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概论范文10篇-9游会真人第一品牌

时间:2023-12-11 17:14:51

旅游文化概论

旅游文化概论范文篇1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都江堰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旅游景观文化设想

1.1旅游文化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1.2旅游文化分类

要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深入认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由于旅游文化的关键修饰词是“旅游”,因此从“旅游”一词来认识旅游文化就非常关键了。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的分类大多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开展,也容易操作。就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等。但具体操作有所不同,如李琼英、方志远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九游会国际的文化。如刘敦荣在其《旅游文化学》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审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笔者认为,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应将分类简单化,以便于操作,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者行为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经营文化。其它一切类别的旅游文化均可归入其中一类,这样方便学术交流、构建深入研究平台。而本文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一分类上的。

1.3旅游景观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陈宗海认为它“探讨旅游景观生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景观观赏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有其完整的结构和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旅游景观文化构成了解读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核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文化景观尤其如此。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景观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旅游者要是无法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观的壮美、悠远、深邃等美学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则是我们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开发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观的魅力。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是对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整合,它将旅游景区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独立整体,分别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旅游景观文化系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解读旅游景观,它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度文化解读,从文化上解构整个旅游景区,然后通过功能配合,以空间布局为表象、以文字表述为内容,建构景区文化系统,为旅游景区开发提供文化支持,为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建构更方便的平台。

2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当今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多从旅游功能入手,多从为旅游者提供流动空间的建筑布局入手,较少考虑景区文脉的关联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很多游客对于景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娱乐休闲放松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华的层面,以至游客对于很多风景名胜无法理解其文化内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无法形成回头客源。因此,现在总体看来,自然景观被接受程度较高,而人文景观则较低。这一方面与从业人员素质和游客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旅游开发本身有关。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高屋建瓴,整体、深度的把握景区文化,将整个景区文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关注旅游景区文化的哲学命题,关注旅游景观的意境和内涵。以这种系统统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必然更加切合景区的文脉,容易展现景区景观的意境和神韵,此类旅游开发是“写意”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续的科学意义。在当今工具化规划文本和开发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构建无疑让我们的规划重新关注文本的价值命题,把握旅游景观的神韵,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开发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避免出现“焚琴煮鹤”的悲剧。

3都江堰景区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想

3.1都江堰景区文化解读

都江堰风景区分为离堆公园、渠首三大主题工程、二王庙和玉垒山公园四大部分,其景观各有侧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综合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水利文化。是人们在利用水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到离堆公园的园林建设,都江堰景区处处渗透着水利文化的影子,水利文化就是都江堰景区的灵魂。例如,鱼嘴分水堤的创建,它不同于传统堤坝,为拦水的横“一”,是一个分水的竖“1”。就是这个“一”字写法的简单变化,在人类治水的历史中却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与磨练,这个变化昭示了在人与水的关系中,人类终于站起来了,掌握了主动权,变水患为水利。这种思想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大禹,并将其发扬光大。竹笼和杩槎在水利工程的建造中的运用,也是都江堰水利文化典型的代表。竹笼以柔克刚、聚少成多,在都江堰治水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二,园林文化。是人们在利用空间进行审美时,构筑建筑物、栽种花木、掇山理池等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它包括建筑小品、假山、人工池、动物以及安排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和思想。作为风景名胜地的具有景区,园林文化在离堆公园、二王庙、玉垒山公园均有体现,而离堆公园尤为突出。其中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一处假山的堆叠,还是一丛花木的摆放,都非常讲究。其中众多的川派树桩盆景的离堆的亮点。比较遗憾是后来修建的堰功道一改中国传统园林的幽深、曲折为平直、对称的西洋园林风格。二王庙和玉垒山的园林建造也十分出色。作为道教建筑群的二王庙因地制宜,布局严谨,建筑杰出,为川西道教宫观的代表。而玉垒山各处建筑的建造也非常注重与环境的配合。

其三,祭祀文化。是人们为表达对于不可征服神秘力量的敬畏而形成的仪式、节日、禁忌,并因此修建的寺庙、神坛等有形和无形的东西。都江堰景区的伏龙观、二王庙、城隍庙均包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内容。除此之外,二王庙的庙会、都江堰放水节等节日和活动都蕴含大量祭祀文化。

其四,其他文化。此外,都江堰景区还有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

3.2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

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主要包含水利文化、祭祀文化、园林文化、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诸方面。但由于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涉及面较窄,与景区核心文化价值关系相对疏远,因此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主要集中于水利、祭祀、园林三方面。其地位分述如下:

3.2.1水利文化为核心

由于水利文化涉及都江堰景区的大部分地区,而且是都江堰景区的核心魅力所在,所谓“拜水都江堰”,这里的水其实准确来讲就是“水利”!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甚多,水文化发达区域也应以长江中游平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而水利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则都江堰当仁不让。因此水利文化在景观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3.2.2园林文化为依托

红花也要绿叶配,再有文化底蕴的名胜如果没有美景点缀,也是不够完美的。都江堰景区植被覆盖率高,奇花异卉、亭台楼阁、山溪盆景点缀其间,使其更加耐看,增加了景区的魅力。游人在或走或停之间,美景满眼、步移景异、美妙异常。离堆公园、二王庙、金刚堤、玉垒山公园均有园林做背景。因此园林文化为都江堰景区文化系统的依托。

3.2.3祭祀文化为皈依

二王庙、伏龙观、城隍庙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敬神、庙会、放水节都是祭祀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二王庙、伏龙观都是为了祭祀都江堰的修建者的。这种传统的祭祀活动表达了当地先民淳朴的感恩心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二郎的生日、六月二十六李冰的生日,人们都要在二王庙举行隆重的庙会,将他们当神仙进行祭祀。从宋朝起,每年清明放水节,地方政府高官要亲自主持都江堰放水大典,沿袭至今,形成了一个盛大的集会和节日。这些祭祀文化对于弘扬水利文化精神,净化和升华旅游者的精神世界都有莫大的好处。这就如同宗教旅游者的朝觐一般,可以升华旅游者的精神。因此祭祀文化为景观文化系统的皈依。是我们建立景观文化系统的目的—增智益神、提升旅游者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有助于我们在开发旅游景区时高屋建瓴,从文化的深度解读旅游景区。而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需以水利文化为中心,园林文化为背景,祭祀文化为皈依。

参考文献

[1]查尔斯·r.戈尔德耐,j.r.布伦特·里奇,罗伯特·w.麦金托什.旅游业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

[2]李琼英,方远志.旅游文化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9.

[3]刘敦荣等.旅游文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9.

[4]陈宗海.旅游景观文化论[j].上海: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旅游文化概论范文篇2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都江堰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旅游景观文化设想

1.1旅游文化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1.2旅游文化分类

要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深入认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由于旅游文化的关键修饰词是“旅游”,因此从“旅游”一词来认识旅游文化就非常关键了。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的分类大多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开展,也容易操作。就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等。但具体操作有所不同,如李琼英、方志远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九游会国际的文化。[2]如刘敦荣在其《旅游文化学》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审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3]笔者认为,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应将分类简单化,以便于操作,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者行为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经营文化。其它一切类别的旅游文化均可归入其中一类,这样方便学术交流、构建深入研究平台。而本文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一分类上的。

1.3旅游景观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陈宗海认为它“探讨旅游景观生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景观观赏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有其完整的结构和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4]旅游景观文化构成了解读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核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文化景观尤其如此。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景观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旅游者要是无法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观的壮美、悠远、深邃等美学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则是我们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开发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观的魅力。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是对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整合,它将旅游景区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独立整体,分别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旅游景观文化系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解读旅游景观,它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度文化解读,从文化上解构整个旅游景区,然后通过功能配合,以空间布局为表象、以文字表述为内容,建构景区文化系统,为旅游景区开发提供文化支持,为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建构更方便的平台。

2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当今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多从旅游功能入手,多从为旅游者提供流动空间的建筑布局入手,较少考虑景区文脉的关联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很多游客对于景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娱乐休闲放松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华的层面,以至游客对于很多风景名胜无法理解其文化内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无法形成回头客源。因此,现在总体看来,自然景观被接受程度较高,而人文景观则较低。这一方面与从业人员素质和游客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旅游开发本身有关。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高屋建瓴,整体、深度的把握景区文化,将整个景区文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关注旅游景区文化的哲学命题,关注旅游景观的意境和内涵。以这种系统统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必然更加切合景区的文脉,容易展现景区景观的意境和神韵,此类旅游开发是“写意”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续的科学意义。在当今工具化规划文本和开发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构建无疑让我们的规划重新关注文本的价值命题,把握旅游景观的神韵,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开发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避免出现“焚琴煮鹤”的悲剧。

3都江堰景区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想

3.1都江堰景区文化解读

都江堰风景区分为离堆公园、渠首三大主题工程、二王庙和玉垒山公园四大部分,其景观各有侧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综合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水利文化。是人们在利用水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到离堆公园的园林建设,都江堰景区处处渗透着水利文化的影子,水利文化就是都江堰景区的灵魂。例如,鱼嘴分水堤的创建,它不同于传统堤坝,为拦水的横“一”,是一个分水的竖“1”。就是这个“一”字写法的简单变化,在人类治水的历史中却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与磨练,这个变化昭示了在人与水的关系中,人类终于站起来了,掌握了主动权,变水患为水利。这种思想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大禹,并将其发扬光大。竹笼和杩槎在水利工程的建造中的运用,也是都江堰水利文化典型的代表。竹笼以柔克刚、聚少成多,在都江堰治水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二,园林文化。是人们在利用空间进行审美时,构筑建筑物、栽种花木、掇山理池等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它包括建筑小品、假山、人工池、动物以及安排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和思想。作为风景名胜地的具有景区,园林文化在离堆公园、二王庙、玉垒山公园均有体现,而离堆公园尤为突出。其中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一处假山的堆叠,还是一丛花木的摆放,都非常讲究。其中众多的川派树桩盆景的离堆的亮点。比较遗憾是后来修建的堰功道一改中国传统园林的幽深、曲折为平直、对称的西洋园林风格。二王庙和玉垒山的园林建造也十分出色。作为道教建筑群的二王庙因地制宜,布局严谨,建筑杰出,为川西道教宫观的代表。而玉垒山各处建筑的建造也非常注重与环境的配合。

其三,祭祀文化。是人们为表达对于不可征服神秘力量的敬畏而形成的仪式、节日、禁忌,并因此修建的寺庙、神坛等有形和无形的东西。都江堰景区的伏龙观、二王庙、城隍庙均包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内容。除此之外,二王庙的庙会、都江堰放水节等节日和活动都蕴含大量祭祀文化。

其四,其他文化。此外,都江堰景区还有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

3.2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

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主要包含水利文化、祭祀文化、园林文化、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诸方面。但由于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涉及面较窄,与景区核心文化价值关系相对疏远,因此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主要集中于水利、祭祀、园林三方面。其地位分述如下:

3.2.1水利文化为核心

由于水利文化涉及都江堰景区的大部分地区,而且是都江堰景区的核心魅力所在,所谓“拜水都江堰”,这里的水其实准确来讲就是“水利”!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甚多,水文化发达区域也应以长江中游平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而水利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则都江堰当仁不让。因此水利文化在景观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3.2.2园林文化为依托

红花也要绿叶配,再有文化底蕴的名胜如果没有美景点缀,也是不够完美的。都江堰景区植被覆盖率高,奇花异卉、亭台楼阁、山溪盆景点缀其间,使其更加耐看,增加了景区的魅力。游人在或走或停之间,美景满眼、步移景异、美妙异常。离堆公园、二王庙、金刚堤、玉垒山公园均有园林做背景。因此园林文化为都江堰景区文化系统的依托。公务员之家:

3.2.3祭祀文化为皈依

二王庙、伏龙观、城隍庙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敬神、庙会、放水节都是祭祀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二王庙、伏龙观都是为了祭祀都江堰的修建者的。这种传统的祭祀活动表达了当地先民淳朴的感恩心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二郎的生日、六月二十六李冰的生日,人们都要在二王庙举行隆重的庙会,将他们当神仙进行祭祀。从宋朝起,每年清明放水节,地方政府高官要亲自主持都江堰放水大典,沿袭至今,形成了一个盛大的集会和节日。这些祭祀文化对于弘扬水利文化精神,净化和升华旅游者的精神世界都有莫大的好处。这就如同宗教旅游者的朝觐一般,可以升华旅游者的精神。因此祭祀文化为景观文化系统的皈依。是我们建立景观文化系统的目的—增智益神、提升旅游者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有助于我们在开发旅游景区时高屋建瓴,从文化的深度解读旅游景区。而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需以水利文化为中心,园林文化为背景,祭祀文化为皈依。

参考文献

[1]查尔斯·r.戈尔德耐,j.r.布伦特·里奇,罗伯特·w.麦金托什.旅游业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

[2]李琼英,方远志.旅游文化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9.

[3]刘敦荣等.旅游文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9.

[4]陈宗海.旅游景观文化论[j].上海: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旅游文化概论范文篇3

【摘要】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分支,它更准确的表达了一个旅游文化学概念。旅游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涵意。旅游景观作为游客观赏的主要对象,其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是游客把握观赏对象的关键。因此在旅游景区开发中,构建一个依循文脉的景观文化系统就很重要了。都江堰景区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化景观,在开发过程中构建景观文化系统对于游客深入理解该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都江堰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旅游景观文化设想

1.1旅游文化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1.2旅游文化分类

要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深入认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由于旅游文化的关键修饰词是“旅游”,因此从“旅游”一词来认识旅游文化就非常关键了。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的分类大多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开展,也容易操作。就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等。但具体操作有所不同,如李琼英、方志远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九游会国际的文化。[2]如刘敦荣在其《旅游文化学》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审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3]笔者认为,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应将分类简单化,以便于操作,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者行为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经营文化。其它一切类别的旅游文化均可归入其中一类,这样方便学术交流、构建深入研究平台。而本文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一分类上的。

1.3旅游景观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陈宗海认为它“探讨旅游景观生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景观观赏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有其完整的结构和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4]旅游景观文化构成了解读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核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文化景观尤其如此。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景观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旅游者要是无法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观的壮美、悠远、深邃等美学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则是我们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开发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观的魅力。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是对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整合,它将旅游景区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独立整体,分别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旅游景观文化系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解读旅游景观,它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度文化解读,从文化上解构整个旅游景区,然后通过功能配合,以空间布局为表象、以文字表述为内容,建构景区文化系统,为旅游景区开发提供文化支持,为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建构更方便的平台。

2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当今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多从旅游功能入手,多从为旅游者提供流动空间的建筑布局入手,较少考虑景区文脉的关联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很多游客对于景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娱乐休闲放松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华的层面,以至游客对于很多风景名胜无法理解其文化内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无法形成回头客源。因此,现在总体看来,自然景观被接受程度较高,而人文景观则较低。这一方面与从业人员素质和游客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旅游开发本身有关。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高屋建瓴,整体、深度的把握景区文化,将整个景区文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关注旅游景区文化的哲学命题,关注旅游景观的意境和内涵。以这种系统统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必然更加切合景区的文脉,容易展现景区景观的意境和神韵,此类旅游开发是“写意”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续的科学意义。在当今工具化规划文本和开发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构建无疑让我们的规划重新关注文本的价值命题,把握旅游景观的神韵,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开发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避免出现“焚琴煮鹤”的悲剧。

3都江堰景区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想

3.1都江堰景区文化解读

都江堰风景区分为离堆公园、渠首三大主题工程、二王庙和玉垒山公园四大部分,其景观各有侧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综合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水利文化。是人们在利用水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到离堆公园的园林建设,都江堰景区处处渗透着水利文化的影子,水利文化就是都江堰景区的灵魂。例如,鱼嘴分水堤的创建,它不同于传统堤坝,为拦水的横“一”,是一个分水的竖“1”。就是这个“一”字写法的简单变化,在人类治水的历史中却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与磨练,这个变化昭示了在人与水的关系中,人类终于站起来了,掌握了主动权,变水患为水利。这种思想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大禹,并将其发扬光大。竹笼和杩槎在水利工程的建造中的运用,也是都江堰水利文化典型的代表。竹笼以柔克刚、聚少成多,在都江堰治水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二,园林文化。是人们在利用空间进行审美时,构筑建筑物、栽种花木、掇山理池等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它包括建筑小品、假山、人工池、动物以及安排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和思想。作为风景名胜地的具有景区,园林文化在离堆公园、二王庙、玉垒山公园均有体现,而离堆公园尤为突出。其中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一处假山的堆叠,还是一丛花木的摆放,都非常讲究。其中众多的川派树桩盆景的离堆的亮点。比较遗憾是后来修建的堰功道一改中国传统园林的幽深、曲折为平直、对称的西洋园林风格。二王庙和玉垒山的园林建造也十分出色。作为道教建筑群的二王庙因地制宜,布局严谨,建筑杰出,为川西道教宫观的代表。而玉垒山各处建筑的建造也非常注重与环境的配合。

其三,祭祀文化。是人们为表达对于不可征服神秘力量的敬畏而形成的仪式、节日、禁忌,并因此修建的寺庙、神坛等有形和无形的东西。都江堰景区的伏龙观、二王庙、城隍庙均包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内容。除此之外,二王庙的庙会、都江堰放水节等节日和活动都蕴含大量祭祀文化。

其四,其他文化。此外,都江堰景区还有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

3.2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

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主要包含水利文化、祭祀文化、园林文化、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诸方面。但由于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涉及面较窄,与景区核心文化价值关系相对疏远,因此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主要集中于水利、祭祀、园林三方面。其地位分述如下:

3.2.1水利文化为核心

由于水利文化涉及都江堰景区的大部分地区,而且是都江堰景区的核心魅力所在,所谓“拜水都江堰”,这里的水其实准确来讲就是“水利”!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甚多,水文化发达区域也应以长江中游平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而水利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则都江堰当仁不让。因此水利文化在景观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3.2.2园林文化为依托

红花也要绿叶配,再有文化底蕴的名胜如果没有美景点缀,也是不够完美的。都江堰景区植被覆盖率高,奇花异卉、亭台楼阁、山溪盆景点缀其间,使其更加耐看,增加了景区的魅力。游人在或走或停之间,美景满眼、步移景异、美妙异常。离堆公园、二王庙、金刚堤、玉垒山公园均有园林做背景。因此园林文化为都江堰景区文化系统的依托。

3.2.3祭祀文化为皈依

二王庙、伏龙观、城隍庙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敬神、庙会、放水节都是祭祀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二王庙、伏龙观都是为了祭祀都江堰的修建者的。这种传统的祭祀活动表达了当地先民淳朴的感恩心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二郎的生日、六月二十六李冰的生日,人们都要在二王庙举行隆重的庙会,将他们当神仙进行祭祀。从宋朝起,每年清明放水节,地方政府高官要亲自主持都江堰放水大典,沿袭至今,形成了一个盛大的集会和节日。这些祭祀文化对于弘扬水利文化精神,净化和升华旅游者的精神世界都有莫大的好处。这就如同宗教旅游者的朝觐一般,可以升华旅游者的精神。因此祭祀文化为景观文化系统的皈依。是我们建立景观文化系统的目的—增智益神、提升旅游者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有助于我们在开发旅游景区时高屋建瓴,从文化的深度解读旅游景区。而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需以水利文化为中心,园林文化为背景,祭祀文化为皈依。

参考文献

[1]查尔斯·r.戈尔德耐,j.r.布伦特·里奇,罗伯特·w.麦金托什.旅游业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

[2]李琼英,方远志.旅游文化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9.

[3]刘敦荣等.旅游文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9.

[4]陈宗海.旅游景观文化论[j].上海: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旅游文化概论范文篇4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都江堰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旅游景观文化设想

1.1旅游文化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1.2旅游文化分类

要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深入认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由于旅游文化的关键修饰词是“旅游”,因此从“旅游”一词来认识旅游文化就非常关键了。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的分类大多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开展,也容易操作。就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等。但具体操作有所不同,如李琼英、方志远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九游会国际的文化。[2]如刘敦荣在其《旅游文化学》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审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3]笔者认为,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应将分类简单化,以便于操作,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者行为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经营文化。其它一切类别的旅游文化均可归入其中一类,这样方便学术交流、构建深入研究平台。而本文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一分类上的。

1.3旅游景观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陈宗海认为它“探讨旅游景观生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景观观赏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有其完整的结构和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4]旅游景观文化构成了解读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核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文化景观尤其如此。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景观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旅游者要是无法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观的壮美、悠远、深邃等美学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则是我们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开发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观的魅力。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是对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整合,它将旅游景区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独立整体,分别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旅游景观文化系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解读旅游景观,它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度文化解读,从文化上解构整个旅游景区,然后通过功能配合,以空间布局为表象、以文字表述为内容,建构景区文化系统,为旅游景区开发提供文化支持,为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建构更方便的平台。

2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当今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多从旅游功能入手,多从为旅游者提供流动空间的建筑布局入手,较少考虑景区文脉的关联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很多游客对于景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娱乐休闲放松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华的层面,以至游客对于很多风景名胜无法理解其文化内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无法形成回头客源。因此,现在总体看来,自然景观被接受程度较高,而人文景观则较低。这一方面与从业人员素质和游客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旅游开发本身有关。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高屋建瓴,整体、深度的把握景区文化,将整个景区文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关注旅游景区文化的哲学命题,关注旅游景观的意境和内涵。以这种系统统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必然更加切合景区的文脉,容易展现景区景观的意境和神韵,此类旅游开发是“写意”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续的科学意义。在当今工具化规划文本和开发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构建无疑让我们的规划重新关注文本的价值命题,把握旅游景观的神韵,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开发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避免出现“焚琴煮鹤”的悲剧。

3都江堰景区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想

3.1都江堰景区文化解读

都江堰风景区分为离堆公园、渠首三大主题工程、二王庙和玉垒山公园四大部分,其景观各有侧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综合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水利文化。是人们在利用水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到离堆公园的园林建设,都江堰景区处处渗透着水利文化的影子,水利文化就是都江堰景区的灵魂。例如,鱼嘴分水堤的创建,它不同于传统堤坝,为拦水的横“一”,是一个分水的竖“1”。就是这个“一”字写法的简单变化,在人类治水的历史中却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与磨练,这个变化昭示了在人与水的关系中,人类终于站起来了,掌握了主动权,变水患为水利。这种思想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大禹,并将其发扬光大。竹笼和杩槎在水利工程的建造中的运用,也是都江堰水利文化典型的代表。竹笼以柔克刚、聚少成多,在都江堰治水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二,园林文化。是人们在利用空间进行审美时,构筑建筑物、栽种花木、掇山理池等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它包括建筑小品、假山、人工池、动物以及安排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和思想。作为风景名胜地的具有景区,园林文化在离堆公园、二王庙、玉垒山公园均有体现,而离堆公园尤为突出。其中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一处假山的堆叠,还是一丛花木的摆放,都非常讲究。其中众多的川派树桩盆景的离堆的亮点。比较遗憾是后来修建的堰功道一改中国传统园林的幽深、曲折为平直、对称的西洋园林风格。二王庙和玉垒山的园林建造也十分出色。作为道教建筑群的二王庙因地制宜,布局严谨,建筑杰出,为川西道教宫观的代表。而玉垒山各处建筑的建造也非常注重与环境的配合。

其三,祭祀文化。是人们为表达对于不可征服神秘力量的敬畏而形成的仪式、节日、禁忌,并因此修建的寺庙、神坛等有形和无形的东西。都江堰景区的伏龙观、二王庙、城隍庙均包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内容。除此之外,二王庙的庙会、都江堰放水节等节日和活动都蕴含大量祭祀文化。

其四,其他文化。此外,都江堰景区还有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

3.2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

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主要包含水利文化、祭祀文化、园林文化、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诸方面。但由于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涉及面较窄,与景区核心文化价值关系相对疏远,因此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主要集中于水利、祭祀、园林三方面。其地位分述如下:

3.2.1水利文化为核心

由于水利文化涉及都江堰景区的大部分地区,而且是都江堰景区的核心魅力所在,所谓“拜水都江堰”,这里的水其实准确来讲就是“水利”!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甚多,水文化发达区域也应以长江中游平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而水利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则都江堰当仁不让。因此水利文化在景观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3.2.2园林文化为依托

红花也要绿叶配,再有文化底蕴的名胜如果没有美景点缀,也是不够完美的。都江堰景区植被覆盖率高,奇花异卉、亭台楼阁、山溪盆景点缀其间,使其更加耐看,增加了景区的魅力。游人在或走或停之间,美景满眼、步移景异、美妙异常。离堆公园、二王庙、金刚堤、玉垒山公园均有园林做背景。因此园林文化为都江堰景区文化系统的依托。

3.2.3祭祀文化为皈依

二王庙、伏龙观、城隍庙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敬神、庙会、放水节都是祭祀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二王庙、伏龙观都是为了祭祀都江堰的修建者的。这种传统的祭祀活动表达了当地先民淳朴的感恩心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二郎的生日、六月二十六李冰的生日,人们都要在二王庙举行隆重的庙会,将他们当神仙进行祭祀。从宋朝起,每年清明放水节,地方政府高官要亲自主持都江堰放水大典,沿袭至今,形成了一个盛大的集会和节日。这些祭祀文化对于弘扬水利文化精神,净化和升华旅游者的精神世界都有莫大的好处。这就如同宗教旅游者的朝觐一般,可以升华旅游者的精神。因此祭祀文化为景观文化系统的皈依。是我们建立景观文化系统的目的—增智益神、提升旅游者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有助于我们在开发旅游景区时高屋建瓴,从文化的深度解读旅游景区。而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需以水利文化为中心,园林文化为背景,祭祀文化为皈依。

参考文献

[1]查尔斯·r.戈尔德耐,j.r.布伦特·里奇,罗伯特·w.麦金托什.旅游业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

[2]李琼英,方远志.旅游文化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9.

[3]刘敦荣等.旅游文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9.

[4]陈宗海.旅游景观文化论[j].上海: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旅游文化概论范文篇5

接受度较高的旅游定义最早由瑞士的教授沃特尔•汉兹科(walterhunziker)和科特•克拉普夫(kurtkraft)在1942年提出,后来被国际旅游专家协会(aiest)所接受——旅游是由非本地居民的旅行和短暂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其前提是这些旅行和短暂停留不会导致他们长期的居住或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显示出这种外出旅行本身也就意味着“跨文化”旅程的开始.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旅游是一种基于愉悦的、跨越地理空间的人类行为,旅游者的旅游过程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流过程,所谓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流、交往,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旅游活动中跨文化交流中交往的双方往往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地区,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因此跨文化交流包含着对一种相异文化的体验.它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而不是那种通过媒介来间接、外在地获得真实世界映像式的交流和传播.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体现了文化的丰富内涵,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借助一定的旅游产品,完成特定的旅游经历,使得各种不同的文化从此得到储存、吸收、反馈、创新,进而使得各种特色文化得以相互融合.因此,旅游活动是人类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现代方式,是实现人类社会整体文明的渐进方式.

2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现状

2.1旅游文化魅力凸显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旅游业也逐渐转向以文化与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文化旅游.国际旅游界在分析这种趋势时,认为“人们再也不会简单地把旅游和度假看作是一种消费时间的娱乐形式了,而是把它当作锻炼身体、丰富精神生活和增加知识的途径”.参加文化旅游的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不仅是为了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而是更多地追求知识,获得信息,受到文化熏陶,提高精神享受的质量.文化旅游的兴起对旅游企事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激烈竞争使旅游市场由过去的价格、服务和旅游产品多样化逐步转向特色文化竞争——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文化特色,增加文化“含金量”,提高文化品位,寻求比较优势.

2.2旅游文化研究受重视旅游学术界长期以来偏重旅游的经济研究,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者们就从旅游文化的概念开始探讨旅游文化学.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大体上是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入手的.从外延上研究旅游文化是早期研究的基本视角,已形成了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种观点:于光远先生最早提出广义的旅游文化概念:“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事业.”狭义的解释以1984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旅游文化即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所传播的本国文化和所接受的异国文化的总和”.中义的理解主要以对“生活方式”的描述来概括旅游文化的内涵,如魏小安认为:“旅游文化可以初步界定为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从内涵上研究旅游文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多数研究者都从旅游者的角度探索旅游文化的内涵,与此不同的是苏恒抓住了旅游文化互动过程的特点,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最通俗的、最愉快的、最多样的手段.它的活动舞台最大,它的活动方式最灵便,它的价值最多方面.”1990举办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较全面地阐述了旅游文化中的主体、客体、媒体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2.3旅游文化类课程受关注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界对旅游文化的普遍重视,作为旅游教育和研究主力的高校,也普遍重视起旅游文化类的课程.尽管不同的学校对于旅游文化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定位不太一致,但不外乎三种情况:专业基础课、专业科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总体看,旅游文化学还不是旅游本科院校主干课程或基础性课程,但已经是高职院校的主干课程.不过旅游文化学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不断将旅游文化学纳入到旅游本科教育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先开设选修课似乎是在检验其重要性,有的已经将其纳入到主干课程中来.而与此不同的是,各类高职院校普遍将旅游文化课程置于主干课程的重要位置,更是作为培养导游人员不可或缺的核心教学内容.这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关,并因此影响其讲授的具体内容.

2.4旅游文化的分类基本固定旅游文化的分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套用文化的结构模式,将旅游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三层.旅游物质文化,即旅游过程中可识别的物质文化实体,如建筑、园林、旅游商品、旅游服务设施等;旅游制度行为文化,即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社会规范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旅游观念文化,是指引导、影响人们旅游观念的直接或间接地在旅游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另一种是按照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三部分.旅游客体文化,包括旅游历史、建筑、园林、宗教、民俗、文学艺术文化等;旅游客体文化,包括旅游者的思想和信仰、文化素养、心理、性格、爱好和生活方式等;旅游介体文化,包括旅游餐饮、住宿、交通、商品、服务、文化等.

2.5旅游文化类教材众多教材出版的数量和质量表明了某一学科研究的热度、市场的需求度和业界的关注度.近10年来,旅游文化著作层出不穷,这些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大致可分为三类:纯粹旅游文化资源的介绍;旅游文化学教材;旅游文化学专著.以“旅游文化学”为主题的教材就达数十部之多,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者和著作有:马波的《现代旅游文化学》(1998);沈祖祥的《旅游文化概论》(1999);谢贵安、华国梁的《旅游文化学》(1999);章海荣的《旅游文化学》(2004);尹华光的《旅游文化》(2005);王玉成的《旅游文化概论》(2005);喻学才的《旅游文化学》(2010)等.

3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忽视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比较旅游活动具有极强的跨文化性.西方对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比较注重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把旅游者放置在旅游文化结构框架研究之中心位置,以交际(或跨文化交际)为媒介,研究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突出这个概念的动态特征.但是我国的旅游文化类课堂教学基本上停留在对我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讲授和传播上,较少涉及跨文化比较.在教学内容上,以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主要介绍中国的地理知识、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管理文化与服务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应用性倾向,呈现出一种静态、孤立的就事论事和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型课堂教学导向,忽视跨文化交际和旅游文化“碰撞”方面的比较研究.

3.2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旅游活动是一种跨文化性很强的活动,旅游工作要求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具代表性的旅游从业者导游员,在20世纪80年代时被亲切地称为“民间外交家”.导游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旅游者,必然要求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旅游文化类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跨文化交际者们实现有效交际的关键取决于交际者自身的交际能力与技巧,作为从事跨文化的旅游者需要掌握13种关键性的能力,如自我展示、自知之明、社交关怀、实施弹性行为、获得讯息技巧、交往介入、社交技巧、语用移情等能力.

3.3教学内容体系不健全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内容构成体系还很不完善,基本是由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综合发展而来的,以旅游主休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讲授重点大多落在旅游客体文化的介绍上,旅游主体审美文化、消费文化、价值观等以及旅游介体的经营文化、服务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不够,很少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当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在向全球最大的旅游地国和重要的出境旅游客源国的方向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常态化,旅游文化的教学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吸收新的内容,诸如外国文化、中外比较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可以说,目前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仅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很不健全.

3.4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合度高目前旅游高校普遍开设的旅游文化类课程有“旅游文化学”、“宗教旅游”、“民俗旅游”、“园林艺术”、“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历史文化”等,这些课程在内容编排上有许多交叉部分.目前的两个误区是:一是将旅游课程内容等同于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教材内容仅对诸如建筑、园林、宗教、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对旅游文化的本质和规律探讨力度不够,内容肤浅,缺乏深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导游文化基础:照搬别的课程内容系统,虽然应用性强,却只适用于初中级导游服务人员的培养,部分学校甚至以导游文化基础课程替代旅游文化课程.

3.5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长期以来,旅游高等教育沿袭由教学管理人员制定教学计划,教师按照多年一成不变的模式实施教学的模式.课堂授课多采用“四个一”模式——“一本书(教材) 一支笔(粉笔或多媒体) 一堂课(课堂讲解) 一张纸(考试试卷)”,这种模式以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主体及其能动作用,必然导致旅游文化课堂教学中“三重三轻”现象——“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能力”,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严重制约高校教学质量.

4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4.1加强跨文化比较研究,彰显魅力旅游者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借助旅游企业的媒介作用,在异文化空间中流动实现的.这种流动是不受社会层次和文化层次限制的跨地区、跨国界、跨文化的流动,在这种广泛的流动中,旅游者实现了与目的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频繁交往.一方面,旅游者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模式随着旅游者到来自觉或不自觉地流入旅游目的地,进行着有限或无限的文化示范和散播,让旅游目的地的人们观照、采择与吸引;另一方面,旅游目的地所展示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以及现实文化生存状态也让旅游者获得直接的观照.旅游活动中跨文化传播现象的客观存在要求旅游服务人员要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在旅游开发和接待中有的放矢,更好的适应国际化旅游发展的需要,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2丰富旅游文化教学方法,突出特色教学方法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必须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笔者以为,旅游文化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方法:课堂讨论法(在课堂上提出某一重点问题,即兴讨论;或提前布置,学生课后准备材料,下次上课时展开讨论;最后针对讨论情况,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专题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针对当前热点问题结合书本知识进行研讨)、视听教学法(运用声、像等电化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课件等,通过视觉和听觉对学生进行教学)、试讲评议法(提前一个月左右,精选题目,自愿分组,以组为单位准备资料,制作ppt,由学生登台讲授,再由听课学生和教师对讲课学生所讲的课进行全面评议).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提高其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选择教学方法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4.3细分旅游文化教学内容,形成体系旅游文化现象包罗万象,是一个庞大的大组合,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透过现象提炼出本质和精华,既要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用性.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和研究应该以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为主线,以跨文化交际为线索,以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突出旅游文化的动态特征.旅游文化教学应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中西文化比较为手段,以胜任国际旅游事务为最终归属,具体内容安排上可以采用旅游文化专题模式,将旅游文化类课程分成5大专题:旅游文化基础理论专题(专题介绍文化学、地理学、传播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学中指导旅游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旅游主体文化专题(如旅游者审美文化、消费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旅游客体文化专题(如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介体文化专题(如导游服务文化、餐饮服务文化、住宿文化、企业管理文化等)和地域旅游文化专题(如学校所在的市或省的地域旅游文化介绍等).

4.4组建旅游文化教学团队,加强师资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如是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可见师资对于一所大学办学成败的重要影响.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和任课老师的文化积淀和专业素养有很大关系,鉴于旅游文化包罗万象的特征,该课程益采取团队教学法——面向全院、全校整合师资和教育资源,组建旅游文化教学团队,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学科背景多元的旅游文化教学师资队伍.团队中每个任课老师选择1~2个专题作为长期研究的方向,真正做到科研和教学统一,使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开创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三赢的局面.

4.5完善旅游文化考核体系,注重能力2007年2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提出,要求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上.旅游文化类课程应确立以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目的,改变传统的以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定优劣的教学评价体系,要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表现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模式.如考试内容丰富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课程不同侧重点掌握的程度选择性答题;考核采用“平时 期末”、“笔试 口试 实际操作”、“实际操作 课程论文”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和知识面拓展.此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教学很好的指挥棒,社会评价构成了大学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体系和指标只有围着能力和素质转,跟着社会需求走,才能促进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的确切落实和体现,最终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旅游文化概论范文篇6

【关键词】中国;旅游文化;文献综述

早在三十年前,旅游文化已是旅游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国内最早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可追溯到1986年俞慈韵在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的《论旅游文化》。这篇文章以文化为切入点论述旅游文化的自身属性与主体内容[1]。随后郁龙余在1989年于旅游学刊上发表同名论文,主要论述了旅游和文化之间辩证统一的哲学关系并引发旅游学术界对旅游文化的广泛讨论[2]。两年后,张复于在1991年出版了以旅游文化为主体内容的专著《旅游文化》,详细界定了旅游文化的概念,研究范畴,衍生学科以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将旅游文化推上了学科的高度,并引发了关于旅游文化学的研究与讨论[3]。

1旅游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众多学者对旅游文化的基础理论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总和论、碰撞论、交际论、收缩论、三体论等[4]。总和论认为:旅游文化的依据是内在的文化价值,通过诸多旅游要素为依托,映射到旅游活动中的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整体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等)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总和[5]。而碰撞论认为,旅游介体通过与旅游主体、客体相互碰撞最终生成物质与精神的总和就是旅游文化[5]。大部分学者认为,总和论这个广义的概括是正确的,因为旅游的经济活动是通过文化体验消费而实现的,文化是旅游诸多要素的内核,不难推断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活动。碰撞论所述内容描述了旅游文化的内含属性,和总和论相比外延有所缩减,对于文化内容却没有体现。随后,张海荣通过文学与民俗学的角度为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交际论。交际论定义了旅游文化为“非定居文化”,通过反面的视角给予研究者更大的研究空间[6]。收缩论是沙向军对前三种观点进行总结所提出的。他认为,引用大概念,是无意义的,旅游文化不能泛泛而论,只有收缩外延,才能更深入更具体的对其进行研究。因此,狭义的旅游文化概念更具有研究价值。最终,他把旅游文化概念缩减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范畴之内,将其界定为古今人类在旅游活动中所积累的旅游观念、思想、意识等精神文化[4]。在诸多旅游文化基础理论研究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三体伦。很多学者的专著与论文都是以“三体论”为框架而构成的。“三体论”最早是由喻学才于2001年《旅游文化》专著中提出[7],2005年王玉成在撰写《旅游文化概论》的学术专著中引用了“三体论”作为理论框架[8]。所谓“三体论”是通过旅游的主体、客体、介体为研究出发点,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通过介体与客体交互而生的文化现象。综上所述,20世纪80年代初期,旅游文化研究的启蒙阶段产生成果影响深远,以至于后续研究很难在旅游文化广义的大框架中跳出旅游加文化的大范畴。而20世纪90年代至今,除“三体论”对旅游文化的内涵及研究对象有所界定外,其余成果仍在定义中徘徊,鲜有建树。近三十年来对于旅游文化基础理论研究依然举步维艰,甚至无法界定研究对象,更难达成共识,其原因在于众多学者对旅游文化本质的误解。于光远在《旅游文化论》中提出:“不要只看中旅游的经济属性,更要重视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不仅是经济活动,更是一项文化活动[9]。”

2旅游文化特征研究综述

最早对旅游文化特征进行论证是在1997年由王立和刘卫英,发表在盐城师专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题为《旅游文化基本特征试论》的论文。文中指出旅游文化应具有集中性、族群性、群众性、区域性、直观性、承续性、娱教性以及季候性八大特征[10]。同一时期,晏性枝于湖北三峡学院学报发表题为《论宜昌旅游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论文,揭示现代旅游文化业具有体系性、文化性、包容性、沟通性、文明性、经济性、整合性、关联性、服务性、汇聚性十大特征[11]。随后,沈祖祥在1999年发表的专著中认为地域性、民族性、连续性、多样性、实用性是旅游文化首要的最为显著的特点[12]。同年王德刚论述旅游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也是一种冲突文化,旅游文化因主体的背景而异,具有综合性、矛盾性、多样性等特点[13]。2008年,旅游文化研究进入新一轮的热潮,邹本涛、谢春山发表专著《旅游文化学》,书中表示旅游文化具有流动性、开放性、多质性、情感性、适应性、易变性等特点[14]。而曹诗图、孙静则认为旅游文化表现的是综合性的特征,是传统性与现代性、功利性和非功利性、自我确认性和认同性、外向性和交融性的辩证统一[15]。本文认为对于旅游文化特征的探究应把握两个原则性问题:一是旅游文化特征应是独有的、专属的特征。二是对旅游文化与文化进行区隔进而区隔旅游文化特征与文化特征,相互之间不能存在重复的部分。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旅游文化特征的研究之所以不具备专属性原因在于对于旅游文化的概念把握不清晰,对于旅游文化研究的主体界定的不准确。如:王立和刘卫英所论述的旅游文化特征是基于中总和论的观点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总和,在研究的过程中基于对旅游的特征和文化的特征分别进行研究最终加以整合得出结论。其中区域性、群众性、承续性属于文化特征,而直观性、娱教性、季候性则属于旅游特征。除此之外,基于“三体论”对于旅游文化研究领域的影响,王立在2012年发表的论文中以三体论作为理论基础,提炼旅游文化中主体、客体、介体在旅游活动中的各自特征[16],最终整合为旅游文化的总体特征明显是不科学的。探究旅游文化的特征应从整体入手,不应单独研究某一个方面,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对于第二个问题,笔者认为,毕竟旅游文化是文化和旅游的一个分支,三者之间有交融的部分。可以先从旅游和文化共性的特征入手,求同存异,提炼旅游文化的独有特征。在这里我们需要把握旅游文化与文化和旅游的差别性,尽可能的找出与文化和旅游紧密相联且具备独特性的部分。

3分支学科研究现状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虽对于旅游文化是否应独立成为一门学科一直都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旅游文化的分支学科早已引人关注,其中包括:旅游文化史、旅游文学、旅游美学等。1989年,王熹与林永匡发表了旅游文化史的开山之作——《中国旅游文化史的研究》[17],他们认为,中国旅游文化史的研究核心是旅游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以及旅游主体的思维与心态。除此之外,他们还提出旅游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可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陶冶民众情操,引发各区域间经济、社会、文化的相互交融等[18],揭露了旅游文化史研究的意义与学科地位。2004年,马勇在《中国旅游文化史论纲》一文中以“三体论”作为横向论述的基础,将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滥觞、勃兴、隆盛、新变、穴结和转型等六个时期,对于旅游文化史的深入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9]。旅游文学最早是由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发展而来,可追溯到1982年赵家莹在浙江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概述》。对于旅游文学采用了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界定方式。一切与旅游有关的文学作品都称之为旅游文学,这是对旅游文学的广义界定。而狭义的旅游文学则单指“游记”[20]。通过这则概念我们可以了解旅游文学应从内容上进行区分,对于形式没有严格的要求,这一观点也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关于旅游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则略有争议,赵家莹在《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概述》中提出,中国古代旅游文学起源与发展分为萌芽、发展、成熟三个时期[20]。隗芾则在《关于旅游文学的开发与利用》[21]一文中表示旅游文学的发展应结合中国社会的发展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以军事旅游为主的两汉时期、以动乱旅游(逃亡)为主的隋统一前时期、以诗词旅游为主的唐宋时期、以反思旅游为主的南宋至明前时期、以科学、商业旅游为主的明清时期。旅游美学的研究起源于我国古代园林、风水等相关学科体系中的分支,至今仍处于学科体系的建设阶段,对于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仍存在诸多争议。最早研究旅游美学方向并有相应的研究成果的学者是王遵近和沈松勤,他们发表的论文《风景美欣赏—旅游美学》对于旅游中风景之美进行了科学论述,并指出具有美感的风景应具备的特征,以及风景的美对于观景者心理产生的效应[22]。而后,徐缉熙在《旅游美学》专著中确定了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三部分: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及旅游活动中各类审美关联人[23],这一观点得到如王柯平、仇学琴等学者的认可,在名为《旅游美学》的教材中得以体现[24]。

4结论及建议

旅游文化概论范文篇7

到目前为止,由于研究角度的差异,学术界对旅游文化概念及其内涵表述不尽相同。jennifercraik(1997)认为,旅游文化来源于两种行为:为旅游与旅游者而模塑文化,以及为文化而模塑旅游与旅游者。前者通常指通过利用博物馆、画廊的展示和设施,服务等来开发特种产品(如旅游艺术品),或是设计旅游节事;后者指改变旅游吸引物与潜在旅游目的地,以整合或突出文化特征[1]。沈祖祥(1999)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认为“旅游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统”[2]。马波(2001)在《现代旅游文化学》中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3]。通过对比不同学者对旅游文化的定义,笔者认为旅游文化是指旅游发生过程中的文化现象或过程,它产生于“主—客”双方对文化的供、需互动。相对于旅游文化,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文化创新概念的探讨与研究尚未开展。笔者认为旅游文化创新指不同于固有旅游文化形式的新思想、新行为和新事物,具体包括旅游文化理念、旅游文化形象、旅游文化产品、旅游文化营销、旅游文化环境以及旅游文化制度等要素的创新和旅游产业业态的创新。

2贵阳创新旅游文化内容体系初探

依据旅游文化学、旅游人类学、文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贵阳旅游文化的创新,应注重旅游主体、客体及介体文化的创新。

2.1创新旅游主体文化

第一,更新旅游者观念。旅游文化创新的程度取决于旅游者所具有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改变游客对于旅游文化的传统观念与认识,让旅游成为市民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构建喀斯特生态旅游文化、阳明修心旅游文化、民族民俗旅游文化、红色旅游文化、避暑旅游文化、山城休闲文化等贵阳旅游文化物质体系,实现回归自然、寻找灵魂、寻找自我的精神文化追求。第二,提高旅游者文化素质。旅游者和市民的文化素质决定着一个区域旅游质量和旅游规模。贵阳市的科技软实力与教育水平较其他省会城市,尤其是东中部省会城市还有一定差距,使得实施旅游教育与人力培育、旅游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旅游服务提升三大工程成为提高旅游者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三,更新游客消费文化。旅游者的消费文化涉及城市公共服务、交通、住宿、餐饮、景区以及购物等方面。更新游客消费文化,一方面要加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快旅游企业服务向“质量型”旅游服务转变。在这两个方面内容的实施上,可以建立提升游客满意度长效机制,实施景点免费、打折等惠民政策;统筹协调涉旅部门,特别是公共交通、商业等行业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为散客旅游提供有用和有效信息。第四,提高游客审美及鉴赏能力。通过用现代旅游的知识与理念改造旅游者的思想,挖掘、展示贵阳旅游文化的科学类别、发生和发展的科学性、保留的科学性、设计的科学性、用材的科学性等科学性内容;反映历史的面貌和演变、历史的差异、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典型的历史遗存等历史性内容;以及诗词歌赋、散文、游记、戏曲、小说、楹联、传说等文化性内容,提升旅游者的素质,实现创新旅游文化中主体文化的发展。

2.2创新旅游介体文化

旅游介体文化是连接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客体文化的纽带,它既包含旅游行业文化与旅游九游会国际的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也拥有承接旅游者与旅游客体之间作为连接者的文化特点。首先,创新旅游企业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健全贵阳星级饭店、a级景区、等级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积极开展旅游企业“游客最满意旅游”评选活动,评选出贵阳的游客最满意“酒店、旅行社、景区、旅游车、导游、旅游商品”等一系列旅游企业产品。大力设计和推广“爽爽贵阳旅游优质服务”标识,方便消费者辨别和选择,从而引导旅游企业争创优质服务品牌。其次,树立贵阳旅游发展新形象。目的地行业文化是旅游介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树立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低碳旅游、智慧旅游的“爽爽的贵阳”,实现贵阳旅游发展新形象的创新。为此,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支持发展以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为依托的原生态体验旅游,鼓励提倡低碳出行和绿色消费。加强旅游行业,特别是景区、餐企、酒店的节能减排工作。发展碳汇旅游,申请启动碳汇试点项目,成立碳汇计量和监测研究机构,申请成立碳汇交易所。第二,构建以“爽爽的贵阳网”和“爽爽手机网”、贵阳旅游官方微博为主的贵阳智慧旅游运行框架,使其成为贵阳旅游形象宣传的重要途径或平台。第三,挖掘旅游行业文化,提升自身服务质量,树立旅游良好形象。第四,实施“贵阳礼物”旅游商品品牌工程,力争在贵阳市50个景区以及街头建立多个“贵阳礼物”旅游商品形象店,提高旅游者对贵阳旅游形象的新认识。再次,打造贵阳特色旅游品牌。贵阳特色旅游品牌的打造,一方面,立足特色旅游资源,以“爽爽的贵阳”为核心,布置度假、避暑、疗养、商务会议、户外体育运动等服务设施,构建漂流、温泉等“亲水爽”,山地户外运动、高尔夫等“运动爽”,山水观光的“清新爽”,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体验爽”等“爽爽”体系。另一方面,立足品牌宣传,出版发行一本针对贵阳特色的旅游时尚杂志“爽客行”、评选一首旅游品牌宣传主题歌曲、组织开展一次贵阳旅游摄影网络大赛、制作一本自驾游手册、设计制作一个贵阳旅游宣传卡通形象标识、制作一批贵阳旅游宣传品。

2.3创新旅游客体文化

旅游客体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面对的对象,是一切旅游活动开展的基础,旅游客体也可称之为旅游活动开展所依靠的旅游资源。在创新旅游客体文化过程中,要力争充分挖掘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炼和提升已经挖掘出的旅游资源文化内涵,重新定位一批旅游资源文化的内涵,孕育和培养缺少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文化。如天河潭景区、南江大峡谷景区、红枫湖景区等都是在依托其丰富的喀斯特旅游资源基础上建立的。通过这类自然景观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科学性内涵的开发与揭示,不仅使游客体察领会其发生的历史渊源,又可使旅游者悟出各类事物的演变规律,增大和深化对喀斯特的认识。喀斯特自然与文化景观在地貌、地层、岩石、矿物、气候、江湖、土壤、植被、花卉、社会、民俗、民居、雕刻等各有其类别,通过识别各事物、趋同辩异,以提高游客的观赏鉴别能力。喀斯特旅游区内游路的设计,亭、台、楼、桥的配置,洞穴中灯光系统的布置,喀斯特库区堤坝、电站的设计等不仅以其实用、壮观等吸引游人,而且其造型、色彩、取材、格局等设计的科学合理也应深刻地反映其喀斯特生态特征和对喀斯特旅游资源的保护功能,在吸引游人观赏的同时,也使游人悟出其主题。贵阳人文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人文旅游资源文化需要用诗词歌赋、散文、游记、戏曲、小说、楹联、传说等文字和古迹、遗址、古人类、古城镇等实物来证实、展示。

3贵阳创新旅游文化对策可行性分析

3.1贵阳旅游文化营销模式创新

贵阳旅游文化营销模式创新要把握好市场、需求、产品三大构成要素。其文化营销要以本土特色文化为出发点、以市场为核心,旅游文化产品营销模式的确定要洞察市场、创造市场需求,把握主流文化未来发展趋势。同时,旅游产业积极向节庆会展、娱乐文化服务业、创意文化、文艺演出业、影视广播等相关行业渗透,推进文化产业的产业化进程,提升文化产品的文化、商业市场价值。

3.2贵阳旅游文化开发模式创新

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省会城市,也是旅游城市,旅游文化开发模式的创新,应注重发扬山城、景观城、低碳生态城的特色和优势,注重夜郎文化、阳明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避暑文化、养生文化等的开发建设,锐意创新,确立以“市场导向 资源导向”为主线的旅游文化整体开发模式。通过直接利用型开发、主题公园型开发、文化创意型开发、转换价值型开发,解读贵阳旅游文化与景区的内涵,加快旅游与文化产业、农业、水利、工业、商业、教育等融合,以喀斯特旅游文化、夜郎文化、阳明文化为载体,打造出集花卉种植、水果种植、茶叶栽培、蔬菜种植为主的农业业态与水果加工、茶叶加工、旅游商品生产、陶艺加工为主的工业业态以及观光、休闲度假、体育设施、地产、影视拍摄、动漫产业、教育、养老等第三产业业态共同发展的多位一体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从而为贵阳旅游文化产业的转型提供较为强劲的助推力。

3.3贵阳旅游文化产业业态创新

旅游文化产业业态是涵盖旅游文化产品组织形式、运营模式、产品特色的一个综合概念,是旅游文化业以产品创新为竞争内容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组织方式和经营形态的结合。旅游文化业态创新是通过围绕着旅游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流通等各环节上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的创新,贵阳旅游文化业态创新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创新旅游文化业态发展思路。应打破就旅游文化资源论产品、就产品论市场的传统发展思路,积极转变贵阳文化旅游发展方式,在生态建设中提升旅游文化业发展质量,在文化繁荣中丰富旅游发展内涵,在区域统筹中优化旅游发展布局,在改革创新中增强旅游发展活力,推动旅游文化业转型升级。在旅游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中,要用夜郎文化、土司文化、阳明文化、屯堡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等贵阳文化的魅力,发展乡村第二居所、休闲地产、自驾车营地等新业态,提高旅游产业的生命力;以非物质文化的丰富内涵提高旅游吸引力,创新表现形式,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使其成为具有民族特色和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演艺节目;以文化要素来提升旅游景点的综合服务力。特别是用文化要素来充实旅游业的娱乐、购物功能,延长产业链,以多彩贵州城、贵阳数字动漫科技产业示范基地、花溪“高原明珠”生态文化旅游园区、修文阳明旅游文化产业园、清镇体育休闲运动度假基地、开阳南江喀斯特山地休闲度假基地、白云老龄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和国家旅游局帮助贵州打造全国最佳避暑度假基地、新型国民休闲基地、特色乡村旅游基地、养生与老龄度假基地、原生态民族文化体验基地、山地户外活动基地、自驾车与自行车自助旅游基地7大基地为核心,创建集旅游、文化、购物、娱乐、体育、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度假区和文化旅游主题公园。

第二,创新旅游文化业态结构。在传统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三产旅游等新产品,推出一批具有贵阳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文化演艺产品和旅游文化活动品牌,开发符合地方文化特点和满足市场需求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加快推进以要素、产业、空间深度融合的综合性开发,以休闲度假为方向、以文化品牌为引领、以健康生活方式为取向、以深度体验为特征,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文化规划指导、产业引导、管理机制的转变等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和市场执法监督作用,加强旅游文化市场与其它产业市场的研究,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或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完善贵阳旅游文化产业业态结构。

旅游文化概论范文篇8

【摘要】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分支,它更准确的表达了一个旅游文化学概念。旅游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涵意。旅游景观作为游客观赏的主要对象,其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是游客把握观赏对象的关键。因此在旅游景区开发中,构建一个依循文脉的景观文化系统就很重要了。都江堰景区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化景观,在开发过程中构建景观文化系统对于游客深入理解该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都江堰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旅游景观文化设想

1.1旅游文化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1.2旅游文化分类

要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深入认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由于旅游文化的关键修饰词是“旅游”,因此从“旅游”一词来认识旅游文化就非常关键了。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的分类大多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开展,也容易操作。就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等。但具体操作有所不同,如李琼英、方志远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九游会国际的文化。[2]如刘敦荣在其《旅游文化学》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审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3]笔者认为,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应将分类简单化,以便于操作,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者行为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经营文化。其它一切类别的旅游文化均可归入其中一类,这样方便学术交流、构建深入研究平台。而本文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一分类上的。

1.3旅游景观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陈宗海认为它“探讨旅游景观生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景观观赏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有其完整的结构和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4]旅游景观文化构成了解读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核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文化景观尤其如此。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景观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旅游者要是无法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观的壮美、悠远、深邃等美学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则是我们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开发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观的魅力。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是对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整合,它将旅游景区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独立整体,分别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旅游景观文化系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解读旅游景观,它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度文化解读,从文化上解构整个旅游景区,然后通过功能配合,以空间布局为表象、以文字表述为内容,建构景区文化系统,为旅游景区开发提供文化支持,为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建构更方便的平台。

2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当今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多从旅游功能入手,多从为旅游者提供流动空间的建筑布局入手,较少考虑景区文脉的关联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很多游客对于景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娱乐休闲放松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华的层面,以至游客对于很多风景名胜无法理解其文化内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无法形成回头客源。因此,现在总体看来,自然景观被接受程度较高,而人文景观则较低。这一方面与从业人员素质和游客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旅游开发本身有关。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高屋建瓴,整体、深度的把握景区文化,将整个景区文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关注旅游景区文化的哲学命题,关注旅游景观的意境和内涵。以这种系统统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必然更加切合景区的文脉,容易展现景区景观的意境和神韵,此类旅游开发是“写意”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续的科学意义。在当今工具化规划文本和开发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构建无疑让我们的规划重新关注文本的价值命题,把握旅游景观的神韵,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开发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避免出现“焚琴煮鹤”的悲剧。

3都江堰景区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想

3.1都江堰景区文化解读

都江堰风景区分为离堆公园、渠首三大主题工程、二王庙和玉垒山公园四大部分,其景观各有侧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综合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水利文化。是人们在利用水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到离堆公园的园林建设,都江堰景区处处渗透着水利文化的影子,水利文化就是都江堰景区的灵魂。例如,鱼嘴分水堤的创建,它不同于传统堤坝,为拦水的横“一”,是一个分水的竖“1”。就是这个“一”字写法的简单变化,在人类治水的历史中却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与磨练,这个变化昭示了在人与水的关系中,人类终于站起来了,掌握了主动权,变水患为水利。这种思想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大禹,并将其发扬光大。竹笼和杩槎在水利工程的建造中的运用,也是都江堰水利文化典型的代表。竹笼以柔克刚、聚少成多,在都江堰治水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二,园林文化。是人们在利用空间进行审美时,构筑建筑物、栽种花木、掇山理池等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它包括建筑小品、假山、人工池、动物以及安排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和思想。作为风景名胜地的具有景区,园林文化在离堆公园、二王庙、玉垒山公园均有体现,而离堆公园尤为突出。其中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一处假山的堆叠,还是一丛花木的摆放,都非常讲究。其中众多的川派树桩盆景的离堆的亮点。比较遗憾是后来修建的堰功道一改中国传统园林的幽深、曲折为平直、对称的西洋园林风格。二王庙和玉垒山的园林建造也十分出色。作为道教建筑群的二王庙因地制宜,布局严谨,建筑杰出,为川西道教宫观的代表。而玉垒山各处建筑的建造也非常注重与环境的配合。

其三,祭祀文化。是人们为表达对于不可征服神秘力量的敬畏而形成的仪式、节日、禁忌,并因此修建的寺庙、神坛等有形和无形的东西。都江堰景区的伏龙观、二王庙、城隍庙均包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内容。除此之外,二王庙的庙会、都江堰放水节等节日和活动都蕴含大量祭祀文化。

其四,其他文化。此外,都江堰景区还有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

3.2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

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主要包含水利文化、祭祀文化、园林文化、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诸方面。但由于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涉及面较窄,与景区核心文化价值关系相对疏远,因此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主要集中于水利、祭祀、园林三方面。其地位分述如下:

3.2.1水利文化为核心

由于水利文化涉及都江堰景区的大部分地区,而且是都江堰景区的核心魅力所在,所谓“拜水都江堰”,这里的水其实准确来讲就是“水利”!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甚多,水文化发达区域也应以长江中游平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而水利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则都江堰当仁不让。因此水利文化在景观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3.2.2园林文化为依托

红花也要绿叶配,再有文化底蕴的名胜如果没有美景点缀,也是不够完美的。都江堰景区植被覆盖率高,奇花异卉、亭台楼阁、山溪盆景点缀其间,使其更加耐看,增加了景区的魅力。游人在或走或停之间,美景满眼、步移景异、美妙异常。离堆公园、二王庙、金刚堤、玉垒山公园均有园林做背景。因此园林文化为都江堰景区文化系统的依托。

3.2.3祭祀文化为皈依

旅游文化概论范文篇9

目前,人们对旅游的熟悉大多局限于对旅游现象的熟悉,而对旅游本质的熟悉较少且不统一。针对这种情况,力求从哲学角度,从旅游现象的诸多矛盾中找出其根本矛盾以及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进而探索旅游的本质及其属性。

旅游的本质是旅游学探究的基础性新问题,对旅游本质的熟悉有利于旅游学学科的建设。而人们对旅游的熟悉,大多只停留在对旅游某些现象的熟悉,当然也有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本质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熟悉不一且深度不够。究竟什么是旅游的本质,一直困扰着学术界。本文着重从分析旅游现象入手,从旅游现象众多矛盾中找出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进而对旅游的本质及其属性进行探索。

一、对旅游现象的熟悉

谢彦君在考察了自由时间和审美意识这两个和旅游密切相关的范畴后,认为个别的旅游现象可以远溯到原始社会中人们初具审美意识的历史阶段完整意义上的旅游出现在我国南朝时期。可见,旅游现象的出现非常久远,但对旅游现象的探究却非常滞后,将旅游现象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门类加以探究,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最早发表著作提出有关现象探究成果的,是1927年意大利罗马大学的马里奥蒂(a·mariotti),他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lezionidieconomia)》一书,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剖析和论证。他首先对旅游现象的形态、结构和活动要素加以探究,得出一个结论,认为旅游活动是属于经济性质的社会现象。这一观点得到德国学者鲍尔曼的支持。此后,在相当长时间里,旅游被普遍视为一项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活动,这一熟悉深刻地影响着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界的思想。直到1935年,柏林大学的葛留克斯曼教授出版了《旅游总论(allgemeinefremdeverkehrskuncle)》一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探究,探索了旅游现象的产生、基础、性质和社会影响,得出了和马里奥蒂不同的结论。他认为,旅游现象是“在旅居地短时间旅居的人和当地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到1942年,瑞士圣加伦大学的亨泽克尔教授(prof.walterhunziker)和伯尔尼大学的克雷夫教授发表了名为《旅游总论概要(grundrissderallgemeinefremdenverkehrslhre)》的专著,在该著作中,他们认为,“旅游现象本质是具有众多相互功能要素和方面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和国民、保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社会中各种要素和方面相互功能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提出了现象多方位、多层面的结构思想,并且认为,需要通过多学科综合进行探究的见解,并得出旅游现象不具有经济性质的结论[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文化界人士对旅游现象逐渐持文化论看法。近年来,众多学者已越来越注重到旅游现象的非经济性本质的东西,即使一些原来将经济论的专家学者也开始扬弃自己的观点,建议广泛使用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探究旅游。从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它必定具备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特征,但旅游活动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和进行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必然要同社会环境中的诸多方面发生联系,社会环境中的几乎一切现象也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在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中,因而,旅游活动是社会环境中多种现象的综合反映。

总之,目前对旅游现象的熟悉可谓见仁见智。之所以出现此种现象,笔者认为有其主客观原因摘要:首先,人们未能明确辨别旅游现象和旅游性质以及旅游和旅游业,从而导致混乱,即使在外交旅游文献中,某些词也较模糊,如旅游(tourism)一词既可用指旅游活动或现象,也可用指旅游业,甚至还可以用指旅游学等,造成熟悉和理解上的断章取义和误用;其次,现代旅游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凡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准确把握;最后,现象是表面的、片面的和丰富易变的,旅游现象也是如此。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不同阶段的旅游现象的表现形式也是不断变化的,且旅游现象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难以把握,尤其是难以正确把握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

二、对旅游本质的探索

(一)目前人们对旅游本质的熟悉

正如对旅游现象的熟悉不一,旅游本质的看法也多种多样,主要有摘要:王子华,李大金在其所著的《旅游学概论》中指出,现代旅游的本质,就构成现代旅游主要组成部分的消遣旅游而言,从本质上说,概言之,“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是对美的追求,是人们在物质需求之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社交需要,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1995);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组编的《旅游学概论》中认为,就构成现代旅游主要组成部分的消遣旅游而言,旅游从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3(1997);叶朗认为摘要: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4(1998);谢贵安,华国梁在其所编的《旅游文化学》中认为,旅游的本质就是旅游主体的“人文化成”过程,即主体自然本能的人文改造和人格异化的矫正[5(1999);王兴斌教授1999年发表的《旅游资源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中提出,旅游本质上是向游客提供一种离开惯常居住地的新鲜经历,一种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依托的服务。旅游者得到的是游历过程中的印象、感受和体验,而不是具体的资源和设备[6(1999);西方旅游人类学界在旅游本质探究方面,存在两个立场鲜明的派别摘要:一派强调对旅游行为所内涵的符号意义的解读,一派着重于从旅游影响的结果反观旅游的实质。前者以纳尔逊.格拉本为代表,在一篇题为《旅游摘要:神圣的旅程》的文章中,他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摘要:旅游是一种有着丰富符号内涵的人类活动,是具有“仪式”性质的行为模式和游览的结合。后者的领军人物是戴尼逊﹒纳什,他在论文《作为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的旅游》中明确指出,旅游的本质上是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游客是某些强权势力的不明智的代表[7(1999);锦州师范学院的陈才先生,在分析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认为旅游在本质上是人们非职业性的前往异地对景观(包括活动)身临其境的探索和体验活动。并进一步解释探索是身临其境地了解景观,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体验则主要是感受景观(活动)中的愉悦感(包括审美愉快和世俗愉悦)[8(2000);谢彦君认为,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愉悦,这是古今中外的旅游莫不如此的,是所有旅游都必须具备的内核,否则就不成其为旅游[9(2001);李光坚认为,旅游的实质就是人类为适应人生规律,实现自我超越和愉悦身心之目的而采取的一种非凡的生活方式,是人类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的反映。

简明而言,旅游在本质是以获得人身的自由感、精神上的解放感和特定需要的满足感身心愉悦感受为目的的一种非凡生活经历[10(2001);沈祖祥认为,旅游在本质上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系统,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为实现自身某种需要而作的非定居的旅行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11(2002);王德刚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以经济支付为手段,以审美和精神愉悦为目的的文化消费活动[12(2004);陈方英(2004)等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认为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愉悦,旅游的行程表现为异地性和暂时性,旅游的行为表现为一种非凡经历,旅游的效果表现为生活质量的提高;龙江智(2005)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认为旅游是个人以旅游场为剧场,旨在满足各种心里欲求所进行的短暂休闲体验活动。

总之,目前对旅游现象的本质的注解和阐释,从总倾向上可概括为经济学观点、文化学观点和人类学观点三大流派。旅游经济论者多持经济说、消费说,主要将旅游活动定性为经济活动或消费活动;旅游文化论者多持文化说、审美说、娱乐说、休闲说、生活方式说等,将旅游活动定性为一种文化活动、一种审美活动、一种娱乐活动、一种休闲活动或一种生活方式;人类学家更多地体现出对社会责任的终极关怀,在其整体观和相对论的认知框架下,从作为“反结构现象”的象征仪式,到它所彰显出的文化政治的意识形态等不同的层面上诠释着旅游的本质。可见,从不同学科角度对旅游本质的归纳难免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那么究竟什么是旅游的本质及如何去把握旅游的本质呢?

(二)从哲学角度对旅游本质进行探索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摘要: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非凡矛盾所决定的。现实存在的矛盾都不是由单一的矛盾构成的,而是极为复杂的矛盾群体。对于复杂的矛盾群体的性质,首先要从运动形式上加以区分。每一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包含着本身的非凡矛盾,从而构成使自己和其他事物、一种运动形式和其他运动形式区别开来的非凡本质。其次又要区别同一运动形式的不同过程或不同阶段。一个比较复杂的事物的发展一般要经历若干过程或阶段,区分这些不同的过程或阶段的基础,就是它们各自包含的非凡矛盾。因此,只有了解事物发展过程及其阶段的矛盾的非凡性,才能把握这一过程的本质和各阶段的特征。为此,就要探究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及其相互联系。

旅游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矛盾复合体,在其中必然存在一个根本矛盾和其它非根本矛盾。所谓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旅游活动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旅游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相对于基本矛盾而言,旅游现象中其它的矛盾属于非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则是不规定旅游及其过程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旅游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总之,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根本矛盾起主导功能,制约其它各种矛盾,相对于根本矛盾而言,其他矛盾都是次要的,都是由根本矛盾派生出来的。

把握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应从旅游活动涉及的诸要素入手,因为旅游活动的根本矛盾在于旅游活动内部,主要表现为旅游活动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中。但旅游活动涉及到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或旅游者、旅游服务诸行业以及相关的社会部门或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等诸多方面。可见,旅游活动涉及面甚广,如何在众多有关旅游活动中寻找出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呢?锦州师范学院的陈才先生在《论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中作了有益的探索,值得借鉴。陈才先生认为摘要:“判定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可以‘一次最小并且最完整的旅游活动过程’为单位进行分析,因为完整且最小的部分剥离了旅游现象中大部分次要现象而保留了主要现象,更轻易发现和判定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他假设某个人突发奇想来到离家很远的一处人迹罕至的荒蛮之地以追求惊险壮美之举这种旅游活动时,认为在这次旅游过程中只存在两个基本要素摘要:旅游者和旅游对象物或旅游吸引物(一种原始景观),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就表现为旅游者和旅游对象物(或旅游吸引物)这两个基本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上。”[13由此得出,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表现为旅游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矛盾。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该对矛盾中也蕴含着人类社会所固有的一种矛盾摘要:即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是相对固定的或是相对封闭的,人的视觉空间是有限的,而人类探索的欲望(或人类的好奇心)是无限的,两者之间恰恰构成一种永恒的矛盾。

笔者认为旅游的本质属性表现为摘要:流动性,异地性,暂时性,消费性和体验性。旅游之所以成为旅游,不同于其它事物,并和其它社会现象区别开来,就是因为旅游活动具有这些本质属性。

总之,人们对于旅游本质的熟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复杂过程。这不仅因为旅游现象错综复杂,而且还因为任何事物的本质有一个逐渐暴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而人们对旅游本质的熟悉也必然要经历由片面到全面,由不深刻到深刻的发展过程。我相信,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探究的不断深入,对旅游本质的熟悉必将不断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申葆嘉,论旅游现象的基础探究[j.旅游学刊,1999(3)摘要:5859.

[2王子华,李大金.旅游学概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3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学概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

[4叶朗,中国旅游报[r.1988年1月20日.

[5谢贵安,华国梁,旅游文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王兴斌,旅游资源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j.国土经济,1999(1).

[7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m.北京摘要: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8陈才,论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j.旅游学刊,2000(6)摘要:6467.

[9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10李光坚,旅游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旅游文化概论范文篇10

旅游的本质是旅游学探究的基础性新问题,对旅游本质的熟悉有利于旅游学学科的建设。而人们对旅游的熟悉,大多只停留在对旅游某些现象的熟悉,当然也有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本质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熟悉不一且深度不够。究竟什么是旅游的本质,一直困扰着学术界。本文着重从分析旅游现象入手,从旅游现象众多矛盾中找出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进而对旅游的本质及其属性进行探索。

一、对旅游现象的熟悉

谢彦君在考察了自由时间和审美意识这两个和旅游密切相关的范畴后,认为个别的旅游现象可以远溯到原始社会中人们初具审美意识的历史阶段完整意义上的旅游出现在我国南朝时期。可见,旅游现象的出现非常久远,但对旅游现象的探究却非常滞后,将旅游现象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门类加以探究,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最早发表著作提出有关现象探究成果的,是1927年意大利罗马大学的马里奥蒂(a·mariotti),他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lezionidieconomia)》一书,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剖析和论证。他首先对旅游现象的形态、结构和活动要素加以探究,得出一个结论,认为旅游活动是属于经济性质的社会现象。这一观点得到德国学者鲍尔曼的支持。此后,在相当长时间里,旅游被普遍视为一项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活动,这一熟悉深刻地影响着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界的思想。直到1935年,柏林大学的葛留克斯曼教授出版了《旅游总论(allgemeinefremdeverkehrskuncle)》一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探究,探索了旅游现象的产生、基础、性质和社会影响,得出了和马里奥蒂不同的结论。他认为,旅游现象是“在旅居地短时间旅居的人和当地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到1942年,瑞士圣加伦大学的亨泽克尔教授(prof.walterhunziker)和伯尔尼大学的克雷夫教授发表了名为《旅游总论概要(grundrissderallgemeinefremdenverkehrslhre)》的专著,在该著作中,他们认为,“旅游现象本质是具有众多相互功能要素和方面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和国民、保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社会中各种要素和方面相互功能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提出了现象多方位、多层面的结构思想,并且认为,需要通过多学科综合进行探究的见解,并得出旅游现象不具有经济性质的结论[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文化界人士对旅游现象逐渐持文化论看法。近年来,众多学者已越来越注重到旅游现象的非经济性本质的东西,即使一些原来将经济论的专家学者也开始扬弃自己的观点,建议广泛使用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探究旅游。从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它必定具备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特征,但旅游活动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和进行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必然要同社会环境中的诸多方面发生联系,社会环境中的几乎一切现象也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在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中,因而,旅游活动是社会环境中多种现象的综合反映。

总之,目前对旅游现象的熟悉可谓见仁见智。之所以出现此种现象,笔者认为有其主客观原因摘要:首先,人们未能明确辨别旅游现象和旅游性质以及旅游和旅游业,从而导致混乱,即使在外交旅游文献中,某些词也较模糊,如旅游(tourism)一词既可用指旅游活动或现象,也可用指旅游业,甚至还可以用指旅游学等,造成熟悉和理解上的断章取义和误用;其次,现代旅游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凡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准确把握;最后,现象是表面的、片面的和丰富易变的,旅游现象也是如此。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不同阶段的旅游现象的表现形式也是不断变化的,且旅游现象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难以把握,尤其是难以正确把握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

二、对旅游本质的探索

(一)目前人们对旅游本质的熟悉

正如对旅游现象的熟悉不一,旅游本质的看法也多种多样,主要有摘要:王子华,李大金在其所著的《旅游学概论》中指出,现代旅游的本质,就构成现代旅游主要组成部分的消遣旅游而言,从本质上说,概言之,“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是对美的追求,是人们在物质需求之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社交需要,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1995);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组编的《旅游学概论》中认为,就构成现代旅游主要组成部分的消遣旅游而言,旅游从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3(1997);叶朗认为摘要: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4(1998);谢贵安,华国梁在其所编的《旅游文化学》中认为,旅游的本质就是旅游主体的“人文化成”过程,即主体自然本能的人文改造和人格异化的矫正[5(1999);王兴斌教授1999年发表的《旅游资源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中提出,旅游本质上是向游客提供一种离开惯常居住地的新鲜经历,一种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依托的服务。旅游者得到的是游历过程中的印象、感受和体验,而不是具体的资源和设备[6(1999);西方旅游人类学界在旅游本质探究方面,存在两个立场鲜明的派别摘要:一派强调对旅游行为所内涵的符号意义的解读,一派着重于从旅游影响的结果反观旅游的实质。前者以纳尔逊.格拉本为代表,在一篇题为《旅游摘要:神圣的旅程》的文章中,他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摘要:旅游是一种有着丰富符号内涵的人类活动,是具有“仪式”性质的行为模式和游览的结合。后者的领军人物是戴尼逊﹒纳什,他在论文《作为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的旅游》中明确指出,旅游的本质上是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游客是某些强权势力的不明智的代表[7(1999);锦州师范学院的陈才先生,在分析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认为旅游在本质上是人们非职业性的前往异地对景观(包括活动)身临其境的探索和体验活动。并进一步解释探索是身临其境地了解景观,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体验则主要是感受景观(活动)中的愉悦感(包括审美愉快和世俗愉悦)[8(2000);谢彦君认为,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愉悦,这是古今中外的旅游莫不如此的,是所有旅游都必须具备的内核,否则就不成其为旅游[9(2001);李光坚认为,旅游的实质就是人类为适应人生规律,实现自我超越和愉悦身心之目的而采取的一种非凡的生活方式,是人类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的反映。

简明而言,旅游在本质是以获得人身的自由感、精神上的解放感和特定需要的满足感身心愉悦感受为目的的一种非凡生活经历[10(2001);沈祖祥认为,旅游在本质上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系统,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为实现自身某种需要而作的非定居的旅行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11(2002);王德刚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以经济支付为手段,以审美和精神愉悦为目的的文化消费活动[12(2004);陈方英(2004)等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认为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愉悦,旅游的行程表现为异地性和暂时性,旅游的行为表现为一种非凡经历,旅游的效果表现为生活质量的提高;龙江智(2005)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认为旅游是个人以旅游场为剧场,旨在满足各种心里欲求所进行的短暂休闲体验活动。

总之,目前对旅游现象的本质的注解和阐释,从总倾向上可概括为经济学观点、文化学观点和人类学观点三大流派。旅游经济论者多持经济说、消费说,主要将旅游活动定性为经济活动或消费活动;旅游文化论者多持文化说、审美说、娱乐说、休闲说、生活方式说等,将旅游活动定性为一种文化活动、一种审美活动、一种娱乐活动、一种休闲活动或一种生活方式;人类学家更多地体现出对社会责任的终极关怀,在其整体观和相对论的认知框架下,从作为“反结构现象”的象征仪式,到它所彰显出的文化政治的意识形态等不同的层面上诠释着旅游的本质。可见,从不同学科角度对旅游本质的归纳难免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那么究竟什么是旅游的本质及如何去把握旅游的本质呢?

(二)从哲学角度对旅游本质进行探索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摘要: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非凡矛盾所决定的。现实存在的矛盾都不是由单一的矛盾构成的,而是极为复杂的矛盾群体。对于复杂的矛盾群体的性质,首先要从运动形式上加以区分。每一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包含着本身的非凡矛盾,从而构成使自己和其他事物、一种运动形式和其他运动形式区别开来的非凡本质。其次又要区别同一运动形式的不同过程或不同阶段。一个比较复杂的事物的发展一般要经历若干过程或阶段,区分这些不同的过程或阶段的基础,就是它们各自包含的非凡矛盾。因此,只有了解事物发展过程及其阶段的矛盾的非凡性,才能把握这一过程的本质和各阶段的特征。为此,就要探究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及其相互联系。

旅游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矛盾复合体,在其中必然存在一个根本矛盾和其它非根本矛盾。所谓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旅游活动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旅游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相对于基本矛盾而言,旅游现象中其它的矛盾属于非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则是不规定旅游及其过程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旅游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总之,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根本矛盾起主导功能,制约其它各种矛盾,相对于根本矛盾而言,其他矛盾都是次要的,都是由根本矛盾派生出来的。

把握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应从旅游活动涉及的诸要素入手,因为旅游活动的根本矛盾在于旅游活动内部,主要表现为旅游活动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中。但旅游活动涉及到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或旅游者、旅游服务诸行业以及相关的社会部门或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等诸多方面。可见,旅游活动涉及面甚广,如何在众多有关旅游活动中寻找出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呢?锦州师范学院的陈才先生在《论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中作了有益的探索,值得借鉴。陈才先生认为摘要:“判定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可以‘一次最小并且最完整的旅游活动过程’为单位进行分析,因为完整且最小的部分剥离了旅游现象中大部分次要现象而保留了主要现象,更轻易发现和判定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他假设某个人突发奇想来到离家很远的一处人迹罕至的荒蛮之地以追求惊险壮美之举这种旅游活动时,认为在这次旅游过程中只存在两个基本要素摘要:旅游者和旅游对象物或旅游吸引物(一种原始景观),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就表现为旅游者和旅游对象物(或旅游吸引物)这两个基本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上。”[13由此得出,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表现为旅游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矛盾。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该对矛盾中也蕴含着人类社会所固有的一种矛盾摘要:即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是相对固定的或是相对封闭的,人的视觉空间是有限的,而人类探索的欲望(或人类的好奇心)是无限的,两者之间恰恰构成一种永恒的矛盾。

笔者认为旅游的本质属性表现为摘要:流动性,异地性,暂时性,消费性和体验性。旅游之所以成为旅游,不同于其它事物,并和其它社会现象区别开来,就是因为旅游活动具有这些本质属性。

总之,人们对于旅游本质的熟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复杂过程。这不仅因为旅游现象错综复杂,而且还因为任何事物的本质有一个逐渐暴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而人们对旅游本质的熟悉也必然要经历由片面到全面,由不深刻到深刻的发展过程。我相信,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探究的不断深入,对旅游本质的熟悉必将不断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申葆嘉,论旅游现象的基础探究[j.旅游学刊,1999(3)摘要:5859.

[2王子华,李大金.旅游学概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3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学概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

[4叶朗,中国旅游报[r.1988年1月20日.

[5谢贵安,华国梁,旅游文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王兴斌,旅游资源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j.国土经济,1999(1).

[7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m.北京摘要: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8陈才,论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j.旅游学刊,2000(6)摘要:6467.

[9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10李光坚,旅游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