远、统一的规划。根据个体情况,需求取向基于特定的身体基础、个性特征、来源背景等。针对这一情况,高校体育课程必须认真设计与探索,否则就会脱离实际,也失去了其存在的目的与意义。在对高校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有些学生喜欢体育而排斥体育课的情况。这一情况必须要使学校体育工作者做出深刻反思,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多了解学生的想法,使课程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总而言之,要提高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就必须要统一社会需要与学生需要的辩证关系。

(二)体育学习活动要多形式共同作用

实践出真知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基于这个观点,高校体育教师就必须具有系统考虑、全方位的课程设计思维。这种方法虽然能实现起来有点困难,但是却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综合、全面的体育教育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达到这一预期。常见的体育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社会体育交流、专题讲座与讨论、体育协会、体育课教学、校园体育网络、体育俱乐部等。其中,体育课教学是最基本的形式。但在设计课程上,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即课程结构类型合理的安排的问题。这一点也是将体育学习力变得更加社会化、生活化的基本保证。结语在近些年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下,终身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终身体育也是如此。但必须承认在终身体育教育的观念下,我国高校体育生活化发展也是存在一些误区与盲区的。所以在目前来看,我们离真正的终身体育目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总而言之,还是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反思与实践。

作者:周磊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晓芳.从终身体育教育观审视我国高校体育生活化发展趋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2]潘淳浩.高校体育生活化环境的构建与学生体质健康改善的实验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篇7

新世纪的前十年,我国将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向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转型变迁的关键时期,这是把我国社会推向全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变迁,必然会要求政治结构、科技结构、教育结构等一系列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变迁,也就必然要求转型和变迁体育结构与之相适应。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的方式上,我国选择了渐进式改革这样能符合我国国情和特色的方式;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的战略上,选择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能推进我国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

当代体育科技教育体系是科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的体育科学技术学科是科学技术母体学科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渗透而形成的,由此构成了体育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回顾过去的一百年,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然而21世纪现代奥林匹克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加需要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渗透。国际奥委会已将体育、文化和环境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要依托奥运会环保理念协调人与健康、人与环境的关系,涉及环保、交通、通讯、场馆、医疗、服务等多领域技术知识,因而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会促进我国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将会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会使门类繁多的各门学科日益相互渗透,以“奥运”为“接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加统一、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在我国举办奥运这一新历史环境下,不仅预示体育科学个体学科的突增发展和学科群落的拓展优化趋向,而且也预示高等教育体系超前创建体育新专业契合社会文化、健康服务需求的态势。

我国的体育改革一直面临着动力(推动点)和机制科学选择的问题。面对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这一历史契机,要提升体育事业在我国各项事业、在世界体育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要充分发挥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全面功能,就应使“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成为我国体育改革的发展动力和引擎,这是我国在向知识社会迈进中应当进行的关键选择。

1体育科技改革的战略构想

1.1体育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任务

——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指导思想。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独立体育科研机构转轨。加速建立体育科研体系与教育体系和运动技术训练体系密切联系的组织体系,优化智力资源布局,合理配置体育智力资源,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体育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和应用相融通的体育创新体制。

——积极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向体育科技领域的扩散和渗透。加强体育运动技术学科经验知识的理论化、系统化建设。促进体育生物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运动技术学科的交互渗透和融合,发挥体育生物学科的基础和优势效应,优化、发展和完善体育科学技术体系。

——建立体育科研虚拟研究组织,共享国内外体育智力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学科的创生,建成开放性的体育科研网络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体育科研信息资源库和网络建设,健全体育科研咨询服务体制,促进体育科学技术进步。

——建立体育科研评议、咨询策划等中介组织机构,完善体育科技奖励、项目等的评审评议环节,并通过奖励等杠杆调控体育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健全体育系统内外部之间体育决策、投资等咨询策划渠道,使体育决策、投资等实现“科学效益”。通过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辐射体育科技的内容,并努力加速科技知识向体育系统的流动,促进体育知识体系容量的扩增。

——高等体育院校要建立体育科技创新的组织建制,构建体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成为体育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协作”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分层次、多形式开展科学研究,创新发展体育科技文化,并在体育科研实践中锻炼提高科研、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1.2体育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

——坚持改革与发展协调统一的基本方针,以体育科技体制改革为关键,以体育科技进步为动力,促使体育科技在体育改革发展中担当起“科技兴体”的重责。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育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落实“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体育科学工作必须面向运动技术实践”,保证体育科技发展与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统一。

——坚持“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方针,以体育“科技、教育、技术训练”结合的协同发展模式,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合理配置体育智力资源,努力创建体育创新体系。

——坚持“多学科联合、多层次结合、多途径合作”的体育科研组织方针,发挥体育科学研究对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学科建设的动力作用。

——坚持优秀体育科技人才培养造就和吸纳引进并举的方针,努力培养造就国内外有影响的、知识功底宽厚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体育科技人才队伍。

1.3体育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对策

——根据独立体育科研机构数量较多、规模小、学科单一、体制封闭、研究方向不明、成果贡献率低等状况,积极推进独立体育科研机构的转轨,实现多数独立体育科研机构与教育体系和运动训练体系的有机结合,集聚体育智力等资源规模,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体育创新系统,形成体育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和应用相融通的体育创新体制。积极吸纳相关智力人才组建具有体育中介组织性质的体育科研教育咨询服务策划中心,并与各地相同相关组织建立网络联系,健全体育科研咨询服务和咨询策划体制;并将体育科研社团组织建制在体育咨询策划体制内,将体育咨询策划中心建成体育系统内外部之间对体育项目投资决策、规划策划、学术交流等的沟通组织,扩展体育系统与社会各系统的连接层面。

——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建立体育科研虚拟研究组织,共享国内外智力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体育新学科的创生,形成开放性的体育科研网络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体育科研信息资源库和网络建设,建成体育科研咨询服务组织机构,促进体育科学技术进步。尽快启动“体育科学技术信息网工程”,以国家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加快体育科技教育网络建设的进程,使全国体育院系、体育院系与其他大学之间建立科技教育等信息网络,实现体育智力、实验设备等资源共享。

——加速进行体育科学技术体系建设。高等体育院校要紧紧抓住“学科”这个科研与教育相结合的载体,加强体育科学体系建设。要认识把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状况、特点、趋势和规律,积极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向体育科技领域的扩散和渗透;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揭示人体运动能力的本质,应用传感遥测等信息技术监控运动中身体技能,应用新材料、新能源,试制开发新器械、新设备等,带动体育新学科、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加强运动技术学科经验知识的理论化、系统化建设;促进体育生物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运动技术学科的交互渗透和融合,发挥体育生物学科的基础和优势效应,优化、发展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尽快启动“体育重点学科基地建设工程”,加速建设一批能创新体育科学技术,培养拔尖体育创新人才的学科基地。

——进一步明确体育科学研究在创新发展体育科学技术、培养造就体育创新人才、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和战略地位。明确体育科学研究面向“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两个体育主战场的体育科学研究总体目标和方向,积极落实推进与“两个计划”相配套的科技工程,并依此确立“体育科技教育创新工程,鼓励跨国、跨市、跨校、跨系和跨学科以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联合研究与学术交流,提高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水平与影响。积极开展为体育科研、教育管理决策服务的软科学研究。以创新、发展体育知识、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为先导和基础,以体育科学与运动技术交接点的攻关服务研究为重点和难点,积极促进体育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体育运动技术实践,实现体育知识技术的经济价值,以带动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并加快启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形成体育本体产业和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促使体育本体知识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建立体育科研评议中介组织机构,完善体育科技奖励、项目立项鉴定等评审评议环节,使科研管理实现“政事分开”、“科学规范”端正对体育软科学研究的地位、作用的认识,通过加大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在体育科技进步奖励中的份额等多种手段,鼓励从事产生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策略,引导和影响体育事业发展方向和进程的体育软科学研究,通过奖励“杠杆”激励调控体育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积极以各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努力扩展、加大投入力度。对体育科研的投入渠道,将以发售体育、出售电视转播权、接受社会捐赠等渠道,筹集的“中华体育基金”的相当份额作为对体育科技教育的投入,设立“体育科技发展基金”,用于“全民健身、奥运争光科技工程”、“体育重点学科基地建设工程”、“拔尖体育创新人才工程”、“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等多项工程的经费投入;并将“体育科技发展基金”投入使用前由“中华体育基金会”统一管理,各项工程的评审评议及管理工作由具有评审评议职能的体育中介组织机构负责。

——加强对体育专利、9游会真人第一品牌的版权、商标、注册设计等体育智力资产的管理和保护。积极倡导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忍不拔、实事求是等科学精神,努力营造利于体育科技进步的道德环境,促进体育科学技术更快进步。

——加紧建立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选拔与考核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配合,流动与稳定相统一的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设立“优秀体育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启动“拔尖体育创新人才工程”,制定“拔尖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计划”,努力建立利于拔尖体育创新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迅速脱颖而出的内部机制,形成培养造就优秀体育人才“成长库”。在人才市场中设立体育人才市场,积极建立利于优秀体育人才交流的社会机制,形成交流吸纳优秀体育人才的“流动场”。

2体育教育改革的战略构想

2.1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任务

——积极推进体育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统筹、调控,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调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体育院校的统筹管理权责,变条块分割管理为条块结合管理,并突出地方政府对体育院校的统筹管理权责,优化体育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建立健全体育教育策划咨询、评估评价、决策督导等中介组织机构,通过社会机制调控,引导体育各教育组织机构的活动,并形成体育各教育组织内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逐步建立布局、结构合理,多模式培养各级各种类体育人才的体育教育体系。突出体育高等教育在体育教育体系中的龙头位置和战略地位。充分发挥高等体育院校对创新、发展、传播、应用体育科学技术文化,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的战略功能。

——高等体育院校要集聚区域体育教育、科技等资源优势,依托综合性体育俱乐部等建成区域体育发展中心,形成面向社会,开放性、网络化的终身体育教育体系。努力形成面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虚拟性、网络式远程体育教育体系。

——高等体育院校要适时创建新专业,努力调整办学目标和模式,深化内部体制改革。通过推进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方式、考试方法和教材等改革,通过加强学生社会和科研实践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等途径,传承体育科学技术文化,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21世纪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

2.2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

——坚持改革与发展协调统一的基本方针,以体育教育体制改革为关键,以体育人才培养为重点,实现体育科技进步,促进体育教育在改革发展中担当起“科技兴体”的重责。

——坚持“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教育体制改革方针,优化体育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促使体育教育科类结构、地区结构、层次结构、形成结构与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协调统一。

——坚持“质量、结构、规模、效益”协调统一的办学方针,正确处理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通过办学模式目标、内部管理体制、课程体系内容、教学考试方法等改革,将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放在突出位置。

——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人才培养思想,保证体育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体育专门人才,发展体育科学技术文化,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坚持依照“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教育重要阶段”的指导思想,确定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模式,建立促进体育科学技术社会化、产业化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

2.3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对策

——根据国家经济、政治、教育体制改革形势,按照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要求,积极推进体育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统筹、调控,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体育策划咨询、评估评价、督导决策等中介组织机构,通过社会机制调控体育各教育组织机构活动,并形成体育各教育组织内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

——依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体育院校的管理权责,变条块分割管理为条块结合管理,优化体育教育资源配置。根据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国家与地方重点共建北京体育大学。将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部分体育科研机构、全部运动训练机构转入北京体育大学,努力将北京体育大学建成集“科研、教学、训练”为一体的研究型高等体育院校,为国家和区域体育发展服务。多数体育院校转由地方政府或社会组织机构管理,成为集教学、训练和科研为一体的高等体育院校,建成区域体育发展服务中心。鼓励高等体育院校继续保持和增强与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办学,多形式、多渠道实现教育、科研、人才等资源的共享。

——依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规划布局和设置调整高等体育院校。根据高等体育教育科类、地区、层次和形式结构状况,设置调整专业类别、数量、规模、层次和口径,使体育人才的培养种类、数量、水平与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相契合。根据目前高等教育专业类别、数量情况,应扩大体育教育专业本、专科专业的规模,适度减少专业点数。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适时创建新专业,拓展新职业。调整研究生专业设置,可以按照不同人群、不同类型体育特点、规律等设置专业,改变目前研究生专业主要依学科而设置的状况,使专业设置更符合体育科学技术实践需要。应适当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培养高层次体育创新人才。应减少中等体育学校数量,尽可能并入体育高等教育体系,形成多层次的体育人才培养链。

——依靠社会力量投资或体育等吸纳的体育基金投入等,鼓励依托高等体育智力资源,面向社区兴建多模式、多功能的体育俱乐部(包括运动技术培养训练、运动竞赛组织管理、运动技术等级认定、技术裁判等级确定、健身知识技能咨询培训、身体机能素质诊断检测、运动营养心理诊断处方等多项服务),积极扩展体育教育组织的辐射范围,充分发挥高等体育院校区域体育发展中心功能,促进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口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的不断增强。

——高等体育院校要通过体育俱乐部、体育咨询策划中心等“载体”形式,建立与社会相联系的“接点”。通过多种融资手段与社区共建体育俱乐部,完善社区健康、文化、教育等服务功能,打破体育院校土地等资源限制,建成面向社区服务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开放性、网络式的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以发挥区域体育发展中心的功能,积极为区域体育发展服务。将单项体育协会纳入体育院校的单项体育俱乐部,形成稳定的、实体化、民主化的组织设置,开展普及与提高系统训练链上多层次的训练、教学和科研。大力提高体育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通过网络式的“虚拟大学”等“载体”形式,建立面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开放性、网络式远程体育教育体系,使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为促进体育科学技术社会化和产业化,为提高人口素质和生命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在传承辐射体育科学技术,培养造就高级体育专门人才中的源动作用和战略地位。明确体育教育教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育专门人才,为“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服务的体育教育总体目标和方向。要根据服务面向的需要以及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加速调整确立办学目标、模式和专业,研究建立能培养多样化体育人才的多元办学目标体系。探索形成面向社会,开放性、网点式的体育教育教学、科研和训练(“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综合大学、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也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依靠与体育交叉学科优势创新体育新学科专业,以扩大体育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体育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体育院校和其它大学所属体育院系,还要根据办学目标和模式,研究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并相应地进行课程体系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教材等的调整创新,并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方法现代化。积极调整招生面向,改革招生体制、内容、方法和标准,优化生源数质量。要加强人文文化和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比重,努力提高高等体育专门人才的素质和水平。

——高等体育院校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改变过去主要按教学需要进行组织机构设计的模式,以教学和科研两种组织形式为重心,探索构建利于教学与科研、训练相结合的组织机构,并找准面向社会发挥区域体育中心功能的接点,努力形成有利于体育教育科技创新的体育创新体系。

——要调整各级各类普通院校体育教育教学课程目标,明确体育教育不仅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途径,而且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美育等全面素质教育重要的操作性手段,还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实践手段。改革体育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认识合理健身的原理,掌握喜爱的健身技能,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国光,李京文,等主编.200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汝信,陆学艺,等主编.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组编.科技奥运[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

[5]李安平.中国科技百年[j].新华文摘,2001,(3).

[6]肖峰.中国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动力分析[j].新华文摘,2001,(7).

[7]刘大椿,黄顺基,等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8]柳卸林,主编.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亨利埃兹科维茨[美].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0]王方华,等.知识管理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伐的加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为了阻滞中国崛起,加强了对我国民众意识形态的渗透,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对此,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等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提出了“全面思政教育、立体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育”的新要求。为此,高校体育课程也应主动转变思路,顺应时代要求,将传统体育教育与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国家所需的合格人才服务。在体育中进行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体育运动“二者合力”模式是当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1]。

一、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的获取和更新变得更加迅速。面对西方国家通过电影、电视、社交媒体等多手段的意识形态渗透,变革中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想文化日益多样化。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时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和价值迷失。为此,建立高校学生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成为时下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高校体育教育理应融入思政教育并成为这一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大学德育的自我需要

大学教育阶段德育的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借鉴和吸取国外道德教育经验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发挥中国思想政治课独特的主旋律作用,以促进大学生正确政治思想觉悟的形成。

(三)学校体育教育的自身需要

传统的体育教育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发展学生运动能力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着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由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代表队训练以及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组成的大学体育教育,涵盖学生整个大学期间,渗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融入思政教育,也是大学体育教育的自身需要。

(四)体育内在不可分离的社会化功能

体育因人类生存需要而诞生,因教育需要而发展。在当今的体育运动参与或比赛中,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满足兴趣需要和丰富闲暇生活,同时体育运动或比赛本身也在不断向参与者传递规则、胜负、拼搏、竞争、协作、团队、荣辱等社会化信息。这些社会化信息本身与思政教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为高校体育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加强学习,提高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认知和能力

1.通过政治学习,提高教师对高校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知水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的言传身教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通过政治学习,教师首先要对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思政”有深刻的认知,自身立师德、树师风,做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在传统的只注重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传授的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这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2.畅通能力提升渠道,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业务能力。体育课程思政在传统的体育课程要求上,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进行体育文化熏陶和体育精神传承。二者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培养。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有定期进行教学研讨、培训、观摩等形式的提升渠道,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拓宽知识结构、创新组织教法,形成思政教育习惯和能力。

(二)深化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充实和完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1.加强传统体育课程目标解读,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传统体育课程中品德教育的思政元素。传统体育课程目标中有意志品质的目标,但在全面体育课程思政的新形势下,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目标的基础上,应明确体育教育的政治目标和意志品质的人格目标,最终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加强体育课程教材建设,不断丰富体育理论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挖掘、提炼体育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以思政教育体系的角度予以归纳、融合,形成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体育思政理论教育内容。体育和思政形成共生关系,编写进体育教材,逐步建立完善的体育思政理论教材体系。

(三)改革传统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扎实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教育

1.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增设思政教育考核因子。目前,体育教师考核一般包括工作量和教学质量两方面的考核,教学质量考核由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督导评教、教学效果等方面组成。在这些评价体系里对思政元素缺乏具体的考核点,或是考核比重较低,需要进一步地增设思政教育考核因子,如教案中的思政体现等。2.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中增加思政相关知识考查。目前,学生考核评价一般是由考勤、课前准备、运动参与、技能掌握、体能状况(体质健康测试、校园跑)等方面组成。而思政教育方面缺乏有效考核,可在理论课考查、随堂问答等方面完善学生考核体系。

(四)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通过体育课程建设搭建体育思政教育平台

1.推进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建设。体育课程涵盖体育实践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竞赛。课内部分需要集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拓展体育课程视野[2]。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根据不同项目课程特点对学生实施不同的思政教育。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教育的延伸和发展,要引导学生在锻炼中对体育道德标准进行实践。课外体育竞赛是高校体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培养大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规则意识,树立正确荣辱观、输赢观。这些体育教学活动中不仅有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是学生身体力行的过程。此过程是思政教育极好的一个实施平台。体育课程思政也必然做到课内、外的全覆盖。将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参与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纳入期末体育成绩并计算第二课堂学分,让教师和学生都充分重视课外体育思政,从而建立涵盖“课、测、练、赛”,全方位、多环节、全覆盖的体育思政课内、外一体化实施途径。2.推进教学管理改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助力根据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师过多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建设。意识形态决定了文化的前进方向,新时代下的高校思政工作更需要体育教师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学生,加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3]。在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级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管理软件和教学平台建设中不断完善升级,现已成熟运用于各项教学管理和平台建设中。各高校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课前、课中、课后为框架,学校、教师、学生三维一体的管理和沟通平台。实现高效管理,更好了解学生,为体育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提供助力。

(五)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通过体育文化延伸实现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校园体育文化不仅是校园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更是校园环境的组成部分。通过开设校园体育节、体育摄影展、体育征文赛、体育卫生宣传、校园体育历史图片展等活动,营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引导,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逐步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树立自信的机会和平台[4]。从整体育人的角度出发,丰富体育思政资源,以独特的方式发挥其育人作用,实现体育教学的育人目标。

三、在高校全面推进体育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

(一)从体育的育人功能出发,全方位、多环节地发挥体育育人功能,挖掘不同体育项目的共性和特性,有机融合到相应的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的培养中。(二)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观,既要重视增强学生体质,也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二者并不矛盾,应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三)要善于将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切实避免牵强附会地为“思政”而思政。(四)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推进体育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避免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停留在口头。

参考文献:

[1]罗义文.高校体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2]徐涛.开放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多元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

[3]罗银胜.“三位一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j].社会科学报,2019(4).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篇9

1.1人文教育概述

人文教育意在表达教育就是对人的教育,然而随着教育的普及,分数、技能技巧逐渐被重视,而忽略了“育”人。教育的特征就是人文性,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高校教育不断加强对人文教育的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培养。人文教育提倡以人文本,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渊博的人才为教育思想,注重对人性的提升以及人格的塑造。人文教育不仅要通过浓郁的文化熏陶,还要通过自我感悟,消化吸收,才能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修养。在大学开展人文教育,在发展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注入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社会关怀,培养良好品德,寓教于乐,多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自由、自主学习以及精神、价值观的发展等全面发展。

1.2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联系

体育教育通过体育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教授培养学生健康的体格和体育素养,而人文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两者互相关联,互相促进。无论是体育技能还是人文素养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是以人文载体实现的。体育教育是外在表现,人文素养是内在追求。高校体育教育是以培养体育素养为目标的,现代体育发展,不再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既注重培养外在的身体健康,也注重内在品质与人文关怀的提升。

2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促进,高校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常常把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观点放在首位,忽略了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提倡人文教育,又落实不到实际教学中,造成学生的体育知识技巧能力得以提升,但内在修养不高。

2.1是时展需要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虽然为学生开设了各种形式的体育选修课程,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教育偏向技能,缺乏人文素养,导致不少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看法是“无所谓、没感觉”“就是和同学一起去室外玩玩”等,造成学生知识积累与内涵脱节。重知识、技能教授,忽略思想引导、人文关怀、情感体验,虽能满足学生的学分修习,完成教学任务,但偏离了教学本质。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培养的是身心同步发展的综合人才,而这种教育模式已满足不了社会越来越高的人才需求,造成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现象。这就要求在体育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提高学生成绩同时提高内涵,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基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2.2体育教师的素质提高的需要

教师只有具备更高、更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体育技能,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教授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进修、终身学习。目前,体育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虽达到较高水平,但随着学生网络知识与技能接触的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广泛,大学体育课程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强身健体、学习体育技能的课程,他们想要学到更多体育相关知识,若教师知识水平不高,技能不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就要求了教师要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与修养,才能更好地处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问题。

3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办法

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体育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构建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加强对学生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3.1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拥有良好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才能为教学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打破传统思想,树立新型教育观念,重视体育教育的影响,将体育教育看作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练习、学习,巩固自身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人文素养与学生实际生活、社会经验结合,加入自身教学经验,整合分析,对学生正确引导。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友好相处,既做到“学高”,又做到“德厚”,才能在体育教育中做学生的知识技能教授者,人文素养引导者。

3.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由于高校学生生源地分布广,学生素养良莠不齐,因此在体育教育中要想与人文教育相融合,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善于利用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积极态度和自主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批评,以学生为主体,多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例如在武术课技巧教授课程中,教师可以先演示,然后学生互相演示、纠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也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主动学习。针对动作不规范的同学,要耐心教授,请同学示范,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让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高审美,陶冶情操。在教学评价中采取多样化教学评价方法,让同学根据自身标准评价同学、评价自己,让学生在评价中欣赏别人,提升自我,加强人文素养。

3.3构建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

高校开展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就要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不断创新教育观念,发展体育教学的空间,构建完善、合理的教学模式。首先,要突出体育专业的专业特色,高校体育专业是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的课程,在体育课程中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将娱乐、文化、历史等融入其中,增加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构建特色体育课程模式。其次,要拓展学生视野,在体育教学中,结合社会发展动态,让学生加以了解和评价,增加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教育、体育产业发展的了解,培养自主判断能力。最后,体育教育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体育教育中,应传承传统体育教育中优秀的项目和体育精神,批判的继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将其融入到现代体育教学进程中,增加体育教育的人文性。

4结语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篇10

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是指高校所拥有的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水平、掌握体育基本知识、丰富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多种有形和无形的支撑状态,即开展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类条件及要素。体育馆、运动场地和各种体育器材、体育工作者和学校体育人口数量等属于有形的物质资源。学校对体育的投人力度、学校的发展水平、体育课的质量、体育科学研究、师资力量、体育传统和习惯等属于无形的非物质资源。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配置间题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扩招背景下,如何以现行体育教育改革为目标,选择合适的体育资源存量结构调整和增量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面对21世纪经济社会和新的人学人口高峰的到来,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进一步扩一大高等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转型的重要策略,但是,高校扩招也带来了种种发展中的问题,其中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与教学资源紧缺的矛盾尤为突出。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原来就比较紧缺的体育教学资源与日益增加的学生数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为了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积极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缓解这一突出矛盾,成了当前高校体育改革贩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现状

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教育的主体,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部分组成。受教育者受人口变化影响,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教育者在教育中占有主要地位,一定规模的学校教育需要一定数量的教师,同时,教育者的质量也是影响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数量的多少,决定体育教育的质量和体育教育的平衡问题。影响学生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教育系统本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如体育教育经费、体育设施、师资队伍等,而这些因素又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育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学生数量的多少,决定体育教育的质量和体育教育的平衡问题。影响学生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教育系统本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如体育教育经费、体育设施、师资队伍等,而这些因素又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育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1999年扩招以前,高校体育教育基本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学校体育教育紧紧围绕着相对固定的受教育者展开,各项体育工作都能够很好地正常运行。从1999年扩招至今,高校受体育教育人口剧增,原有的体育教育平衡被打破,学生数量超过了体育教育系统所能承载的最大容量。体育教育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体育教育资源供应量跟不上受体育教育人口数量增加时,必然会影响系统内部各结构的功能状态和协调程度,原有的体育教育系统失去平衡。但是,我们在强调体育教育系统本身平衡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要牺牲那些超过教育人口容量的受教育人口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就要求社会和学校加大体育教育的投人,加快体育教育的软件和硬件建设,改善育人环境,促使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高校体育教育系统中,体育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是决定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数量、本身素质、教学活动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人数的剧增给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并对这一群体在新背景下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实际情况在短期内不能满足新要求、新标准时,二者便发生矛盾,供求关系处于失衡状态。扩招后体育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调。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体育课师生比例由1998年的201:1上升到2008年的520:1。这种比例的失调,必然导致体育教师的超负荷工作,大部分教师不得不应付过多的教学工作量,这样体育教师有限的精力和体力就很难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从而导致大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也出现不平衡。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师资队伍体育教学和科研状况的发展趋势,是师资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扩招后由于体育教师缺编,为缓解教学压力,高校短期内引进大批年轻教师,原有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教师的专项结构被破坏。

2.财力资源。财力资源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财力资源不足,就会限制教育的规模、数量和质量。体育教学中,体育经费的投人问题是困扰和影响高校体育工作开展的突出问题,经费投人不足,体育设施和器材的建设受到制约,同时也影响到体育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财力资源主要是体育教学经费。如果体育教学经费不足以满足扩招后高校一切体育教学活动,那么将影响体育教育系统的平衡。

高校扩招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高校为解决扩招后基础设施(如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的燃眉之急,往往首先将扩招后增加的经费投人到这些地方。高校体育经费主要靠学校拨款,与扩招前相比,多数高校的体育经费都有所增加,相对于增加的学生数量,经费的增加仍不能同步。

3.物力资源。学校教育的物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财力资源的物化,它构成了学校和课堂的物质环境。物力资源低于基本的需求时,必然限制教育系统的规模、数量和质量。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中,物力资源是指高校的场馆、器材和体育教材。体育场馆、器材是体育教育的物质基础,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保障,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我国高校持续扩招对高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等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各种场地所容载的学生大幅度增加,有的高校学生数量达到扩招前的近十倍。在如此拥挤的场地里安排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运动训练,势必影响到体育教师和大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体育教学质量的下降,出现学生数量和质量的矛盾。另一方面,高校体育场地不仅在数量上不能满足扩招后的需要,而且在质量上也不尽如人意。体育场地、器材本身就属于耗损比较严重的一类资产,扩招后学生人数的剧增,学生对场地及器械的使用频率加快,则加剧了场地、器材的耗损程度和速度。然而高校体育教育经费既要维护场地器材,还要大量增添新的场地和器材,所以在有限的体育教育经费下,场地器材的养护、维修和增补很难保证体育教学及其他活动的需要。

体育教材是高校体育教育功能实现的保障,是重要的物力资源之一。体育教材不仅保证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又保证了高校体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体育教材跟不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会导致与社会的冲突和矛盾,导致教育自身的功能失衡。

4.信息资源。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通过信息传递把系统内各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使系统处于有序的动态平衡状态。体育教育存在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要保证体育教育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与所处环境进行信息的交换,针对不断进步的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内部结构和功能,保证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连续扩招使体育教学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信息发送者、传递途径、信息本身和信息接受者四个要素之间的畅通。

三、优化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对策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配备合格的师资队伍。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把高校公共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当做一项长远的战略工作。尤其扩招后出现的师资紧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学校要加大力度投人资金、提供条件、改善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使高校公共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

2.扩大经费来源。一方面学校相应地增加体育教学经费;另一方面面对市场经济,高校体育教育本身要建立多元投资体系,增加自身的“造血”功能,在不影响体育教学和正常体育活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逐步扩大体育教育产业活动,缓解扩招后体育经费的不足。(1>高校可以利用体育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对社会和学生举办有关项目的体育培训班,运动技术指导、承接各种体育比赛等。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进行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换,以及人力资源的输出。(2)在不影响正常体育工作的前提下,利用闲暇日和课余时间,向社会提供娱乐消费,为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供场所,进行适当的有偿服务。(3)充分利用人际关系,争取政府对体育教育的支持和帮助,争取厂矿企业资金投人和赞助。

3.合理开发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在学生数量急骤增加、教学内容不断丰富的情况下,仅靠增加年轻教师的数量,不利于学校师资队伍长期规划建设。高校体育教师进行校际、省际甚至国际的合理流动,是高校体育教师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今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学校间体育教师的交流和交换,实现人才的合理搭配,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人才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能,有利于高校间人才资源的共享。返聘退休教师、校外专家、教练和体育指导员担任部分教学工作,缓解教学压力和人员编制。

4.挖掘体育教学内容。针对目前体育教学形式,必须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增添新教材,改革旧教材。教学内容应跨越时间、空间的界域,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民族的与世界的相交融。在利用好学校体育资源的同时,积极开拓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减少竞技体育内容,增加趣味性、娱乐性强的自然休育和休闲休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